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大宋,找蘇軾同遊會不會有趣

2021-01-09 逆風解語

著名作家余光中說:「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嚴肅;可蘇東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現代人壓力太大,在朝九晚五之中仿佛已經找不到什麼快樂了,所以在高曉松提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時,大家集體興奮了,當然這裡有贊同也有否定。雖然聲音不同,但是大家總會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為由頭,來放縱一次自己。

為何會這樣呢?還是這個世界有些浮躁,城市的噪音覆蓋了世界本來的聲音,比如風聲雨聲,關雎鹿鳴。

正因為有了這許多丟失了的本質,所以大家在反省了一陣之後,發現如果能回到某個時代,又將如何生活?

假設有一道選擇題放在大家面前,想回到哪個時代去,女生很大部分想去唐朝,因為那個時代有武則天,有太平公主,有各種花花綠綠的類似抹胸一樣的薄紗裙。而男人呢?有想穿越到春秋時代的,因為那時候只要會忽悠,指不定就成了一代宗師,也有想去宋朝的,因為在那一百年裡,五個姓趙的皇帝沒有砍過一個文人的腦袋,特別是宋仁宗時代,包拯把唾沫星子都噴他臉上了,他擦乾了,讓他繼續「槓」。

那個時代文人可以盡情做「槓精」,吵不過大不了就被貶,和蘇軾一樣,大不了一路貶官一路旅遊,一路吃,最後還創造一個「東坡肘子」、「東坡肉」。

蘇軾在黃州

蘇軾是一個靈魂中都冒著趣味的人。他的一生幾乎踏遍了大宋的疆土河山。見過「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見過「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亦見過「大江東去」和「亂石穿空。

和蘇軾在一起你不會鬱悶,因為他會發自靈魂的說一些哲思深遠的話,比如你問天氣好不好,蘇軾會捻著鬍鬚說,「也無風雨也無晴」;風景怎麼樣?「天涯何處無芳草」;食物美味嗎?「爾尚欲咀嚼耶?

蘇軾的性情太過耿直,所以在當官這方面確實沒有什麼天賦,他這一路旅遊的地方,多半是因為貶官而來。

11世紀的黃州,還是一個蕭索之地,就如大家現在看到的深圳,在未開發之前,還是一個小漁村。而蘇軾所去的地方,就是一個尚未開發的自然之所。如今的黃州當然今非昔比,滿眼繁華,可是當時還裡還是寥落荒涼的地方。

蘇軾與兒子蘇邁一路風塵來到這裡,烏臺詩案雖然沒有被推上斷頭臺,卻讓他身心俱疲。黃州雖遠,卻讓他在此處有了一個喘氣之地。

黃州這荒僻的地方並沒有難倒蘇軾,很多被貶官的人總會發出一些悲涼之音,而蘇軾是誰呢?他覺得這個地方挺不錯,還能修養身心。

於是在給王慶源的信中這樣寫道: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客至,多辭以不在,往來書疏如山,不復答也。此味甚佳,生來未曾有此適。

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用一句流行歌詞簡單的表述一下,「關掉了手機,管他誰是誰」。

既然山水之間的景色能給人至高的享受,那還管那些紅塵俗世幹什麼?如果那時候也流行《還珠格格》,蘇軾一定會拿著麥克風唱上一句,「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到這蠻荒之地,住宿條件也不太好,但是架不住蘇軾心中恬淡,他與兒子蘇邁住在一座叫定惠院的寺院裡,這可是一個大好所在,院內花木修竹,禪聲陣陣。

蘇軾漫步寺院之東,看到雜花盈目,有一個海棠格外鮮豔,於是吟詩一首: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蘇軾不但在黃州享受這怡然自得的田園山水,還自創了很多美食。不是說蘇軾的被貶生涯有多愜意,恰恰相反,蘇軾的俸祿微薄得可憐。花開花落風月無邊,詩詞歌賦只能聊慰精神,肚子卻無法和精神達成一致,也會時常鬧一下「革命」。可是這難不倒蘇軾,在宋朝豬肉是上不得大雅之堂的,而這正好給蘇軾提供了靈感,廉價的豬肉經過他的巧手烹飪竟然成了一道美食。

他還專門寫了一首《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如果跟著蘇軾這麼一個美食家,詩人,時不時說出一句名言警句的有趣之人,是不是會有無上樂趣。

而且蘇軾在黃州時還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創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筆者想大家小時候應該都曾激情澎湃的背誦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在黃州,那艱苦的環境下,他還完成了「天下行書第三位」的《寒食帖》。

蘇軾在密州

《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情豪志壯,大有「橫槊賦詩」的氣概。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是蘇軾在密州寫下的千古詞句,如今讀來依然朗朗上口。公元1074年,蘇東坡調任密州做太守。在密州待了三年左右。

三十多歲的蘇軾在杭州任職期滿,自請調至密州,從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來到蝗災旱災嚴重的蠻荒之地,就是因為想和手足情深的弟弟子由離得近一些,子由當時正在濟南任職,畢竟濟南諸城都在山東境內,可讓人唏噓不已的是,蘇軾在密州的兩年竟沒有和子由見上一面。

蘇軾是一個樂天派,與這樣的人相處自然會心情開朗,無論怎樣的惡劣環境,他都可以怡然自得,看得非常通透。

短短兩年時間,蘇軾的足跡就遍布密州的山山水水,馬耳山、九仙山、常山都留有他的足跡,他還去了楚漢相爭時韓信與龍且大戰的濰河。在密州時蘇軾寫過一篇《後杞菊賦》,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

密州的日子很清苦,但是吃貨蘇軾還是會在有限的食材中找到食物的靈魂,他經常和朋友們去廢棄的菜園裡找杞菊苗當糧食吃,而且能把這種野菜吃出精髓來,什麼季節應該怎麼吃,都記載得清楚明白。

蘇軾在儋州

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很熟悉,對了,《慶餘年》中也有個儋州,不過《慶餘年》是一本架空小說,應該與蘇軾貶官的地方不是同一個地方了。

這個地方比黃州還偏遠,可是即使是這樣,蘇軾都能在那裡找到無窮的樂趣,這裡雖然做不了「東坡肉」,但是有牡蠣,他又在儋州打起了牡蠣的主意,並且告訴兒子,這東西非常好吃,其他的地方吃不著。

蘇軾的仕途實在是坎坷,但是他也實在有逗比屬性,在哪裡都能找到吃的快樂,他的貶官經歷如果放到別的官員身上,估計寧願以死明志,可是他不,貶一處吃一處,而且還吃出了60多種新式菜餚。

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年少的宋哲宗根本控制不住朝政,蘇軾又一次被瘋狂打擊。他又開始了一路被貶的歷程,由繁華的汴京,到定州,到英州,到惠州,最後差點被貶出地球,來到了偏遠的儋州。

為什麼要和蘇軾一起旅遊,現在明白了吧,他完全可以稱得上大宋第一旅遊達人,雖然這些都不是自願的。

他的旅遊道路從家鄉西部的眉州出發,向東到汴京,向北到定州,此次向南,折往英州,不久他還要渡海,抵達更加荒遠的瓊州。

說到這裡,這皇帝還不乾脆把他貶到海外去豈不是更好?大宋帝國的版圖上,留下了蘇軾無數折返的身影,這些路線,就像他在政治上的顛簸曲線一樣,撕扯著他,也成全著他。

為何要與蘇軾這樣一個人同行,因為他坦蕩、幽默,懂得在苦難中尋找快樂,從不絕望,也不泯滅創造的能力,蘇東坡的樂觀精神,讓人透過歷史的迷霧,看到太陽升起的樣子,他能激發起潛在的文化內涵,也能使得人身心愉快。

蘇東坡沒有抱怨過任何事情,只雲淡風輕的面對一切雲捲雲舒,花開花落,自在而逍遙。

相關焦點

  • 譚詠麟經典詠唱,一首《定風波》,蘇軾從宋穿越而來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大文豪蘇軾的一首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全詞體現他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意境深邃。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來開封小宋城觀看《千回大宋》實景演出,感受夢回千年,穿越時空
    七天小長假,小夥伴們,打算去哪裡玩呢來開封小宋城觀看《千回大宋》實景演出吧,感受夢回千年,穿越時空,體會大宋時期汴京的人文風情,歷史風貌。下面給你介紹一下開封小宋城《千回大宋》實景演出的詳細信息。開封小宋城《千回大宋》實景演出時間:20:00-21:20開封小宋城《千回大宋》實景演出地點:開封市金明區大梁路西段202號汴梁小宋城信息來源:大河票務網八朝古都開封,在北宋達到巔峰,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國際化大都市。
  • 歷史名人蘇軾的一生!
    如果仔細揣摩,我們可能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民間流傳的東坡畫像與千人一面的佛陀像、羅漢像、聖賢像很有幾分相似,大都身材魁梧、濃眉朗目、方面大耳、鼻直口方、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一部長髯飄灑胸前。或許,在百姓的心目中,像蘇軾這樣瀟灑快活、風趣詼諧、才氣橫溢而又人情味兒十足的文人,與佛陀、羅漢、菩薩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吧?再說,佛陀、羅漢、菩薩本來不就是有智慧、有道德的聖人嗎?
  • 「大宋·潮Labs(實驗室)」亮相長沙 引燃「雙節」宋式美學時尚潮
    (領導嘉賓們共同開啟大宋潮LABS序幕。) 華聲在線9月19日訊(記者 劉玉鋒)9月19日-10月8日,長沙IFS攜手長沙市芙蓉區政府以及城市青年藝術平臺方實驗室,共同打造「大宋潮Labs(實驗室)」,引燃一場以古鑑今的宋朝摩登美學實驗。
  • 清明上河園:月色燈意闌珊 恍然穿越時空 夢回千年大宋
    徜徉《大宋·汴河燈影》燈會,華燈若乎火樹,熾百枝之煌煌,在賞四季汴河美景,恍然穿越時空,夢回千年大宋。《大宋·汴河燈影》這是聲光電與大宋文化的又一次交融;是夜看宋都的另一種視覺體驗;是夢回千年暢遊汴河的深度享受。
  • 十部頂級穿越歷史小說,部部經典,沒看過的別說自己書荒!
    主角穿越宋朝,智商情商都蠻高,刻苦學習,高中狀元,從作詩填詞的風流才子到能治經史的大儒,與蘇軾為友,娶蘇小妹為妻,擇明主而幫扶之,革故鼎新。宋穿經典之作,對宋朝生活方面的描述極好,足見作者深厚的歷史功底,文筆也是一流。從一隅到天下,步步發展,令人回味無窮,筆力難得一見。
  • 十首冷門詩詞,見證蘇軾絕世才華
    《如夢令·春思》 【宋】蘇軾 《虞美人·持杯遙勸天邊月》 【宋】蘇軾 持杯遙勸天邊月,願月圓無缺。 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長在、莫離坡。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
  • 王安石和蘇軾最相似的兩首詩,富有哲理,千年難分高下
    蘇軾看了這兩句,暗道:這老王忒糊塗了,菊花明明是枯萎的,怎麼會是落花呢? 於是提筆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看後但笑不語,只是找了個機會將蘇軾貶到黃州。 蘇軾在黃州呆了將近一年,到了重陽節那天,恰逢連日大風停了。
  • 「原創」未來人會不會穿越時間回來找我們?
    為什麼穿越作品的結局不等同歷史記錄的結局?除了要表現作者不同的歷史觀之外還有一種解釋就是我們在書本上閱讀的歷史是編纂整理的不是百分百的客觀歷史所以穿越作品的結局和歷史書籍記錄的結局會有所不同。因為我們不知不覺中發現有很多史書和考古結果都有矛盾的地方因此萌生了想要穿越到過去的時空去查看下當時的歷史真實情況。那麼未來的人會穿越回來找我們嗎?我想會的,如果他們能夠發明出時光機或任意門的話 如果他們想對我們說出一些有科學價值的話的話 那麼他們是會穿越回來找我們的。
  • 讓你感到親切敬佩的樂天派詩人|蘇軾
    在此村知書整理了蘇軾古詩詞16首,請收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者】蘇軾 【朝代】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蘇軾是否被神化?此三點,證明他是最可愛的人
    對於蘇軾如此多的成就,也有許多人表示他被過度神化了,我對此不敢苟同,我覺得蘇軾才是最真實的人,他食人間煙火,貪玩而有趣,僅此三點就證明他是世上最可愛的人。貪吃蘇軾是一個極為貪吃的人,民間流傳著很多蘇軾貪吃的傳說,而他自己也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美食詩篇。
  • 蘇軾是「造酒試驗家」陸遊痴迷蜀中名酒
    而宋朝愛酒的文人也是多如牛毛,其中少不了要說到蘇軾和陸遊。值得一提的是,兩人除了愛酒這個共同點之外,還都與蜀地有很深的緣分。蘇東坡就生於眉州,是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而陸遊在中年時期騎驢入川,在蜀中度過了八年的時光。  宋代時成都有十二月市,其中十月為酒市,很難說蘇軾和陸遊這兩位嗜酒之人,當年沒有流連忘返於酒市中,酣飲到天明。
  • 穿越回古代看美女:不同髮型同樣的驚豔,大宋仙氣飄飄,民國最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畢竟一個人的髮型會嚴重影響他的外觀,想要看起來好看,那麼一個帥氣或者美麗的髮型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動漫中!那麼不知道各位是否好奇,古代的美女們都會留什麼樣的髮型呢?不同朝代與時期的美女的髮型會有差別嗎?畫師「畫畫的小夏」就繪製了一組不同時期的古風美女的髮型的組圖,非常輕鬆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 蘇軾最滿意的作品,年年入選課本,詩詞大會考一題卻不少人答錯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而蘇軾正是有著這樣萬裡挑一有趣靈魂的人。自古以來,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謙遜,不過文壇不乏狂傲之輩,但是最有名的莫過於「蘇辛」二人,也就是蘇軾和辛棄疾。不過蘇軾的狂傲和辛棄疾又有所不同,因為辛棄疾的「狂」透露著一種沙場上帶來的颯氣,而蘇軾的「狂」則顯得更為直接。蘇軾的一生算不上順遂,相反,他的一生歷經貶謫,各種顛沛流離,不過他所到之處都留下了充滿豪情的文字。如果說作為文人的蘇軾滿腹經綸,是北宋文壇不折不扣的大明星,那麼在官場中的他則缺乏一些「眼力見兒」。
  • 一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讓你親歷大宋繁華盛世!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百姓圍聚在橋上與橋邊,紛紛擔心這條船的桅杆會與跟虹橋相撞。這一幕深受眾多相關研究學者重視,立體書特意把這一幕生動還原出來,並把這個小機關設計在了封面上,成為了這本書的點睛之筆!宋人的生活深受文人嚮往,高曉松就曾說,給我十次穿越機會,我都選宋朝。
  • 他的詞華麗旖旎,與蘇軾是至交好友,一生沉浮卻是這般
    如果讓小編說中國上下五千年最繁盛的時期是在什麼時候,那小編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唐宋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政治清明吏治分工明晰,使得這一時期文化也相應地繁榮了起來,因此才有了我國文化瑰寶——唐詩宋詞。而小便今天要講述的這位詩人,是北宋晚期的一位詩人,他叫秦觀。
  • 在窮人的加拉帕戈斯,體驗與海獅同遊
    每年的南半球冬季,在厄瓜多的馬納維,出海觀鯨即使不像我們這樣幸運地近距離目擊鯨魚,也是絕對不會落空的活動。不過,更多人出海,不僅僅是衝著鯨魚,銀島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地。銀島荒無人煙的海灘。本文圖均為 JUN圖。
  • 蘇軾晚年被貶儋州,終等到了回朝之日,偏巧又遇上颱風
    無奈的是最後一次遭貶,蘇軾已經到了62歲的高齡,離駕鶴西去所剩時光已經不多。在蘇軾流放儋州之時,他並沒有因為屢次被貶,而心灰意冷、自暴自棄。雖然這時候的蘇軾,已經到了花甲之年。但是,他依然保持著自己樂觀豁達的本性。要知道,在宋代時期,流放儋州,也只比滿門抄斬稍微輕了一點。既然來到了這個地方,蘇軾就把儋州當成了家。他曾經說過「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 樂天派的悽情愛情蘇軾與王弗
    [朝代] 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他的名字是父親蘇洵所起,後來有人問蘇洵,為什麼給孩子取這麼個奇怪名字?是蘇洵為孩子起名的時候看見門外的一部車,所以取名為軾,他的弟弟也因此得名轍,在當時軾的意思是車把手,轍的意思是車軲轆印,這個名字很奇怪,當時有很多人詢問蘇軾名字的由來,老蘇啊,你的名字是誰起的啊?……最後蘇洵寫了一篇《名二子說》來解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