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海洋,認識一種鹹魚——斑竹條紋鯊!!!

2020-08-28 六小萌寵

斑竹條紋鯊


簡介

斑竹條紋鯊是鬚鯊科斑、竹鯊屬魚類。體呈圓柱形或稍平扁;體側具一隆脊;頭側不具皮瓣,吻窄圓,眼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鼻孔下側位,鼻孔緣具短而尖凸之須;具鼻褶;具口鼻溝;噴水孔中大,約等於眼徑;鰓裂小,第四及第五鰓裂重疊,內鰓不具濾器;口裂小,腹位,近於平直;齒具中央齒尖,側邊小齒尖或有或無;背鰭2個,小而上角鈍圓,後端凹入,下角尖突,第一背鰭起點約在腹鰭基底中部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腹鰭與臀鰭間;胸鰭與腹鰭略小,同大或胸鰭略大;臀鰭小,起點遠於第二背鰭后角之後,基底長短於尾鰭下葉基底長,而與尾鰭下葉之起點僅以一窄凹窪分隔,其間距遠短於臀鰭基底長;尾鰭上葉略往上揚,上葉略發達,腹緣明顯;尾鰭下葉低平而延長,但前部不突出,後部具缺刻。體呈灰褐色,除幼魚外,體側不具橫紋或淡色之斑點。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沿海珊瑚礁區,經常棲息於潮間帶,屬中小型底棲性鯊魚。活動緩慢,常蟄伏於礁區附近海床。離水後可存活約12小時。夜行性。以底棲之魚、蝦、蟹、貝類等為食物。


形態特徵

斑竹條紋鯊體長最長約104釐米。體延長細狹。尾細長,比頭和軀幹長1.5倍餘。頭長几為全長1/6。背面在兩背鰭之間有1縱行皮嵴。吻中長,寬而圓鈍。眼小,橢圓形,無瞬膜,距第一鰓孔與距吻端約相等。鼻孔近口,具鼻口溝;前鼻瓣前部具一尖長鼻須,伸達上唇,後部廣圓形突出,鼻間隔後緣稍凹入;後鼻瓣前部具一平扁半環形皮褶,後部具一螺旋形皮褶,沿著鼻口溝外側,與上唇褶相連。口寬大,平橫,距眼的前緣垂直線比距吻端近許多;唇褶寬短,位於口側,下唇寬扁,成一連續橫褶,後緣游離波曲。齒小,齒頭三角形,側齒頭細狹或無,多行在使用。噴水孔小,幾全部位於眼的後半部下方。鰓孔狹小,最後1個最寬,最後2個很接近,最後3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從日本至澳洲北部海域。在中國分布於臺灣海域、南海。

國家: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北領地、昆士蘭州)、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越南。





繁殖方式

卵生,卵殼圓形。配對的卵被釋放到底棲環境中。卵盒長11釐米×15釐米,扁平。胚胎完全以卵盒內的蛋黃為食,直到孵化並自由遊動。在圈養中,從雌性被釋放後可能需要長達4個月的時間才能孵化。孵化後,幼鯊總長為13-17釐米。


保護措施

該物種在澳大利亞東海岸的大堡礁海洋公園和摩頓灣海洋公園中受到保護。雖然在公園的大部分區域仍然允許捕魚,但該物種並未成為主要目標魚類,由於其總體堅韌性,很可能在捕撈中倖存下來。

在泰國普吉島,曾經有一次從人工繁殖的水族箱種群(普吉島海洋生物中心)中重新放養野生種群,其中包括在2004年12月2日釋放6-12個月大的99條人工繁殖的點紋斑竹鯊。

巴布亞灣對蝦拖網漁業是根據巴布亞紐幾內亞國家法律和條例管理的,並且有一些季節性關閉措施。


主要價值

主要以底拖網或沈底刺網捕獲,一般被利用加工為鯊魚醃或製成魚槳、魚丸等,大型水族館偶有展示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斑竹條紋鯊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了下,喜歡的朋友關注下 ,下期我們來談談海鰻。


相關焦點

  • 【海洋科普】鹹魚突刺?一條被劍魚殺死的鯊魚
    【海洋科普】鹹魚突刺?>青島水族館青島水族館官方微信,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新發現↓>據《紐約時報》報導,最近在利比亞海灘上發現了一條非自然死亡長尾鯊屍體。
  • 海洋百科——錘頭鯊
    錘頭鯊是海洋中最奇特的居住者之一。「每個人都想知道為什麼錘頭鯊具有那麼奇怪的腦部,」 佛羅裡達州大西洋大學的Michelle McComb博士表示。一個可能原因就是鯊魚的視覺。在開始之前,先要澄清一件事情。錘頭鯊不止一種,分類學家發現有8種不同的鯊魚都有這種類似錘子的扁平頭部。一種可能是,這種扁平的頭部可以提升鯊魚的遊泳效率。
  • 陽春三月,芳菲四月,走進大自然,每天認識一種新花兒
    春天是萬物復甦、百花盛開的季節,只要你走進大自然,就可以看到綠油油的草木和色彩繽紛的鮮花。它們爭奇鬥豔、各有千秋,吸引來無數人的目光並與之合影留念。世界上花的種類有45萬種。平時最常見的花卉有十種。它們是我最近剛認識的花兒。走進大自然,每天那能認識許多新鮮的事物。很高興我又認識一種新的花兒,在許多公園都見到過,形狀特別,如火紅的刷子,又如巨大的鞭炮。火樹紅花,滿枝吐焰,它就是紅千層(Callistemon rigidus R.
  • 鯊中異形——錘頭鯊
    提到海中霸主,一般大家都會想到鯊魚這種殘忍兇猛的海洋動物,流線型身軀和魚鰭也成了鯊魚的標誌。但有的鯊魚就不走尋常路,在進化的大道上放飛自我。今天就來看看這一種奇特的鯊魚——錘頭鯊。錘頭鯊錘頭鯊也叫雙髻鯊,和我們平時認識的鯊魚比起來,它的頭部就像是大錘頭,兩邊眼部和鼻孔分別向外垂直身體凸起一截
  • 走進深藍丨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甚至不如月球表面!海洋大數據助力認識...
    齊魯網4月20日訊 《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節目。通過人物專訪與紀實短片相結合的節目形態,宣傳海洋科技發展進步,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環境資源建設等,節目每周六晚9:10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首播。海洋大數據是深入探索海洋的基礎,也是智慧海洋建設的靈魂。隨著數據科學的迅猛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超算被稱為帶動海洋科學發展的「新三駕馬車」,而海洋大數據也成為從認識海洋到經略海洋的必經之路。
  • 元氣騎士:萌新手中的鹹魚,大神掌中深海巨鯊,手速領域再添猛將
    可是除了這兩種裝備劃分方式,在涼屋給予的官方評級以外,其實在遊戲裡還隱藏著另一種更為特殊的小群體,老宅習慣將它們稱之為「家族」。就以遊戲中的「鷹之家族」為例,作為單發武器領域中成員最多的家族,擁有從白武沙漠之鷹到紅武雪人之鷹共計9種形態各異的「鷹」所組成,而當玩家在遊戲中集齊全部鷹之成員後,就可召喚唯一的隱藏寵物:貓頭鷹。
  • 圖畫百科 > 你不了解的鯊魚世界 #5 鼠鯊目
    細尾長尾鯊(Alopias vulpinus),長度可達6.1米(雖然也有記錄某長7.6米的個體,但數據有爭議),壽命可達25年。這種鯊魚分布廣泛,在全球溫帶與熱帶海洋均有發現。它們主要捕食海洋中的群遊性魚、烏賊、章魚以及大洋性甲殼動物,偶爾也會跳出水面享用一餐海鳥。細尾長尾鯊能夠利用它們華麗的尾鰭將獵物打昏,但是面對人類它們卻無計可施。對人們來說,它們的肉、肝臟和鰭都是美味。這也造成此物種數量下降,目前屬於易危物種。· 姥鯊科 姥鯊屬 ·
  • 海洋科普(846)| 豹紋鯊,原來你是這樣的一隻鯊魚
    本文來自 長沙海底世界、這裡是海洋(ID:zghaiyangwang)
  • 漫遊於深海,尋蹤錘頭鯊,你不知道的錘頭鯊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小編,錘頭鯊的頭寬寬,有點與眾不同,藉助它來搜尋和鎖定獵物,可別被它的長相嚇倒,勇敢地走進它認識它,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特質。錘頭鯊的身體又長又光滑,悄無聲息地在黑暗的大海中快速前行,你知道為什麼嗎?鯊魚是一種魚,鯊魚和大多數魚不同,它們的骨頭是軟骨。
  • 既有顏值又溫柔的鯊魚——豹紋鯊
    自然界是一個美麗且殘酷的世界,除了在天空翱翔的鳥類,還有地上草原馳騁的獵豹,生命的多樣性襯託出這一個美妙的世界,當然海洋作為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深奧的秘密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點,雖然我們不能親自體會海洋中生命的豐富多彩,但我們對海洋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向前,海洋給予我們的驚喜往往是那些妙不可言的生命
  • 與鯊共舞竟被咬 海洋公園:鯊魚咬人是自衛行為
    傷者反駁違反潛水規定一說 稱受到鯊魚主動攻擊 教練同時餵食且刺激鯊魚皮膚的行為不妥      昨天晨報熱線《與鯊共舞竟撞到鯊牙》一文,報導了來自法國的潛水愛好者在長風公園海洋世界參加「與鯊共舞」潛水項目時,被鯊牙咬傷右耳後部的事情。 意外發生後,長風公園海洋世界方面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是遊客在沒有得到教練員示意的情況下,違規上浮才撞到鯊魚受傷的。
  • 見過天使鯊(Angel Shark)麼?一種極度瀕危罕見的鯊魚種類
    因為這種鯊魚在海洋裡已經極其少見,屬於極度瀕危的物種了。如果哪個潛友親眼見過,歡迎分享潛水經歷。實際上,天使鯊是歐洲水域中最瀕危的魚類。由於其體型大,體弱,繁殖力又低,特別容易受到捕魚和棲息地退化的綜合影響。曾經有3種天使鯊分布在整個東大西洋和地中海。所有這些均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度瀕危」,是世界上鯊魚和魚類中第二大受威脅物種之一。
  • 三亞封存600公斤錘頭鯊 將加強海洋野生動物保護力度
    新華社三亞4月9日專電(記者鄭瑋娜、王軍鋒)4月9日,網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發布圖文稱,三亞水產碼頭當街低價售賣近百條瀕危鯊(學名:雙髻鯊),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當日,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接到相關舉報後,第一時間派出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目前,該局工作人員已將查獲魚類進行封存,對相關涉事人員進行筆錄。
  • 錘頭鯊被 「誤捕」,我們該怎麼辦?
    「錘頭鯊在南海過去屬於比較普通的魚類,因此許多漁民和商販並沒有完全認識並學習有關法律法規,過去的捕撈慣性還沒有及時『剎住』」, 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章華忠說。這600餘公斤錘頭鯊被處理後,放在冷庫內30餘個泡沫箱子中,被一塊一塊的分解成錘頭鯊肉層層疊放在泡沫箱內,流淌著鮮紅的血液。
  • 澳海域發現一條罕見的鯊魚,短毛貓鯊體長50釐米,對其種群了解不多
    在海洋生物中,鯊魚並不單單是指大白鯊,大白鯊是鯊魚中一種,鯊魚的種類非常繁多,已知的鯊魚大約有300多種,有很多鯊魚品種比大白鯊更為罕見。近日在澳洲的大堡礁海域中,一艘「Falkor」號科考船的船員們發現了一條罕見的鯊魚——短毛貓鯊,短毛貓鯊種群的發現次數非常有限,人們對其短毛貓鯊種群了解不多,所以這種鯊魚品種非常罕見。
  • 《鯊海》:一場恐怖到窒息的禁忌遊戲!
    2012年的《奪命雙頭鯊》,導演編劇的搞笑能力像是開過光的。讓這個鯊魚長出了倆頭,這劇情也是撒狗血撒出新高度,一條能引發海嘯的巨型雙頭鯊關鍵時刻居然撞不開一扇小木門……旅行中一次偶然的邂逅,讓倆人認識了兩個當地帥哥。
  • 飢餓鯊世界災難鯊
    飢餓鯊世界災難鯊,這是一款全新打造的模擬生存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將會作為一隻鯊魚進行體驗,遊戲當中通過不斷的收集資源來提高自己的等級,通過不斷的解鎖更多的超能力,能夠讓你的鯊魚變得更加強大,感興趣的玩家這款遊戲推薦給你,不要錯過。
  • 危險與美麗並存,世界各大絕佳觀鯊點
    這些美麗的海洋動物最長可達5米,可以重達635公斤。虎鯊是兇猛的獵手,即使海豚和鯨魚儘量避免,所以難怪它們被稱為一個海裡最危險的魚。任何事情都不能和在水下看到錘頭鯊風暴從你身邊經過相比。這種瀕臨滅絕的物種有時很難被發現,但是你可能會在下面這些地方發現它們:墨西哥:索科羅島哥斯大黎加:科科斯島哥倫比亞:馬爾佩洛島巴哈馬:比米尼群島拉央拉央島(彈丸礁)、詩巴丹島斐濟:瓦努阿萊武島菲律賓:圖巴塔哈群礁印度尼西亞:龍目島、班達島馬爾地夫:Fuvahmulah環礁你認識豹紋鯊嗎
  • 《鯊灘》,是不是《大白鯊》之後最好的鯊魚恐怖片?
    來聊一聊鯊魚恐怖片吧,因為前幾天看了《鯊海》,於是重溫了《大白鯊》……說起恐怖片,鯊魚片大概是比較重要的一種了。一是鯊魚本身兇猛,二是海洋的未知性增加了恐怖元素。所以,自《大白鯊》以來,鯊魚恐怖片層出不窮……其實看了《鯊海》,想起了2016年的《鯊灘》。
  • 巨齒擬噬人鯊與梅爾維爾利維坦鯨,稱霸海洋的最強掠食者
    點讚、收藏加關注,謝謝(*°°)=3今天講的是新生代的海洋掠食者:梅爾維爾利維坦鯨和巨齒擬噬人鯊。至於龍王鯨嘛……還是得介紹一下的哈。龍王鯨生存於始新世中晚期,體長11~17米。完完全全是一根大麵條。但他們依然不是頂級掠食者,在始新世的海洋中還遊弋著另一種碩大的史前巨獸。龍王鯨白堊紀大滅絕,幹趴了滄龍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