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拿下奧斯卡的《極速車王》?點我!

2021-01-08 踢車幫

《極速車王》,還是中文的翻譯講究「信、達、雅」,如果按照這部奧斯卡獲獎電影的英文名字直接翻譯的話,《Ford V Ferrari》,「福特大戰法拉利」,除了孫悟空大戰XXX之外,這麼草率的名字不太常見。

注意,名字裡沒有用Ford 「VS」 Ferrari,而是在兩個汽車品牌中間用的字母「V」,Ford在前,V在後,Ferrari在V後面,不用看,就知道結局肯定是福特贏了法拉利,這麼直白的標題也不常見,因為假如有「奧特曼大戰葫蘆娃」,我都猜不出來最後誰會贏。

一下子從名字上就劇透到了結尾,豈不是沒勁?!如果是一個非車迷的觀眾來看的話,我猜這部電影的尿點恐怕不如《速度與激情》系列給的猛烈,如果是車迷,或者是賽車迷呢?

從劇情的設計來看,它非常符合美國電影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風格,而且不是「在集體中樹立典型」的常規手法。故事結構緊湊,而且畫面體現出的內容相比《速度與激情》系列更貼近真實,畢竟這是按照真實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

和打打殺殺系列相比,賽車題材的電影並不算多,主要是符合真實故事,且製作精良的不多,比如講述尼基勞達與詹姆斯亨特在F1賽場上較勁的《Rush》算一個,去年韓寒導演的《飛馳人生》也算一個。與這兩個電影相比,《極速車王》顯然在劇情、畫面、故事情節等方面更勝一籌。

當然,電影裡有幾個要點,也有一些背後的故事,我認為有必要和大家來分享一下。

★勒芒——連接歐美廠商廝殺的紐帶

上世紀5、60年代,甚至之前,美國與歐洲的汽車製造商表現得非常「和氣」,尤其在賽場上,歐洲人玩自己的F1和勒芒,美國人對納斯卡和戴通納情有獨鍾。前者玩的是操控性,後者追求的是動力性,大家井水不會犯河水。

到了60年代,一心沉浸在賽車事業上的恩佐法拉利,過度追求精益求精,在當時,法拉利的跑車是一流的,賽車也是一流的。比如1962-1964年間製造的39輛250 GTO,到現在依然是頂級收藏家們最渴望擁有的收藏車型之一。

在賽道上,法拉利在1958年終結了捷豹D-Type的傳奇時代,並在1960-1965年,連續6年統治著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是當時無人可以撼動的王者。但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汽車品牌福特為什麼會跑到歐洲來和法拉利較勁呢?原因也在於恩佐法拉利。

過度追求賽車研發的恩佐法拉利,已經無法靠銷售自家生產的跑車來維持它熱愛的賽車事業,這時候,福特汽車向義大利的摩德納拋出了橄欖枝,準備收購法拉利。本來時間好事,畢竟恩佐法拉利又可以獲得充足的資金來繼續他的賽車事業。

不過,雙方卡在了一個問題上:法拉利要繼續玩賽車,而福特不同意。在福特的眼裡,他們認為,福特汽車在當時是汽車製造商中的絕對霸主,沒必要在賽道上浪費錢財,而法拉利認為賽車事業是躍馬品牌的命根子,離開賽道的躍馬是沒有靈魂的,和毛驢沒什麼兩樣。再加上恩佐老爺子本身就看不上美國人,結果很順利的就談崩了。這讓遠在底特律的亨利福特二世很沒面子,於是就立了個毒誓:不惜一切代價,在勒芒賽場上幹掉法拉利!

★讓美國人在勒芒揚名吐氣的福特GT40

從勒芒賽事誕生到現在,縱觀歷屆冠軍,基本都被歐洲汽車廠商奪得,賓利、阿爾法羅密歐、捷豹、法拉利、標緻、保時捷、奧迪,都建立過屬於自己的王朝時代,三連冠是常事。而美國,並不擅長在具有連續彎道的賽道上比賽。

習慣展現強勁馬力的美國性能車,如何在歐洲賽場上贏了法拉利?這就不得不提電影的主角之一卡羅爾謝爾比了。

謝爾比本身也是一名賽車手,只不過因為心臟疾病的原因,他的賽車生涯比較短,36歲就退役了。退役後的1960年,他上演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好戲,先寫了封信給英國的AC汽車公司(當時英國Bristol Car公司不再給AC公司提供發動機),說如果你能給我一個車身的話,我可以給它安上福特的發動機,然後又寫信給福特公司,說你如果能給我一臺發動機的話,我可以把他安裝在AC的車身上。

這恐怕是在家叫人來吃火鍋,自己準備個鍋就行的典型例子。兩家汽車公司就這麼被謝爾比成功地忽悠了,於是謝爾比用一臺福特的4.3升V8發動機和AC的車身,打造出了第一輛Cobra(眼鏡蛇)汽車,並於1962年的紐約車展上大放異彩。

經過李艾柯卡的主動上門求助後,謝爾比打造出了福特GT40,它擁有強勁的動力和出色的空氣動力學,並且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完勝法拉利取得冠軍。此後的三年裡,GT40賽車又進行了升級改進,代號為GT MK系列,並在1967、1968和1969年連續擊敗法拉利贏得冠軍。這也是美國汽車廠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勒芒的歷史上蟬聯冠軍。

★賽車史上的醜聞——三車一同衝線

輝煌的同時也伴隨著不光彩的醜聞,就是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由於法拉利賽車幾乎全軍覆沒,比賽即將結束前,前三名已經確定被福特汽車包攬。於是福特汽車公司的領導層突發奇想,打算讓領先的肯邁爾斯放慢腳步,等待後面兩輛福特賽車,然後三輛車一起衝過終點線。這樣的畫面將呈現出福特汽車在賽場上絕無僅有的輝煌時刻。

不過,這對視取勝為生命的車手來說,簡直是無法容忍的醜陋之舉。無奈,在「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肯邁爾斯不得不妥協。結果,由於按照賽車行駛距離來判定最終名次的規則,被本應取得亞軍的布魯斯邁凱倫(出發位置比肯邁爾斯靠後)撿到了冠軍。

由於利益關係,賽車場上也出現過類似的「讓車」事件,比如2002年的F1奧地利站,法拉利車隊的巴裡切羅從排位第一發車並領跑全場,最後一圈時收到車隊指令,要其減慢速度,結果在離終點不到100米的地方放過了隊友麥可舒馬赫,拿到了亞軍,為的是保全車隊積分。2018年F1俄羅斯站,梅賽德斯-奔馳車隊的博塔斯也為漢密爾頓「讓車」,為的是讓漢密爾頓鞏固領先地位。

這些「車隊指令」對於車手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無奈商業化的體育,總要做出一些取捨。就拿電影裡的福特車隊來說,一邊是車手為死而搏的冠軍席位,一邊為的是商品車大賣,誰是誰非?讓車到底是否違背體育道德?這一話題至今也無解。

★撿來冠軍的布魯斯,就是你認識的這個邁凱倫

因肯邁爾斯等著大家一起衝線,而意外撿到勒芒冠軍的布魯斯邁凱倫,可謂真正走了狗屎運。其實,他是F1車手,而且在1959年獲得美國大獎賽冠軍時,22歲的他是當時F1史上最年輕的分站賽冠軍車手。

1963年,布魯斯邁凱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Bruce Mclaren Motor Racing」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專門製造超級跑車的公司——邁凱倫。1966年,邁凱倫F1車隊車隊在摩納哥大獎賽上首次亮相之後,好事成雙,布魯斯就與另一位車手克裡斯阿蒙攜手從肯邁爾斯的手中「撿」到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

不幸的是,在1970年,布魯斯邁凱倫在英國古德伍德賽道測試賽車時遭遇車禍後去世,年僅32歲。

★擔當伯樂的李艾柯卡

當時主掌福特汽車公司銷售業務的李艾柯卡提出,要通過賽車所取得的業績來展示品牌影響與技術含量,正如他在影片裡的一段對話:法拉利賽車「是因為他造的車數量最多嗎?並不是,而是因為他的車代表著勝利,他們總是贏得勒芒車賽,人們也想參與到這份勝利當中去。」

與此同時,艾柯卡提出當時的年輕消費者不再喜歡老舊古板的汽車造型,產品需要進行年輕化設計。於是,福特汽車在1964年先推出了野馬,後借著恩佐法拉利與亨利福特二世結梁子,李艾柯卡找到了卡羅爾謝爾比,共同推進福特的賽車事業項目。

「野馬」推出後,第一年的銷量就達到了42萬輛,創下了全美汽車製造業的紀錄,並緊接著為福特汽車帶來11億美元的純利潤。後來,李艾柯卡又成功帶動了福特汽車多款車型的銷售,並於1970年當上了福特汽車公司的總裁。

不過,亨利福特二世在1978年把他開除了。離開了福特汽車之後,李艾柯卡的銷售才能繼續在克萊斯勒公司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將公司從他剛入職時瀕臨倒閉的狀態,成功挽救,用了5年時間,讓公司還清了所有債務,重整旗鼓。

作為賽車題材的電影,《極速車王》儘量做到了事實的還原,但畢竟是電影,需要一些誇張的手法在能表現出故事情節的張力,比如下大雨後速度依然不減,彎前剎車不降檔……

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很難在勒芒中識別出GT與原型車組的區別,FIA稱只有合法的市售車型才能參賽,所以基本上都是GT賽車來進行參賽,而GT組裡處於領先的往往都是進行了輕量化的原型跑車。到了60年代,FIA將賽事規則進行了改進,原型車的製造數量極為稀少,而GT賽車是基於量產跑車而製造。換句話說,要麼就製造幾輛小排量發動機的原型車,要麼就製造25輛以上的大排量跑車。

至於為什麼換擋極限不超過7000轉?姑且作為直男們討論的話題吧,在我看來,7000也好,8000也好,在這部電影裡,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反正它已經拿了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值得一看。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賈雲濤

相關焦點

  • 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8月7日,全擎啟動
    《極速車王》由《金剛狼3:殊死一戰》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貝爾打造
  • 《極速車王》
    《極速車王》定檔海報奧斯卡獲獎視聽效果 還原熱血競速場面 《極速車王》由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掌舵,此次挑戰全新的競速加傳記題材也正憑藉著出色的視聽效果,《極速車王》不負眾望,成功地突破重圍,力壓眾多大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極速車王》真實版「速激」!
    賽車題材影片《極速車王》這部斬獲兩項奧斯卡獎的年度佳作,由超豪華陣容全情打造,奧斯卡提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攜手兩位奧斯卡獎得主馬特·達蒙及克裡斯蒂安
  • 新片速遞 | 8月7日《極速車王》等你來看!
    《極速車王》8月7日即將上映昌江中視國際影城預售火熱進行中!
  • 《極速車王》曝幕後特輯 達蒙貝爾演繹賽車兄弟情
    《極速車王》曝幕後特輯 達蒙貝爾演繹賽車兄弟情 時間:2019.10.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丸子 分享到:
  • 《極速車王》裡沒有車王,只有生命的意義
    注意:本文有劇透《極速車王》其實不叫「極速車王」,原版片名挺直白——福特VS法拉利(Ford v Ferrari)。現在的譯名,大概是為了不得罪兩大著名汽車商吧。但即使是原版片名,也是「唬人」的。看完本片,你就知道,故事根本不是圍繞著這兩家汽車商的相愛相殺展開。
  • 貝爾新片《極速車王》定檔8.7:福特逆襲擊敗法拉利
    據官方消息,由中影/華夏發行,美國迪士尼影業全球呈現,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賽車題材影片《極速車王》日前正式定檔,將於8月7日(周五)正式登陸中國內地。
  • 8月7日《極速車王》爭霸賽邀您觀賽!
    《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導演: 詹姆斯·曼高德編劇: 詹姆斯·曼高德 / 傑斯·巴特沃斯 / 約翰-亨利奧斯卡獲獎影片《極速車王》由馬特·達蒙、克裡斯蒂安·貝爾領銜主演,《金剛狼3:殊死一戰》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執導,講述美國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和賽車手肯·邁爾斯,戰勝公司幹預、物理定律和他們自己的心魔
  • 《極速車王》兩大男神同臺飆戲
    賽車題材影片《極速車王》發布定檔預告,宣布將於
  • 極速車王 (2019)類型:劇情 / 傳記 / 運動 片長:152分鐘
    大家好,我是怪蜀黍看電影!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極速車王》又名《極速傳奇:褔特決戰法拉利》的電影,感覺不錯的小夥伴請多多支持、關注!《極速車王》是由詹姆斯·曼高德執導、編劇: 傑斯·巴特沃斯 / 約翰-亨利·巴特沃斯 / 賈森·凱勒,導演詹姆斯·曼高德1995年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說不出的情話》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1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最佳導演獎,然後接連執導以下作品。
  • 極速車王:傑森伯恩和布魯斯韋恩的一場奧斯卡級的存在主義賽車戲
    在《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的最後,貝爾飾演的賽車手在夕陽中車子失控衝向人生終點時,這句話平靜的在生與死之間被緩緩地念出,有時候,生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許在拼盡全力致死的那一刻,我們在能明白那個問題,我,是誰。
  • 【Var-新片定檔】《極速車王》真實版「速激」!兩大男神同臺飆戲,8月7日上映
    賽車題材影片《極速車王》發布定檔預告,宣布將於8月7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 《寄生蟲》成92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刷新韓國電影歷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0日電(袁秀月) 當地時間9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多項大獎塵埃落定。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4項大獎。芮妮·齊薇格憑藉《朱迪》獲得最佳女主角,華金·菲尼克斯憑《小丑》拿下最佳男主角。
  • 《寄生蟲》和奧斯卡,對中國導演來說是一個打擊
    最佳音效剪輯得主唐納德在獲獎感言中說:「《極速車王》應該是20世紀福斯製作的最後一部影片,我們的導演詹姆斯·曼高德應該提名最佳導演。」 新貴Netflix今年幾乎全面遇冷,重磅影片《愛爾蘭人》全軍覆沒。
  • 韓國《寄生蟲》成奧斯卡92年來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在拿下最佳原創劇本獎時,奉俊昊說:「寫劇本總是孤獨的旅程,我們寫劇本不是為了代表國家,但這的確是給韓國的第一座小金人。」編劇韓進元表示:「美國有好萊塢,韓國有忠武路,我將會與忠武路的電影人共同分享這個獎項。」此前,《寄生蟲》在頒獎季中勢如破竹,收穫了超過100個獎項,足見國際影人對這部韓國電影的喜愛。
  • 《寄生蟲》獲奧斯卡,韓國牛逼!
    獲獎名單如下——最佳影片:寄生蟲最佳女主角:蕾妮·齊薇格最佳女配角:蘿拉·鄧恩最佳國際電影:寄生蟲最佳原創劇本:寄生蟲最佳剪輯:極速車王最佳服裝設計:小婦人最佳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4最佳原創歌曲:火箭人最佳化妝設計
  • 韓國電影《寄生蟲》成奧斯卡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寄生蟲》反映了現代都市首爾的貧富分化問題,一舉拿下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國際影片在內的四項奧斯卡大獎。「我從沒想過會拿下大獎,」奉俊昊在獲頒奧斯卡最佳導演時說。他向一同提名的其他四位導演致敬,「我真想拿個德克薩斯電鋸,把奧斯卡獎鋸成五份,和你們一起分享。」
  •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完整名單正式出爐!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在北京時間晚間9時許,公布入圍名單。金球獎新科影帝後《小丑》華金·菲尼克斯、《茱蒂》蕾妮·齊薇格、《別告訴她》奧卡菲娜無懸念取得最佳男女主角入門券,被視為是奪獎有力人選!
  • 真實事件改編 這部電影斬獲奧斯卡四大提名
    近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了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其中賽車電影《極速車王》共獲得4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混音音效。頒獎典禮將於2月9日舉行。據了解,《極速車王》的英文原版片名為《Fordv.Ferrari》,是詹姆斯·曼高德執導,馬特·達蒙、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的賽車電影,改編自A·J·貝米的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該電影講述了亨利·福特二世、天才企業家李·艾柯卡和賽車冠軍肯·邁爾斯、工程師卡羅爾·謝爾比一起經營福特公司,製造夢幻跑車福特GT40,與法拉利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激烈競爭的故事。
  • 奧斯卡:韓國電影《寄生蟲》攬最佳影片等4項大獎
    美國時間2020年2月9日(北京時間2020年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頒獎典禮,《小丑》、《1917》、《好萊塢往事》、《寄生蟲》等多部熱門影片對24個獎項展開角逐,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仍未設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