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停用尿不溼最合適的時間,不是一歲,而是這個時候

2020-12-04 母嬰說事

其實現在也是有很多的媽媽自己帶著寶寶的,對於現有的年輕人來說,養育小寶寶的同時,穿尿不溼可是個很順手的事了。畢竟這種尿不溼給新晉媽媽們帶來了諸多的好處。就比如說我的同學小麗就是一位新媽媽,可以說自己一手把女兒帶大的。小麗也是很自豪的,畢竟孩子在自己的教導下自己學會了怎樣去穿衣服,怎樣去洗臉,去吃飯去刷牙及大小便等,但是對於它唯一的一個擔心就是女兒現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一直穿著尿不溼,到現在為止兩歲半了,還是一直沒有戒掉,這可擔心著媽媽了,畢竟再過幾個月就要到了上學的時間了,要是再不好好鍛鍊一下,到時候老師可得找家長了。

其實我們在這裡也得重點說一下這個尿不溼所帶來的一些好處。畢竟現在的年輕爸媽洗尿布的沒有幾個,這種尿不溼等小寶寶使用完了之後,就可以直接把它們丟掉了。這樣也能省下很多的時間來,二來就是可以讓爸媽們晚上睡覺也能休息一下,再有就是不會出現尿床的現象,平時也能省去衝洗床單的現象了。另外一個就是可以更好的提升小寶寶的睡眠質量了。所以這才讓很多的家長朋友們喜歡給孩子們使用這種尿不溼了。

其實在我們喜歡的這個東西的時候,也是會有兩面性的。我們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可以給他們穿一下,但是到了他們上幼兒園的時候,年齡也開始大了,就要慢慢讓他們戒掉這個尿不溼了。其實我們要說的就是戒掉這個尿不溼不是看小寶寶的具體年齡大小是什麼時候,而是具體的小寶寶要具體的對待才行的。

其實對於戒掉尿不溼的問題來說,也沒有什麼固定的時間來規定的,如果說我們的小寶寶可以自己去表達出自己有大小便的意思了,那么爸媽們可以自己直接把這個尿不溼給戒掉了。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小寶寶白天的時候可以不用穿尿不溼。我們最好是選擇在夏天的時候可以不給他們穿,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所以這個時候就算是尿了褲子也是不容易引起感冒的,再有就是夏天的時候衣服也是比較單薄的,洗起來也是很方便的。等到尿了之後一定要早早換上新的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如果說是一直拖著,就很容易引起皮膚疹的現象,所以就會出現皮膚病的現象發生了。

第二個就是家長要掌握好小寶寶尿尿或是拉臭臭的這個規律就行了。在這個時間段裡小寶寶一般變化不大,那麼媽媽到了時間之後就要問一下小寶寶要不要尿尿,要不要拉臭臭,如果說是小寶寶說尿或是說拉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帶他們去衛生間裡排洩就行了。但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一定要仔細去看一下小寶寶的這個排尿的時間間隔方面,這樣就能掌握出規律來了。還能讓小寶寶自主的去排尿了。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在晚上的時候要看一下小寶寶的尿不溼,如果說一整個晚上小寶寶的尿不溼都是乾燥的,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看看持續多長時間,如果說時間長的話,可以不用再給他們使用尿不溼了。再有就是看到小寶寶醒著,突然想來要拉臭臭或是尿尿的話,那麼晚上完全可以不用再給小寶寶使用尿不溼了

其實讓我們的小寶寶戒掉尿不溼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們要懂得去花些時間,花些精力來做,這要就能讓小寶寶慢慢地適應沒有尿不溼的這種現象了,也能讓小寶寶在上幼兒園裡更加快速的適應這裡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寶寶換尿不溼,最容易做錯這幾步,很多新手寶媽都犯過
    帶娃有多麻煩只有自己帶過才知道,一些原本以為是很簡單的小事也可能會有好幾個坑等著寶爸寶媽來踩。就拿給寶寶換尿不溼這件事來說,既不要什麼技術也沒什麼難度,但很多新手寶媽還是經常犯同樣的錯。新手寶媽帶娃手忙腳亂,孩子姥姥看了一眼,直呼饒了孩子吧小賈在懷孕時就和自己母親說好了生完娃過來幫忙照顧,可寶寶出生後由於疫情的原因,孩子姥姥無法過來,小賈只好開始了自己手忙腳亂的帶娃生活。很多事情雖然都是在孩子姥姥的遠程指導下進行的,可還是狀況百出。不過還好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孩子姥姥就過來了。一天小賈正在給孩子換尿不溼卻被孩子姥姥突然喊停了。
  • 尿不溼換不對,易導致寶寶尿路感染,常見錯誤可能你也在犯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之前有朋友跟我說,她家寶寶半歲大的時候,總是無緣無故夾著雙腿哭鬧,安撫也不起作用。而且尿不溼也怪怪的,根本不是之前那種一坨坨的,即使半天不換也還乾爽。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寶寶這是尿路感染了。其實這個問題恰恰是寶媽們最容易忽視的,因為泡奶和換尿布是最基本的技能。
  • 最大的幸福不是娃睡著以後,而是有人和你一起分擔!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互動話題:當媽後什麼時候感到幸福?評論區裡有個回答讓人印象深刻:娃睡著後最幸福。想起幾天前好友小新來找我,一見面就哭著跟我抱怨,「我再也不想養孩子了!」小新的孩子剛滿四歲,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做早餐,然後送孩子去幼兒園,轉過頭再趕去公司上班,下午又得計算著時間去接孩子,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時間抽打著的跎螺,不停地旋轉著。晚上九點後,好不容易哄完孩子入睡,那些怎麼也寫不完的報告、文案,又都在精神百倍地等著她。
  • 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真不是因為你家的寶貝腦子笨,和它們有關
    蕾蕾家的寶貝今年1歲了,但是還需要坐在嬰兒車裡讓媽媽推著,一說下地走路就特別的厭煩,到現在還不能自如的走路呢。但是小區裡有幾個像他一樣的寶寶,人家在8、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走路了。家裡人經常調侃寶寶,說寶寶腦子是不是有些笨啊,到現在都學不會走路。
  • 月球上有96袋尿不溼?是太空人親手扔的,NASA把它們當無價之寶
    月球上的這96袋尿不溼,不是普通的尿不溼,可以把它們當成一個特殊的微生物實驗室,來驗證生命在太空中的情況,把它們當無價之寶並不為過。不過媽媽們一開始都會手忙腳亂,因為不知道怎麼帶孩子,而且小孩子喜歡哭泣,餓了或者拉便便了,會用哭喊來表達情緒。
  • 生娃57天上雪場,我帶孩子全球滑雪8年的心得
    2、膽量增加記得娃小時候,站在雪坡上根本不敢滑,屬於膽子比較小的孩子,現在一去就拉著我去滑樹林的野雪……5歲時的視頻在此:3、皮實不嬌氣滑雪適合的溫度,一般是在-10到5度,太高了雪粘容易化,太低了雪硬體感也冷不舒服。但是並不是每次滑雪都能趕上合適的溫度。一次我們在張家口崇禮雪場,趕上了大風天,山頂室外溫度計測量出來是-36度。
  • 連續輸錯密碼iPhone手機停用47年,這樣解決
    導讀:昨天一則消息傳播很快,2歲娃連續輸錯密碼,iPhone提示「請47年後再試一次」,因連續輸錯密碼,iPhone蘋果手機提示停用,讓47年之後再試一次。其實類似事情以前就有,遇到此事,不用慌,本文詳解出現的原因,並給出解決辦法!
  • 紐約上東區的養娃指南:常青藤不是目標,而是家族傳統
    在這些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消費水平高的大城市生活,養娃無疑是其中最燒錢燒精力的一件事。前有海澱媽媽花1500萬買學區房、在教育聖地海澱黃莊給孩子一口氣報8萬的補習班,後有順義媽媽擠破腦袋送孩子進頂尖私立學校、英美國際高中。
  • 5歲的娃發熱抽搐不止,媽媽靈機一動,卻把娃給害慘了
    來源: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娃燙傷了塗牙膏」、「被門夾傷手指,往傷口撒胡椒麵止血」、……看到娃有個「小意外」,很多家長一下子陣腳就亂了。第一反應不是找醫生,而是把自己聽說的各種「急救知識」派上用場,也不管到底靠譜不靠譜。
  • 「尿不溼大俠」火了,姿勢優美,網友感嘆:長路漫漫,為劍作伴
    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的00後都已經開始步入成年,而90後也都開始變成了父母,不過90後的人也才二三十歲,因此在很多時候總會像小孩一樣,做出一些不靠譜的事情,尤其是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其實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對玩的誤解,目前絕大多數家長都認為玩就是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但實際上玩和學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很多時候玩就是學,但是家長眼中的學往往就是做題、看書等一切有助於成績提高的事。
  • 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是什麼阻礙了生娃?
    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呢?也許有的人還不知道什麼叫總和生育率,這裡簡單解釋一下。總和生育率也稱總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國際傳統上婦女育齡期一般以15歲至44歲或49歲為準),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一般來講如果總和生育率小於2.1,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彌補生育婦女和其伴侶數量的。
  • 花費200萬,50歲歌后打上百針排卵,為給小12歲丈夫生娃
    而在年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女性要懷孕生娃,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還要冒風險。 為了能夠與丈夫有愛的結晶,也有人會想盡辦法,也吃不少苦頭。 就像是在近日,有臺灣媒體報導,50歲的苦情歌后張秀卿,就為了生娃吃足了苦頭。
  • 什麼時候出生的寶寶有福氣?不是子時和午時,而是這幾個時間
    所以,就現在而言,什麼時候出生的寶寶有福氣呢?其實,不是子時和午時,而是以下這幾個時間,答案會讓孕媽很滿意。準爸爸不忙的時候大概,沒有一個孕媽不希望自己生孩子時,老公能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吧?但是,事實卻是,因為工作忙、出差等,而使很多準爸爸錯過了寶寶出生的歷史時刻。
  •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什麼不同?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裡面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網上開始興起了一股網絡算命的新潮流。不管是中式算卦還是西式星座,只要提供自己的生辰八字,就都能來算一下現在或是未來關於愛情前程到底會如何。生辰八字就是人們出生的時間,就算是到現在,還是有很多老人會要求自己的媳婦在上午還是下午生孩子,因為老人們覺得這其中大有玄機。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什麼不同?
  • 停用!郯城的這個水廠的水源地停用了
    【停用!郯城的這個水廠的水源地停用了】最近郯城縣發布了一個整改的公示,意思是郯城縣水務公司第二水廠水源地共有取水井8眼,取水井二級保護區內還存在較多民居、小廠房等,個別取水井在田地內,無護欄等防護措施。
  • 女性理想的絕經期,不是45歲或者55歲,而是在這個特殊的年齡段
    李阿姨今年50歲,已經絕經4年了,但是這個月大姨媽居然又來造訪了,但是血量比較少,時間也短,李阿姨也沒有放在心上。但是過了十幾天大姨媽居然又來了,並且比上一次量大了很多,而且有痛感,已經過了正常的時間還沒走。這下李阿姨慌了,告訴了女兒後,女兒帶自己去做了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李阿姨是由於子宮內膜癌引起的異常出血。幸好李阿姨現在只是初期,癌細胞還沒有擴散,再晚就回天乏術了。
  • 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只因外婆這樣養,危害不是鬧著玩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老人幫帶娃都非常的普遍,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都像寶一樣的捧著,很多老人還是最擔心孩子吃不好。而老人們最擅長的就是研究吃的,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似乎老人們才會安心一些。1歲娃體重和五歲表哥差不多這樣一段視頻,爆紅網絡。描述的是,一位臺灣媽媽回到婆家,驚見自己1歲的侄子,體重竟然超過了自己5歲的兒子!侄子一直由婆婆帶著。
  • 女性在多少歲絕經比較正常?專家:不是45歲和55歲,而是這個歲數
    對於45歲和55歲的女性來說,本應是到了絕經的年紀,但是也會有特殊的情況,需要你提高警惕。王阿姨已經絕經近3年了,就在前不久她發現自己下面又出現了血跡。剛開始沒在意,但是最近幾天下面的表現完全就是月經的表現,王阿姨也很疑惑,同時也有點擔心,幾番思想鬥爭過後還是給自己的女兒說了。女兒很重視,帶上王阿姨就去了醫院。女在絕經之後又來「月經」是怎麼回事?
  • 娃一天睡多久最合適,成年人是8小時,各年齡段小孩時間不一樣
    其中睡眠問題是最值得重視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沒有重視孩子的睡眠問題,而且現在孩子的生活中充滿了電子產品的包圍,很多孩子的睡眠問時間正在逐漸被縮短。  育兒專家表示,睡眠時間會影響孩子身體器官的發育,其中對大腦發育的影響最為明顯。
  • 這個世界上惟一可以永恆的東西,不是時間,不是愛
    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時候,並沒有眼淚,眼淚永遠都是流在故事的結尾,流在一切結束的時候!人是可以快樂地生活的,只是我們自己選擇了複雜,選擇了嘆息!當每一年的結束,我們不一定會有新的愛情,新的生活,但卻一定要有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