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10年回首:如何幹掉等離子?

2021-01-16 快科技

對於80後甚至90後而言,對於電視機最初的印象應該就是陰極顯像管(CRT)電視,球面的屏幕(後期改為純平面)、厚厚的邊框加上大大的屁股,在今天看來頗有點「又呆又萌」的味道。有趣的是,也正是這個年齡段的用戶相對完整的經歷了液晶電視近10年來的發展。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場「10年液晶電視發展之路」。

● 「又呆又萌」的陰極顯像管電視遭遇瓶頸

首先談談「又呆又萌」的CRT電視為何會被淘汰,CRT電視在畫質表現上優於液晶電視(尤其是初期液晶電視),之所以被淘汰是因為顯示面積受限。CRT顯示內容需要一定的投射距離,這也是為什麼CRT機身龐大的原因,物理尺寸越大,厚度就越驚人,因此CRT電視發展到34英寸時已經力不從心,無論功耗還是體積都成為問題。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迎來了機會。

● 2003-2004:等離子被看好,液晶電視咄咄逼人

2003年,索尼在全球範圍內推出MR系列等離子電視,採用貴翔引擎技術,由於等離子自發光的關係,畫質得到了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2004年,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正面競爭,等離子電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勞動節42英寸等離子售價還要30000元,到了國慶節暴跌至15000元。到了2005年,液晶電視逐步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一舉奠定市場基調。

● 2005年:索尼放棄等離子電視業務,全力專攻液晶電視

2005年,可以稱之為液晶電視「元年」,這一年索尼放棄耕耘多年的等離子電視業務,轉而全力支持液晶電視,並正式成立「Bravia」液晶電視子品牌戰略,而Bravia品牌持續至今已接近10年之久。

不過,2005年日立公司推出的1024×1024解析度的等離子電視引起了軒然大波,出色的畫質表現讓人們無法忽視等離子電視的存在,事實上,2005年等離子電視依舊有眾多支持者,松下更是無數次表態等離子是更好的電視顯示技術。

● 2006年: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齊頭並進,HDMI接口成主流

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齊頭並進,雙雙爆發,絕大多數電視配備最新HDMI多媒體接口,52英寸的液晶電視已經有1080p全高清版本可選,這也是當時液晶電視最大的優勢(等離子面板很難實現高解析度)。全高清1080p液晶電視上市價格高達30000餘元,而國產電視品牌則迅速將其價格拉低至17000元左右,在當時看來,47英寸尺寸已經十分驚人,17000元的價格也十分親民。

2006年下半年,索尼一口氣推出5大系列Bravia電視新品,分別定為高端、中高端、主流、中低端和入門級五大市場,這讓等離子電視難以招架。同年,LG發布「XCANVAS」液晶電視子品牌,儘管當時IPS液晶面板人氣不如夏普液晶面板,但憑藉LG一步步的努力,如今的IPS液晶面板已經路人皆知,綜合評價也非常出色。

● 2007年:液晶電視全面爆發,等離子最後的反擊

2007年可以成為液晶電視最瘋狂的年份之一,無數經典的液晶電視都在這一年出現,比如索尼經典的1080p全高清液晶電視——X200A,更是成為無數頂級玩家的「夢中情人」。夏普G5全高畫質電視憑藉夏普液晶面板和1bit音頻系統,迅速擄掠消費市場的芳心。東芝C3000C全系列採用1080p全高清液晶面板,並且在價格上頗具競爭力,也成為一代經典。

面對液晶電視的集體爆發,等離子電視毫不示弱,作為等離子電視領域的頭號品牌,松下展現出了全所未有的強悍實力,推出了1080p全高清等離子電視,這就是經典的PZ700C系列,這讓解析度一直處於劣勢的等離子電視揚眉吐氣的一回。遺憾的是,其它等離子電視品牌未能跟上松下腳步,雙拳難敵四手,液晶電視的領先地位已經確立。

● 2008年:技術控最後的舞臺

液晶電視確立市場地位之後,電視廠商不再有所顧忌,結合成本(利潤)上的優勢,液晶電視迎來了第二次爆發,以東芝X3300和ZF500C兩大系列為首的高端電視更是內置有地面數字接收器功能,通過天線就可以收看高畫質電視信號,真正發揮出高清解析度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一年,索尼和夏普先後展示了RGB LED背光的電視產品,儘管並未真正上市,但更為驚豔的色彩表現力以及更低的功耗讓高端用戶喜出望外。遺憾的是,RGB LED背光成本驚人,最後未能普及。

● 2009年:更便宜的WLED背光嶄露頭角

RGB LED背光系統高昂的成本不符合市場所需,廉價的WLED(白光LED)背光系統則受到電視廠商的追捧,相比傳統CCFL背光系統,WLED背光在相同尺寸下功耗降低足足一半,符合綠色環保時代的需求,因此也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不過就畫質而言,WLED背光初期的畫質表現非常糟糕,遠遠不如RGB LED以及CCFL背光。

電視廠商喜歡拿LED背光來混淆概念,試圖傳「達LED背光不僅功耗更低,而且畫質更好」的口號,不過當時許多經典的CCFL背光電視還在市場中熱賣,加上等離子電視也有不少機型受追捧,LED背光的畫質騙局被拆穿,一度不少人最終放棄更省電的LED機型,繼續選購CCFL背光電視。

● 2010年:WLED背光逐步完善,市場接受度高

相比較CCFL背光,WLED背光成本更低,電視廠商通過技術手段完善了WLED背光畫質表現,加上國家補貼政策的影響,2010年是WLED背光全面侵佔市場的一年。由於成本更低的關係,所有的電視廠商都投入了WLED背光的懷抱。在這裡要表揚索尼的是,索尼旗艦級電視依舊堅持採用頂級的RGB LED背光系統,電視售價十分驚人,不過依舊有高端玩家為其買單。

● 2011年:網際網路電視機型推出

液晶電視全面採用WLED背光系統之後,電視廠商需要新的利潤點,這個時候網際網路電視的概念就被提出來了,TCL推出MiTV概念、長虹推「樂教」電視,海爾「模卡」電視、三星趣味百科電視等等,電視內置Wi-Fi無線模塊,內置瀏覽器,可直接瀏覽網頁等功能得到實現。內置在線視頻平臺被認為是非常有前途的功能。

● 2012年:智能電視衝擊主流市場

網際網路電視並不是理想形態,其存在的價值是告知世人:電視具有多元化的可能。2012年,智能電視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可以安裝APP應用程式成為可能,通過電視機玩遊戲,刷微博,視頻聊天等等,不過最終證明,這一切都不如智慧型手機來的方便。智能電視發展至2014年末,依舊在探索和搭建最理想的生態。

儘管如此,消費市場上的智能電視依舊大紅大紫,三星ES8000/9000高端系列為智能電視的發展引領了正確的方向,用戶界面、操控方式、在線視頻、語音命令、手勢識別等功能也頻頻出現在電視產品之上,但在這一年,智能電視整體的體驗依舊不夠理想,消費市場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這些半成品。

● 2013年:智能系統逐步完善,OLED電視首次上市

等離子電視基本不再有新產品,液晶電視一家獨大,電視廠商努力改善智能系統的用戶體驗,智能電視的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時,整體的智能體驗有了全面的提升,其中三星F8000/F9000和LG「觀韻」系列的智能體驗尤為出色,前者擁有動作識別技術,後者則創新式的推出了動感應遙控器。小米公司推出小米電視,創維推出酷開網際網路品牌戰略。經過電視產業的不斷努力,智能體驗基本可以滿足用戶需求。

當然,2013年更重要的事情是OLED電視的上市,2013年9月,LG和三星先後在中國發布並上市55英寸曲面OLED電視產品,前者售價59999元,後者售價54999元,兩款產品均採用1080p解析度設計,OLED電視的正式商業化讓更多高端用戶有機會體驗次時代顯示技術的強大技術。

● 2014年:超高清4K電視滲入主流市場,曲面液晶電視上市

智能電視的智能體驗提升,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需要長時間慢慢改善,為了不在這一問題上「糾結」,電視廠商開始力推超高清4K電視,將市場熱點焦距在4K身上,背地裡偷偷優化智能電視系統,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意想不到的是,4K電視比預想中的還要火熱,隨著4K電視價格的步步下探,39英寸就已經有4K超高畫質電視版本,1080p電視在這一年正式與「高端」二字絕緣,2014年新推出的OLED電視也已經採用4K解析度設計。

三星推出曲面UHD——HU9800電視系列,液晶電視也可以曲面顯示令不少消費者感到驚愕,事實上2013年8月份,索尼已經在杭州全球首發S990A曲面液晶電視,只不過解析度並未實現4K。在三星的引領下,各大品牌都有推出曲面液晶電視產品,不過態度比較謹慎,曲面電視的未來目前也難以下定論。

● 2015年:量子屏QLED延長液晶電視壽命

儘管三星擱淺了OLED電視計劃,但LG則一直推行OLED戰略,對於其它電視品牌還好,對於三星而言,一旦LG OLED TV戰略推行成功,市場引領者的角色就難免尷尬。為此,三星將會在2015年推出量子屏QLED電視產品,簡單來說,QLED量子屏功耗僅為WLED背光的一半左右,畫質表現更為出色,如此一來,OLED與液晶產品之間的成本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這似乎再給LG出難題。

所幸的是,LG一直奉行兩手抓兩手硬的策略,液晶電視絲毫不放鬆,憑藉IPS無與倫比的市場號召力,LG液晶電視在市場中的表現極為強勢。與此同時,LG也在竭力推行OLED TV戰略,一心想要成為OLED電視的引領者,這種「即把當下的錢掙到了,又把未來的路鋪平了」的策略無疑是正確的。

● 寫在最後:

陰極顯像管受限於體積問題,很難實現大尺寸,因而被市場淘汰。等離子電視技術更先進,但不夠開放,專利技術多數掌握在松下手中,迫使電視廠商只能把中心放在液晶電視身上,加上液晶電視沒有燒屏風險,並且在解析度上佔據優勢,很輕鬆就贏得了與等離子電視之間的戰爭。

液晶電視上市至今,大約有10年左右的時間,在確立市場領先地位之後,主要經歷了WLED背光升級、網際網路電視、智能電視、4K電視、曲面電視等發展軌跡,2015年不可避免的要往量子屏QLED方向發展(很快我們會為大家深度解析何為量子屏QLED技術,敬請期待),前途一片光明。儘管OLED電視技術更為先進,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液晶電視或許還能統治下一個10年。

相關焦點

  •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優缺點及推薦商品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區別在哪裡?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究竟哪個更好?接下來不妨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的相關信息,希望下文的有關內容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幫助。此外,液晶電視還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等顯著特點。 2、 液晶電視的優劣勢: 優勢:1、外觀上看,液晶電視的機身更加纖薄,尤其是最新推出的一些採用LED背光的電視,厚度甚至不到1釐米;2、液晶電視的功耗相對較小,相比同等尺寸的等離子電視更加省電;3、液晶電視的亮度較高,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下畫質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比較豔麗。對靜態畫面來說,液晶電視也更加清晰細膩。
  • 揭真相 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對比評測
    筆者在評測各類電視時,發現等離子電視的實測色域值要明顯高於液晶電視。那麼直接體現在電視畫面色彩更加豔麗,真實。  實例對比---液晶電視存在漏光色斑現象  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因工作原理不同,等離子電視是不會存在漏光和色斑現象的,而液晶電視是會存在的。事實也是如此,在筆者評測過的所有等離子電視裡面,它們都不存在這種想像,液晶電視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光色斑現象。
  • 等離子電視VS液晶電視優缺點對比
    本文作者:[巴士論壇]songchao19  等離子電視全稱是Plasma Display Panel,中文叫等離子電視,它是在兩張超薄的玻璃板之間注入混合氣體,並施加電壓利用螢光粉發光成像的設備。
  • 等離子電視拆解方法_等離子電視用什麼發光_等離子電視用電大不大
    等離子電視機早已進入人們的視線,下面一起跟小編去看看等離子電視是如何拆解的吧!   1.拆掉背光的液晶面板   這時如果迎著光看,則依然可以看到畫面上的內容。補充:對於液晶電視或液晶顯示器,液晶屏幕的故障多數時候是由背光部件引起的,而背光部件的故障又通常是由背光的供電模塊引起的,本文介紹的這款產品也正是如此。
  • 平板電視怎麼選丨到底是等離子還是液晶
    平板電視顧名思義,就是屏幕呈平面的電視,它是相對於傳統顯像管電視機龐大的身軀作比較而言的一類電視機。而在挑選平板電視時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等離子顯示屏好還是液晶好這個一直以來留存著爭議的問題了。等離子和液晶的區別等離子電視(PDP)和液晶電視(LCD)都屬於平板電視,它們就像雙胞胎,雖然表面上十分相像,但本質上卻有很大差別。
  • 大尺寸液晶需求猛增 等離子電視明年淘汰?
    信報訊(實習記者李澹)買平板電視,選液晶還是等離子?昨天,在最新發布的「今年一季度平板電視消費調研報告」中,第一次在數字上給出了答案,如果以目前液晶電視消費量三個月猛增66.7%的速度發展,明年等離子電視很可能將面臨被液晶淘汰的命運。
  • 液晶電視搶盡風頭 等離子漸成明日黃花?
    PConline北京6月4日專稿[文/操剛]平板電視的三大陣營當中,背投早已淪為明日黃花,液晶與等離子近兩年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而這其中,以解析度高和圖像亮麗等明顯優勢的液晶陣營也已儼然佔有絕對的市場先機,中國的等離子市場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  銷量下滑,等離子前景不容樂觀?
  • 風風雨雨20年! 揭秘等離子電視興衰史
    ,這裡我們也重新為大家回顧等離子電視在這20年經歷的風風雨雨,以及詳細剖析其在技術領先的情況下為何會被液晶電視「逆襲」的原因。    雖然平板電視一直到2007年以後才開始真正的開始變得普及,但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等離子顯示技術就已經出現(液晶顯示技術出現的時間更早),1993年等離子電視的樣機就開始對外展示,和液晶電視相同的是,由於在當時這個技術概念過於超前,並且在技術和製造方面還不夠成熟,因此等離子電視在當時還只是廠商展示自己超強技術實力的一個平臺,並且預示著未來電視的發展方向
  • 等離子電視為什麼淘汰_等離子電視為什麼停產
    新型的PDP電視開始搶佔市場並成為時尚電視換代的代言人。這種新型電視具有和基於CRT技術生產的電視一樣寬大的顯示屏,但它的厚度只有10釐米左右。PDP影像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高能量的電子束打在屏幕上數以百萬計的小點(我們稱之為「像素」)後所產生的亮度,在絕大多數電視上,共有三種(紅、綠、藍)顏色的像素,這三種顏色的像素被平均的分布在整個屏幕上。
  • 三星等離子電視怎麼樣 三星等離子電視好嗎【圖文詳解】
    對於 平板電視 ,考察清晰度的高低,就看解析度的大小。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是,等離子雖然屏幕大,解析度卻不如液晶高,液晶屏幕小,但解析度反倒高。目前等離子電視的最高對比度已經可以達到10000∶1,而液晶彩電最高也只能達到800∶1。衡量電視機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對黑色的表現,越高級的電視機,所表現的黑色越黑越純。在對黑色的表現上,等離子要超過液晶,而黑色正好是對比度高的體現。實際觀察會發現,等離子確實比液晶彩電更亮一些,對比度確實更高一些。
  • 液晶風頭漸勁 等離子暗戰技術升級
    正當液晶電視風頭漸勁之時,等離子電視領域再掀技術革命。日前,記者從LG電子中國公司獲悉,其位於韓國龜尾的等離子面板A3生產線將於今年三季度早些時候實現「八面取」技術。專家預測,這一技術突破將使等離子電視售價降低40%左右。
  • 液晶百問:為何顯示器不用等離子技術?
    前言:液晶顯示器已經上市將近10年的時間,其已經完全取代最傳統的CRT顯示器成為了市場絕對的主流,我們ZOL顯示器頻道也特此推出了「顯示器基礎百問」的系列選題,從細微技術的角度為大家一一揭開這些顯示器基本知識謎底。
  • 技術沒輸過銷量沒贏過 等離子為何被液晶打敗
    在2020年,如果讓你買一臺高端電視,你多半會選擇OLED。如果把時間倒退10到15年,這個答案很有可能就是等離子。它倆有一個共同特點——像素級自發光,每一個像素點都是一個獨立的光源,可以單獨開關,從而可以實現超高對比度、寬容度和無與倫比的黑場效果。
  • 液晶、等離子、CRT各有優勢 應按需選購
    一臺正常家用的CRT電視的壽命通常超過10年。而平板電視,如等離子電視的面板一般使用幾千個小時後,亮度就會明顯降低,影響畫質。  維修便宜,售後有保障。CRT電視的陰極射線顯像管雖然是很昂貴的部分,但損壞的機率要小得多,還可保修3年,其他配件價格也相對便宜。而目前專門針對平板電視的三包規定還沒有出臺。一旦過了廠家承諾的一年期限,出現了質量問題,平板電視的維修會讓您很頭疼。
  • OLED引以為鑑:這家日企想獨吞蛋糕,先進等離子被落後的液晶淘汰
    顯示技術更為先進的等離子我家2005年買過一臺松下42英寸等離子電視,用到現在,沒有出現燒屏,更沒有因故障維修,期間親戚家的液晶電視(比我買的晚)已經換過一臺。這說明等離子電視質量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看慣了等離子電視鮮豔、明亮、通透、自然的畫面,再看液晶電視,感覺像看塑料畫片。這也是十多年來沒換液晶電視的原因,能替代家中等離子電視的也就是OLED電視了。
  • 液晶電視和LED電視的區別【圖文教程】
    液晶電視和LED電視的區別【圖文教程】  有朋友糾結於究竟液晶電視和LED電視哪個好?LED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區別是什麼?下面就來介紹一下LED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區別,都來看看吧。液晶電視和LED電視的介紹:  液晶電視,顧名思義,屏幕為液晶顯示器的電視。液晶顯示器,簡稱LCD。世界上第一臺液晶顯示設備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初,被稱之為TN-LCD(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儘管是單色顯示,它仍被推廣到了電子表、計算器等領域。
  • 真的不憋屈 等離子被拋棄就是歷史必然?(全文)_液晶顯示器_液晶...
    我們知道IPS屏幕是液晶面板中的一種,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廣視角屏幕。在iPhone使用IPS屏幕後,其名聲大振,隨著iPhone的大賣,IPS面板來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樣人們對於IPS屏幕的認知,就變得非常的親切明了,所以大屏IPS產品諸如顯示器和電視的推廣,就顯得非常的容易。
  • 雷射電視與液晶電視,到底哪個更護眼?
    那麼多工作要做,那麼多學習要趕,如果沒有手機、電腦、電視,沒有網絡,那就手足無措,效率倍減了。宅家抗疫,這些智能終端也是功臣,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功不可沒。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一個重要問題困擾著家長,讓其勞心費神,那就是如何分配使用這些智能終端設備。
  • 等離子電視,曾經風靡一時,卻為何最終銷聲匿跡!
    當年二十多寸的顯像管電視就賣到上萬元,而現在五六十寸的超薄液晶才只有兩千元左右,這就是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紅利。進入平板時代之後,在電視機技術方面,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LCD液晶和等離子之間的對決了。
  • 都說QLED、OLED強,但最強的等離子電視卻被淘汰?
    說起高端電視面板,一般都會提到QLED或者是OLED,但昔日的王者等離子電視卻逐漸被我們忘卻,已經被市場淘汰了,為什麼?等離子電視技術介紹等離子電視這個聽起來比較古老的電視技術,其實在顏色準確性、畫面的寬容度、動態對比度的表現上面都要優於液晶電視,達到了QLED/OLED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