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法脫硫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

2020-11-22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某熱電廠檢修結束投入正常生產後,吸收塔漿液氯根逐漸升高,快接近溼法脫硫系統規定值20000mg/L。通過分析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危害及原因,提出了應對措施,後經加強運行調整堅持加強脫硫廢水排放後,吸收塔漿液氯根趨於平衡狀態,恢復正常運行。

關鍵詞:溼法脫硫;吸收塔漿液;氯根;脫硫廢水

0 引言

某熱電廠溼法脫硫系統經檢修後,投運一段時間,脫硫吸收塔漿液氯根濃度持續升高。與往年吸收塔漿液氯根濃度化驗數據進行對比,2020年很明顯上升趨勢非常快,如果不及時進行運行調控,將超出溼法脫硫系統規定值20000mg/L,並將造成脫硫系統管道設備腐蝕嚴重、漿液脫水後石膏品質差等一系列運行問題,增加檢修工作量和運營及維護成本。

1 脫硫系統運行情況說明

近三年,吸收塔漿液氯根濃度範圍區域達到天數進行記錄分析,具體如表1對比表。

通過近三年的吸收塔漿液氯根濃度化驗數據進行分析,氯根濃度>10000mg/L時間很明顯在逐年縮短。氯根濃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未超出15000mg/L,然而2020年3月18日已經超出15000mg/L。說明2020年吸收塔漿液氯根上升趨勢非常快,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控將超出溼法脫硫系統規定值20000mg/L

2 吸收塔漿液氯根高對溼法脫硫系統的危害

2.1 對脫硫系統的腐蝕

加劇吸收塔內金屬件腐蝕:一是氯離子對不鏽鋼造成腐蝕,破壞鈍化膜;二是不斷富集的氯離子,會直接降低漿液的pH值,會引起金屬腐蝕、縫隙腐蝕及應力腐蝕。因脫硫吸收塔內壁有玻璃鱗片襯裡保護,所以會先造成漿液循環泵、攪拌器等設備的嚴重腐蝕,縮短設備壽命。

2.2 降低脫硫效率

(1)抑制吸收塔內的化學反應。漿液中氯化物大多以氯化鈣的形式存在,鈣離子濃度的增大,在同離子效應作用下,將抑制石灰石的溶解,降低液相鹼度,從而影響到吸收塔內的化學反應,降低了SO2的去除率。隨著氯離子擴散係數的增大,具有排斥HSO3-或SO3的作用,影響SO2的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抑制脫硫反應的順利進行,導致脫硫效率下降。

(2)吸收塔漿液易起泡。隨著吸收塔漿液氯離子含量的增加,漿液性質可能會改變,塔內漿液會產生大量的氣泡,造成吸收塔溢流,產生虛假液位,幹擾運行人員的判斷和調整,造成漿液循環泵的汽蝕或跳閘,甚至導致漿液進人原煙道。

(3)吸收塔漿液易中毒。因氯離子較強的配位能力,在高濃度下會迅速與煙塵中的Al、Fe和Zn等金屬離子配位形成絡合物,將Ca或CaCO3顆粒包裹起來使其化學活性嚴重降低,漿液的利用率下降,最終導致吸收塔漿液內的CaCO,過剩,但pH值卻無法上升,這時補漿液將極易過量,造成漿液密度過高,導致漿液中毒。

2.3 影響石膏品質

吸收塔漿液氯根濃度升高,會抑制二氧化硫溶解生成亞硫酸氫根,引起石膏中碳酸鈣含量增大,氯根含量增加,石膏脫水性能下降,造成石膏品質惡化。如果想得到更高品質的石膏,就必須增加衝洗水量,從而使脫硫系統形成惡性循環,並且進人脫硫廢水中的氯根含量大幅增加,廢水處理難度增大。

3 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排查分析

3.1 煤中氯含量分析

電廠有對鍋爐燃煤中氯含量進行化驗分析,同時依據GB/T20475.2-2006《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級第2部分:氯》煤中氯含量分級對人廠煤種氯含量進行分級具體如表2所示。

根據電廠煙氣溼法脫硫裝置設計規範脫硫吸收塔人口煙氣參數具體如表3。

可以計算出燃煤中氯含量設計值為0.043%,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煙煤氯含量已經超出溼法脫硫系統設計值,所以吸收塔氯根濃度升高有可能受人廠煤煤質變化的影響。

3.2 脫破工藝水分析

如果溼法脫硫系統工藝水氯離子含量高的話,也將造成吸收塔漿液氯根升高。電廠有取脫硫工藝水箱中的水樣進行化驗,化驗出氯根為17mg/L,氯根含量很低,而且電廠未使用髙氯根的酸鹼中復用水,所以排除吸收塔氯根濃度升高是受工藝水的影響。

3.3 石灰石粉分析

同時電廠脫硫石灰石粉樣有委託福建省121地質大隊進行化驗,檢測出石灰石粉中氯離子含量為0.12%,氯離子含量很低,所以排除吸收塔氯根濃度升高是受石灰石粉的影響。

3.4 鍋爐煙塵濃度分析

脫硫系統中大部分的氯來源於煙氣中的氯化物,主要以無機物形態存在,如氯化鈣、氯化鉀、氯化鎂等。電廠分別對3臺鍋爐進行煙塵濃度檢測,具體煙塵實測濃度檢測數值見表4。

從3臺鍋爐除塵器出口檢測煙塵濃度數據來分析,不屬於煙塵濃度髙的現象,所以排除吸收塔氯根濃度升高是受鍋爐煙塵濃度的影響。

3.5 脫硫廢水排放量分析

由於電廠脫硫廢水處理系統pH調節箱人口手動門全開,人口流量在1.5-2.5m3/h之間波動(電廠脫硫廢水處理系統設計出力3m3/h),懷疑人口流量計不準。及時安排檢修人員對廢水泵進、出口管道進行排査,發現管道內壁有汙泥結晶。並排空廢水緩衝箱和pH調節箱內漿液,使用內窺鏡査看,箱內無積漿。同時進行流量實物比對,發現廢水泵處理流量不足1m3/h,脫硫廢水排放量不夠,脫硫廢水由溢流管進人集液坑,再進人吸收塔,造成吸收塔氯根濃度升高。

4 降低吸收塔漿液氯根高的措施

(1)運行人員應對吸收塔漿液氯根進行加測,跟蹤變化趨勢,以便及時判斷提前調整運行措施,如果處理不及時,應執行系統異常處理措施,置換吸收塔漿液,儘快恢復脫硫系統正常運行,保證吸收塔漿液氯根濃度合格達標。

(2)吸收塔漿液氯根過髙時,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大脫硫廢水的排放。由於電廠廢水泵出口至pH調節箱人口之間管道較長,要加強對該管道進行衝洗,防止管道長期累積結垢,甚至堵住管道,以確保脫硫廢水處理系統全出力正常運行。

(3)加強外購石灰石粉、煤的採購監測,儘量採用低氯煤和石灰石粉。

(4)因電廠脫硫工藝水箱的水源有兩路,一路為冷卻水,一路為工業酸鹼中和廢水。當吸收塔漿液氯根超標時,應及時停止電廠工業廢水回用至脫硫工藝水箱,從而減少脫硫系統氯離子來源。

5 總結

(1)脫硫系統運行過程中控制吸收塔氯根濃度主要在於原煤中氯含量,要加強對不同批次原煤進行氯含量監測。儘量選擇低於脫硫系統原煤氯含量設計值0.043%,—旦發現超出設計值,可以進行煤種更換或調整配比。

(2)通過加強對廢水泵出口至PH調節箱入口管道的衝洗,管道結垢現象得以控制,同時定期對人口流量計進行實物比對,確保脫硫廢水量能夠及時處理,減少脫硫系統中氯根的富集,保證脫硫廢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吸收塔結垢分析及預防措施
    某發電公司330MW機組煙氣脫硫一級塔及除霧器結垢情況嚴重,已影響脫硫系統的正常運行。針對該問題,對吸收塔及脫硫系統運行參數進行了系統分析,發現脈衝懸浮系統故障、除霧器噴嘴堵塞、漿液參數波動是造成吸收塔結垢的主要原因。通過加強對除霧器的衝洗、密切監視對比除霧器和漿液脈衝泵啟動初期及正常運行中的參數、合理控制脫硫一級塔漿液密度、pH值、氧化風量及氟離子濃度等,吸收塔結垢問題已得到有效緩解。
  • 【脫硫】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工藝流程、反應原理及主要系統
    北極星大氣網訊: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流程如下圖的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圖一常見的脫硫系統工藝流程如上圖所示引風機將除塵後的鍋爐煙氣送至脫硫系統,煙氣經增壓風機增壓後(有的系統在增壓風機後設有GGH換熱器,我們一、二期均取消了增壓風機,和旁路擋板,圖二),進入脫硫塔,漿液循環泵將吸收塔的漿液通過噴淋層的噴嘴噴出,與從底部上升的煙氣發生接觸
  • 【案例】脫硫吸收塔廢水坑漿液溢流原因分析及控制對策
    某燃煤電廠脫硫系統中,#1吸收塔出現廢水坑大量漿液溢流、石膏含水量過高和除霧器堵塞等現象。通過分析,發現主要原因為吸收塔負荷較大,導致空塔流速過快、亞硫酸鈣氧化不充分、吸收塔內漿液密度過高、脫硫吸收漿液霧化顆粒量不足;結合其脫硫系統的超低排放改造,進行了增設噴淋層和改用單向雙頭式噴嘴、增設不鏽鋼託盤、設置增效環、改用三級屋脊高效除霧器、增加備用旋流子等設備改擴建。
  • 影響溼法脫硫效率的關鍵因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石灰石溼法脫硫(WFGD)技術被國內電廠廣泛應用,就 WFGD 法而言,從脫硫系統的專業角度出發,重點分析了對溼法脫硫系統現場運行影響效率的關鍵因素,並提出提高脫硫效率的建議,能夠確保脫硫吸收塔長期穩定運行
  • 分析溼法脫硫煙氣拖尾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工業煙氣超低排放改造中,常採用溼法脫硫進行煙氣淨化,淨化後的煙氣從煙囪排出,常常會產生嚴重的拖尾現象,有時可達數百米。淨煙氣雖已達到超低排放水平,但造成了視覺汙染和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採用氨法脫硫的,有部分「硫銨雨」則會對周邊設備造成嚴重腐蝕。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本文介紹了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流程與涉及到的化學反應;通過對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脫硫效率低、石膏脫水困難與結垢等問題的分析,為脫硫系統運行優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脫硫效率提供依據。目前,各國研究的煙氣脫硫方法已超過一百種,其中真正能應用於工業生產中的只有十餘種,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具有可靠性高、脫硫效率高、操作簡單、成本低等特點,因此得到了國內外燃煤電廠的廣泛應用。本文主要通過對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存在的脫硫效率低、石膏脫水效率低、結垢問題的介紹,為脫硫系統運行優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脫硫效率提供依據。
  • 火電廠溼法煙氣脫硫脫硫石膏脫水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火電廠溼法煙氣脫硫脫硫石膏脫水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科學技術創新》  作者:昌松  2020/2/20 10:42:03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針對目前國內電廠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中脫硫石膏脫水的常見問題,進行原因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可行的改造措施
  • 溼法脫硫煙氣拖尾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溼法脫硫煙氣拖尾的原因及改良措施北極星大氣網訊:工業煙氣超低排放改造中,常採用溼法脫硫進行煙氣淨化,淨化後的煙氣從煙囪排出,常常會產生嚴重的拖尾現象,有時可達數百米。淨煙氣雖已達到超低排放水平,但造成了視覺汙染和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採用氨法脫硫的,有部分「硫銨雨」則會對周邊設備造成嚴重腐蝕。由於國家政策不再強制性要求企業對煙氣進行脫白治理,那麼從脫硫系統的設計方面進行改良,避免煙氣拖尾現象成為必要舉措。下面以氨法脫硫為例,分析煙氣拖尾的主要原因。
  •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問題及脫硫效率
    -石膏溼法脫硫技術。該技術較為成熟,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較好的效益,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會出現結垢、堵塞以及腐蝕等技術問題,如果不有效處理存在的問題,則脫硫效果就會大大降低。本文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問題及脫硫效率。當前時期下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以及最為廣泛地溼式脫硫技術就是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技術。該技術之所以能夠被世界廣泛地應用。主要還是在於其工藝較成熟、穩定度較高以及效益較好的原因。
  • 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石膏脫水技術探析
    文章研究脫硫石膏質量影響因素與煙氣脫硫反應參數控制範圍,分析了石灰石石膏煙氣脫硫反應中的石灰石品質、石膏漿液固體含量、石膏漿液pH值合理範圍、吸收塔氧化空間與停留時間、煙氣入口煙塵濃度等各參數的理想值,探討了水力旋流器脫水系統與真空皮帶脫水系統這兩種常用的物理脫水系統的技術特點及在石膏脫水中的應用。
  • 關於脫硫吸收塔內壁結垢的危害分析及措施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裝置吸收塔內壁結垢,是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中的常見問題。吸收塔內壁結垢不但會造成吸收塔設備的損壞,危及脫硫裝置的安全運行,同時會給脫硫裝置的安全檢修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本文以脫硫運行經驗為基礎,分析了吸收塔內壁結垢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望對脫硫系統的設計、運行調整及異常分析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 溼法脫硫裝置降低漿液氯離子濃度的分析及建議
    摘要: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漿液中氯離子濃度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廢水排放解決氯離子濃度高的措施受到電廠排放限制。本文主要分析了脫硫吸收塔漿液氯離子濃度產生的主要來源,對某電廠脫硫漿液密度、氯離子濃度、廢水排放等歷史數據進行分析。
  • 【技術匯】脫硫吸收塔系統常見故障分析及處理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脫硫系統的發生的故障主要是吸收塔系統出現的異常工況,分析吸收塔系統漿液循環泵葉輪磨損、漿液泵出口母管堵塞、吸收塔內漿液異常等對吸收塔出口參數的影響,並提出了各種異常現象發生時的解決方法,為減少脫硫系統故障,確保煙氣達標排放提供參考。
  • 溼法脫硫協同去除細顆粒物的研究進展
    本文首先綜 述了溼法脫硫的應用現狀,對比了溼法脫硫系統前後細顆粒物物性變化,然後概述了應用於溼法脫硫協同去除 細顆粒物的新方法,包括脫硫塔內部結構調整以及促進細顆粒物凝聚長大,同時分析了溼法脫硫工藝中採用荷 電細水霧吸附細顆粒物並增益脫除SO2的可行性,以期為燃煤電廠細顆粒物排放控制提供借鑑。
  • 350MW超臨界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應用分析
    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在電廠應用中的技術分析內蒙古某電廠2x350MW機組脫硫系統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的方式,採用單塔單循環,每臺爐配置一座吸收塔,吸收塔直徑為17m,漿液池高11m。、石膏成分分析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摻配電石渣粉後,與單純採用石灰石脫硫相比,吸收塔漿液各項參數沒有明顯變化,吸收塔漿液pH值、密度等參數均符合標準,Cl-未見明顯上漲。
  • 技術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在水泥窯尾煙氣脫硫中的應用
    其主要化學反應式為:吸收過程:2CaCO3+H2O+2SO2→2CaSO3·1/2H2O+2CO2氧化過程: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流程見圖1。
  • 燒結煙氣溼法脫硫配套煙氣脫硝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尋找高效、穩定的適合配套燒結煙氣溼法脫硫的煙氣脫硝技術是鋼鐵企業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通過分析比較,總結出在溼法脫硫裝置下遊增加溼式電除塵器和SCR脫硝裝置的煙氣淨化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 【知識講解】淺談溼法煙氣脫硫石膏雨
    【知識講解】淺談溼法煙氣脫硫石膏雨北極星大氣網訊: 火力發電廠普遍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裝置進行脫硫,但是,近一段時間新上馬脫硫設備基本上取消了原來氣-氣換熱器(GGH)裝置,直接將淨煙氣(煙溫45℃~55℃)排向大氣,並將煙筒內部加襯了鈦合金防腐板,形成新的「溼煙筒」改造方案。
  • 脫硫吸收塔液位測量的幾種方法
    引言目前大多數煙氣脫硫系統採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其中吸收塔是進行煙氣脫硫的主要設備,吸收塔液位對脫硫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吸收塔本體結構的特殊性,無法使用當前主流的液位計進行直接測量。本文介紹目前採用的幾種測量吸收塔液位的方法,並分析各種測量方法的優缺點。
  • 火力發電廠的脫硫技術問題及解決方案
    火力發電廠的脫硫技術問題及解決方案北極星環保網訊:目前,中國火力發電廠在脫硫問題上常用的兩種方式是半乾法和溼法,兩種方法各有自身的利弊,為了切實做好火力發電廠的脫硫問題,我們需要從脫硫技術發展的現狀入手,從影響脫硫的各個因素入手,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