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挖掘 科學家利用探地雷達揭開被埋葬的羅馬古城的神秘面紗

2021-01-09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古羅馬小鎮Falerii Novi有商店、市場、浴場、中庭房屋、劇院和神廟。人們確切地知道它們都在哪裡,儘管它們仍然隱藏在義大利的地下。Falerii Novi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1年,被佔領了幾百年。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的考古學家團隊利用探地雷達(GPR)繪製了整個城市的地圖。

GPR已被用於調查巨石陣附近的隱藏石頭和美國的猛獁象足跡。Falerii Novi的非凡之處在於項目的規模和調查所揭示的精緻細節。研究小組周二在《Antiquity 》雜誌上發表了其工作。「這很可能對古城研究產生重大影響,因為許多古城無法被挖掘,要麼是因為它們太大,要麼是因為它們被困在現代結構下,」劍橋大學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科學家們在一輛小車後面拖著一個GPR鑽機,最終覆蓋的面積大約是被火山掩埋的著名龐貝古城的一半。

圖像顯示了Falerii Novi不尋常的布局,以及與城市規模相比令人驚訝的精緻建築。研究人員能夠追蹤水管,並發現了他們認為的大型公共紀念碑,很可能「促成了城市邊緣一個有趣的神聖景觀」。

「想像GPR被用於勘測一個大城市,如土耳其的米利都、希臘的尼科波利斯或利比亞的昔蘭尼,這是令人興奮的,現在也是現實的,」研究合著者、劍橋大學的Martin Millett說。「我們還有很多關於羅馬城市生活的知識需要學習,這項技術應該為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外媒:科學家利用探地雷達和衛星導航技術繪製出羅馬古城3D圖像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外媒稱,科學家首次揭開了羅馬北部一座古城輪廓的面紗,而他們所用到的只是一輛四輪摩託車和一把雷達槍。據法新社巴黎6月8日報導,長埋在臺伯河谷的新法萊裡的輝煌是在沒有翻開一塊石頭的情況下顯現出來的。
  • 研究人員利用探地雷達技術繪製出羅馬古城的完整地圖
    據外媒報導,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雷達掃描技術繪製了古羅馬古城--Falerii Novi的完整地圖。 據了解,研究人員騎著一輛裝有探地雷達儀器的四軸自行車在這個位於羅馬首都羅馬以北50公裡的義大利鄉村裡穿行並由此揭開這座城市的秘密。
  • 中烏考古隊前後8次挖掘 中亞傳奇古城"面紗"揭開
    (原標題:中烏考古學者揭開中亞傳奇古城「神秘面紗」)
  • 埃及木乃伊不再神秘?科學家利用現代科技,揭開木乃伊的神秘面紗
    1899年至1900年冬天,在埃及北部的特普圖尼斯挖掘時,英國考古學家偶然發現了富有的希臘埃及人的肖像被放置在木乃伊的臉上。
  • 科學家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神秘面紗
    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繼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著陸月球背面之後,中國科學家對月球背面的科研再次創造一項人類首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基於嫦娥四號任務,首次揭曉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這也是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
  • 勘探尖兵——探地雷達--中國數字科技館
    探地雷達所利用的是一種高頻電磁波,頻率範圍通常為數兆赫茲至上千兆赫茲,電磁波通過發射天線以脈衝形式被定向送入地下,它們在地下介質傳播過程中,遇到存在電性差異的地下介質時發生反射,返回到地面的電磁波被接收天線所接收。根據電磁波的傳播時間及波形特徵,就可以確定地下目標體的空間位置、結構和幾何形態。一般而言,介質間的電磁特性差異越大,介質間的界面越容易被識別。
  • 中哈考古人聯手揭開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的神秘面紗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王瑛)1月12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19年6至9月,該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逐步揭開這座絲綢之路古城的神秘面紗
  • 科學家認為探地雷達可能是土壤取樣的一種更容易的替代方法
    通常情況下,如果想知道不同深度的土壤特性如何變化,科學家們必須提取土壤樣芯樣本。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確定,利用探地雷達可以更容易地獲得同樣的數據。這些顏色的變化可以在土壤樣芯中清楚地看到。雖然手持工具可以用來提取相對較淺的樣品,但要挖出較長、較深的樣品則需要更專業的設備和工藝。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的一個團隊為了尋求一種勞動密集型的替代方法,嘗試使用探地雷達(GPR)。基本上,GPR的工作原理是向土壤中發送微波無線電脈衝,然後分析地下元素將這些信號反射到地面的方式。不需要挖掘。
  • 龐貝古城消失的真相,繁榮小鎮瞬間覆滅,除火山爆發外另有原因?
    說到龐貝古城揭開它神秘面紗的還是源自於1748年的一次考古發掘,有一名名叫安德烈的農民他在挖掘自己家的葡萄園的時候,挖出了一塊巨石,結果發現了裡面有一堆融化了的金銀首飾,就這樣傳說中的龐貝古城再次被人們提起來,在1879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們就開始有序的對此地開始展開挖掘。
  • 天問一號火星車的獨門武器,可以用來尋找埋葬的遺蹟
    必須要承認,美國目前是火星探索能力最強大的國家,但天問一號也有它自己的獨門武器,它第一次在火星車帶上一種儀器,探地雷達。探地雷達可以在多種介質中應用,包括巖石,土壤,冰,淡水,人行道和建築物。探地雷達使用通常在10 MHz至2.6 GHz範圍內的高頻無線電波。探地雷達發射器和天線向地面發射電波。當電波遇到埋藏的物體或具有不同介電常數的材料之間的邊界時,它可能會反射或折射或散射回表面。
  • 新研究首次揭開弧狀「歐若拉」的神秘面紗
    400年前,伽利略以羅馬神話中曙光女神名字「歐若拉」命名極光。一直以來,科學家對這一發生在地球南北極地區高空奇特現象的原因充滿了好奇。這項研究利用衛星和我國南極中山站地基觀測,結合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三維磁流體力學模擬,首次揭開了發生在地球南北極的「跨極蓋多重極光弧」的神秘面紗,提出了新的形成機制,將提升人們對極光弧形成的認知。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揭開絲綢之路古城拉甫卻克的面紗
    它們或借用早期的建築基底埋葬人骨,或用土坯直接在原地面修築長方形墓室埋葬人骨。這類墓葬多數被盜擾。從發掘情況看,此類墓葬流行合葬。隨葬品有銅耳環、開元通寶等。    在古城西邊,王永強團隊在對一處高大土堆進行仔細考察後發現,它是一座巨大的佛寺。佛寺分為兩區,保存有佛殿、洞窟、僧房窟、佛塔等遺蹟。一區以佛像崇拜為中心,二區以佛塔崇拜為中心。
  • 歷史:考古學家挖掘了一個遺址,發現了神秘的未知神的銘文!
    在土耳其發現神秘的未知神的銘文來自明斯特大學的考古學家最近挖掘了一個遺址,發現了描繪諸神的獨特羅馬巖石。神秘題字的救濟描繪了土耳其古老聖所中一個不為人知的神。以一米半高的玄武巖石製成的神秘圖案與未知的神模式被用作修道院牆上的支撐牆,描述了生育力或植被之神。
  • 造血幹細胞前體神秘面紗揭開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唐先武 通訊員俞瑩)軍事醫學科學院307醫院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揭開了其發育過程的神秘面紗。
  • 「走進」龐貝古城的最後時刻,巴黎大皇宮呈現「三維」考古展
    「龐貝」展覽除了展示各種考古新發現,重點是一個三維重建,利用無人機鏡頭、雷射製圖、紅外成像和攝影測量相結合等方式,遊客可以成為時光旅行者,走進已經消逝的龐貝古城。從裝飾著精美馬賽克和壁畫的公共建築、私人住宅,到碳化的食物和埋葬在廢墟中的人的遺骸,自16世紀龐貝古城被重新發現以來,數百年間的發掘工作為我們揭開了一系列有關這座遭毀滅的羅馬城市的神秘面紗。巴黎大皇宮「龐貝」展開幕現在,巴黎大皇宮的一場新展覽可以帶領觀眾置身於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幾小時的龐貝古城。
  • 考古學家著手修復龐貝古城被掩埋居民化石
    當地時間5月20日,考古學家和科學家對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居民化石進行修復。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0日報導,公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噴發,羅馬龐培古城被火山灰埋葬,迄今已經1900多年。復原工作人員利用石膏技術保留了86名遇難者被埋葬前一瞬間的遺體。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NASA即將投入使用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則被設計成利用紅外線來觀察宇宙。紅外線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線,然而它對於觀察隱藏在塵埃中的天體卻非常重要。等到它發射後,它將收集穿過塵埃為人們揭開以前所未有的銀河系中心細節。
  •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自恐龍徹底滅絕之後,地球的中生代也結束了,並開啟全新的新生代,當時的地質時代主要分為三個紀,分別是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等到了第4紀的時候,哺乳動物便成為地球上的支配者,其中就包含一種飛行動物,那就是蝙蝠。很多人對蝙蝠的了解都比較局限,認為它是一種黑黝黝的飛行動物,沒有什麼美觀可言。
  • 157件(組)秘魯文物亮相天津揭開「安第斯文明」神秘面紗
    新華社天津1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黃金面具、仙人掌形馬鐙口陶瓶、虎鯨形彩陶瓶……17日,《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神秘而又令人嚮往的印加帝國》在天津博物館開展,來自秘魯11家知名博物館的157件(組)代表性文物與觀眾見面,揭開「安第斯文明」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