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0年前地球遭到彗星強烈撞擊?這是有力證據!

2021-01-15 科學視角
智li發現撞擊證據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地質學名譽教授詹姆斯·肯尼特(James Kennett)和同事們多年前開始研究更新世末期發生的一次重大宇宙撞擊的跡象時,他們幾乎不知道預測的氣候影響會有多麼深遠。

他說的是年輕的Dryas(新仙女木)撞擊假說,該假說假定一顆破碎的彗星在近12,800年前撞擊地球,地球於是翻天覆地,撞擊導致了氣候的快速變化、大規模物種滅絕、人口的突然減少、文化的變遷以及大面積的野火(生物質燃燒)。該假說提出了當時氣候突然變化的可能觸發機制,特別是北半球的快速降溫。化石和沉積物記錄的變化證明,全球普遍存在自然變暖和冰蓋融化的趨勢。

這一假說從提出之日起就備受爭議,直到現在,仍有一些人對這一假說提出質疑,他們傾向於將更新世末期氣候變暖的逆轉完全歸因於陸地原因。但研究者發現,有在格陵蘭冰蓋之下一個非常年輕,31千米寬的隕石坑,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新仙女木時期撞擊地球的彗星碎片造成的。

現在,在《自然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由智利古生物學家馬裡奧皮諾(yi'ziMario Pino)和同事們提出了進一步的證據,證明這次發生在赤道以南很遠地方的宇宙撞擊,可能導致近1.3萬年前的大面積燃燒、氣候變化和大規模物種滅絕。

這一發現始於幾年前,當時一組智利科學家在一個著名的第四紀古生物和考古遺址處研究沉積層,發現了與該撞擊事件相關的已知變化。其中包括一層「黑色墊層」,距今12800年前形成,化石證據顯示,與此同時南美洲更新世巨型動物消失了,區域植被發生了突變,人類手工製品也消失了。

因為這些事件的順序看起來就像在北美和西歐的對於新仙女木撞擊研究的論文中描述的那樣,所以該小組決定對與影響相關的地層進行分析,以尋找撞擊痕跡層。找到了微小球體(就是球狀顆粒)的存在,據解釋,這些微小球體是由於與撞擊有關的極高溫度而融化形成的。含有這些小球體的層還顯示出鉑和金的峰值濃度,以及自然界中很少發現的天然鐵顆粒。

其中最重要的是富含鉻的球粒。球粒含有一種不同尋常的鉻,這種元素在北半球的撞擊球粒中沒有發現,但在南美洲發現了。事實證明,安第斯山脈南部的火山巖富含鉻,這些當地巖石為這種鉻提供了來源。因此,彗星一定也撞擊了南美。

其他證據與智利科學家之前和目前對該地區的記錄一致,表明當時在南緯40度左右發生了非常大的環境破壞。其中包括一個大規模生物質燃燒事件,證據之一是在撞擊層收集的花粉樣本中發現的微木炭和燃燒跡象。這是我們所見過的該地區數千年來最大的火災事件。此外,燃燒發生時間與撞擊相關的北美和西歐主要燃燒事件發生的時間相吻合。沉積層包含有寶貴的花粉和種子記錄,顯示了區域植被特徵的變化,這是氣候變化的證據。

然而,北半球的氣候條件在新仙女木期開始時變得更冷、更潮溼,而南半球的情況正好相反。植物的組合表明,在遺址地區,植被從潮溼、寒冷的環境突然轉變為溫暖、乾燥的環境。大氣層的地帶性氣候帶「像蹺蹺板一樣」移動,具有協同作用的機制,在北半球經歷了海冰變冷和膨脹的同時,也給南半球帶來了氣候變暖。

氣候在幾年之內的快速變化最好歸因於大氣系統中與撞擊有關的變化,而不是海洋過程的緩慢變化。與此同時,與其相關的環境影響,包括燃燒,被認為是導致當地南美更新世巨型動物的滅絕,包括巨大的樹懶,劍齒貓,猛獁象。在考古遺址,土壤中相對豐富的骨骼、人工製品和與巨藻相關的真菌數量在撞擊層急劇下降,表明當時發生了重大災難。

這個最近確定的撞擊遺址距離南美洲最近的研究過的遺址約6000公裡,它與許多北半球遺址的相關性極大地擴大了撞擊事件的範圍。在該遺址收集到的沉積和古植被證據與智利科學家先前進行的單獨研究一致,這些研究表明,當時,該地區發生了大面積的火災和突然的氣候變化。這項新的研究進一步支持了宇宙撞擊引發大氣和海洋變化的假設。這進一步證明,當時的乾旱氣候是一個極端的全球性事件,對當時的動物和人類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相關焦點

  • 12800年前彗星撞擊美國,地球進入大寒冷時代
    據近期的一項研究顯示,約13000年前一顆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向了今天美國的所在地,給美國原始居民帶去致命一擊,北美早期文明也在頃刻間消失,整個地球進入了「大寒冷」時代…克洛維斯人(Clovis)生活在距今13000年前的北美地區,但已有研究發現這一古老的人類文明在約12800多年前突然消失。
  • 研究人員發現了彗星摧毀史前村落的證據,支持了新仙女木假說
    但是在湖泊形成之前,考古學家能夠仔細地提取和描述許多材料,包括房屋的一部分,食物和工具-大量的證據使他們能夠確定將近12800年前向農業社會的轉變。這是我們球文化和環境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事實證明,Abu Hureyra還有另外一個故事要講。
  • 研究發現:13000年前一顆巨大彗星曾襲擊地球
    研究表明大約13000年前一顆比「恐龍滅絕」更大的彗星襲擊了地球。大約13000年前,地球可能突然陷入了末日般的景象,一連串的火球照亮了天空,接著是強大的衝擊波和熊熊燃燒的烈火,這照亮了10%的地球表面。隨後灰塵擋住了陽光,天空開始變黑,氣溫急劇下降,植物死亡,冰川加速,很快就變成了近冰河時期的狀態。
  • 從12800年前的大坑中發現兩種金屬,科學家發現猛獁象滅絕原因
    遠古人類又洗脫一項「罪名」,他們沒有把猛獁象吃「滅絕」,一項令人意外的新研究表明,一顆將近13000年前襲擊地球的大型小行星,是「殺害」猛獁象的罪魁禍首。猛獁象滅絕的原因跟恐龍一樣。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科學家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地層中,觀察到大量的銥和鉑,他們認為這是12800年前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南卡羅來納大學考古學家克里斯多福·摩爾(Christopher Moore)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繼續尋找證據並擴大地理範圍。」
  • 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為地球敲響警鐘!
    25年前,人類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和行星的碰撞。1994年7月16日到22日,僅在一年前發現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SL9)的巨大碎片撞入木星,這一過程長達幾天時間,在木星大氣層製造了一個巨大,黑色的疤痕並且在其平流層造成卷流。 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撞擊給了科學家們研究新天體現象的機會。
  • 如何保衛地球,讓我們看看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25年前,人類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和行星的碰撞。1994年7月16日到22日,僅在一年前發現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SL9)的巨大碎片撞入木星,這一過程長達幾天時間,在木星大氣層製造了一個巨大,黑色的疤痕並且在其平流層造成卷流。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撞擊給了科學家們研究新天體現象的機會。
  • 宇宙撞擊導致了世界上最早的人類居住區之一的毀滅
    但是在湖泊形成之前,考古學家能夠仔細提取和描述許多材料,包括部分房屋、食物和工具,豐富的證據使他們能夠確定大約12800年前向農業的過渡。這是我們地球文化和環境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事實證明,阿布·胡瑞拉還有另一個故事要講。
  •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地球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在地球上有很多生命存在,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普通的生命,不過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人類誕生數百萬年前,不過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來自於地球本身,而是從其它的星球上誕生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26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的阻攔,地球會怎麼樣?
    經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發現,這顆彗星有很大的可能會撞擊到木星,而且預測出了撞擊的時間為1994年7月16日。這則消息公開之後,立即在全球天文研究機構和天文愛好者間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當時正處於人類深空探測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一些太空望遠鏡和行星探測器陸續發射升空,人們已經具備了可以深入了解太陽系運行規律的有利條件,但是在此之前,人們還從未在太陽系內親眼目睹彗星撞擊行星的「即時盛況」,這次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 26年前的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阻擋,地球會怎麼樣?
    這則消息公開之後,立即在全球天文研究機構和天文愛好者間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當時正處於人類深空探測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一些太空望遠鏡和行星探測器陸續發射升空,人們已經具備了可以深入了解太陽系運行規律的有利條件,但是在此之前,人們還從未在太陽系內親眼目睹彗星撞擊行星的「即時盛況」,這次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 地球生命起源如何,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太陽系還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星系,那個時候有著很多的彗星從太陽系邊緣而來,它們來到內星系之後,於各個行星發生碰撞,地球也遭到了彗星的撞擊,那個時候地球剛剛形成不久,還沒有水,彗星的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將生命的種子也帶到了地球。
  • 克洛維斯人或在1.2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中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對冰芯物質的調查結果發現,位於古老北美的克洛維斯人滅絕事件或與「大凍結」有關,該種群存在於12900年前,有證據顯示克洛維斯人的消亡涉及一次神秘的宇宙事件。研究人員認為位於格陵蘭地區的冰層中隱藏著關於地球遠古氣候變遷的信息,克洛維斯人滅絕時期地球上出現了溫度急劇下降的奇怪現象,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時一顆彗星進入了地球軌道附近並撞擊地球,產生的巨大塵埃導致了氣溫驟降,使該人種的滅絕。
  • 新研究認為5560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事件導致全球變暖
    美國羅格斯大學科學家近日在《科學》期刊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聲稱發現了關於始新世時期全球性氣候迅速變暖的新證據。他們發現了一些球形的玻璃碎片,並認為這些玻璃碎片應該是彗星撞擊地球後熔化的殘骸飛濺到半空中凝固而形成的。但是研究人員的觀點和解釋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其他一些相關專家對此持不同看法。
  • 萬年前,古代人類目睹了大事件:100千米巨型彗星撞上了地球!
    大約13000年前,末日般的場景籠罩著地球——接二連三的巨大火球照亮了整個夜空,緊隨其後的是強大的衝擊波和火災,地球表面十分之一的區域都閃耀著沖天火光。隨著火球墜落,在地球上掀起了厚實的灰塵擋住了陽光,天空也變黑了,隨著而來的是氣溫急劇下降,導致植物死亡,冰川前進。很快,地球變成了近冰河時期的狀態。而且,那個時候的人類見證了地球經歷的這一切。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項新的研究,這項新研究利用了地球化學和同位素標記,由二十多位研究人員參與,他們認數千年的撞擊事件在北半球地區殘留下了高濃度的鉑。
  • 科學家在最近撞擊地球的隕石中發現了水流動的證據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最近撞擊地球的隕石中發現了近期水運動的證據,研究人員考察了過去100年內撞擊地球表面的碳質軟骨隕石(CC)隕石後發現,水運動的證據意義重大,因為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上存在的水來自於隕石。但贊同這一理論的科學家們卻很難證明這一點,因為迄今為止回收的隕石中並不含有水。
  • 彗星撞地球和彗星碎片撞地球,哪個厲害?人類會因此滅亡?
    比如發生在12900年到11700年前的一段冷卻期----新仙女木期。地質證據表明,在此期間,地球北半球出現了一段快速降溫的時期。新仙女木期是地球歷史上一個值得注意的時期。這是地球變暖的幾次轉折點之一,地球變暖開始於大約兩萬五千年前。
  • 如果同樣數量的彗星撞擊火星後,火星會像地球一樣誕生生命嗎
    目前各種火星探測器並沒有在火星表面發現任何水源的存在或生命存在的證據,對於地球水源的來源,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來自含水量較高的天外彗星連續撞擊地球後留存在地球形成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假設有同樣數量眾多的彗星密集撞擊火星後會不會形成地球初期的環境,並且最終也能誕生生命呢?要回答這樣的疑問,我們可能需要先討論以下這幾個因素。
  •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我覺得在50年前是不可能的!30年前也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因為沒有發生過實際的案例!過去我們就不分析了,但是現在呢?答案是有能力!2000年1月18日加拿大的當地早晨,一顆直徑約6米的小行星闖入上空,隨著與地球大氣層的摩擦起火,產生太陽般的亮光,遠在800公裡之外的居民目睹了這一天文奇觀。
  • 甘氨酸可早於天體形成 為地球上胺基酸的宇宙起源提供有力證據...
  • 依蘭隕石坑鑽探發現強烈撞擊證據
    近日,依蘭隕石坑鑽探工作歷時80天結束,此次發現了強烈撞擊的核心證據。據了解,依蘭隕石坑鑽探首先遇到湖相沉積層,然後穿越撞擊產生的角礫巖層達到基巖,這是原定要達到的鑽探目標,與預測的數據基本吻合。據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介紹,在撞擊坑的底部提取到了強烈撞擊的一些物理證據,撞擊高溫高壓導致巖石發生劇烈變化的一些資料,這是撞擊的直接證據,確定這個隕石坑與地表發現的證據完全吻合。在鑽探過程中,鑽探隊提取了一套樣品帶回去進行分析,隕石坑的歷史、撞擊的準確時間都可以通過實驗室分析獲得數據,在今後幾個月裡可以獲得比較系統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