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物理的吸盤魚,頭頂吸盤的物理性能超過精工製造產品

2020-12-04 法蘭西is培根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一群金槍魚圍繞著漁船嬉戲,你垂涎三尺。可惜揮桿數次,沒有一次能成功釣上一條。

金槍魚不上鉤怎麼辦?好辦,撤掉你的魚餌,換成新鮮活潑的吸盤魚試試看。

對,就是那條像被人踩到腦袋,後腦勺上頂著一隻大鞋印的吸盤魚。

不用魚鉤,用繩子捆牢吸盤魚的尾巴,放它下水。吸盤魚趁金槍魚遊過身邊時,拿頭去蹭它的肚皮,腦袋上的鞋印吸盤一下子就吸到金槍魚的肚皮上。這時只要收收魚繩,一條50重的金槍魚就上手了。不用擔心會把吸盤魚從金槍魚肚皮上扯下來,它的吸力遠遠超過你的想像,秒殺你家掛毛巾的吸盤掛鈎。

你把吸盤掛鈎按壓在瓷磚上,擠出吸盤下面的空氣。吸盤內外存在壓強差,吸盤被外界空氣壓緊在牆上,可以承受自身和毛巾的重量。吸盤魚的吸附原理跟吸盤掛鈎類似,吸盤魚吸住金槍魚的肚皮,把吸盤下的海水擠出,依靠水壓差把吸盤緊緊壓實在金槍魚身上

你懂物理,會利用壓力差。吸盤魚不懂,但它也會利用壓力差。看上去沒什麼稀奇的吸盤原理,吸盤魚的吸盤卻比你的掛鈎吸盤要精緻得多。你的掛鈎只能在光滑乾淨的表面上使用,而吸盤魚的吸盤什麼表面都能吸附。你的掛鈎用過一段時間就失去吸力,而吸盤魚的吸盤能用一輩子。最最厲害的是,你的吸盤在潮溼環境下就失去了吸力,而吸盤魚的吸盤不僅在水裡,還能在空氣裡使用,它的吸力比你掛鈎的吸力強好幾倍

吸盤魚的吸力為什麼那麼厲害?我們先看吸盤的結構,再講它有什麼獨特的秘密。

吸盤是怎麼長出來的

吸盤魚的遊泳技術很糟糕,但是它巡遊過的海域卻很廣闊。一隻吸盤吸附在各種大魚身上,就能遊遍海洋。

它還有個名字叫順風車魚,鯊魚,鯨魚,還有海龜,都是它的旅行車。一旦上車,吃喝不愁,大魚們吃剩下的殘渣就是它的糧食。搭膩一輛車後,下車換另一輛。

吸盤魚的學名叫鮣魚,成年鮣魚最大能長到1長。身材細長的鮣魚,跟其他魚最大的區別就是腦袋上頂著的吸盤。

上圖是吸盤細節,吸盤像一隻橢圓的扁盤子,一圈厚厚的結締組織,像嘴唇一樣柔軟地包住盤子,這圈厚墊叫做盤唇。盤子裡一排排薄板上垂直排列著齒狀小刺,薄板像鞋底的紋路一樣對稱規整。外形奇特的吸盤,卻不是魚兒身上新長出來的組織,而是由魚鰭變化而來只是為什麼魚鰭會長到後腦勺上?

一塊在瑞士出土,3000萬年前的化石回答了這個問題。上圖是化石上的吸盤魚,吸盤長在背脊上。古魚背部魚鰭的鰭刺擴大,形成一個吸盤。古吸盤比較小,吸盤內組成鞋印的一排排小刺也很稀疏。經過了3000萬年的演化,吸盤遷移到腦袋上,吸盤內的纖維小刺結構也變得更加緊密精緻。

追蹤現代吸盤魚的魚卵發育過程,可以看到吸盤發育方式跟正常魚鰭的發育沒有什麼不同。在成長過程中,吸盤魚的背鰭會慢慢膨脹,朝著腦袋方向移動。當身長長到3釐米時,背鰭已經完全成型,變成一隻2毫米的吸盤。

背鰭變成的吸盤,有3大特點,一是吸附牢靠,二是不挑材質,三是快速脫離宿主時不損傷表皮。

吸盤能把吸盤魚牢牢固定在大魚身上,無論大魚怎樣扭曲身體,翻騰跳躍,都不會被拆散。另外,吸盤不挑吸附材質,粗糙的鯊魚皮,光滑的海龜殼,黏糊糊的金槍魚皮,木製的舢板,金屬的漁船,吸盤魚統統都能吸上去。而且吸盤魚能輕鬆脫離大魚身體,不會在大魚皮膚上留下傷口。

更加厲害的是,一旦吸盤吸附到大魚身上,吸盤魚就不用再耗費力氣再去管它。換句話說,它的吸盤跟你家毛巾吸盤掛鈎一樣,屬於被動型吸附

喬治亞理工學院團隊解剖了吸盤魚,發現吸盤周圍是淺色的肌肉組織,說明肌紅蛋白的含量很低。如果吸盤魚需要動用肌肉,主動吸附住大魚的話,肌肉組織應該呈現出高濃度的肌紅蛋白。而低含量的肌紅蛋白證明了吸盤屬於不費力氣的被動型吸附。[百家號-法蘭西is培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其他平臺]

吸盤的秘密

吸盤的盤唇吸附在大魚身上,盤唇會把吸盤周圍密封住。盤內薄板上的小刺與大魚皮膚之間不停摩擦,高摩擦力增加了吸附能力。

被動型吸盤的吸力為什麼那麼強,而且還不挑材質,哪裡都能吸附?你看毛巾掛鈎,只有在玻璃和瓷磚的平滑表面上才能吸附牢靠。

北航大學團隊,破解了盤唇吸附的秘密,它的關鍵在於:盤唇皮膚的表層和底層之間,多了一層獨特的垂直纖維結構。

上圖是團隊拍攝的盤唇微觀細節,在皮膚表層下,有一層垂直排列的膠原纖維。垂直纖維層厚度為250500μm,纖維束的直徑為515μm彎曲的纖維束稀疏地排列在中間層。

正是這層稀疏彎曲的纖維束,增強了吸盤的吸力。團隊測試了吸盤的機械性能,發現吸盤在3方向(圓周,徑向和垂直方向)的拉伸彈性各不相同,垂直方向上的拉伸彈性比水平方向的彈性要大3倍以上

測試數據證明了團隊推測:盤唇中間層的捲曲纖維,加大了吸盤的彈性,加強了吸力。也就是說,比起沒有纖維層的盤唇,你得花更大的力氣才能把它從大魚肚皮上拽下來。

另外,加了纖維層的盤唇,吸附時間更長。如果在你家的吸盤掛鈎上,加了這層垂直纖維。掛鈎粘貼的時間能多出3倍以上

人造吸盤

破解了盤唇秘密的北航團隊,模仿盤唇結構,製造了人造吸盤。

團隊用靜電植絨技術,在矽膠上加了一層垂直方向上的尼龍纖維,組成複合材料。

加了纖維層的複合材料製作的吸盤,和同樣尺寸的普通矽膠吸盤,一同進行水下吸力測試。水下粘附時間,普通吸盤為6分鐘,複合吸盤為26分鐘,提高340%

在空氣中的測試,複合吸盤的粘附力提高62.5%,它能輕鬆提起280的排球,而普通吸盤做不到。更加厲害的是,在潮溼環境中,普通吸盤失效,而複合吸盤依然管用。還有,普通吸盤只能在平面上使用,而複合吸盤能提起不規則物體,比如西瓜。下圖是複合吸盤在潮溼環境中懸掛西瓜和4公斤的瓶裝水。

團隊計劃繼續研究複合材料,改善吸盤性能,製造出像吸盤魚一樣強大的吸盤。人工吸盤,也能像搭順風車的吸盤魚一樣,吸附在鯊魚或藍鯨的身上巡遊海洋,實時收集海洋和魚類的信息。

只要簡單地加一層垂直纖維層,就能成倍改善吸盤的吸力,提高粘附時間,吸附不規則物體。這是不懂物理的吸盤魚,教會人類的一個獨特的結構細節。

生活在海洋裡,卻連遊泳都懶得花力氣的吸盤魚,懶惰有懶惰的資本。擁有一隻其他魚兒比不上的吸盤,懶漢魚便能遊遍海洋。

自然界一直走在我們的前面,普通的一條魚,也有遠超我們的精工製造。

相關焦點

  • 不懂物理的吸盤魚,吸力強大超過任何精工品,常被人用來釣魚
    吸盤魚是世界上最懶的魚類,多得腦門上那個寬又扁的吸盤,吸盤魚的吸力已經超過了任何人類的精工製品。利用吸盤魚的特性人們可以輕鬆地從海裡捕抓起一條50斤重的金槍魚,有時候甚至能釣上來一隻海龜甚至是鯊魚。而自人類認識到吸盤魚的便利之處後,不少漁民出海捕魚時都捨棄的魚竿,而是選擇將一根繩子系在吸盤魚的身上,讓其自動尋找目標。科學家對於吸盤魚的稱號有很多,比如說「旅行家」、「懶漢魚」等等,因為吸盤魚從來不會費勁自己去尋找食物,而是選擇吸附在其它魚類的身上。
  • 不懂物理的吸盤魚,吸力有多強?漁夫常用它來釣金槍魚
    吸盤魚又名為懶漢魚,它們既是世界上最懶的魚,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魚,這種魚依靠頭上的吸盤將自己牢牢地固定在海龜、鯊魚或是船底下,以宿主吃剩的殘渣為生。吸盤魚的一生過得悠然自在,它們既不用擔心被其它魚類吃掉,也不用為食物發愁,因此科學家也叫它「最懶的海洋魚類」又或者是「免費的旅行家」。
  • 你是一條吸盤魚嗎,你的身邊有沒有吸盤魚
    你知道吸盤魚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一個吸盤魚的故事。我的故鄉在海底世界的紅樹林區。那兒生活雖簡樸,但隨處可見長得山清水秀的鯽魚姑娘。是的,我們是一群鯽魚,和其他的魚類相比,最具特色之處是背部有一隻吸盤。
  • 【世界怪物大搜羅】之【吸盤魚】
    以及黑色的...(眼神好無辜)吸盤魚,又名鮣魚,喜歡吸附在鯊魚,海龜等大型海洋生物身上,俗名免費旅行家。是鱸形目藭科藭屬的一種。又稱印頭魚、吸盤魚、粘船魚。外號「天生旅行家」,是世界上最懶的魚。體細長,一般體長220~450毫米,最大體長約達1000毫米。前端平扁,向後漸尖,漸成圓柱狀。
  • 翠巒起重吸盤起重電磁鐵吸盤專業生產廠家
    翠巒起重吸盤起重電磁鐵吸盤專業生產廠家臨清市鑫運機械主要產品為:起重電磁鐵、電磁吸盤、永磁吸盤、電永磁吸盤、退磁器、永磁起重器等。起重電磁鐵分為MW5系列調運廢鋼用,WM84系列調運鋼板用,電纜捲筒,整流控制器,停電保磁設備,無線遙控器等。
  • 南城耐高溫電磁鐵叉車吸盤起重磁力吸盤價格
    南城耐高溫電磁鐵叉車吸盤起重磁力吸盤價格有限公司是集研究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吊索具生產製造公司。公司產品系列豐富,型號齊全,主要產品包括電磁吸電磁吸盤、電永磁吸盤、廢鋼起重電磁鐵、永磁自發電強力電磁吸盤、24伏起重電磁鐵、永磁吸盤、永磁起重器、退磁器(消磁器)系列以及控制器等相關配套產品。
  • 好強大的海綿真空吸盤,「搬磚」真是太輕鬆了
    海綿真空吸盤在現代工業生產中,一些產品要是還採用人力來搬運和裝卸,不但成本高而且效率也很低,所以很多工廠都會使用一種真空吸盤來抓取搬運產品,這也是一種高效和廉價的方法,而這種吸盤多是採用橡膠製成的,而且它也只能抓取那些表面光滑的標準產品。
  • 汕頭知名微孔陶瓷真空吸盤工廠
    1、熱壓鑄成型對於氧化鋯結構陶瓷小型產品或形狀複雜的產品。一般採用熱壓鑄成型方法。該成型方法比較簡單,特別適宜於生產批量大或形狀複雜的中小型產品。但氧化鋯熱壓鑄產品排蠟時易出現開裂、變形等缺點,這是因為氧化鋯陶瓷料漿顆粒粒徑較小,粉料比表面積大,調製熱壓鑄漿料時,石蠟及油酸的加人量要明顯高於其它陶瓷製品,從而造成坯體收縮大,排蠟時易出現開裂、變形等缺點。
  • 強磁吸鐵機高溫鋁水吸盤廠家報價東興
    強磁吸鐵機高溫鋁水吸盤廠家報價東興河北鑫譽電磁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內外較早的一家專業磁選除鐵設備研發生產的磁選機廠家,公司主營產品:廢鋼電磁吸盤、電磁吸鐵機、起重電磁鐵、電磁吸盤、鋁水電磁吸盤、電永磁吸盤、除鐵器、磁選機、乾式磁選機、溼式磁選機、小型磁選機、、金屬磁選機以及單傳動高壓輥磨機等,公司擁有專業的技術人才和磁選研究技術
  • 【海洋館科普小知識】海洋館裡的大懶蟲——吸盤魚
    吸盤魚,又名鮣魚、粘船魚、印頭魚,喜歡吸附在鯊魚,海龜等大型海洋生物身上,外號「天生旅行家」,是世界上最懶的魚。體細長,一般體長220~450毫米,最大體長約達1000毫米。前端平扁,向後漸尖,漸成圓柱狀。頭稍小;頭及體前端的背側平扁,有一長橢圓形吸盤,頭的腹側稍圓凸。吻很平扁,寬,前端略尖。眼小,側位,距鰓孔較距吻端近。眼間隔很寬平,全由吸盤佔據。
  • 好強大的海綿真空吸盤,「搬磚」真是太輕鬆了
    ,所以很多工廠都會使用一種真空吸盤來抓取搬運產品,這也是一種高效和廉價的方法,而這種吸盤多是採用橡膠製成的,而且它也只能抓取那些表面光滑的標準產品。在幾百萬年前,當人類發展到區別於其它動物成為智人時,就開始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搬運物體,例如說用手搬,頭頂,背扛。
  • 纖維結構幫吸盤魚「搭便車」—新聞—科學網
    研究人員演示新吸盤能吸住各種物體圖片來源:《物質》   作為海洋世界眾所周知的免費旅行家,鮣魚搭便車時會利用頭部由背鰭演化而來的吸盤緊緊地吸附在宿主的表面。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鮣魚強大吸附能力來自吸盤唇圈內部的特殊結構。相關論文2月27日發表於《物質》。
  • Matter:中國科學家發現吸盤魚「搭便車」的新奧秘丨CellPress論文速遞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文力教授在描述這種特殊的扁狀、細長型的吸盤魚時說到「鮣魚本身的形狀和遊動能力不足以使其在自然界中取得生存優勢,於是它將自己頭部的第一背鰭進化成吸盤,這樣就可以搭載其它海洋生物的便車,從而實現兩項重要的生物學行為:捕食和繁衍。」
  • 科學家發現「吸盤魚」可吸附在鯊魚身體上(圖)
    科學家發現「吸盤魚」可吸附在鯊魚身體上(圖) 2013-02-05 09:55  來源:騰訊科學
  • 科學家發現奇特的「吸盤魚」 能吸附鯊魚身體上
    頭部長著吸盤的神秘魚類——鮣魚,最新科學研究揭曉了「吸盤」骨骼的發育形成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鮣魚是一種奇特魚類,它頭部長有一種吸盤結構,能夠緊緊地吸附在鯊魚等魚類身體上,被人們稱為「鯊魚吸附者」。
  • 科普·生態︱誰是世界上最懶的魚?喜歡搭便車的吸盤魚!
    俗稱吸盤魚。吸盤魚,又名鮣魚、粘船魚、印頭魚,喜歡吸附在鯊魚,海龜等大型海洋生物身上,外號「天生旅行家」,是世界上最懶的魚。頭及體前端的背側平扁,有一長橢圓形吸盤,頭的腹側稍圓凸。吸盤魚頭上長了一個鞋底一樣的吸盤結構,它們利用這個吸盤吸附在某一個物體身上,然後擠出吸盤中的水,藉助大氣和水的壓力。
  • 電磁吸盤鏈條廠家
    電磁吸盤鏈條廠家常用鏈條的規格有:700mm電磁吸盤鏈條,800mm電磁吸盤鏈條,900mm電磁吸盤鏈條,1000mm電磁吸盤鏈條,1100mm電磁吸盤鏈條,1200mm電磁吸盤鏈條,1300mm電磁吸盤鏈條,1500mm電磁吸盤鏈條,1650mm電磁吸盤鏈條,1800mm電磁吸盤鏈條
  • 章魚吸盤如何「觸摸嘗味」
    章魚憑藉其獨特的「觸覺—味覺」感覺就可以做到這一點,這是由於它們8條腕足上都有一個吸盤狀吸咀。10月29日,研究人員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細胞》(Cell)上報導了關於這種感覺能力如何工作的新證據。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章魚(或許還有其他海洋生物)是如何通過簡單地觸摸品嘗水下物體,來探索海底的。
  • 客觀分析及對比加工中心吸盤的優缺點
    加工中心吸盤是CNC中心常用的一種機加工的裝夾工具,可用於各種數控工具機加工。今天我們講到的加工中心吸盤指的是磁力吸盤,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磁力吸盤有:電磁吸盤、永磁吸盤和電永磁吸盤。電永磁吸盤是電磁吸盤和永磁吸盤的混合體,因而其在金屬加工應用中更廣泛,功能更強大。瞬間通電後使系統能夠利用鐵磁材料成為永磁體。在這種狀態下,它們不需要外部電源。施加電流以鎖定和解鎖吸盤,但是在斷電的情況下,電永磁吸盤仍能繼續緊緊固定零件。
  • 【科普一下】章魚吸盤的秘密
    它們能夠各自獨立地移動和抓握物體;還能「嘗」出周遭水的味道;而且即使是在水下的粗糙表面上也能製造密閉的真空。而且許許多多潛水者,生物學家以及大膽的食客都能作證,這些小小的吸盤真的很有力氣。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這令人十分驚奇,尤其是知道了這些吸盤的組織在柔軟程度上接近水母組織以後。不過我們其實對於構成這些神奇吸盤的物質實在所知甚少。最近的一項深入研究揭示了章魚吸盤的部分秘密。先前的研究已經揭示了章魚吸盤的解剖結構,主要是依靠頂端的空腔和柔軟的側邊來製造壓力(差)來形成密閉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