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向大家介紹一條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懶」的魚。
先讓我們看看它的造型...
頭頂上的那個就是吸盤...長的真奇葩...
以及黑色的...(眼神好無辜)
也有吸盤長在下面的...
喂!樓上這位看起來像海豚版的吸盤魚...
好吧,這軟綿綿的身子我已經在幻想味道如何了...
看完照片,大家一定覺得很神奇吧!讓我們來了解下這種生物的具體特性吧。
吸盤魚,又名鮣魚,喜歡吸附在鯊魚,海龜等大型海洋生物身上,俗名免費旅行家。
是鱸形目藭科藭屬的一種。又稱印頭魚、吸盤魚、粘船魚。外號「天生旅行家」,是世界上最懶的魚。體細長,一般體長220~450毫米,最大體長約達1000毫米。前端平扁,向後漸尖,漸成圓柱狀。頭稍小;頭及體前端的背側平扁,有一長橢圓形吸盤,頭的腹側稍圓凸。吻很平扁,寬,前端略尖。眼小,側位,距鰓孔較距吻端近。眼間隔很寬平,全由吸盤佔據。背鰭2個;第一背鰭變成吸盤,第二背鰭長,始於肛門後上方的附近,前端鰭條較長,最後鰭條的末端伸不到尾鰭基。小魚尾鰭尖形,大魚漸變為叉狀。廣布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域,中國沿海均產。
鮣魚遊泳能力較差,主要靠頭部的吸盤吸附於遊泳能力強的大型鯊魚或海獸腹面,有時吸附於船底,被帶到世界各海洋。當到達餌料豐富的海區,便脫離宿主,攝取食物。然後再吸附於新的宿主,繼續向另外海區轉移。鮣魚的主要食物為浮遊生物和大魚吃剩下的殘渣,有時也捕食一些小魚和無脊椎動物。 生活在海洋裡的鮣魚,是典型的免費旅行家。它時常附在大鯊魚、海龜、鯨的腹部或船底,甚至遊泳者或潛水員的身上,週遊四海。到了餌料豐富的地方,鮣魚就會自動離開它「乘坐」的「免費船隻」美餐一頓。然後再尋找一條新的「船」,繼續免費旅行。鮣魚這樣在大海中乘「船」旅行,不僅省力,而且還狐假虎威地免受敵害侵襲,真是一舉兩得的美事。那麼為什麼鮣魚有這麼大本領呢?原來,鮣魚的第一背鰭演變成一個吸盤,它便利用這個吸盤吸附在某一物體上,擠出盤中的水,借大氣和水的壓力,盤就牢固地吸附在該物體的表面上了。
據說,有時鮣魚也鑽進旗魚、劍魚、翻車魚等大型硬骨魚的口腔或鰓孔內,這時只好忍耐一下了。鮣魚這種行為不但可以避開敵害的攻擊,而且還 可在「主人」身體內找到一些食物碎片充飢。
鮣魚這一特性早已被漁民發現了,漁民們巧妙地把鮣做為一種捕獲大海中珍貴動物的工具。據說,桑給巴爾島和古巴漁民抓到鮣魚後,先把它的尾部穿透,再用繩子穿過,為了保險,再纏上幾圈繫緊,拴在船後,一旦遇到海龜,他們就往海裡拋出2-3條鮣魚,不一會兒,這幾條鮣魚就吸附在大海龜的身上,這回鮣魚滿想高高興興地週遊一番了,誰料到,這時漁民已在小心地拉緊繩子,一隻大海龜連同鮣魚又回到了船艙裡。
是不是覺得吸盤魚的智商很高呢,不過為了偷懶進化出這樣醜的造型...總之大自然還真實令人不可思議呢!好了,那這期就到這裡吧,下次見!
訂閱我的微信公眾號:naoliangcm,閱覽更多精彩故事。
同樣喜歡織圍脖的朋友也要關注我哦!@元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