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蘇軾悲嘆「十年年生死兩茫茫」之時,不僅早已續了弦,還有美妾在懷;妻子容華漸褪,蘇軾卻坐擁數名美妾;用侍女春娘換一匹駿馬,結果春娘自盡;也曾借著酒意向友人討要歌女。
說他薄情,他又為髮妻寫下感人肺腑的悼亡詞;說他多情,他又嬌妻美妾兩不誤。這樣的蘇軾,究竟是渣男,還是好丈夫?

蘇軾一生中除母親外有3個重要的女人,巧合地是這三人還都姓王,蘇軾這一生的起起伏伏都與之相關,分別為了她們寫了很多首詩詞。
第一任妻子王弗。二人年少夫妻,自是情深意篤,恩愛非常。二人在老家四川眉山成婚,彼時蘇軾還是個19歲的年輕公子,風頭正盛,且少富盛名,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婚後第二年蘇家父子三人便一同進京趕考,毫無意外地,蘇軾蘇轍兄弟榜上有名,蘇軾更是差點奪得榜首,次年參加科制考試,蘇軾再次震驚朝堂,成為宋朝百年來第一人。自此兄弟二人名聲大震,一時風頭無兩。後母喪,丁憂,父子三人決定覽遍山河。3年後,舉家遷至京城。蘇軾王弗在這京城裡,做一對神仙眷侶。
四川眉山好山好水孕育出鍾靈毓秀的好女子,王弗生性內斂淑婉,又因父親是眉山進士,文化薰陶之下,頗有才學,蘇軾背書每每想不起來時,王弗都在旁提點,問其才知記憶超群,讀書偶有困惑的地方,也能給出新奇的見解,蘇軾妻子王弗大為讚賞,頗有惺惺相惜,視若珍寶的樣子。可惜天妒紅顏,蘇軾30歲的時候,王弗因病去世。蘇軾在妻子的墳前植下了三萬棵輕青松。十年之後,蘇軾憶起往昔,思念故人,悲傷不已,作悼亡詞《江城子》,後世稱其為「千古悼亡詞第一」。

王弗離世不久,父親也故去,蘇軾丁憂三年後,娶了王弗堂妹王閏之。王閏之很賢惠,但有姐姐王弗珠玉在前,後人難免比較,恐怕在蘇軾心中,也曾有過計較吧。王閏之才學不及王弗,又比不上前人少年情誼,她卻陪伴蘇軾最久,是蘇軾人生中最黑暗時期的一抹光亮。
蘇軾烏臺詩案生死未卜,她憂心忡忡,後以罪官身份被貶黃州,她亦追隨,在黃州的日子極為貧困,王閏之和家人們開墾荒地以求溫飽。蘇軾喜愛遊覽山水,被貶期間不改做派,經常與友人泛遊至赤壁,吟詩作賦,幸甚快哉,妻子拿出珍藏老酒助興,得蘇軾一陣開懷。此時蘇軾叫她作「老妻」,許是相伴多年,兩心相知,早已不分彼此。最長情的告白是就是陪伴,王閏之用一生的時間去包容一個孩子式的偉人,這樣的路註定不好走。相伴25年後,王閏之離世,蘇軾言之「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王朝雲是蘇軾的妾室,蘇軾為她寫了很多詞。這二人是很多言情小說裡構想的養成式愛情。王朝雲十二歲被蘇軾買來作侍女,成年後成為蘇軾的妾室。從小由蘇軾教導的她,算得上是蘇軾的學生,因此很懂得蘇大學士的想法,又因從小依賴,加之一度欽佩,王朝雲對蘇軾可謂愛得熱烈,以致生死相隨,不論是被貶黃州,惠州,還是最後客死儋州,萬裡相隨。蘇軾在她死後,為她建了一座亭,之後未曾娶妻納妾。大約歷經三次失去愛人,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最理想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是相互傾心、相濡以沫還是生死相隨?
年少時的我們有可能遇到傾心的女子,與之成婚,相伴終老。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找到這樣一個伴侶並不容易,相遇相知是幸事,然,可遇不可求。
我最喜歡王閏之,她似一種母親般的懷抱溫暖了大學士最黑暗冰冷的心,她給了他最充分的空間去暢遊。她才是蘇軾背後的女人。若說愛不愛,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站在生命的盡頭時,選擇了王閏之。
王朝雲是蘇軾晚年的一束光,他欣賞,他心動,他依賴。她是他親手教導出來的,意見不謀而合,也懂自己的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是乖巧的紅顏知己。愛嗎?自然是愛的。日漸枯槁的靈魂愛上了年輕靈動的靈魂。
蘇軾無疑是幸福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到了不同的好女子,大約他這一生的執拗,都被人包容了吧。
現代人的愛情似乎變得極為不易,假如愛情的開始便包含了太多功利,那麼愛情還是愛情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