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BMC Zoology》雜誌上,劍橋大學動物學家提出了對一種昆蟲的研究。這種神奇的昆蟲長有一個像吸盤一樣的器官。通過觀察發現,這種昆蟲的吸盤能夠牢牢地依附在巖石壁上,其吸附力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動物中吸附力最強的動物。
這種昆蟲就是奧地利蠓蟲,多產於奧地利。在蠓蟲的吸盤中發現有一個「活塞」。這個「活塞」受肌肉控制,同時在吸盤的接觸面還有密集的毛髮增加摩擦力幫助吸附。如果蠓蟲想要離開吸附的巖石,那麼蠓蟲會在吸盤上打開一個小縫,這也是動物學家首次在生物身上發現分離機制。
研究團隊在研究蠓蟲吸附力時,用流水對吸附在巖石上的蠓蟲進行衝擊,學者發現,蠓蟲在接受水流衝擊時,其方向不受水流衝擊的影響,而如果想要將蠓蟲從巖石上脫離開來,那麼需要大於蠓蟲重力約600倍的力才能將蠓蟲衝離巖石,由此可以發現蠓蟲的吸盤吸附力十分強。而且在蠓蟲離開吸附的巖石時十分輕鬆,不會在巖石上留下痕跡。
如今科學家們想要通過研究蠓蟲吸盤的工作原理,來研發出吸附力更加強的吸盤,同時,當吸盤離開被吸附的物體時,被吸附的物體不會受吸力的影響而產生形變。日常家居使用的吸盤的吸附力往往不夠強,還會受到水流衝擊和溫度變化而減弱其吸附力。因此科學家們希望通過蠓蟲的吸盤器官來改良目前我們使用的吸盤,使吸盤的吸附力更加強,不受外界條件的影響。
劍橋大學研究團隊成員沃爾特表示,如果研發出吸附力強的吸盤,可以將其運用到醫學治療和工業用途上。在醫學上能夠幫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在人體內組織移動,既能夠有固定的作用,也不會對脆弱的人體組織產生影響;在工業上,吸盤可以用於採摘水果,利用其吸力採摘水果,同時不會損傷水果。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過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每種動物身上都會有「一技之長」供自己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生存。而人類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能夠通過研究動物身上的特長來發明新的事物供人類所用。例如通過研究蝙蝠發明了雷達,通過研究青蛙發明了電子眼。我們也期待人類能夠在動物身上得到更多啟發,發明更多便捷人類生活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