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詞華麗旖旎,與蘇軾是至交好友,一生沉浮卻是這般

2021-01-08 百家號

如果讓小編說中國上下五千年最繁盛的時期是在什麼時候,那小編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唐宋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政治清明吏治分工明晰,使得這一時期文化也相應地繁榮了起來,因此才有了我國文化瑰寶——唐詩宋詞。而小便今天要講述的這位詩人,是北宋晚期的一位詩人,他叫秦觀。

「纖薄的雲彩在不停地變幻,而流星在傳遞著相思的恨愁,遙遠的銀河我今晚將會悄悄渡過。我們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勝過無數人間日日相見卻貌合神離的夫妻。柔情像水一樣,美好的時候像在做夢一樣,分別的時候都不忍心看那鵲橋。只要兩個人的愛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朝朝暮暮。」這是秦觀最有名的一首《鵲橋仙》,這首詩在至今都被所有人吟誦稱讚,最後一句甚至被人們稱為「化腐朽為神奇」。那麼這樣一位詩人的生平經歷是怎樣的呢?

秦觀年少的時候聰穎異常,不僅博覽群書,博聞強識,還有著極其遠大的抱負。在熙寧十年的時候,蘇軾到了徐州,秦觀前往拜會。隨後一段時間,蘇秦二人同遊吳州,會稽等地,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在蘇軾的勸說下,秦觀發奮讀書,積極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奈何命運不濟,兩次都名落孫山。蘇軾知道了,不由為之抱屈,並寫詩予以勸勉。而在元豐八年的時候,秦觀終於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七年,蘇軾從揚州回來,秦觀時任國史院編修,而在這一段時間裡,兩人時常相見敘話,感情一度十分友好。

紹聖元年,哲宗親政,正是朝堂上新舊更替的時候,「新人」大多上任,而「舊人」大多被排擠,被罷免。新人裡一如蔡京,而舊人裡便一如蘇軾和秦觀。秦觀被貶處州,擔任監酒稅一職,後來又相繼被罷免至郴州,橫州,雷州。而在元符二年,這時的秦觀年事已高,身處在雷州,不由觸景生情,寫下了一首《自作輓詞》,而詩的大意是:犯了罪遷移到了窮山荒野的地方,將要與世長辭。官員將要來看我棺槨,驗我的屍體。用藤木皮做的棺材,草草埋葬在路一旁的山坡上。家鄉離我有千萬裡,妻子和兒子離得我有天涯海角那麼遠。我一個人的魂魄不敢回家,惴惴不安。曾經忝居在朝廷的官位,書籍繁多環境繁華。不小心闖了個禍,讓自己獨自一人飄零到現在。孤獨一人還沒經歷多少事,等骨灰回了家鄉已經不知道到了什麼時候……沒有人給我設置靈臺稍微祭奠一下我,誰給道士和僧人飯呢。沒有給我唱輓歌的人,只有一首輓歌辭。

元符三年,宋哲宗駕崩,宋徽宗繼位,而向太后臨朝。政壇動蕩,局勢一度不明朗,頗為曖昧,而舊時被貶的官員大多被召回,秦觀也位列其中。而對於秦觀的死,歷史上是這樣記載的。在秦觀到了藤州的時候,遊覽光華亭,秦觀突然口渴想要喝水。等人把水送過來的時候,卻發現秦觀面含微笑,已然去世。

小編對秦觀這樣就結束了一生感到惋惜和可惜,秦觀如此才華橫溢,卻也只能在仕途上起起伏伏,在宦海裡沉浮不得而終。或許,如果秦觀能像李白一樣豪邁灑脫,那結局是不是就會不一樣。可若是讓秦觀如李白一般,怕是便再難寫出「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的千古佳句了。秦觀就是秦觀,雖然轉瞬即逝,雖然留下的千古名篇不多,但他依舊是溫柔了文學,點綴了歷史長河的一位偉大的詩人。

相關焦點

  • 蘇軾落魄時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連寫兩首詞送她,都流傳至今
    說起蘇軾,相信喜愛古詩詞的朋友對他的生平應該都有所了解,很多人都會覺得「烏臺詩案」是他生涯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仕途平順,在此之後他仕途坎坷幾經沉浮。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 蘇軾被友妻趕出門,憤然寫詩罵好友妻管嚴,卻意外帶火一成語千年
    他曾編故事諷刺宰相呂大防貪睡,也曾寫過詩調侃80歲好友娶18歲新娘,還曾因搓澡師傅太用力而寫詩抱怨:"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趣事,和他的好友陳季常有關。陳季常這個人,飽讀禪學,又喜歡交朋友,沒事總喜歡請一幫文壇好友來家中高談闊論。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蘇軾聽見「寒蛩聲」想到的卻是織婦織布,織婦的苦讓詞人倍感心傷,也為全詞平添了一分悽涼。下闋寫的是詞人被貶謫一路走來的回憶,「夢中歷歷來時路」,由此可見詞人所走路途遙遠,一路風塵帶雨,想來也是十分辛苦;到了虔州時被好友款待,在江亭赴宴,宴會上遇到懂自己的人,「尊前必有問君人」也是對於詞人的一種安慰,還有人關心詢問弟弟。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後來,他特地向蘇軾要舊日的文章,歐陽修看完後更是大吃一驚「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而「出人頭地」這個詞就是這樣產生的,就這樣,他一出現就震驚了整個大宋,從那時起,蘇軾的才華逐漸開始聞名於世。雖然蘇軾在文學史上的成就令人望而生畏,但在仕途上卻是一生曲折,可謂是飽經辛酸。
  • 54歲的蘇軾,送別好友時作佳篇,最後一句看透人生,成千古名句
    論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學大家,那蘇軾必定是個不可忽略的人選。他的藝術才華涉及到了多個領域,詞、詩、書、畫、文多方面全能發展,影響到了整個北宋文壇,甚是影響了我國未來數百年的文學史。他璀璨的文學光輝,哪怕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都是極其耀眼的。雖然蘇軾是個全能型的文學巨匠,但他的職場生涯卻是非常坎坷多舛的。
  • 新婚之夜,心情大好的蘇軾,給妻子寫了一首詞,可謂是誇妻典範
    蘇軾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家,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我敬佩蘇軾,不光他的文學成就讓我敬佩,他對待感情的真摯忠誠也令我敬佩。有這樣一位男子,才情相貌俱佳,而且會寫詩會作詞的男人,哪個女人能不喜歡呢。在蘇軾的一生中,出現過這幾位非常重要的女子,好巧不巧她們都姓王,第一位,也就是他的髮妻王弗。王弗是蘇東坡用一生治癒的傷,再後來,我遇見的人,身上都有你的影子。少年的喜歡,人最大遺憾就是未擁有和已失去,這曾經和自己結髮的妻子,永遠的離開了自己。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幾句,說盡人生陰晴,林語堂讚不絕口
    唯有蘇軾不緊張,十分從容。所以他是這樣描述當時場景的:同性皆狼狽,餘獨不覺。這首詞的深度內涵,大部分人都沒有悟到:蘇軾之所以不緊張,是因為他聯想到了自己被貶黜的人生。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 蘇軾一生: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悲天憫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友
    的確,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可與屈原、李白、杜甫相比肩的偉大文學家,宋代的詩、文、詞、書、畫在他的手裡達到了巔峰。然而如此多的"頭銜",都是他的一段如樂曲旋律變化般跌宕起伏的人生產生的副產品而已。春風得意的考試蘇軾是四川眉山人,他家是當地家境殷實的小地主家庭,也算是書香門第。
  • 蘇軾與壁虎,無奈之舉,知心朋友對人生的意義
    當然,蘇軾是有骨氣的漢子,不是一個驚嚇就「斷尾」了,身處逆境危險之中,還是知心朋友苦心點撥,方才學壁虎逃過一劫。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中,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進士及第。官場沉浮,倒黴的時間比春風得意時多,但文學藝術生涯順風順水、碩果纍纍。蘇軾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7位詩人名言,將妻子誇上天,被認為是蘇軾最肉麻的一首詞,堪稱枕邊哄妻典範。這首詞名為《南鄉子·集句》,全詞如下: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 《走進國學》楊景龍: 「新天下耳目」的蘇軾詞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其文縱橫恣肆;其詩清新豪健;其詞更是開豪放一派,在題材、意境、寫作手法上均有不同於他人的品味。蘇軾的這些貢獻讓其在詞壇佔有重要地位,後人用「新天下耳目」來形容蘇軾詞作的獨特。
  • 宋詞曾是流行歌曲,因為他華麗轉身,站上了和唐詩一樣的文化高度
    有唐一代,一個文人奠定江湖地位的,是他的詩。到了宋,詞逐漸興起,不過相比詩的廟堂之高,詞只能算音樂的載體之一,也是音樂的附屬。一個人很難說通過作詞得到主流層面的認可。就像比蘇軾成名還要略早的柳三變。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可以想像柳永作品傳播之廣,影響之深。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四十三年後,也就是1091年,五十六歲的蘇軾來到潁州做知州,和韻了這一首詞。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正當作者懷念至深情時,河上傳來了歌聲,什麼歌聲呢?「醉翁詞。歐陽修自號醉翁,這裡的醉翁詞指的是歐陽修在潁州任職至退休所作詞,如組詞《採桑子》等。這些詞在當時以疏雋雅麗的獨特風格盛傳於世,數十年之後,歌女們依舊傳唱,足見」穎人思公」。
  • 蘇軾寫詩詞背後的趣事:給王安石續詩,結果被他貶到黃州看菊花
    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陽,這一天大風剛停,蘇東坡邀請好友陳季常到後園賞菊,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這時他想起給王安石續詩的往事,才知道原來是自己是個憨憨。蘇軾不光憨憨,他還是北宋"第一吃貨",被貶到那裡就吃到哪裡。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成網絡名句,蘇軾:其實我的原句更高明
    蘇軾是繼李白杜甫後的又一位文學巨匠,他創造了北宋文學的巔峰。然蘇軾這一生坎坷動蕩,屢屢遭受仕途的磨難與迫害,但他始終保留著曠達廣闊的胸襟及樂觀通透的人生態度。 而王鞏則是英俊瀟灑、富有才氣的畫家,兩人相識、相遇、相知,柔奴愛上了這位滿腹才華的公子,哪怕他妻妾成群,也決意跟隨。王鞏是蘇軾的至交好友,在蘇軾擔任徐州團練時,兩人便時常往來、宴飲,私交甚密。
  • 蘇軾帶歌女去寺廟,險些被打,匆忙坐了一首詞,和尚無言以對
    而蘇軾另一個得意之處便是感情方面,蘇軾一生之中尤為親近女色,但是蘇軾絕非是一個好色之人;在宋代,文人家中養些歌妓、舞姬等非常常見,蘇軾雖然是文壇大家,同樣也不能免俗。對於他的兩位正妻,我們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一個呢是王弗,那是四川鄉貢進士王方之女,和蘇軾也是門當戶對。
  • 蘇軾幽默起來讓人「招架不住」
    相傳蘇軾的一位好友叫張先,八十歲了又娶了一位雙十年華的美嬌娘,蘇軾聽聞後,哈哈大笑,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了好友,稱讚他,那麼,張先是誰呢?說起這位的名氣,可能不是有很多人知道,但是,他在詞界的地位可是與柳永平分秋色的。他們二人極大地推動了詞的發展進程,所以,並稱為「張柳」。
  • 蘇軾最奇怪的一首詩,首句和尾句相同,意思卻截然不同!
    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書本上讓人生出敬畏之心的蘇軾,原來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是這般和藹可親、豪爽開朗。蘇軾被稱作聖人,甚至於是「坡仙」,在後世之人的眼中他是完美的文人意味著,更加是萬世瞻仰的道德楷模。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蘇軾因友人侍妾一語得到啟發,作下《定風波》,感動後世近千年
    那自然是非蘇軾莫屬了,畢竟他是少有的詩書字畫與各種文體皆通,並且造詣都十分之高的大才子。雖然蘇軾有著很高的文學成就,但他的為官之路卻走得並不順暢,甚至可以說是十分不堪了。而這其中的大小事件,當屬「烏臺詩案」之難最為兇險,為此蘇軾還差點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好在之後,經過多方友人的搭救,蘇軾最終得以保全性命,不過還是免不了被貶謫至黃州三年的命運。
  • 「印象蘇軾」天生樂天派
    圖片來自網絡蘇軾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他在劇烈的政治波折中歷經宦海沉浮、牢獄磨練、三次被貶,非但沒有被生活的艱難困苦所打倒,反而使他的內心慢慢趨於冷靜而脫俗,令他的性格變得曠達而超然,也讓他的人生境界達到另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