煙氣脫硫副產物的處理與處置

2021-01-1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常用的煙氣脫硫工藝有鈣法、氨法、鎂法、鈉法、海水法、活性炭法,工藝不同副產物的種類和狀態也不相同。脫硫副產物的出路是脫硫工藝選擇的重要參考因素。對比了6種不同煙氣脫硫工藝的副產物處理和處置方法。其中,鈣溼法脫硫的副產物產量最大,利用率較高,2018年我國脫硫石膏產量超過1.2億t,其綜合利用率為74%。由於脫硝及消白的需要,存在溼法改半乾法的趨勢,但半乾法工藝的Ca/S比溼法高,這會導致利用率低的脫硫灰產量增大;鈣半乾法脫硫協同脫硝會導致脫硫灰處理更為困難,需要進一步加大對脫硫灰的處理研究。

0 引言

SO2是大氣環境的主要汙染物之一,其中人為因素導致的SO2汙染,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燃燒、化工/石油生產、金屬冶煉等行業,佔汙染源的2 /3。SO2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建築材料均有危害,其主要危害形式為酸雨。去除煙氣中SO2( 即煙氣脫硫) 的工藝有多種,但每種工藝或多或少都會有副產物生成。

我國大氣中SO2濃度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的環境容量僅為1 200 萬t,雖然電廠完成了80%的超低排放,鋼鐵等非電行業也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但目前SO2的排放仍超過環境承載力,可見SO2減排任務之艱巨。SO2減排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脫硫副產物,2018 年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的脫硫石膏產生量為1.2億t,其中電力、熱力生產行業產生量為1.0億t; 其次為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主要為鋼鐵行業) ,產生量為746.0萬t。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 修訂草案) 》的第三十七條規定,國家實行工業固體廢物排汙許可制度。產生工業固廢的單位必須提供固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以及減少固廢產生、促進綜合利用的具體措施,申請領取排汙許可證。一旦實施,將極大地推動脫硫副產物的處理。

本文根據脫硫工藝的不同,結合脫硫副產物處理現狀,分析其處理與處置方法,為脫硫工藝選擇及副產物處理提供參考。

1 典型脫硫工藝及副產物

1.1 脫硫方法

脫硫方法可以分為溼法、半乾法和幹法。溼法脫硫在日本佔98%、美國佔92%、德國佔90%、中國佔91%,世界平均佔85%。大型燃煤機組大多採用溼法脫硫[3]。我國當前燃煤發電在整個發電行業內佔比超過70%,絕大多數燃煤電廠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

溼法脫硫是一種十分高效、穩定且投資較低的脫硫工藝。但受到國內部分地方政府除溼、消白政策的影響,目前在鋼鐵、焦化行業半乾法、幹法受到青睞,並有逐步取代溼法脫硫的趨勢。而隨著人們對霧霾形成機理的進一步認識,生態環境部發文要求不得強制企業治理溼煙羽」。因此,溼法脫硫仍有生存空間。

溼法脫硫和幹法、半乾法脫硫的副產物差異很大,不同的脫硫工藝,副產物也不盡相同。

1.2 典型脫硫工藝及其副產物

雖然世界各國研究開發的煙氣脫硫技術多達200多種,但實際工業應用的不超過20種。國內外較為成熟的煙氣脫硫工藝包括: 鈣法、鈉法、氨法、鎂法、活性炭法、海水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工藝應用最多,因而副產物( 石膏) 產量最大。

常用的煙氣脫硫( FGD) 工藝及副產物見表1所示。

2 脫硫副產物的處理與處置

2. 1 鈣法脫硫

2. 1. 1 石灰石/石灰—石膏溼法脫硫

石灰石/石灰—石膏溼法脫硫的副產物為含水率10% 的石膏( CaSO4 ·2H2O )。每脫除1t 的SO2,則產生2.7t石膏。脫硫石膏主要有綜合利用及拋棄兩種處理方式。

( 1) 綜合利用。2018年脫硫石膏的利用率為74%。首先,石膏主要用於建築材料,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年度報告( 2014) 》報導,工業副產石膏主要用作水泥緩凝劑和生產紙面石膏板,二者消耗量約佔總利用量的96%,還有部分石膏用於牆體材料的生產。其次,石膏還可以農用。脫硫石膏改良鹼化土壤的最佳用量範圍為0.5%~1.0%; 亦可用於改善紅壤地區土壤普遍缺乏營養元素的問題; 在酸性土壤上適量施用石膏,可以提高土壤養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目前我國農田年施用燃煤煙氣脫硫石膏量較高,為20~60t.hm。我國部分煙氣脫硫石膏中存在Hg、Cd、As、Se、F和Cl等含量不同程度超出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和地下水質量標準的情況。

日本絕大部分石膏用於建材,拋棄法僅佔3%。德國和美國的脫硫石膏利用率分別為100% 和75%,主要用於建材。

( 2) 拋棄法。因我國天然石膏資源豐富,脫硫石膏難以廣泛回收應用。這些廢棄的脫硫副產物不得不作為固廢進行堆埋,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硫資源,也佔用了大量土地資源。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區域差異很大,內蒙古、西南、西北地區綜合利用率相對低,累計堆存量較大。

2.1.2 半乾法脫硫

半乾法副產物脫硫灰為幹態灰渣,石膏有效成分較少,以亞硫酸鹽為主。脫硫灰物相組成複雜,有CaSO3 ·1 /2H2O、CaCO3、Ca ( OH)2、CaSO4、CaCl2。而針對半乾法脫硫灰中存在CaSO3 ·1 /2H2O的不穩定性及Ca( OH)2水化後的膨脹性,目前綜合利用難度較大,僅有少部分用於礦山回填或鋪路,絕大部分仍然堆放,佔據大量的土地資源。也有探索用於蒸壓磚原料、加氣混凝土砌塊原料、礦渣微粉複合混合材添加劑、水泥砂漿摻混劑等的相關研究。

由於溼法脫硫的Ca /S 比為1.03,而半乾法的Ca /S 比設計為1.3,實際運行能達到1.8甚至更高,加之目前存在溼法脫硫改半乾法脫硫的趨勢,勢必會導致脫硫副產物產量增加。現階段的半乾法脫硫協同氧化脫硝的工藝,脫硫灰中會引入脫硝產物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硫硝灰中亞硫酸鹽的不穩定性和及亞硝酸鹽的毒性會增加處理難度,硫硝灰化學成分的複雜性進一步增加了其綜合利用難度。

2.2 氨法脫硫

氨法脫硫對吸收劑來源距離、周圍環境等有較嚴格的要求; 且存在氨逃逸和( NH4)2SO3氣溶膠,因而應用不普遍。但在有餘氨或廢氨水來源的廠區( 如焦化廠) 運用該工藝,則有較好的經濟性。

由於氨氮是汙水排放的重要檢測指標之一,無法採用拋棄法處理脫硫副產廢液。( NH4)2SO3易分解為SO2造成二次汙染,故採用氧化回收硫酸銨鹽工藝。有兩種方案可選:

( 1) 現有企業已有硫銨工段,可將脫硫液送至硫銨工段回收硫銨。

( 2 ) 配套三效蒸發器系統,結晶、離心產出硫銨。

由於副產品( NH4)2SO4純度不高,且含有氮、硫兩種營養元素,目前作為化肥使用。

2.3 鎂法脫硫

我國的氧化鎂儲藏量佔全世界的80% 左右,是世界最大的MgO 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鎂法脫硫技術在國內靠近氧化鎂產區的中小機組鍋爐上得到較廣泛的應用。

脫硫副產物主要有拋棄法、再生法、硫酸鎂回收法3 種處理途徑。

( 1) 拋棄法。傳統的鎂法脫硫技術,氧化鎂吸收SO2後,在塔內強制氧化成穩定和溶解態的MgSO4,降低COD 後外排,或直接排至廠區汙水處理系統,因而無需設置單獨的脫硫副產物處理系統和廢水處理系統。日本及臺灣地區對鎂法脫硫副產品的處理多為拋棄法。

( 2) 再生法。再生的鎂法煙氣脫硫工藝與傳統方法相比,減少了副產物的強制氧化步驟,以MgSO3為主要產物。副產物經分離、乾燥、加入還原劑焙燒後,熱分解可重新得到MgO 和一定濃度的SO2富氣,如反應式( 1) 所示,前者作為脫硫劑可循環使用,後者可生產硫磺或硫酸。受鎂資源限制,美國大多採用氧化鎂再生工藝。

MgSO3·6H2O→MgO + 6H2O + SO2( 1)

( 3) 硫酸鎂回收法。由於缺乏控制MgSO3氧化的有效手段,阻礙了再生技術的應用,因此國內鎂法煙氣脫硫終產物多為MgSO4。波蘭亦多採用硫酸鎂回收法。

工藝流程: 脫硫塔→強制氧化→壓濾除渣→三效蒸發器→稠厚器冷卻結晶→離心脫水→MgSO4·7H2O。

2Mg( OH)2 + 2SO2 + 12H2O + O2→2MgSO4·7H2O( 2)

為了限制脫硫吸收液中的雜質濃度,結晶後的母液需有一部分外排。

純度較低或純化難度較大的硫酸鎂,常用於製備硫酸鎂農用肥料或直接用於改良土壤; 也可在建築領域用於製備膠凝材料; 以及用於畜牧業和過程工業。

2.4 鈉法脫硫

2.4.1 鈉鹼法脫硫

由於鈉鹼價格較貴,致使脫硫成本高而較難普及。但目前,國內有相當部分小鍋爐採用溼式鈉鹼法脫硫。副產物可以分為拋棄法和回收法。

( 1) 拋棄法。傳統的鈉鹼法脫硫技術,脫硫產物為NaHSO3、Na2SO3、Na2SO4的混合溶液,基本沒有回收,採用拋棄處理。

( 2) 回收結晶鹽。由於Na2SO4市場價值較低,NaHSO3不易保存,Na2SO3耗鹼高,因此可以回收市場需求更大、價值較高的Na2S2O5和Na2S2O3。

通過控制脫硫液pH 值及抑制氧化,當溶液中NaHSO3過飽和時,析出Na2S2O5結晶,亦可與硫磺混合共熱,生產Na2S2O3·5H2O,如反應式( 3) 所示。通過過濾除雜、結晶、分離回收。

Na2SO3 + S + 5H2O→Na2S2O3·5H2O ( 3)

2.4.2 雙鹼法脫硫

鈉鈣雙鹼法採用Na2CO3吸收SO2,吸收液再用Ca( OH)2進行再生,並將再生產物氧化成石膏,如式( 4) 所示。由於灰分和脫硫副產物Na2SO4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石膏的品質,故一般以拋棄為主。

Ca( OH)2 + 2NaHSO3 + 1 /2O2→Na2SO3 + CaSO4·2H2O ( 4)

2.4.3 SDS 幹法脫硫、SDA 半乾鈉法脫硫

SDS 法採用煙道噴射NaHCO3,在140 ℃以上進行幹法脫硫,其副產物為含Na2SO3、Na2SO4以及10% ~ 20% 的Na2CO3的混合物。目前需要有效地利用消納途徑。

SDA 鈉法,利用20%~25% 的Na2CO3溶液,旋轉噴霧乾燥脫硫。副產物為乾粉狀態混合物,難以回收利用。

2.5 海水法脫硫

由於海水的pH 值為7.8~8.3,呈微鹼性,是一種鹼性吸收劑。僅適用於較低SO2含量的煙氣脫硫,且海水的地域限制阻礙了該技術的推廣應用。

脫硫副產物,經過曝氣補充的氧氣將亞硫酸鹽氧化為硫酸鹽,以降低吸收液的COD,吸收液經循環冷卻水稀釋後排回大海。

2.6 活性炭法脫硫

活性炭/焦脫硫,通過活性炭的吸附及高溫解析,解析出20%~40%的SO2富氣。SO2富氣可以通過制酸或製鹽,作為工業原料出售; 活性炭粉末可以回用。

( 1 ) 制酸。通過淨化+ 幹吸轉化工序製成硫酸。

( 2) 製鹽。通過淨化+ 配鹼反應製成焦亞硫酸鈉( Na2S2O5) 和硫代硫酸鈉( Na2S2O3) 。

Na2CO3 + 2SO2 + H2O→2NaHSO3 + CO2( 5)

2NaHSO3→Na2S2O5 + H2O ( 6)

但淨化工序均有含酸廢水需要處理。

3 結論

( 1) 目前常用的脫硫工藝有鈣法、鈉法、氨法、鎂法、活性炭法,副產物的種類和狀態各不相同,其中鈣法的脫硫副產物( 石膏) 產量最大,利用率也較高。

( 2) 在中小規模的煙氣脫硫中,鈉法、鎂法、氨法使用較多,其脫硫副產物回收不足,甚至傳統多為拋棄法。

( 3) 半乾法和幹法脫硫副產物由於反應不完全、成分複雜,處理明顯比溼法工藝困難,目前利用率很低。

( 4) 脫硫工藝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受脫硫副產物影響,目前脫硫存在溼改幹的趨勢,會導致脫硫副產物進一步增加,且脫硫灰的處理較難; 因此,要加大對脫硫灰的處理處置研究。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燒結煙氣氨法脫硫副產物氧化系統的優化研究
    煙氣脫硫是控制SO2排放的有效手段,其中氨法脫硫以氨( NH3·H2O) 為脫硫劑吸收煙氣中的SO2,在控制SO2汙染的同時可實現硫資源的回收,應用前景廣闊。柳鋼1#360 m2燒結機脫硫採用氨法脫硫技術,利用焦化廠副產物氨為脫硫劑吸收煙氣中的SO2,實現以廢治廢。
  • 【新工藝】鎂法脫硫副產物--七水硫酸鎂精製新工藝
    【新工藝】鎂法脫硫副產物--七水硫酸鎂精製新工藝北極星大氣網訊:氧化鎂法煙氣脫硫是一種技術成熟、經濟合理、運行可靠的溼法脫硫技術,採用廉價、低品位的工業氧化鎂(MgO85%)作為脫硫劑,尤其適用於鎂礦豐富的地區。
  • SDS幹法脫硫及SCR中低溫脫硝技術在焦爐煙氣處理中的應用
    1.2 副產物綜合利用SDS 幹法脫硫的脫硫劑選用高效複合脫硫劑。由於SDS 工藝過噴量很小,因此與其他脫硫方法相比,該方案脫硫副產物很少。副產物中Na2SO4 所佔比例很高,便於綜合利用。副產物為幹態粉狀料,其中,Na2SO4 質量約佔總質量的80%~90%,Na2CO3 質量約佔總質量的10%~20%。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各個鋼鐵企業都面臨著工藝路線重新選擇的問題,首先要考慮煙氣的達標排放,還要考慮投資與運行成本,技術的前瞻性和副產物的處置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大部分的固體顆粒通過除塵器下的再循環系統,返回脫硫脫硝反應塔繼續參加反應,如此循環達100-150 次,少部分脫硫脫硝產物則經過灰渣處理系統輸入到渣倉。最後的煙氣經除塵器通過脫硫脫硝增壓風機排入煙囪。由於脫硫脫硝過程中煙氣中的大量酸性物質尤其是SO3被脫除,煙喊的酸露點溫度很低,排煙溫度高於露點溫度,因此煙氣也不需要再加熱。
  • 萊燒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的比較
    1 我國燒結煙氣脫硫脫硝現狀目前,我國燒結煙氣採取脫硫措施較為普遍,大部分燒結機均採取了脫硫措施。已投運的燒結煙氣脫硫方法主要有幹法脫硫(活性焦吸附)、半乾法脫硫以及溼法脫硫。溼法脫硫按照脫硫劑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石灰石石膏法、氧化鎂法、氨法等[1]。
  • 垃圾焚燒發電廠煙氣的脫硫脫白一體化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 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對於煙氣中的NOx、SOx、HCl、粉塵、Hg、二噁英等汙染物需要達標排放外,還需要對煙囪出口的白煙進行處理。垃圾焚燒廠傳統的方式是半乾法+幹法+煙氣脫白裝置來達到雙重的效果。但如果要使脫硫達到超低排放,此方法就無法滿足工藝的要求。
  • 催化裂化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國內外最常用的煙氣脫SOx 方法為溼法,溼法洗滌脫SOx 設施一般由吸收(洗滌)單元和廢水處理單元組成,前者是煙氣脫硫技術的核心。各類脫硫技術工藝比較見表2。,上述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各企業進一步實現超低排放的普遍性瓶頸問題,特別是脫硫廢水的後續處置更是成為了一個共性問題。
  • 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盤點
    【中國環保在線 廢氣處理】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已經成為各國控制煙氣汙染的研發熱點,目前大多數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僅停留在研究階段,儘管已經有少量示範工程應用,但由於運行費用較高制約了其大規模推廣應用。開發適合我國國情,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效率高、副產品資源化的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 山西郎鳳娥解析環保技術:工業鍋爐直排式煙塔合一煙氣脫硫系統
    近日,山西環保人郎鳳娥在直播中詳細介紹直排式煙塔合一煙氣脫硫系統技術。打開山西環保郎鳳娥直播平臺,可以看到具體課件。直排式煙塔合一煙氣脫硫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煙氣系統、吸收系統、脫硫劑製備存儲系統、脫硫產物處置系統、工藝水系統、電氣系統、儀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
  • 鍋爐煙氣同時脫硫脫硝技術的研究進展
    北極星大氣網訊: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幾種常見的聯合脫硫脫硝技術,包括傳統的Wet-FGD+SCR組合技術,以及氯酸氧化(TriNOX-NOXSorb)同時脫硫脫硝技術,乳化黃磷法脫硫脫硝工藝,溼式FGD+金屬絡合物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液膜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鈣基吸收劑催化氧化煙氣同時脫硫脫硝;幹法包括活性焦煙氣聯合脫硫脫硝技術,等離子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CuO/γ-Al2O3催化吸收法
  • 氧化鎂法煙氣脫硫簡介
    一、氧化鎂法煙氣脫硫簡介氧化鎂脫硫技術是溼法脫硫工藝中一種前景較好的脫硫技術,該工藝投資少,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並且能夠減少二次汙染,脫硫劑循環利用,降低了脫硫成本,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國內外的研究應用表明,Mgo再生法脫硫工藝能達到較高的脫硫效率。由於氧化鎂的水解產物溶解度和反應活性都要優於氧化鈣,因此在達到相同脫硫率的條件下,其脫硫劑與硫的摩爾比要低於石灰石或石灰。同時,由於氧化鎂的分子量低於石灰石或氧化鈣,即使在相同的脫硫效率下,其脫硫劑用量也要少於鈣脫硫劑,因此其運行費用較低。
  • 電動液壓煙氣插板閥在SDS幹法脫硫中的重要性
    SDS幹法脫硫工藝原理: 鈉基幹法脫硫是利用脫硫劑超細粉與煙氣充分混合、接觸,在催化劑和促進劑的作用下,與煙氣中SO2快速反應。而且,在反應器、煙道及布袋除塵器內,脫硫劑超細粉一直與煙氣中的SO2發生反應。反應快速、充分,在2秒內即可生產副產物Na2SO4。
  • 90萬噸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程技術方案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本文以90萬噸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程技術方案為例,同時主要從工藝原理、工藝流程、設計焦爐燃燒廢氣排放指標、主要設備參數及工藝特點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從而進一步提高脫硫脫硝工程的技術實施.焦爐廢氣中的低溫NOx處理技術還屬於本世界技術難題,嚴峻的環保壓力迫使焦化企業又不得不面對NOx的排放控制。尋求一種合理的解決方案很有必要。
  • 燒結煙氣溼法脫硫配套煙氣脫硝技術
    其主要反應如下:吸收單元:再生單元:脫硫產物處置:圖1燒結煙氣鎂法脫硫流程示意圖2.1.2技術優勢①高吸收活性亞硫酸鎂吸收清液生成技術:連續生成高pH值(pH值≥8),低固含量(固含量≤0.1%)、高有效吸收介質濃度
  • 煙氣脫硫技術及工藝流程超全剖析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就目前而言,煙氣脫硫技巧品種達幾十種,按脫硫進程能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乾濕狀態,煙氣脫硫分為:溼法、半乾法、幹法三大類脫硫工藝。溼法脫硫技術比較成熟,效率高,操作簡單。   前煙氣脫硫技術是當今化工人、環保人都不會陌生的廢氣處理技術。
  • 催化裂化煙氣脫硫除塵技術的應用
    催化裂化煙氣脫硫和除塵裝置投用後,汙染物排放量得到明顯改善。對煙氣脫硫和除塵淨化系統在運行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處理措施。1 技術路線選擇催化裂化煙氣溼法脫硫治理技術,在煙氣淨化過程中優勢明顯。催化裂化煙氣溼法脫硫和除塵過程按脫硫產物是否回收,分為可再生循環吸收法和拋棄法兩大類。
  • 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匯總(溼法、半乾法、幹法)
    北極星大氣網訊:第一部分 脫硫技術目前煙氣脫硫技術種類達幾十種,按脫硫過程是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乾濕形態,煙氣脫硫分為:溼法、半乾法、幹法三大類脫硫工藝。溼法脫硫技術較為成熟,效率高,操作簡單。另外,還有海水脫硫法、磷銨復肥法、液相催化法等溼法煙氣脫硫技術。二、幹法煙氣脫硫技術優點:幹法煙氣脫硫技術為氣同反應,相對於溼法脫硫系統來說,設備簡單,佔地面積小、投資和運行費用較低、操作方便、能耗低、生成物便於處置、無汙水處理系統等。缺點:但反應速度慢,脫硫率低,先進的可達60-80%。
  • 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而脫硫後的煙氣會攜帶大量固體顆粒,經由吸收塔頂部排出,由再循環除塵器進行處理排放。這一工藝具有比較成熟的脫硝技術,適用範圍廣,汙染物脫除效率比較高,最嚴格的汙染物排放可以運用這一技術,而且工程總投資和運行費用適中。目前已建設脫硫裝置的燒結球團企業可以繼續建設脫硝部分,不會出現重複建設的問題,其維護運行方便。但是這一工藝還產生很多副產物,沒有最的佳應用途徑和資源回收價值,只能進行廢物處理。
  • 焦爐煙氣常見脫硫脫硝工藝及其特點分析
    SCR法是在一定的溫度和催化劑作用下,利用氨或烴做還原劑,可選擇性地將煙氣中NOx還原為氮氣和水的方法。催化反應溫度在320-400度(焦爐煙氣溫度範圍基本為180度-300度),該技術無副產品,通過加大催化劑裝填量,脫硝效率能達80%-90%以上。
  • 【最全】煙氣脫硫技術及工藝流程超全剖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導讀: 就目前而言,煙氣脫硫技巧品種達幾十種,按脫硫進程能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乾濕狀態,煙氣脫硫分為:溼法、半乾法、幹法三大類脫硫工藝。溼法脫硫技術比較成熟,效率高,操作簡單。前煙氣脫硫技術是當今化工人、環保人都不會陌生的廢氣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