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2021,重大信號來了!

2021-01-07 和訊網

2020年12月30日-31日,2021企業家新年大課在湖北武漢盛大舉行。

2021年,我們將面對什麼樣的大格局呢?要做好什麼樣的應對呢?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大勢觀瀾塾首席導師王林教授在重磅演講《2021:重啟與蛻變》中給出了答案。

以下是王林教授演講精編,內容十分重磅。

口 述:王林 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大勢觀瀾塾首席導師

編 輯:孫允廣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尊敬的各位島親,各位企業家朋友,大家下午好!

2021年,我們將面對什麼樣的大格局呢?我用的是「重啟與蛻變」。

我們都說,2020年遇到的最大黑天鵝就是疫情,認為它是一個偶然事件,但我認為疫情只是催化劑,不是疫情導致了變局,而是導致變局的基礎性問題早已存在,只不過是被疫情所捅破,進而加速了大變局浮出水面。

2021年,將是人類與新冠的決戰之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明年6月份,全世界將有2.5億人被感染。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面對疫情空前的全球傳播,我們也面臨著新的破局。

回顧歷史,每當我們跌跌撞撞的來到新世界的入口,無不是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此時,決定未來世界新模樣的不是什麼神秘力量,而是你自己的選擇。

2020年,是中國民營企業的「天啟時刻」,經歷過企業組織的生死考驗,就會感悟到,一個有生命的超越領導者個體生理壽命限制的組織,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把人類的進程劃分為了兩個時代,以後我們將會說,2020年以前怎麼樣,2020年以後怎麼樣。

2020年它終結了一個時代,它將重啟另外一個時代。

2021年,中國將遇到3大挑戰

2021年,國際上我們將看到新的美國總統上任。拜登上任以後,他將對中國、對世界帶來「五利」和「五弊」。

「五利」分別是:

第一,他對中國的態度會相對溫和;

第二,他將有較多的可預見性;

第三,他將重視高層級的溝通;

第四,他將反對關稅戰;

第五,相對而言,拜登比較支持全球化,不會像川普那樣不斷退群。

但是也要看到,拜登的上任,將給世界帶來的五大弊端:

第一大弊端,他將維持美國宗教人權的政策;

第二,他也將堅持和中國的科技脫鉤;

第三,他將組建「反華同盟」,他和川普很大的不同,拜登不太主張美國跟中國單打獨鬥的,他將結成一個同盟;

第四,拜登一定要考慮到川普大約有7400萬的支持者,拜登約是8100萬,川普實際上在美國也是有強大的民意支持的,他也將顧及川普的支持者。

所以,拜登第五個弊端,就是他可以改變川普行政法令,但是無法改變川普在當政四年中做出的法律制裁。

換句話說,2021年,世界的局勢對中國來講依然是嚴峻的,美國的態度對於世界全球經濟秩序和地緣政治來講也是新的變局。

再回過頭來看,疫情產生之後,給全世界帶來了兩個非常重大的影響:

第一個影響,它將由經典市場經濟最高階段大幅度地往後調。此次疫情的非常態現身,實則告訴人類對地球的透支、對未來的透支都已到臨界點。

第二個影響,對於人類而言,此次大疫情是「上帝」出手的一次修理,大疫情會觸發大衰退,人類需要化大衰退為大進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然開啟。

如果宇宙的歷史濃縮為一個月,那麼太陽系只存在了十天,人類誕生了兩分鐘,人類文明只存在了一秒——而在這一秒中,人類給地球帶來了什麼呢?

人類只佔地球上所有生命的0.01%,但卻使用了83%的資源。處於北極圈的「奧伊米亞康村莊」,它常年在零下多少度,但在2020年6月,飆出38℃的極端高溫天氣。

地球已經完全承受不了這樣嚴重的透支。所以,印度蝗災、美國地震、中國洪水,而全球病毒,這都在2020年出現了,這是大自然的一次報復,或者說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警告。

現在南極洲大量的冰川已經崩解,南極洲的凍土已經融化,凍土中間已經有幾十種人類從未見過的病毒浮出水面。這些都將對人類產生巨大的危害。

大自然的反噬,比全球一體化逆轉、比全球疫情肆虐可怕的多。

《巴黎協定》以工業化前的溫度為基數,提出如果全球溫度上升2℃,2.8億人將無家可歸;如果全球氣溫上升4℃,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天津、香港、紐約、東京、將成為「水中城市」,深圳、廣州等沿海城市也無一能倖免於難。

在此情況下,日本「災民」將達到3400萬人,美國的災民將達到2500萬人,而中國將成為受創最嚴重的國家。

歸納上述一切,我們應該認真反思,我們發展到底靠什麼?還能否靠透支地球,還能否靠無限制的、無止境的欲望的消費?這對人類是一次嚴重的警告。

除了大自然的警告之外,中國現在還面臨三個方面威脅:

一個是國際上的形勢不確定、不穩定;

另一個是國內經濟的不平衡、不充分;

第三個是顛覆性科技席捲而來。

回頭看我們的「重啟」,中央是怎麼定調的?中央的定調非常明確,就是在2021年,中央的宏觀經濟政策將保持三個特性: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12月16日—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對企業的紓困政策要不要收回?

因為中央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我們要減稅、減負,另外一方面還有防疫支出。但中央的決心是非常清晰的,我們的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至少在2021年6月份之前,現有的幫扶企業政策都不會改變。

我們的規劃,遠遠不只停留在「十四五」這5年之間,現在中央規劃布局了15年,就是「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前天有記者採訪我,問為什麼要布局15年?

因為在這15年中,中國將遇到三個非常大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中國將在2030年前後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這之後,就要在政治責任、國際責任等各方面承擔相應的義務,中國要做好準備。

第二個挑戰,在這15年中,我們將遇到人口老齡化、環境惡化等挑戰,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第三個挑戰,是顛覆性技術的挑戰,中國如何應對原創技術的不足?

面對挑戰,這一點是中國最大的底氣!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將如何應對呢?

「十四五」已經提出來,要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劉鶴副總理說,只要把關係搞清楚,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將來國家政策的走向。

這兩個循環是什麼關係?首先,國內循環是基礎,因為這是未來最有把握,最可控的循環。現在像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疫情非常嚴重,日本的疫情也捲土重來,我們很難斷定疫情將在什麼時候結束,現在也很難判斷疫苗對疫情到底有多大的遏制作用。

所以說,隨著病毒變異,世界經濟形勢是怎樣的?什麼時候解封?什麼時候重啟?這些都很難說。所以中央提出立足國內是基礎、國際市場是國內市場延伸的模式。

為了迎接這一點,中央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2021年,將有大量的新舉措出臺。

比如,2021年將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最大限度釋放科技進步的潛力與活力。這裡一定要注意,中央的一個新提法——「創新是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現在我們要修改法律,我認為我們會參考美國的「杜拜法案」,讓中國科技人員在得到榮譽的同時,也享受到自己科研成果所帶來的利潤。

而不再是出現像前段時間那樣,浙江大學一位副校長,就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享受了自己創新發明的成果,而鋃鐺入獄,這樣的情況絕對不能夠再出現。

在2021年,我們也同時開啟了需求側的改革,之前都是強調供給側。

現在中央政策已經明確,到2035年實現居民收入翻番,中等收入群體達8億人。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現在中國有14億人口,中產階層有4億,到那時候中產階層將增加1倍,也就是說我們的市場、購買力也將擴大一倍。

同樣在2021年,《民法典》將生效,這個事希望大家高度關注。《民法典》生效對保護私有產權具有非常大的意義。企業家最關注什麼?第一是安全,第二才是發展。像《民法典》將在2021年正式生效,就在明天開始生效,所以我們說重啟。

同樣在2021年,還會出現什麼情況呢?2021年,美國、歐洲、日本、加拿大等世界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美國川普也剛剛批了一個法案,全世界都在印鈔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2021年,中國怎麼辦?

2020年中國在資本市場的一個重大的舉措是「註冊制」,2021年,繼註冊制改革落地後,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另一重要改革——退市制度改革,也終於落地。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中國的資本市場將真正地由市場來支配,而不像過去那樣受到很多幹預。

也就是說,面對2021年新形勢,中國用加快改革的方式對衝世界的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在2021年,我們還將重建法治市場。

最近有一個動作,大家都很關注,就是對阿里巴巴的約談。這意味著什麼呢?

其實,中國政府對於網際網路的政策是非常正確的,以往,我們都是先制訂規則、再發展產業,但對網際網路經濟不同,我們是先發展、再規範。這就帶來了,網際網路經濟十分類似於自由放任的形態。

在網際網路經濟中,可以說《勞動法》《反壟斷法》等法律都「失效」了,但是現在中央出手了,非常明確,就是要用法治來監管。也就是說,原來網際網路金融是脫離於監管之外的,2021年的反壟斷,將防止資本無序地擴張,這是用法治重建市場的開始,而完善的法治,給企業家帶來的是可預見性。

2021年,還有一件事情,令我們非常欣喜,也讓我們覺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動作——長江將迎來十年的禁漁期。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中,長江流域經濟帶,首要要保護長江。

為什麼呢?我給大家講一個數據,大家可能會很驚訝——在長江流域中上遊竟然有45000多座水庫。長江早已被無數堤壩截流,如果長江繼續以經濟為主要功能的話,對中國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中央明確指出,長江流域經濟帶第一任務是保護。

2021年將發生什麼,我不一一列舉了,太多了,數不勝數。

我們底氣在哪裡呢?

中國最大的底氣在於我們的制度優勢,這次率先走出疫情,就是很好的證明。

除此之外,我們有一個超大的市場,這個超大的市場有三個特點:

第一,我們的市場是一個需求升級了的市場。

第二,我們的市場是一個供給也急需升級的市場。

第三,我們的市場是一個急需創新驅動的市場。

現在的企業家,不要說你的產品不好賣,因為你的產品根本沒有達到消費者需求的質量。為什麼大家愛去海外購物?因為國內產品不能夠滿足已經升級了的市場。

上述三點,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市場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資源,對我們自身,建設的重點在哪裡呢?

內需重點主要在都市圈和城市群。講一個數據,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中國十大城市群,利用了全國1/10的國土,承載了將近一半的人口,創造了全國近60%的經濟產出。

所以,接下來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設。

到2030年,中國有望形成10個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深圳、重慶、武漢、成都、東莞等)1000萬級城市,12個200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這就是內需的焦點。

從總需求及其結構來看,中國將邁入高收入經濟體隊列。

如果我們真正把市場用好,把需求升級、供給升級、創新升級3個問題解決掉,我們的消費能力將發生巨變,將由2019年的55.4%上升到60%,而投資將由2019年的43.1%下降到40%。

也就是說,「十四五」期間,消費需求將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量。

未來15年,重點關注:

8大前沿領域,9大戰略產業

未來,企業家該高度關注哪些領域呢?

就新舊動能轉換而言,「十四五」規劃建議稿特別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及以下:

第一,8大前沿領域

國家正在集中巨大的力量在投,第一叫人工智慧,第二叫量子信息,第三集成電路,第四生命健康,第五腦科學,第六生物育種,第七空天科技,第八深地深海。

這是「十四五」期間國家定位的前沿領域,我們的創新、科創板重點上市的硬科技,主要指這八個方面的科技。

第二,9大戰略產業

在未來的九大戰略型新興產業中,企業家也可以對號入座。第一是信息技術,第二生物技術,第三新能源、第四新材料,第五高端裝備,第六新能源汽車,第七綠色環保、第八航空航天,第九海洋裝備。

這些都非常明確,未來科研基金、政策將向這17個領域傾斜、鼓勵。這種情況下,企業家應該很明確,發力點在哪裡。

未來,中國的創新是國家力量、企業力量與社會力量三者聯動。中央提出,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行「新型舉國體制」。

什麼叫「新型舉國體制」?主要是三條:

第一條,兩彈一星是舉國體制下幹出來的,當時是計劃經濟,但「新型舉國體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幹出來的。

第二條,過去的研發是在封閉狀態下的研發,「新」的是在全球開放狀態下的融合創新;

第三條,過去舉國體制主要是追趕型的創新,而現在我們要重視原創性。

關於第三點,我想展開說一下。從19世紀以來,世界進入科技時代。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不能否認,科技塑造了今天的世界。甚至可以說:我們處在一個科技超越神話的時代。

比如說嫦娥五號,返回艙扎入大氣後,要承受3000℃高溫,3000℃高溫能把鑽石都融化,然後彈出大氣層,承受-200℃,再重返大氣層承受1800℃高溫,這說明中國的材料工程,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

過去在中國,我們往往只有技術沒有科學,我們沒有原創。在一個重啟的時代,我們將更加注重的是原創性。

看看現代社會到底由什麼驅動,可能會發現一些答案:

當代科技金融的基石是數論中的因子分解算法;市場經濟理論是亞當斯密的分配論;人工智慧發展的背後有貝葉斯定理的統計學;現代晶片技術最終要突破量子糾纏、二階計算及SOAR等數學理論;區塊鏈技術的基石是橢圓曲線理論、哈希加密……

所有的顛覆性技術,背後要麼是原創性的理論,要麼是原創性的技術攻關。中國最怕的是掉入「潘洛斯階梯」,走的時候感覺在前進,但總體卻在原地踏步。

英國學者李約瑟問道:「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中國發生?」

讀了老子讀孟子,讀了孟子讀仲舒,讀了仲舒讀韓愈,讀了韓愈讀邵雍,讀了邵雍讀朱熹……古代中國仍然走在一個沒有盡頭的「潘羅斯階梯」上,不能從現代科學上去解放自己。

我們從來都不缺乏文化,我們缺的是把文化轉變為人文精神,把個人唯審美轉變為人類自我關懷的能力。我們從來不缺「朗讀者」的感性淚水,最需要的是「賽先生」的理性精神。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是「旅行者」在離開太陽系之前給地球拍的一張照片。正是這張圖,讓整個人類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它告訴我們:

在浩瀚的宇宙劇場裡,地球不過是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從暗淡藍點重新回看地球,會發現什麼才是真正「有用」的東西:未知的好奇、對科學的追求、以自我的認知,對宇宙奧秘的探索…以及愛情、正義、自由、真理、信仰、科學、尊嚴、知識……

正是這些貌似「沒用」的事物,它能在你最灰暗的時刻拯救自己。

有時候,我們經常忽略了所謂「無用」的東西,你認為沒用,但是在關鍵時候,他帶來了突破,這就是為什麼任正非3天訪問4所大學,和大學結成聯盟,從基礎研究做起的重要原因。

中國下一步的改革,也是用原創性的創新來引領中國的應用和技術。

大變局下,如何蛻變和重啟?

再來講一下中國的開放。中國將繼續開放,但中國不會照著歐美要求我們的條件開放。

2020年11月20日,最高領導人公開表態,我們積極考慮加入CPTPP,這是一聲巨雷,表明了中國開放的決心。

加入CPTPP意味著中國將極大的協調我們的機制和制度。當年,中國加入WTO,修改了2300多個國家級法規和19000多個地方法規。這次也同樣如此。

中國加入世界是先從產品開放,再到要素開放,再到制度型開放。加入CPTPP,就是中國向全世界宣誓,我們將用制度型開放迎接新一段改革開放的歷程。

這意味著,我國開放進入新階段,將從全球化追隨者向全球化吸引者轉變。

大格局將重啟,企業該如何蛻變呢?

我認為,企業將在收縮與分化中尋找結構性新機遇。今天在座的企業,至少有3條路線是基本選擇:

第一條,就是以科學為基礎的長期創新戰略。

大家注意,不是用技術為基礎,而是以科學為基礎的長期創新戰略。華為一做戰略就是15年,遠大科技集團一做戰略就是15年。

衡量一個企業家是否是偉大的企業家,就在於他跨期的長短,長期主義一定能夠長期發展。而我們有些企業做戰略就是兩年、甚至只做一年。

企業家,承擔了跨期迂迴的所有風險。未來有多久,考驗著企業家的眼光、預期、資金實力以及投資戰略。

馬斯克早期的跨期周期在兩三年、在網際網路、在地球;而在投資Space X之後,馬斯克的跨期周期在十年二十年、在太空、在未來。

第二條,以補鏈和強鏈為中心的戰略。

我剛參加中國飛鶴的年會,在最困難的日子裡,他們銷售達到了210億,逆勢增長18%。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飛鶴賣奶粉,不是從奶粉加工做起,而是從齊齊哈爾的黑土地保護做起,從保護土地到種草、到養牛、擠乳,再到加工和渠道,他們形成了全產業鏈,所以在疫情中可以逆勢而上。

第三條,以精細化為基礎的系統迭代戰略。

就是說,創新不需要偉大,需要簡單、小規模、專注和專業化。

有個網紅品牌叫「茶顏悅色」,在武漢有人排隊8小時買它,為什麼?

第一,「茶顏悅色」公開聲明,沒有加盟店,都是直營,因為他們不要求快速擴張,他們要工匠精神。第二,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第三,他的門店設計也充滿工匠精神。

最後,回到開篇講到的人類對地球的責任,中國已經向全世界宣布,2030年以前要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這個目標下,2021年碳市場將正式啟動運行,中國現在年碳排放量接近100億噸,如一噸的價格能夠到100元量級計,市場容量就是10000億元。

現在很多企業家覺得看不清,看不清怎麼辦?人生就像下棋,棋盤上要記住兩條:

第一條,算不清也要下,不能留在原地不動;

第二條,你固然算不清,好在他也算不清,大家都不清,沒有誰能算得清。既然大家都算不清,你就可以動了。

最後,我要跟正和島所有島親和全體企業家,引用克勞塞維茨的一句話:

「當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是什麼?

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讓自己發出微光,帶著你的隊伍前進。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丹科一樣,把心拿出來燃燒,照亮後人前進的道路。」

我們的企業家為了國家、為了民族,我們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要找出確定的方向,要有堅定的信念繼續朝前衝刺。

謝謝大家!

END

和王林教授深度連結

修煉大變局下的決策力

就在大勢觀瀾·首席小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正和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王林在香港酒店的圖片
    王林一度是一個「引無數名流及貪官競折腰」的「大氣功師」,如今他的偽裝已經被各界正義之士層層扒光。中國各家媒體對王林事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報導,還指出了與王林有染的一些官員靈魂的墮落、信仰的喪失。而躲在香港一家高檔酒店的王林接受媒體採訪時,還宣稱自己是無辜受害者。  王林躲到香港高檔酒店  王林是中國古老的氣功的倡導者之一。
  • 起底大氣功師王林:誰給了他「特異功能」?
    王林解釋稱,小蛇是他剛剛靈魂出竅從山上抓來的。旁白解說稱,除去「隔空取蛇」,大師還擅長意念開車、氣功診病、紙幣復原、飛天穿牆等。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國氣功科學》期刊中,相關報導稱王林可以預測飛機延誤、控制電梯運行,他的種種特異功能經過反覆檢測,「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建立唯象人體科學提供了寶貴素材」。在視頻自訴中,王林稱其是江西省政協委員,曾供職於教育機構。
  • 氣功「小師」王林 不用「火眼」便知真假
    國際魔術師協會中國分會主席、2006年世界魔術大賽冠軍翁達智指出,王林的變蛇視頻十段裡有八段是剪輯過的。     「用邏輯來說,如果真的是特異功能,空手把蛇抓到盆子裡面,那他為什麼不用透明的盆?」翁達智說,變魔術需要遮擋,魔術界有句老話叫「無間不變神仙難辨」,意思是魔術表演一定要有東西遮擋才能變出東西來。「空盆取蛇」說到底是個魔術。
  • 反偽科學代表人物司馬南:將以王林為原型拍大片
    我誠意邀請王林大師到北京來,在嚴格科學實驗的條件下做個實驗,別說你幾十米之外發功戳死我,即便是幾米之外你讓我動一動,我都可以改弦更張,承認接受你的特異功能;但如果你非常忙,我也可以登門造訪。王林當然不會接受我的邀請,他不會到北京來,他沒有這個勇氣。我跟王林便也沒有見過面,但有人為了他來找過我,說王林的表演很神奇,在當地很有名望,所以我的評價涉及到王林這樣一個正面人物時,希望我慎重。
  • 王林被曝曾為中央首長表演變蛇失敗 遁走香港
    在他日後帶有自傳性質的畫冊裡,王林以輕鬆而得意的語氣回憶了那段時光:他如何在幹農活時略動腦筋「偷工減料」;如何以挑戰權貴的姿態用戲法捉弄糧站站長;在人群擁擠時,突如其來地喚來群蛇驚嚇眾人;「死豬復活、活鵝變死」逗弄小販。不過,在老周記憶中,王林的那段下鄉史卻是另一番光景:儘管充滿冒險、熱血甚至另一種意義的「浪漫」,但或許並不那樣值得稱道。
  • 魔術師揭王林雜耍真相:空盆取蛇全靠視頻剪接
    「氣功大師」王林右在表演「空盆取蛇」。資料圖片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稱王林氣功是假的 魔術比賽冠軍翁達智揭江湖雜耍真相  「氣功大師」王林連日來遭到社會各界「打假」。王林說一發功可以戳死司馬南,這種話過去人家都說過,人家還說隔著好幾裡路都能隔空把人打倒呢。明明是假的,還不承認他是假的,專門拿這個來騙人,這就是詐騙了。王林只要敢來,只要他敢做,我保證揭穿他。」  針對有人認為「氣功雖然用現代科學沒法解釋,但不一定是假的」,何祚庥表示,自己也認同「科學不是萬能」的說法,但是「人體特異功能」這種事情已被科學證實是假的,絕非「不可知領域」或「未知領域」。
  • 「氣功大師」王林有多牛?擁有「超能力」,拜師費是一輛勞斯萊斯
    一般這些騙子會通過各種方式來騙財騙色,最擅長的就是偽裝了,想要讓一個人相信自己,就不能讓他看出任何異常。所以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一位非常「牛」的騙子,他就是被稱為氣功大師的王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說起王林這個人物,他一生的經歷都非常豐富多彩。王林自己說在7歲的時候就上峨眉山,13歲就學成下山了,自己有很多「超能力」,最擅長的一個就是隔空取物。
  • 河南科技大學王林教授團隊研究成果連續在國際TOP期刊上發表!
    近日,河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王林教授團隊在低品位能源在建築冷熱源設備中梯級利用的研究取得新進展,3篇研究論文《Proposal and parametric study of solar absorption/dual compression hybrid refrigeration system
  • 「大師」王林確實可能擁有超能力,和他關係好的也不止李冰冰
    最近娛樂圈可謂風波不斷,繼安娜之外袁立也加入到爆料大軍當中,並對李冰冰展開「轟炸」,直接爆出了李冰冰的美國豪宅和資金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不忘踩一腳李冰冰和氣功大師王林之間的關係。提到王林很多人並不陌生,他結交甚廣並傳掌握大變活蛇、隔空取物、透視術等多種本領。他於2015年被捕,2017年因心腦血管疾病去世。
  • 《仙逆》:主角王林「自殺」入仙門,修仙之路曲折坎坷伴隨一生!
    主角王林,小名鐵柱,原本平平無奇,和父母住在偏僻村莊內。有一天四叔來訪,帶來一個消息。恆嶽派招收弟子,他將分給自己家的名額讓給了王林。他父親感謝並大喜。消息傳開,很多人前來道賀,其中包括主角大伯一家。他們專程前來打擊主角一家。第二章,仙人。主角來都家族中,見到其他兩名候選者。仙人御劍飛行,到了之後,誇讚了一番種子選手,主角的堂兄王卓。
  • 峨眉山否認王林學藝 發表聲明稱並無特異功能者[圖]
    鄒勇就王林事件接受央視採訪時的截屏圖。   昨日下午,國家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局局長薛曉林在回答網友提問時回應氣功「大師」王林事件。庭審現場有幾位旁聽人員自稱是王林的親友,但他們與雙方代理律師都拒絕了媒體採訪。   當天的辯護過程中,雙方沒有出示新的證據。庭審結束後,法官沒有當庭宣判。據了解,在這起房屋買賣糾紛案中,此前王林在一審中勝訴,鄒勇因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 魔術師揭露王林「神功」:都是入門魔術
    空盆來蛇、意念移物……「王林的那些所謂神功,只是最低級的入門魔術,低級到有些魔術師都不屑去變。」昨日上午,人稱「中國魔王」的魔術師傅騰龍攜眾弟子,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真相發布會」,意在揭穿一些所謂大師的「神功」真面目。
  • 一位比王林還厲害的大師去世,王志安調侃果真有特異功能
    對於王林這位氣功大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成名絕技就是空盆來蛇,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盆子,王大師可以變出蛇來,這就是他的特異功能。然後就是這樣一位氣功大師,最終卻落個眾叛親離的下場。當初關係密切的名人明星多不勝數,從創立阿里巴巴的馬雲,到央視主持人朱軍,再到小燕子趙薇,王林的交際圈之廣真是讓人驚嘆!與王林交往的都是各界的佼佼者,無論是港臺明星,還是大陸藝人,對王大師都是尊崇有加。甚至連自己孩子的名字,都要王大師賜福,由此可見,王林在大師圈裡那是相當了不起的。不過我們今天介紹的大師,他的特異功能要比王林厲害的多。他就是張寶勝,曾經也是遠近聞名的特異功能大師。
  • 財經眼丨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2021年穩投資路線圖浮現
    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迎來密集開工,2021年穩投資紮實起步。業內專家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確保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意義重大。其中,穩投資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是關鍵抓手。目前來看,穩投資全年路線圖已然浮現:圍繞「兩新一重」主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項目為抓手,強基礎、補短板,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 2021年將發生什麼
    ,王林教授在會上以《2021:重啟與蛻變》為題做了重磅演講。以下是王林教授演講精編。 2021年,我們將面對什麼樣的大格局呢?我用的是「重啟與蛻變」。換句話說,2021年,世界的局勢對中國來講依然是嚴峻的,美國的態度對於世界全球經濟秩序和地緣政治來講也是新的變局。 再回過頭來看,疫情產生之後,給全世界帶來了兩個非常重大的影響:第一個影響,它將由經典市場經濟最高階段大幅度地往後調。
  • 重大項目密集開工釋放哪些信號?挖新興消費潛力 促民間投資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重大項目密集開工釋放哪些信號本報記者 顧 陽新年伊始,多地發力穩投資,一批重大項目進入了密集開工期。吳亞平表示,從近期各地開工的重大項目看,基本延續了此前的政策導向。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穩投資將更加聚焦優化投資結構,更加強調在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等領域發力,這也將在各地的重大項目建設中得以體現。
  • 2021年,中國將遇到3大挑戰!
    2021年,我們將面對什麼樣的大格局?該如何應對?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大勢觀瀾塾首席導師王林教授在其演講《2021:重啟與蛻變》中給出了答案。 以下是王林教授演講精編: 來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口述 | 王林 編輯 | 孫允廣 2021年,我們將面對什麼樣的大格局呢?我用的是「重啟與蛻變」。
  • 甘肅任免周瑩、周繼軍、徐亮、時寧國、李宗義、王林等職務
    免去:  王林的甘肅省公安廳副廳長(兼)職務;  任春峰的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巡視員職務,退休;  趙生躍的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副巡視員職務,退休;  繆樹德的甘肅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職務,退休;  王國強的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職務,退休。
  • 總投資1381億,鄭州2021首批重大項目今日開工
    核心閱讀1月4日,鄭州市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本次集中開工209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總投資1381.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7.4億元。1月4日,2021年元旦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鄭州市舉行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 科學家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重大科學難題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