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雨雨20年! 揭秘等離子電視興衰史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近幾年大家在選購電視時會經常看到「平板電視」這個詞,其主要指代的是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在我國臺灣省等一些地方有人將其稱之為「電漿電視」)。很多人將中國的電視市場經歷了四個時代,它們分界點是按照電視機所採用的顯示技術。如最早的黑白顯像管,但後來的彩色顯像管,經歷短時間的背投技術後,近十年來以液晶和等離子為代表的顯示技術統治了整個市場。



    如果是最近兩年剛剛開始關注電視機市場的讀者,可能都沒有見過等離子電視的廬山真面目,因為液晶電視在競爭中已經完全擊敗了等離子電視,成為了絕對的主流。而隨著近5年中先鋒、日立、松下等一些等離子陣營的核心成員相繼宣布放棄等離子技術,等離子電視逐漸退出了市場。但是等離子電視並不是因為技術落後而退出市場,當年業內曾流行一句話:「外行買液晶,內行買等離子」,說明在技術層面等離子技術甚至要比液晶更加優秀。也正是因為當年等離子陣營對其技術非常自信,因此這些廠商也懷有雄心壯志,希望擊敗液晶成為平板電視行業一統天下的技術。


等離子電視一度與液晶電視勢均力敵

    從第一款等離子電視上市到今年等離子電視開始逐漸從市場中消失已經將近有20年的時間,其歷經了萬眾矚目脫穎而出、與液晶電視勢均力敵、淡然推出等幾個階段,這裡我們也重新為大家回顧等離子電視在這20年經歷的風風雨雨,以及詳細剖析其在技術領先的情況下為何會被液晶電視「逆襲」的原因。

    雖然平板電視一直到2007年以後才開始真正的開始變得普及,但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等離子顯示技術就已經出現(液晶顯示技術出現的時間更早),1993年等離子電視的樣機就開始對外展示,和液晶電視相同的是,由於在當時這個技術概念過於超前,並且在技術和製造方面還不夠成熟,因此等離子電視在當時還只是廠商展示自己超強技術實力的一個平臺,並且預示著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但對大眾消費者而言並沒有實際意義。


松下一直是等離子陣營最強有力的支持者

    等離子電視可謂「出身名門」,其技術支持者包括了一系列電視行業的巨頭,如當時還處於黃金時期的松下、日立、先鋒以及索尼等等,這些廠商組建了等離子陣營。在這個陣營中,松下是最為積極的,除了不斷改進等離子技術之外,其在推出的產品數量以及產品線的完備性方面都是做得最好的。儘管在同一時期內松下也推出了一些液晶電視產品,但是其對等離子電視更加注重。2007年5月25日,松下、日立宣布組成等離子電視戰略聯盟,共同對抗韓國企業以及液晶陣營。雖然負面分析不斷,但松下等離子顯示屏的開發卻沒有停步,其顯示尺寸也一直持續的加大。

    等離子技術發布後就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和消費者的關注,其可以看作是CRT顯像管技術的延伸,在保證色彩性能的情況下能夠讓機身做的更加輕薄。2003年,時任總裁的中村邦夫決定,投巨資研發等離子電視。他有一種「等離子信仰」,認為「等離子比液晶明亮,可視性更優越」。


等離子電視雖然初期廠商眾多,但核心技術只掌握在幾大巨頭手中

    隨著在等離子產能及技術實力的提升,松下開發出越來越多的高性能等離子電視機,並且通過技術的革新讓等離子電視變得更加強悍,如不斷增加等離子電視的尺寸,解決燒屏、高功耗等問題。不過在2006年晚期,業界一些分析家就警告過松下,液晶電視還是將會超越等離子,尤其是在大屏幕高端市場。分析師的依據是等離子面板製造廠持續合併,之前市面上流通的約50家廠品牌,製造廠只有5家,而當時等離子電視的銷量大約只有液晶的十分之一,甚至還不如已經淘汰的CRT顯像管電視(儘管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CRT電視早已因為能耗問題被禁止銷售,但是在不少國家其依舊在貨架上,並且憑藉著便宜的價格吸引了很多消費者購買),危機已經開始浮現。

    在傳統的CRT顯像管電視開始逐漸退市、背投電視並沒有獲得市場大量認可的情況下,平板電視開始進入等離子與液晶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雙方開始大打口水仗,通過媒體、廣告等方式宣傳各自技術的優點。事實上單純從技術上而言,等離子和液晶兩大技術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同時也正是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下,推動了兩大類別的技術都在不斷改善自己的缺點。

    最初消費者最在意等離子技術「燒屏」、「解析度不夠高」、「耗電」等缺點,但經過技術的改進,等離子電視早就已經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如支持1920×1080全高清解析度、支持動態節能模式等等,讓其在傳統的弱項方面與液晶電視更加接近;當然與此同時液晶電視也在改善自身的不足,如通過增加刷新率、加入插幀、局域背光源控制等技術來儘可能減少拖尾現象,並且讓黑色畫面顯得更加純正。


以松下為代表的廠商不斷在改善等離子技術

    事實上如果單純上從技術方面來看,等離子電視經過數年的不斷「進化」之後已經基本解決了之前的頑疾,由於在成像原理上的不同,液晶電視幾乎無法解決漏光、黑色純度表現不佳、拖尾現象等問題,只能將以上這些不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降低,因此在實際顯示效果方面等離子電視確實要明顯優於液晶(尤其是在動態畫面清晰度方面),因此才會有人提出「內行人買等離子,外行人買液晶」這樣的觀點。

    等離子是主動發光,因此它不存在視角問題,在任何環境燈光下,任何位置都可觀賞到最佳畫質。而且等離子不會像液晶、投影、CRT那樣出現暗角或者曲面,整個顯示區域都能達到極高的一致性和均勻性。等離子電視機主動發光、屏幕的亮度隨平均圖像電平(APL)的變化而變化,APL高時顯示圖像亮,APL低時顯示圖像較暗,因此對比度高,圖像層次感強,清晰度高,顯示圖像鮮豔、明亮、柔和、自然。另外等離子電視是通過激發螢光粉發光,因此它在換面切換時會存在一定的餘輝效應,符合人眼對運動影像的心理感知。因此等離子在表現動態影像時的效果接近CRT電視,具有動態清晰度高的優勢,這些都是液晶顯示技術完全不具備的。


等離子電視在動態畫面清晰度方面的表現至今依舊領先於液晶

    不過儘管液晶電視在顯示技術方面無法與等離子抗衡,但是由於液晶電視陣營方面規模龐大(包括像三星、LG、索尼、日立等這樣同時推出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產品的廠商),液晶電視產業採用更加開放性的策略,並且在大規模的廣告宣傳攻勢下,液晶電視在市場份額方面並不處於下風,兩大陣營在那幾年期間處於分庭抗禮的階段。而「買電視選液晶還是等離子」成為了當時很多消費者需要面對的難題。

    在與液晶電視陣營分庭抗禮一段時間之後,由於等離子陣營一些公司在整體戰略上的考慮,以及等離子整個行業相對封閉的情況,一些公司宣布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從自2007年開始,包括先鋒、日立等等離子廠商相繼宣布退出等離子市場,而且支持等離子的廠商就越來越少,轉投液晶旗下的廠商越來越多。


等離子陣營廠商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力,紛紛拒絕共享技術

    在隨後的幾年中,由於液晶電視技術不斷發展和改進,並且在多家廠商的大力宣傳下,消費者對液晶電視認知度變得更高,同時產品線更加豐富,可以滿足不同群體消費者的各種需求。而等離子電視方面則由於廠商數量太少以及松下、日立、先鋒等廠商自身的原因,在產品布局和自身等方面明顯較弱,在品牌號召力方面也相對比較有限,並且在產能方面也處於絕對劣勢,因此銷量也在不斷下滑,最後只有松下這一家品牌在苦苦支撐,液晶電視陣營則越來越強大,不論在市場宣傳還是在實際銷量上都處於絕對的劣勢。


由於無法獲得更多上遊資源,很多廠商開始放棄等離子轉投液晶陣營

    根據顯示行業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的預測,到2015年,全球等離子電視機的銷量,將萎縮到500萬臺,僅為2013年1030萬臺的不到一半。儘管目前消費者依舊可以在市面上買到等離子電視產品,並且它們也擁有較高的性價比,但以後這類產品只會越來越難買到,並且也不會搭載最新的顯示技術。

附:等離子電視陣營廠商宣布退出時間表

2004年業界傳言索尼退出等離子陣營,但當時索尼予以否認,不過在2006年8月索尼證實正式退出,將重點放在液晶電視上,隨後推出「BRAVIA」品牌液晶電視。

2005年東芝宣布退出等離子陣營。

2005年2月富士通宣布退出等離子陣營。

2007年9月飛利浦宣布退出等離子陣營,並且在2009年完全退出。

2008年3月先鋒退出等離子面板製造,2009年3月完全退出。

2008年9月業界傳言日立退出,不過當時日立否認。2012年2月日立宣布正式退出。

2011年松下開始逐漸收縮等離子面板業務,加大液晶業務投資。

2013年11月等離子陣營的中流砥柱松下宣布停產等離子面板及電視機,並將於14年3月停止所有等離子業務。

2014年7月1日三星電子宣布將在今年11月30日之後停止生產等離子電視機。

2014年8月LG電子宣布徹底退出等離子電視業務。

    雖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佔優勢的產品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佔據優勢不代表會贏得整個戰爭的勝利,下面我們就來反思在技術與體驗方面更加佔優的等離子陣營是如何吃敗仗的。

    在IT業界,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市場的選擇並非完全參照技術的先進性,而是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這在更早的特斯拉和愛迪生關於供電系統的競爭,90年代通訊行業中的CDMA與GSM的競爭,以及PC作業系統中的Windows和Mac等競爭中表現的也非常明顯。以松下為主的等離子的陣營在發展過程當中採取了相對比較保守的戰略,這種策略雖然讓等離子陣營廠商在早期提高了技術門檻、獲得了更多的利潤,但也為未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等離子技術雖然在很多地方佔有優勢,但各個廠商互相封閉

    在等離子發展的初期,松下、三星、LG、日立、先鋒等廠商牢牢把控住了技術優勢以及上遊的等離子面板製造資源,並且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完全不向其他廠商開放整個產業鏈。即使是早期等離子陣營成員索尼、東芝、富士通等也無法獲得更好的上遊資源。這樣就讓其他廠商紛紛知難而退,另起爐灶發展液晶產業與之對抗,這樣也更加刺激了每年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液晶面板生產線擴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工藝的改進,液晶電視開始在色彩飽和度、響應時間、對比度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並不斷發揮其在清晰度方面的優勢(當液晶電視開始支持1080p全高清解析度時,等離子等離子還停留在720p時代,甚至解析度更低,而現在當4K液晶電視開始普及時,消費級等離子電視中還沒有支持4K的產品,只有商業級大屏幕顯示器),最終依靠在價格、功能、節能等綜合性能方面獲取了更多消費者的芳心,讓等離子陣營節節敗退。


液晶電視一直在解析度方面佔有優勢

    更「糟糕」的是,等離子陣營主要由松下挑大梁,但松下希望借等離子在技術上的優勢甩掉競爭對手,因此其在技術方面嚴格保密,不願意與其他企業分享,也不願與任何企業結成戰略聯盟,欲靠一己之力將等離子產業做大。這種封閉的產業鏈讓更多廠商開始結盟發展液晶產業,也刺激了每年都有大量的資金被用於擴產液晶面板生產線以及液晶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改進,最終形成了等離子與液晶兩大技術陣營對壘的局面。雖然被稱為「兩大陣營」,但液晶陣營在陣勢上要明顯強於等離子,可謂「眾人拾材火焰高」。

    與此同時,液晶產業相對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心態,技術可以共享,這樣加入液晶陣營的企業越來越多,並且無法獲得等離子資源的廠商也自然加入液晶陣營。此外,液晶面板可以在手機、電腦顯示器和平板電腦上使用,擁有非常廣闊的用戶基礎(關於等離子技術為何不用在顯示器、手機等小型化設備上,大家可以參考《液晶百問:為何顯示器不用等離子技術?》)。


液晶顯示技術可以應用在更廣泛的領域,但等離子不行

    除了在技術方面不斷改進,讓液晶電視在觀賞體驗儘可能與等離子電視接近,並且在解析度方面超過對手之外,液晶電視陣營在產品宣傳方面也做的更好。多個品牌通過在各大媒體、家電賣場、戶外廣告中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儘可能讓消費者弱化液晶電視在技術上不足的印象,並且推出更齊全的產品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附:為何等離子電視很難實現高解析度?

    以松下推出的42英寸1080p全高清等離子電視為例,其像素單元尺寸是:483um×161um。由於等離子和液晶的原理不同,等離子必須要留出足夠的放電空間供氣體放電(另外也有電極尺寸限制等問題),單元繼續做小已經非常困難,因此如果要實現4K UHD超高解析度,或者是將用在像素密度更高的電腦顯示器或手機上技術難度會進一步加大,需要一定的研發時間。但不幸的是4K技術剛剛普及時等離子陣營已經基本瓦解,各大廠商已經沒有繼續在等離子方面繼續投資的計劃,4K等離子電視基本腹死胎中。

    從等離子技術這20多年來的經歷,可以看到對於一項新的技術或產業而言,如果要實現真正的普及,擁有非常高的市場佔有率,技術自身的先進性只是一個方面,而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完整、強大的行業生態體系。那麼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尤其是目前在網際網路的衝擊、對運營效率要求非常高的今天,只有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與更多的廠商或單位進行結盟,才能鞏固在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如藍光與HD-DVD關於下一代光碟存儲標準的戰爭中,真正擊敗HD-DVD的並非是藍光先進的技術,而是藍光身後的索尼通過與各大好萊塢電影製作公司等內容提供商結盟,通過完整的產業鏈優勢擊敗對手。


目前依舊有等離子電視在銷售,並且擁有不錯的價格

    在等離子電視的發展過程中,松下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因此作為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其通過封閉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技術保持自己在業界中的領先地位,獲取更大的利潤,這樣的策略完全可以被理解,但這也促使其競爭對手們採用其他的方式來應戰,促成了強大的液晶陣營,導致了松下在後期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而隨後佳能也同樣如此,其主導被業界認為「下一代等離子」的SED技術起初也是被很多人看好,但也由於技術的封閉以及各種專利訴訟的雙重打擊下始終無法嶄露頭角。


除LG電子外,LG Display聯合眾多國產廠商共同推廣OLED技術,吸取之前等離子失敗的教訓

    經過這次大戰也讓不少廠商吸取了教訓,如目前的韓系廠商開始主推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其中三星已經將其大面積的使用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中;而LG則一直希望OLED技術在大屏幕平板電視中普及,其並沒有像等離子那麼封閉,只要購買OLED面板,任何廠商都有機會推出OLED產品。如LG Display除了將OLED面板銷售給同集團的兄弟公司LG電子之外,也將其銷售給中國的企業海爾、長虹、康佳等等,主導電視終端廠商結盟共同來推廣OLED技術的發展,形成團隊化的作戰力量,這無疑要比只通過LG電子一家廠商要高效得多。除了最新的OLED技術之外,在推廣「不閃式3D」技術時,LG Display也同樣採用的是類似的政策,如今「不閃式3D」也擁有非常高的市場佔有率。

    IT業界技術陣營之間的戰爭往往會讓我們看到行業的最新趨勢,通過等離子與液晶兩大陣營的較量也同樣如此,這樣也給其他廠商一些經驗和啟示,避免其他廠商未來在進行商業決策和推廣時犯同樣的錯誤。

7三星PS60F5000AR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等離子電視拆解方法_等離子電視用什麼發光_等離子電視用電大不大
    打開APP 等離子電視拆解方法_等離子電視用什麼發光_等離子電視用電大不大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6 11:21:20
  • 等離子電視為什麼淘汰_等離子電視為什麼停產
    松下一直擅長大尺寸等離子電視,獨佔等離子的優勢技術,彼時新生的LCD成本高,在市場上沒有價格優勢,因此,松下在等離子電視上賺了大錢。後來,隨著技術進步,LCD電視的成本降低,也從小尺寸延伸到大尺寸,相對笨重的等離子迅速下滑。加之保守的等離子陣營的合作夥伴很少,LCD的陣營合力一統天下,松下的等離子電視終陷艱難境地。
  • 揭真相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對比評測
    【IT168 應用】目前液晶電視的銷售量已經遠遠高於等離子電視,但這並不意味等離子電視已經無人關注,事實上後者依然有大批的擁護者。  筆者在網上經常看到這兩類電視的擁護者(也有槍手)掐架,喜歡液晶電視的用戶會說它外形時尚,功能豐富,畫面銳度高、省電等,喜歡等離子電視的用戶則認為它色彩好,動態清晰度高,對眼睛傷害小等等。這種各說一詞的戰爭雖然熱鬧,卻也把廣大普通消費者看的雲裡霧裡。那些網友對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的評價是否全都正確呢?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評測經驗以及具體的評測數據來進行論證,為大家揭秘真像。
  • 三星等離子電視怎麼樣 三星等離子電視好嗎【圖文詳解】
    每一種品牌的 等離子電視 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在性能方面存在著一些差異,品牌效應也是影響價格的一方面因素。那麼, 三星等離子電視 怎麼樣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三星等離子電視怎麼  三星的等離子電視品質還是不錯的,等離子電視在全球市場上佔有份額最大的是 松下 ,品質最好的也是松下
  • 液晶電視10年回首:如何幹掉等離子?
    ● 2003-2004:等離子被看好,液晶電視咄咄逼人2003年,索尼在全球範圍內推出MR系列等離子電視,採用貴翔引擎技術,由於等離子自發光的關係,畫質得到了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2004年,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正面競爭,等離子電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勞動節42英寸等離子售價還要30000元,到了國慶節暴跌至15000元。
  • 等離子電視VS液晶電視優缺點對比
    本文作者:[巴士論壇]songchao19  等離子電視全稱是Plasma Display Panel,中文叫等離子電視,它是在兩張超薄的玻璃板之間注入混合氣體,並施加電壓利用螢光粉發光成像的設備。
  •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優缺點及推薦商品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區別在哪裡?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究竟哪個更好?接下來不妨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的相關信息,希望下文的有關內容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3、等離子電視發光原理: 等離子電視,又叫PDP電視,是依靠高電壓來激活顯像單元中的特殊氣體,使它產生紫外線來激發磷光物質發光。等離子電視完全消除了畫面晃動現象,並且清晰度高,不會造成視覺疲勞和對眼睛的損傷。同時,理論上講,等離子可實現無法想像的大畫面。應用這一技術,即使在家中也可以欣賞到劇院效果。
  • 都說QLED、OLED強,但最強的等離子電視卻被淘汰?
    松下第一臺等離子彩電 TH-26PD1想像一下在接近20年前的2000年初,採用等離子面板的電視就可以能夠得到非常深邃的黑色、優越的對比度、快速的反應時間、更好的色彩表現、較寬的可視角度等現在QLED/OLED電視才具備的顯示效果,可見當時在市場上引起了多大的震撼,這同時也為日後等離子衰敗埋下了伏筆。
  • 等離子電視黑屏原因是什麼 等離子電視黑屏維修方法【圖文詳解】
    事實上,還有很多消費者也碰到了這種剛買不久的 等離子電視 黑屏的現象,有的打了維權熱線,有的只能選擇忍氣吞聲。那像這種等離子電視出現黑屏的原因是什麼呢?   等離子電視黑屏的原因  等離子屏是否亮,只與屏本身是否存在故障有關。
  • 松下電視怎麼樣 松下50寸等離子電視產品推薦【圖文】
    導語:電視是每一個家庭都必備的電器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家庭的電視級別開始走向巔峰,從當年的黑白 電視機 ,到現如今的等離子大彩電,每一步的發展都象徵著人類的進步。而在 等離子電視 的市場中, 松下 是一個國際知名的大品牌,旗下的等離子電視機在整個市場上都非常的有名。小編今天的文章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松下50英寸等離子電視機。
  • 等離子顯示電視具有哪些優缺點
    打開APP 等離子顯示電視具有哪些優缺點 發表於 2019-09-09 11:26:00 等離子電視是在兩張超薄的玻璃板之間注入混合氣體
  • 大尺寸液晶需求猛增 等離子電視明年淘汰?
    信報訊(實習記者李澹)買平板電視,選液晶還是等離子?昨天,在最新發布的「今年一季度平板電視消費調研報告」中,第一次在數字上給出了答案,如果以目前液晶電視消費量三個月猛增66.7%的速度發展,明年等離子電視很可能將面臨被液晶淘汰的命運。
  • 32英寸等離子不如32英寸超薄CRT電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1日 08:34 來源:     來源:中關村在線    近期,在國內三大家電品牌海爾、長虹、海信的聯合推動下,32英寸等離子電視成為了媒體與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 等離子電視,曾經風靡一時,卻為何最終銷聲匿跡!
    當年二十多寸的顯像管電視就賣到上萬元,而現在五六十寸的超薄液晶才只有兩千元左右,這就是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紅利。進入平板時代之後,在電視機技術方面,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LCD液晶和等離子之間的對決了。
  • 液晶電視搶盡風頭 等離子漸成明日黃花?
    PConline北京6月4日專稿[文/操剛]平板電視的三大陣營當中,背投早已淪為明日黃花,液晶與等離子近兩年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而這其中,以解析度高和圖像亮麗等明顯優勢的液晶陣營也已儼然佔有絕對的市場先機,中國的等離子市場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  銷量下滑,等離子前景不容樂觀?
  • 平板電視怎麼選丨到底是等離子還是液晶
    平板電視顧名思義,就是屏幕呈平面的電視,它是相對於傳統顯像管電視機龐大的身軀作比較而言的一類電視機。而在挑選平板電視時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等離子顯示屏好還是液晶好這個一直以來留存著爭議的問題了。等離子和液晶的區別等離子電視(PDP)和液晶電視(LCD)都屬於平板電視,它們就像雙胞胎,雖然表面上十分相像,但本質上卻有很大差別。
  • 等離子,等離子專題,全面介紹等離子 - OFweek顯示網
    等離子新聞資訊 又一日企巨頭隕落!等離子顯示屏/OLED技術曾獲得突破!
  • 等離子電視被淘汰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最早是由日本的各大電器廠家牽頭及數億娛樂研發的等離子技術,因為等離子技術相比,普通的液晶技術及先進程度要高得多。不僅響應速度更快,色彩更加真實,而且還擁有液晶最大的短板,純正的黑色。等離子電視被淘汰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 電視100年發展史
    在19世紀20年代末,當機械電視還在普遍使用的時候,發明家費羅·法恩斯沃斯和弗拉基米爾·佐利金分別已經在研究全電子傳輸管的工作中。俄裔美國科學家弗拉基米爾·佐利金(Vladimir Zworykin,茲沃雷金),開闢了電子電視的時代。弗拉基米爾·佐利金(茲沃雷金)原是俄國聖彼德堡技術研所的電氣工程師。
  • 等離子成像原理
    3、等離子電視:等離子電視就是用等離子屏作為顯示部件的電視機,等離子彩電又稱「壁掛式電視」,不受磁力和磁場影響,具有機身纖薄、重量輕、屏幕大、色彩鮮豔、畫面清晰、亮度高、失真度小、節省空間等優點。   二、 等離子的原理   顯示屏上排列有上千個密封的小低壓氣體室(氙氣和氖氣的混合物),電壓激發氣體,使其發出肉眼看不見的紫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