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樣數量的彗星撞擊火星後,火星會像地球一樣誕生生命嗎

2020-12-04 宇宙X謎

我們在研究某一個星球時常常喜歡拿地球和他們作對比,譬如在探索我們的近鄰火星時也是這樣的。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近且與地球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譬如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而且科學研究者大多認為火星可能會成為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星球,因此,數十年來火星也一直都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熱門星球,人們對這顆星球充滿了種種好奇與疑惑,雖然自1964年水手號發射成功到2012年的好奇號的登陸,我們接受了大量的火星信息與圖片,但是一次次的驚喜與失落始終沒能準確地回答我們心中多年的疑問:這個讓我們期望值很高的星球到底有沒有生命?

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屬於類地行星,只是火星看起來要小很多,直徑僅為地球的53%,質量更是只有地球的11%,且密度也不高。目前各種火星探測器並沒有在火星表面發現任何水源的存在或生命存在的證據,對於地球水源的來源,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來自含水量較高的天外彗星連續撞擊地球後留存在地球形成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假設有同樣數量眾多的彗星密集撞擊火星後會不會形成地球初期的環境,並且最終也能誕生生命呢?要回答這樣的疑問,我們可能需要先討論以下這幾個因素。

首先,要看彗星本身的大小和撞擊時的速度,由於火星的大氣層十分稀薄,火星大氣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表面大氣壓大約500—700帕。因此彗星在大氣層中燃燒有限,而在撞擊火星時將會發生非常激烈的爆炸,同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塵埃,如果彗星體積很大,激烈的撞擊後甚至可能會讓火星偏離現有的公轉軌道,並對自傳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彗星不停的撞擊產生的高溫和熔巖不但不利於水分的冷卻保存,也會使火星很長時間內成為一顆恐怖的煉獄之地。所以撞擊的彗星不能太大,速度也不能太快。

其次,要看彗星的含水量、數量多少以及撞擊的密集程度和時間長短。像地球這樣的一顆行星要儲存大量的水源,肯定不是幾顆彗星就能搞定的,必須要有連續數百萬顆甚至上億顆的彗星撞擊才行,而且絕大多數的彗星必須是高含水量的,假如彗星的含水量僅為10%以下,還沒來得及冷卻存儲就在撞擊燃燒後被高溫高壓蒸發等情況消耗光了,而且火星上到處是塵土沙漠、礫石,地表遍布著赤鐵礦(氧化鐵),吸水量會很高,如果是含水量不高的彗星撞擊,即使數量再多也難以形成大量的水源被存儲,然後還需要連續性的密集撞擊,總的時間跨度也得足夠長,不然今天撞一次明天撞兩次,也是難以形成充足水源的。

再次,是否能形成大氣層,同時形成大氣對流,以及能否形成一定量的臭氧層。由於火星本身體積和質量都相對較小,其引力和磁場也較小,從而對大氣層並不能像地球一樣產生足夠大的引力,蒸發的大部分水分子很可能會極速逃逸到太空中,或被太陽風吹散殆盡,這樣的話大氣對流也將很難形成,而臭氧層的形成主要是由氧原子和氧分子在第三種中性分子參與下進行三體碰撞時產生的,如果氧原子及氧分子的含量不足,再加之紫外線的強烈照射造成氧分子的大量離解,就會難以形成臭氧。沒有大氣對流和臭氧層的保護且大氣又很稀薄,即使火星上能夠產生生命,其長期存活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就更別說進化發展了。

最後,撞擊火星的這些彗星本身是否攜帶有生命的種子,或者火星上是否具有適應這種水源環境的生命或存在合成生命的碳基元素等。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彗星上可能存在各種不同的微生物,而火星上是否最終能誕生適應這些環境的生命體甚至像人類這樣的智慧生物,仍需一個長期發展進化的過程,雖然目前普遍認為,只要有水源的存在,其存在生命體存在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然而在這些彗星撞擊的過程中以及撞擊後的惡劣環境下,即使能留下水源,生命體的合成、生存或進化也將會是異常艱難。

據有關報導稱,國外有科學研究團隊通過長期研究,觀察到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在離太陽系較近的一個恆星系裡,發現疑似有大量彗星在密集性撞擊同一顆行星的情況,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地球早期水源形成的原因,當然這一發現目前尚不具備作為地球水源成因的證據。

總之,火星要形成像地球這樣的環境並誕生出生命,不僅僅需要數量眾多,含水量高的彗星撞擊,還要看火星本身的地質資源和實力,必須要同時擁有足夠的水源、形成大氣對流、臭氧合成以及誕生生命所需的有機化合物等諸多條件。即使2018年義大利科學家聲稱在火星極地發現了約20公裡液態湖,那也是位於極地冰川1.5公裡以下,且是個溫度極低、礦物質鹽含量很高的液態湖,假使在這樣惡劣環境下的液態湖裡存在生命,其也只能是苟延殘喘於地下而無法在地表生存發展,而如果在地下的生命想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甚至發展出高科技,小編認為,即使給它們數億年的進化時間都未必能如願以償。

好了,今天的問題是:你認為火星上會有高等智慧生物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大家的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敬請註明出處及本文作者名,否則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火星曾經被撞擊,地球也遭遇到碰撞,為什麼火星就不能誕生生命了
    生命的誕生是非常吝嗇的,即便這三顆星球已經如此相似,而且都在太陽身邊的「黃金距離」軌道上,但也只有一顆能夠誕生生命,因此似乎生命的誕生的最後滅絕或許就是不得不用多個相似的星球來碰運氣,其實宇宙的工程圖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這三顆星球,儘管在很多方面它們相互之間已經很像了,但實際上它們還是有雖然不明顯,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差別。
  •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地球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在地球上有很多生命存在,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普通的生命,不過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人類誕生數百萬年前,不過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來自於地球本身,而是從其它的星球上誕生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地球生命起源如何,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誕生於46億年前,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探索。科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來源於早期的彗星撞擊。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太陽系還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星系,那個時候有著很多的彗星從太陽系邊緣而來,它們來到內星系之後,於各個行星發生碰撞,地球也遭到了彗星的撞擊,那個時候地球剛剛形成不久,還沒有水,彗星的撞擊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將生命的種子也帶到了地球。
  • 衛星會和流星一樣飛向地球嗎?彗星又是為什麼撞擊地球?
    在我們頭頂的外太空有數量眾多的人造衛星,它們搭載著各種設備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用來服務或者科研工作,然而這些重達上千公斤的人造衛星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這些失去「生命」的衛星將脫離軌道漫無目的的漂浮在宇宙中,有的則徑直地衝向地球,但這些衛星會飛到到地球上,砸到我們嗎?
  • 火星和地球曾經有交換過生命嗎?
    地球和火星時不時地會遭受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其威力足以炸掉地球和火星上的巖石,並讓這些巖石碎片擴散到太陽系的空間中。有些地球巖石會落在火星上,而有些火星巖石則會落到地球上(這就是火星隕石的來源)。如果地球和火星能夠交換巖石,那麼它們之間也能夠交換生命嗎?
  • 彗星威脅性最大:撞擊地球 生命大滅絕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危險的較大型彗星的數量可能要比我們原先估算的更多。目前美國宇航局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於近地小行星對地球可能構成的威脅,但這項研究表明或許我們也應該將目光投放到更加遙遠的木星軌道之外,在那裡的無邊黑暗中隱藏著很多的彗星。
  • 研究表明生命的誕生條件,可能需要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才行
    在真正巨大的撞擊中,比如形成地球衛星月球的撞擊,一些大氣層也從地球的另一邊被踢出,這意味著更多的東西丟失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想成為一個有生命的世界應該完全忽略這些影響。如果一顆行星要發展出被認為是生命所必需的條件,最好是屬於吸收大量主要撞擊的中等類別行星,但不要太多以至於會失去了大氣層。
  • 彗星帶著「遺傳物質」撞向地球,此後誕生了生命?
    關於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科學界也通過各種已經掌握了的技術進行了各種猜測,其中之一就是和彗星有關,認為彗星在撞擊地球的時候把生命物質帶到了地球。這些彗星與太陽系一樣歷史悠久,所以保存著太陽系最原始的物質信息。如果能夠探索彗星上到底存在哪些物質,或許就能揭開生命起源之謎。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完成的任務,因為這些彗星距離地球實在太遠太遠了,想要近距離觀察他們非常的困難。
  • 彗星觸發地球生命的誕生嗎?有機分子是關鍵
    而隨著對彗星本質認識的加深,科學家們開始懷疑這類天體可能與地球上生命的最初出現存在著某種關聯。  生命的起源  大約46億年前,一團旋轉著的塵埃氣體盤中逐漸誕生了今天我們生活的太陽系。初生的地球是荒蕪而乾燥的,最早的生命究竟是如何出現的?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完全的解答。
  • 專家:地球的水來自彗星撞擊 每分鐘新增兩千噸
    地球擁有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翻滾的雲、充沛的雨,與月球相比,其水量可謂無窮無盡,是太陽系中名副其實的「水球」。地球上如此之多的、孕育出生命的水,也是從太陽風中得來的嗎?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麼地球上的水又是來自哪裡呢?
  • 如果沒有木星的阻擋,1994年那顆彗星會撞擊到地球嗎?
    在彗星撞擊木星之後,哈勃望遠鏡定期向外界公布觀測結果,從觀測到的畫面來看,此次撞擊發生在木星的南半球,這20多塊彗星碎片排著隊依次進入木星的大氣層,隨後產生強烈的、耀眼的光芒,撞擊使得彗核分崩離析,撞擊後的物質又迅速在木星大氣層中向周圍擴散,然後逐漸被木星濃密的大氣層所「湮沒」,只留下黑色的撞擊痕跡,隔一段時間以後這些黑色的痕跡也慢慢恢復本來的面貌。
  • 生命起源被找到!遠古太陽系被「轟炸」,才誕生了生命
    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那就是為何地球會在誕生後不久,就孕育出生命來了呢?前段時間,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研究發現,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或許與40多億年之前太陽系曾經遭遇過「轟炸」有關。
  • 地球早期的水可能來自於彗星,帶來水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了生命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生命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誕生人類,跟地球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地球海洋的面積佔到了全球面積的71%,根據科學家的探測研究,認為地球早期的生命可能也是誕生於海洋中。
  • 如果火星在地球位置上會出現生命,甚至智慧生命嗎?
    這是因為火星的質量不合適,在靠近太陽這麼近的位置上,吸引不住像月球這樣的衛星,而月球的存在又是地球出現生命的必要條件。1,首先月球穩定了地球傾斜的自轉軸,使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度基本長期不變,一年四季循環交替,使地球得以孕育生命。
  • 最新研究進展,生命是從小行星撞擊中誕生的?
    有人提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隕石坑誕生的。©美國宇航局地球上生命的誕生方式是科學界最大的謎團。「當巨大的隕石碰撞時,即使最初是具有破壞性的,它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生命的誕生創造一個綠洲。重要的是,這些生境在墜毀之前就不存在,並且如果沒有墜毀就不會發生。」說過。
  • 地球的生命究竟起源何處?科學家分析後認為:有可能起源於火星!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積極尋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學家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來源沒有明確的答案。有些人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地球本身產生的,這符合生命誕生的條件。其他人認為地球上的早期生命可能來自外太空小行星的撞擊。也就是說,小行星攜帶著生命的種子,並在撞擊地球後帶來生命。真相是什麼?我相信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 細思極恐,彗星撞擊地球離我們很遠嗎?會因被彗星撞擊而毀滅嗎?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面:一顆巨大的天體以極高的速度向地球飛速而來,倘若人類無法阻止它與地球相撞,那麼頃刻間地球就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人類也隨之失去自己生存的家園。這樣的災難給我們帶來了極大恐懼感,但是地球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據說早在恐龍時代就有彗星撞擊地球而是恐龍滅絕, 在影視作品中的彗星撞擊地球並非超現實,而是真實存在的,人類會像恐龍一樣滅絕嗎?其實彗星撞擊地球並非發生在遠古時代,離我們最近的也有幾次,其中就有發生在中國。
  • NASA預計2037年前送人類登上火星,火星會是人類的第二家園嗎?
    火星,在普通人看來是一個非常遙遠又神秘莫測的地方。在科學家的眼裡,它雖然表面上稀薄寒冷,乾枯死寂,但這種表象之下很可能隱藏著生命的奧秘。作為古希臘時期的戰神,活在神話裡的火星文化也吸引著許多的科學家,百年來,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從未停止,NASA預計2037年前送人類登上火星,火星會是人類的第二家園嗎?
  • 如果傑澤羅撞擊坑沒有化石,那麼火星基本與生命無緣
    《聖經中提到的大洪水在火星上也曾發生過,35億年前這裡水深近百米》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傑澤羅撞擊坑內部還有厚厚的一層沉積物,存在粘土物質,毫無疑問,這裡是個火星版的長三角,如果火星有生命,那麼我們在傑澤羅撞擊坑中一定會找到生命痕跡。反之,如果傑澤羅撞擊坑沒有化石,那麼火星基本與生命無緣。
  • 26年前,如果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因此,科學家們目前普遍認為,正是當時一顆直徑達10公裡的小行星撞在了這裡,形成了巨大的隕石坑,也徹底滅絕了地球當時的霸主恐龍。一想到這裡,科學家們不禁脊背發涼:如果未來有其他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否會導致人類滅絕呢?如果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我們今天還能倖存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