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在出海釣魚時,人們需要花費大力氣才能將一條大魚釣上來,而且還伴隨著大魚掙脫魚鉤的風險,但如果你用的不是魚鉤,而是一種腦袋上帶吸盤的魚,那你就省事多了。
吸盤魚又名為懶漢魚,它們既是世界上最懶的魚,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魚,這種魚依靠頭上的吸盤將自己牢牢地固定在海龜、鯊魚或是船底下,以宿主吃剩的殘渣為生。
吸盤魚的一生過得悠然自在,它們既不用擔心被其它魚類吃掉,也不用為食物發愁,因此科學家也叫它「最懶的海洋魚類」又或者是「免費的旅行家」。
漁民們利用吸盤魚來釣魚,魚鉤根本派不上用場,人們只需在吸盤魚的尾巴上綁上繩子,再將其扔回海裡,不一會兒,一條五十斤重的金槍魚就到手了。
吸盤魚的吸附原理和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吸盤非常相似,吸盤的原理在於當其靠近牆壁後,吸盤內部多餘的空氣會被擠壓出來,在內外壓強差的作用下,吸盤牢牢地固定在牆壁上。
雖然吸盤魚不懂物理,但它們的吸力可比普通吸盤強多了,吸盤魚吸住金槍魚的肚皮之後,會把吸盤下的海水擠出,依靠水壓差把吸盤緊緊壓在金槍魚身上。
更重要的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塑料吸盤會因為潮溼天氣的影響而無法吸附住牆壁,但吸盤魚就不會有這種問題,而且,吸盤魚脫落的瞬間還不會傷害到宿主,這也是為什麼漁民們都喜歡用吸盤魚來捕魚的原因。
僅僅看吸盤魚的外表,你可能會以為吸盤魚的腦袋是被誰狠狠地踩了一腳,因此才會留下深深的疑似腳印一樣的痕跡。
但實際上,吸盤魚腦袋上的構造不是魚身上新長出來的結構,而是由吸盤魚的魚鰭變化而來的,這一圈厚厚的結締組織又被稱為「盤唇」。
它就像嘴唇一樣柔軟地包住盤子,從而讓吸盤魚自由地吸附在大魚的肚皮上,也正是因為吸盤魚的特殊機能,才使得它們能夠在危機四伏的海洋世界中悠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