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帶歌女去寺廟,險些被打,匆忙坐了一首詞,和尚無言以對

2020-12-05 小咖話歷史

說到蘇軾這個大文學家,可謂是令人五味雜陳。如果說蘇軾在政壇之上失意了,那麼我們就不得不看看他得意的地方,首先是文壇之上。可以說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宋代又一文壇領袖,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蘇軾的文學成就在整個宋代也是最高的,沒有之一。

因為蘇軾讓我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全面發展才是好學生的道理。蘇軾從行文作賦,到寫詩作詞,再到書法繪畫,樣樣精通。

記住,蘇軾是樣樣精通,而不是每一樣都會,每一方面單獨拿出來,蘇軾都足以稱雄兩宋。

因此不僅僅是兩宋之後的文人對蘇軾極為推崇,就連當時眾多的文人士子對於蘇軾也是極為推崇。

蘇軾被貶謫到了海南為官,並且在哪裡開課教授,而北方的士子聽說之後,更是不畏千裡,前往海南求學,足見當時蘇軾在文壇的地位。

而且就連宋政府都下令,蘇軾的文章不得外傳,因為但是的遼、西夏等國的文人也極為喜愛蘇軾。所以說,蘇軾的文學成就在兩宋時期是足夠了,一般人是比不了的。

而蘇軾另一個得意之處便是感情方面,蘇軾一生之中尤為親近女色,但是蘇軾絕非是一個好色之人;在宋代,文人家中養些歌妓、舞姬等非常常見,蘇軾雖然是文壇大家,同樣也不能免俗。

對於他的兩位正妻,我們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一個呢是王弗,那是四川鄉貢進士王方之女,和蘇軾也是門當戶對。然而二人結婚十一年之後便去世了,之後蘇軾也是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為妻子。

蘇軾這先後兩位妻子,和蘇軾的感情都極為不錯,當然今天的主角不是蘇軾的兩位正妻,而是蘇軾的歌妓們。記住了不是蘇軾的歌妓,而是蘇軾的歌妓們。

蘇軾那一段時間在錢塘江居住,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杭州不僅僅景色美,食物好。

同樣,這裡的美人也多,因而蘇軾來到這裡之後可謂是猶如進入了天堂。加上這段時期妻子也不在身邊,蘇軾的風流也是讓人驚嘆。

而且蘇軾每日身邊的歌妓還近乎不重樣,這怎麼能不引起他人的羨慕呢。而蘇軾在之後納德一名小妾王朝雲,就是在居住錢塘江時期納入的,當然那是後話,今天就來說一件蘇軾幹過德荒唐事。

如果說蘇軾你帶著歌女在西湖遊玩也就罷了,被人看到,頂多說一句蘇大學士好風流,好神採。但是蘇軾卻不按照常理出牌,一天蘇軾也是興致所至,非要領著一名歌女前往杭州淨慈寺,拜訪大通禪師

帶著歌女去寺廟,大概也就只有蘇軾幹得出來,放一般人,估計會被寺廟德僧人趕出來。

果不其然,蘇軾進入寺廟之後,那些禿頭和尚一個個事如臨大敵,見到蘇軾仿佛仇人一般,快要打蘇軾了。

也就是在這時,蘇軾作詩一首,巧妙地化解了此時的尷尬局面,不僅僅免去了一頓毒打,還給了和尚們臺階下。

《南歌子》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卻愁彌勒下生遲。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

在這首詞之中最為精髓的一句莫過於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句話徹底地打消了和尚們的戒備之心。

人生在世不過是圖一個及時行樂,也並非事有意褻瀆佛門淨地,只不過心中自由佛祖,何必拘泥於當下的形式呢。

蘇軾是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華、能力、態度,都是值得我們去景仰和學習。

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一生生活過的地方為線索,將蘇軾的一生展現在我們面前。蘇軾的一生可謂是歷經風雨痴心不改,人生經歷百轉千回。

這本《蘇軾詞傳》主要以蘇軾的詞和傳為主題,對蘇軾的一生做出了詳細的描寫,讓我們讀懂他豁達的一生。

不僅如此,這套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只需79元,快點擊下方了解即可購買,閱讀詞傳,了解詞人的一生。

小咖話歷史總結:

不得不說,蘇軾確實是一個最夠聰明之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夠靈活地應對,即便是面對如此狀況也是絲毫沒有慌張。

反而將自己的人生態度和佛家真知灼見聯繫到了一起,打消了和尚的戒備之心。也許我們都想蘇軾一樣,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人生在世,不就是求一個及時行樂嘛,至於所謂的規矩,遵守再多又有什麼用。

相關焦點

  • 蘇軾酒宴應酬,歌女求詩,提筆揮就一首七言絕句,誇人不著痕跡
    但是,當他的才氣遠遠高於常人的時候,大家一般只會抱著敬仰之心去崇拜他、膜拜他。在古時候,不少文人的確是如此。其中尤為典型的,就是「蘇軾」。我們都知道蘇軾的「狂」,他的不少經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狂」而起的,尤其是年輕的時候。但因為他的才華,遠遠勝於普通人,甚至相比於同為文人的人而言,同樣魅力更勝。所以,走到哪兒都成焦點的蘇軾,也被當年不少人追著「求詩」。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幾句,說盡人生陰晴,林語堂讚不絕口
    詞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這首詞的背景發生在三月七日的一個雨天,蘇東坡和友人一同前往沙湖,原本帶了雨具出門,但路上以為今天不會再下雨了,就讓別人帶走了雨具。誰知天公不作美,半路竟然下起雨來。身上的衣服眼看要被雨水打得溼透,腳下的路也變得泥濘,鞋子就要髒了。這下,大家都緊張了起來。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元豐二年,蘇軾調任徐州太守,道潛在杭州智果禪院,距離不算太遠。有一次,道潛懷念與蘇軾的友情,專程從杭州趕到徐州,只為與蘇軾小聚一下。作為僧人,道潛無法跟蘇軾把酒言歡,只好以茶代酒,兩人聊得很開心,有說不完的話,探討詩詞歌賦,不知不覺天色已晚。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四十三年後,也就是1091年,五十六歲的蘇軾來到潁州做知州,和韻了這一首詞。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歐陽修曾在潁州做知州,最後終老於此,蘇軾泛舟的潁河也是歐陽修當年經常遊玩的地方,一時間蘇軾感慨萬千,思緒波湧起伏,這就使得潁河人格化了。正如他當時在《祭歐陽文忠文》所寫:「清穎洋洋,東注於淮,我懷先生,豈有涯哉!」
  • 蘇軾落魄時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連寫兩首詞送她,都流傳至今
    蘇軾在浮沉之間早已遍嘗人情冷暖,只有這位歌女始終待他如一,他內心的感動可想而知,於是在離別之際又寫了首詞贈與這位歌女。 《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 蒼顏華發,故山歸計何時決!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淚珠不用羅巾浥,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 蘇軾反思人生色彩較濃的一首詞,被現代教授認為詩化比較嚴重!
    《南歌子·再用前韻》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也是蘇詞中反思人生色彩較濃的一首詞,全詞有較多的敘事成分,即事寓情,全詞如下: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這首小詞乍看很容易懂,細看內涵十分複雜而豐富。前三句開宗明義,寫出了疏放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追求。你看他:酒後冒著山雨趕路,渾身淋得溼透也毫不在意。晴天的晚上困了就睡,和衣而臥也無所謂,一覺就睡到「鐘鼓報天明」。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用一首詞,道盡人生得失與成敗,看懂之人寥寥無幾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更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宋代時期,詩人都喜歡以議論作成詩句。他們最喜歡把議論的事情,和當下的時代背景,做到結合。不光是一味地吐槽,還從這種詩句之中,傳遞出一些引人反思的道理。在這些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的東坡居士—蘇軾。《滿庭芳》便是蘇軾最著名的一首議論詩。
  • 李煜寫了一首描述女子部位的詞,刻畫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
    翻譯過來也是別有情趣:天還沒亮呢,美麗的歌女已經坐在梳妝檯前,稍作打理,唇邊可還得點一抹沉檀色的紅膏。她開始對客啟唇欲唱,先露一尖花瓣大小的舌尖,櫻桃小口微張,流出了婉轉如鶯的清歌,不僅有聲有色,她們還散發著醉人的香氣,在人物描述上刻畫得惟妙惟肖,也難怪歷代文人都尊崇他為詞的宗師級人物了。
  • 蘇軾被貶官,去江邊散心,寫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詞,第一句是經典
    蘇軾曾寫過牽黃擎蒼、挽弓射月的豪邁,也寫過千裡嬋娟、天涯芳草的柔美。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的詞風獨具一格,在宋詞上有很高造詣。今天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其豪放派詞作的代表作。全詞如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自從蘇軾開創了「隱括詞」的創作手法,他就開始了再創作之旅。並非每一首詞都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變得更加經典,他仿的那一首《浣溪沙.漁夫》雖然毫不介意地借用了張志和原作的「斜風細不須歸」的佳句,但是讀起來卻不如原作的意味深遠。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翻開蘇軾與蘇轍的詩詞文集,有很大一部分是兩人的互答之作。蘇軾幾乎每到一處任所就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被貶謫時更頻繁。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可以說是古代最有才情的一位詩人、詞作家、書法家、畫家,他在各個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應當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譚詠麟經典詠唱,一首《定風波》,蘇軾從宋穿越而來
    昨天,偶然聽到譚校長在央視所唱的一首歌,被震驚了:真神曲!這是譚詠麟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的現場所深情演繹的一首《定風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大文豪蘇軾的一首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蘇軾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不朽的。——林語堂大家都很熟悉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作家」之一。與辛棄疾合稱「蘇辛」。他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著名考官歐陽修是主考,看了蘇軾的試卷後,他印象非常深刻。
  • 由一首《定風波》,尋覓蘇軾的嶺南足跡!
    有些心灰的蘇軾於是寫下了一首《贈嶺上老人》:「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十丈手親栽。問翁大庾嶺上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蘇軾雖然被貶,但作為打不死的樂天派,一路依然遊山玩水,不過在北宋,去一個景點可不是一腳油門的事,他在嶺南的行程基本都是沿途玩耍,不會離開水路或者道路太遠。
  • 在古代老婆和內人不敢隨便叫 古詩裡這個詞的意思真想不到
    妓女這個詞不是後來所說的青樓女子,晚唐詩人邵謁有一首詩《妓女》,寫的是一個心氣很高的歌女:天若許人登,青山高不止。地若許人窮,黃泉深無水。量諸造化情,物成皆有以。如何上青冥,視之平若砥。日下騁琅,空中無羅綺。但見勢騰凌,將為長如此。
  • 蘇軾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
    ——《江城子·密州出獵》打獵,對於一個職業獵手,是家常便飯;在當時四十多歲的蘇軾已經算是個老年人了,所以說就不能不算一次壯舉了。我們不難看出,從他一開始外出打獵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的。蘇軾本來就是一個豪放不羈的人,加上「酒酣」,自然是「雄心萬丈」。雖然他也知道此時鬢髮已經如霜一般微白,但又怎麼樣呢?他並沒有因為衰老而自怨自艾,仍然是想得到朝廷的重視,讓他去建立功業,希望自己像魏尚那樣重新得到重用。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定當將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