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完整性檢測——各種法規的要求以及破壞性檢測和非破壞性檢測的簡介(1)

2021-01-21 PharmaGMP

本期我們開始介紹完整性檢測,對於過濾除菌工藝而言,過濾系統的完整性檢測是確保過濾工藝安全性的一種必要手段。通過完整性檢測,可以確定過濾器自身的完整性、過濾系統的密封性,並確保工藝中安裝了正確的過濾器。同時,進行完整性檢測也是各國法規的強制要求。

一、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各種法規對完整性檢測提出的要求

1. 中國GMP:

中國 GMP2010版 「附錄1 無菌藥品」 ——第七十五條規定:非最終滅菌產品的過濾除菌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三)除菌過濾器使用後,必須採用適當的方法立即對其完整性進行檢查並記錄。常用的方法有起泡點試驗、擴散流試驗或壓力保持試驗。

(四)過濾除菌工藝應當經過驗證,驗證中應當確定過濾一定量藥液所需時間及過濾器二側的壓力。任何明顯偏離正常時間或壓力的情況應當有記錄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當歸入批記錄。」

2. 歐盟GMP:

歐盟 GMP 「附錄1 無菌藥品的生產」 ——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 「已滅菌的過濾器的完整性需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在過濾前進行確認,並需要在使用後立刻進行確認,測試方法包括起泡點、擴散流或壓力保持檢測。過濾工藝驗證中應確定過濾一定量藥液所需時間及過濾器二側的壓力;任何明顯偏離正常時間或壓力的情況應有記錄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歸入批記錄。關鍵氣體和空氣過濾器的完整性需要在使用後確認,其他過濾器的完整性需要定期進行檢測。」

3. FDA的《無菌藥品生產工藝指南》:

FDA在《無菌藥品生產工藝指南》中規定:「對於由一個或多個濾器組成的過濾系統,應該包括在最差生產情況下進行的微生物挑戰實驗的驗證。」過濾器的完整性檢測可以在使用前進行,並且應當在使用後常規進行。過濾後進行完整性檢測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探查到過濾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任何洩漏或者穿孔。當正確使用時,前進流和起泡點是兩種可以使用的完整性檢測方法。成品過濾器的完整性檢測規範應當與細菌截留驗證研究的數據保持一致。

4. 《PDA26號技術報告》

《PDA26號技術報告》對何時進行完整性檢測有如下描述:「如果為除菌應用的過濾器,在使用前和使用後均應當進行完整性檢測,選用在線或離線檢測需取決於實際工藝要求。」

小編對以上法規中完整性檢測時間上的要求標記了重點,對於使用前和使用後的完整性檢測,各種法規的要求有區別,大家可以根據自身企業的目標市場,做出相應的規定。以上法規對完整性檢測方法等也提出了有差別的要求,可自行比較。

二、現在我們介紹一下過濾器完整性檢測方法的分類和具體操作

過濾器的完整性檢測方法分為破壞性非破壞性兩大類,如下圖所示 (圖3.114)。

1. 破壞性檢測包括細菌挑戰實驗 (針對具有細菌截留能力的過濾器)、顆粒挑戰實驗 (針對具有顆粒截留能力的部分預過濾器)。

對除菌級過濾器而言,破壞性檢測是指細菌挑戰實驗。通常,除菌級液體過濾器指在工藝條件下每平方釐米有效過濾面積可以截留10^7 CFU的缺陷性假單胞菌 (Brevundimonas diminuta, ATCC19146)。根據ASTMF-838標準,該挑戰水平為驗證液體除菌級過濾器的標準方法。(此處是細菌挑戰實驗的合法性來源。)

細菌挑戰實驗是一種破壞性實驗,不能用來證明將用於生產的過濾器的完整性。因此,對於過濾器使用者來說,需要採用非破壞性檢測方法。破壞性和非破壞性檢測兩者必須有關聯,這樣非破壞性檢測的數值才可以間接證明過濾器的細菌截留性能。

以前進流檢測為例 (圖3.116),用戶的完整性檢測限值低於供應商的破壞性實驗限值,在合格限值內, 過濾器細菌挑戰實驗均為通過。

2. 非破壞性檢測即過濾器使用者常用的完整性檢測。主要目的是在不損壞過濾器的前提下確定是否存在可能危及過濾器截留能力的缺陷,它需要供應商在出廠時及使用者在使用現場進行操作。

非破壞性完整性檢測方法主要包括起泡點(Bubblepoint)前進流 (Forwardflow)壓力保持/衰減(Pressurehold/decay)水侵入方法(Waterintrusiontest)。如果出現完整性檢測失敗的情況,可採用下圖(圖3.115)所示的措施方法進行分析。

小編總結:本期我們介紹了各種法規對完整性檢測提出的有差異的要求,還介紹了破壞性檢測和非破壞性檢測的異同;下一期我們會具體介紹非破壞性檢測的幾種方法。

相關焦點

  • 3.4.5 完整性檢測——非破壞性檢測的幾種方法(2)
    上期我們介紹了法規對完整性檢測方法等提出的有差別的要求,還介紹了破壞性檢測和非破壞性檢測的異同。
  • 漢民科技進軍先進封裝及矽穿孔非破壞性檢測市場
    為因應先進IC對於瑕疵檢測以及產品質量信賴的強大需求,英商TeraView與漢民科技,攜手進軍亞洲先進封裝(Advanced Packaging)及矽穿孔(Through-Silicon Via;TSV)非破壞性高解析成品缺陷檢測分析市場。
  • 家具新國標起草完成 送檢遠離破壞性檢測
    昨天記者從國家家具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實驗室舉行的開放日活動上獲悉,《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修訂)已起草完成,根據新標準,未來家具可整體放入環境氣候艙進行有害物質檢測,檢測後家具不會被破壞,可繼續使用。
  • 探針檢測破壞性線粒體
    裡肯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多功能探針,可以精確地檢測出有缺陷的線粒體(細胞的動力室)的程序性破壞。他們用它來證明,在患有類似帕金森氏症的老鼠身上,多巴胺產生神經元受損的線粒體無法被破壞。 出國看病機構和生元了解到線粒體是一種細胞器,它產生我們細胞所需的大部分化學能量。
  • 非破壞性檢測快速分辨人血和動物血 |《通訊-化學》論文
    《通訊-化學》發表的一篇論文Discrimination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blood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描述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
  • 無損檢測的概念及應用特點
    鍛件無損檢測無損檢測概述中文名稱:無損檢測英文名稱: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定義:在不損傷構件性能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檢測構件金屬的某些物理性能和組織狀態,以及查明構件金屬表面和內部各種缺陷的技術。
  • 無損檢測:工業內窺鏡無損檢測原理是什麼
    第一是具有非破壞性,因為它在做檢測時不會損害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第二具有全面性,由於檢測是非破壞性,因此必要時可對被檢測對象進行100%的全面檢測,這是破壞性檢測辦不到的;第三具有全程性,破壞性檢測一般只適用於對原材料進行檢測,如機械工程中普遍採用的拉伸、壓縮、彎曲等,破壞性檢驗都是針對製造用原材料進行的,對於產成品和在用品,除非不準備讓其繼續服役,否則是不能進行破壞性檢測的,而無損檢測因不損壞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
  • 含金量超過「四個九」只能破壞性檢測
    黃金產品的純度檢測是消費者關心的熱點。此次新國標實施後,純度大於等於990.0的黃金飾品全部統稱為「足金」,但黃金含量大於999.9的投資金條類產品並不在此次更名的範圍內。從「兩個九」到「五個九」,黃金產品純度該如何檢測?
  • 關於無損檢測的小科普
    所以,它不僅可對製造用原材料,各中間工藝環節、直至最終產成品進行全程檢測,也可對服役中的設備進行檢測。無損檢查目視檢測範圍:1、焊縫表面缺陷檢查。檢查焊縫表面裂紋、未焊透及焊漏等焊接質量。2、狀態檢查。檢查表面裂紋、起皮、拉線、劃痕、凹坑、凸起、斑點、腐蝕等缺陷。3、內腔檢查。當某些產品(如蝸輪泵、發動機等)工作後,按技術要求規定的項目進行內窺檢測。4、裝配檢查。
  • 試驗檢驗:各種無損檢測方法的特點和選用原則
    但是無損檢測技術自身還有局限性,不能代替破壞性檢測。例如液化石油氣鋼瓶除了無損檢測外還要進行爆破試驗。  (二)正確選用實施無損檢測的時間。在進行承壓設備無損檢測時,應根據檢測目的,結合設備工況、材質和製造工藝的特點,正確選用無損檢測實施時間。例如,鍛件的超聲波探傷,一般安排在鍛造完成且進行過粗加工後,鑽孔、銑槽、精磨等最終機加工前。
  • 化學鍍層及其檢測知識
    化學鍍優點是:(1)工藝簡單,適應範圍廣,不需要電源,不需要製作陽極,只要一般操作人員均可操作。(2)鍍層與基體的結合強度好。(3)成品率高,成本低,溶液可循環使用,副反應少。(4)無毒,有利於環保。(5)投資少,數百元設備即可,見效快。 化學鍍不及電鍍、電刷鍍沉積速度快!
  • 黨報調查合肥在建高架橋倒塌:非破壞性試驗
    質疑一:是進行破壞性試驗嗎?【調查】是對貝雷梁進行預壓,檢驗荷載壓力;不應稱破壞性試驗7日,記者來到施工現場看到,離地面1.3米高的貝雷梁傾斜倒塌在地。貝雷梁是由形成一定單元的鋼架組裝成的桁梁,多用於工程施工。
  • 檢測試驗人員不可不知的檢測細節大全!
    ,可在徵得業主和設計單位同意的情況下,改用非破損抽樣檢驗方法,但必須按表1確定抽樣數量。▷ 現場破壞性檢驗的抽樣,應選擇易修復和易補種的位置,取每一檢驗批錨固件總數的1‰,且不少於5件進行檢驗。若錨固件為植筋,且種植的數量不超過100件時,可僅取3件進行檢驗。仲裁性檢驗的取樣數量應加倍。
  • 電鍍層的檢測項目與檢測標準匯總
    常用的鍍層厚度測量方法包括破壞性和非破壞性兩大類。破壞性測厚法包括陽極溶解庫侖法、金相法、溶解稱重法、液流法、點滴法等;非破壞性測厚法包括機械量具法、磁性法、渦流法、β射線反向散射法、x射線分光法等。採用這些方法測量鍍層的厚度時請參照相應的國家標準。
  • 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
    英國《通訊·化學》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的血液分析技術,美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將傅立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法(ATR FT-IR)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型,進而報告了一種能從11種動物血液中區分人類血液的非破壞性技術。這項技術可用於快速確定犯罪現場發現的血跡是否來自人類。
  • 聲波透射法檢測鑽孔灌注樁基樁完整性檢測技術
    為此,近年來國家先後出臺了《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範》(JGJ 106-2003)和《公路工程基樁動測技術規程》(JTG/T F81-01-2004),進一步明確要求、規範基樁工程的現場質量檢測工作。  基樁完整性的檢測方法主要有:鑽芯法、高應變動測法、低應變動測法、聲波透射法,與其他方法相比,聲波透射法有其特點:①檢測全面、細緻,檢測範圍可覆蓋整個樁長的各個斷面,無檢測「盲區」;②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全樁長的斷面掃描檢測,加上短距離時聲波對較小範圍的缺陷也較為敏感,可以較為準確測定各缺陷在深度方向的準確位置和範圍、徑向的範圍,便於分析及對缺陷的處理;③不受樁長、樁徑的限制,也不受場地的限制
  • BGA常見缺陷檢測及預防(一)
    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哪些?A:BGA常見缺陷有空洞,開裂,錫珠,枕頭效應,焊料橋連等。常用的檢測方法分為非破壞性和破壞性兩類。1、外觀檢查,可使用目檢、隱藏焊點檢測儀進行。從器件(LGA除外)與PCB之間的間隙檢查,焊點的外觀,潤溼,坍陷情況,是否存在橋連。
  • 後錨固檢測——考驗植筋效果的好壞「都市檢測鑑定」
    檢測依據為《混凝土結構後錨固技術規程》(JGJ 145-2013)。根據規程中非破損檢驗規定,抽樣標準為對重要結構構件及生命線工程的非結構構件,應取每一檢驗批植筋總數的3%且不少於5件進行檢驗;對一般結構構件,應取每一檢驗批植筋總數的1%且不少於3件進行檢驗;對非生命線工程的非結構構件,應取每一檢驗批錨固件總數的0.1%且不少於3件進行檢驗。
  • 重金屬檢測方法匯總以及國標要求
    日本和歐盟國家有的採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ICP-MS)分析,但對國內用戶而言,儀器成本高。也有的採用X螢光光譜(XRF)分析,優點是無損檢測,可直接分析成品,但檢測精度和重複性不如光譜法。最新流行的檢測方法--陽極溶出法,檢測速度快,數值準確,可用於現場等環境應急檢測。
  • 可攜式XRF檢測數據質量保證
    1、樣品製備與測量可攜式XRF儀的原位測量不需樣品製備,可直接測量,立即獲得檢測結果。為提高測量精度也可對樣品進行簡單處理,如去除雜物、疏鬆表層1.5~2.5cm土壤、乾燥並混勻。可攜式XRF儀的非原位測量可採用多種樣品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