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理前沿科學: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的柔性石墨烯複合材料

2021-01-16 熱管理材料

信息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近日中科院化學所馬永梅研究員、鄭鯤博士研究團隊以「Flexible Graphene Nanocomposites with Simultaneous Highly Anisotropic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Prepared by Engineered Graphene with Flat Morphology」為題,在《ACS Nano》發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以平整形態的石墨烯為功能填料,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了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從而實現了複合材料集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於一體的高性能化,同時複合材料顯示出高的柔韌性和拉伸強度(由40 MPa提高到110 MPa)。



隨著高功率、高集成度電子器件以及智能穿戴設備等的快速發展,越來越趨於小型化、輕量化、高效化,對電子器件的功率密度及高效熱管理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工作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如不及時排除,將會嚴重影響到電子器部件的工作穩定性和安全可靠性。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製備過程


石墨烯結構及形貌:(a-c)石墨烯SEM、AFM和薄膜照片;(d)納米複合材料橫截面SEM;(d1-d2)S、C元素EDS;(e)G帶強度與角度θ的關係;(f)面內方向TEM;(g)拉曼光譜


文章中採用微米級石墨烯,結構分析證明了石墨烯平整形態結構及在PVA基體中的良好分散,展現出高柔韌性,沒有過多的缺陷和褶皺結構。複合材料的斷面形貌可以看到石墨烯緊密堆積的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在平行和垂直方向上呈各向異性;並且GN/PVA納米複合材料具有高取向結構。


(a)GN/PVA納米複合材料的各向異性導熱性能;(b)各向異性導電性能;(c)導熱導電性能與文獻對比情況;(d)導熱導電機理;(e)力學性能

納米複合材料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從而減少了缺陷,最小化聲子散射,且面內取向結構可減少面外石墨烯之間的接觸,增加界面熱阻,因此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製備的GN/PVA納米複合材料表現出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10.0 wt%-GN/PVA納米複合材料的面內和面外熱導率分別達到13.8和0.6 W/mK,面內和面外電導率分別為10-1和10-10 S/cm。此外,GN和PVA之間的取向結構和良好的界面粘附性,使納米複合材料薄膜的柔韌性和拉伸強度得到提高,從純PVA的40 MPa到5.0 wt%-GN/PVA的110 MPa。


紅外熱成像顯示,10.0wt%-GN/PVA複合材料的中心溫度較5.0wt%-GN/PVA複合材料低,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散熱性能,且遠低於純PVA。


原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0c04456


部分素材源自網絡,轉載僅作為行業分享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中科院化學所《ACS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具有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1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
  • 中科院化學所:各向異性高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從而實現了複合材料集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於一體的高性能化
  • 中科院化學所:各向異性高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 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
  • 材料最前沿: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石墨烯導電膠水、時間晶體、二維「奇蹟」材料、無損超材料……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處於新時代石墨烯用做導電膠水諾獎得主預言得到證實:發現一種嶄新的物質形態——時間晶體二維「奇蹟」材料瘋狂玩轉柔性科技由純的bis-PCBM異構體輔助晶體工程得到高效高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美國加州大學製備出無損超材料可以使雷射更高效全球首臺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的機器人系統問世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究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構件
  • 直接使用原子筆繪製柔性電路!基於石墨烯/碳黑納米等複合材料
    直接使用原子筆繪製柔性電路!基於石墨烯納米片/ MWCNT /碳黑納米複合材料包含導電墨水的筆可以在各種表面上繪製電路-甚至是絲瓜絡(在此可見)。導電油墨是在表面上印刷柔性電子電路的絕佳工具。現在,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科學家在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中報告說,他們已經開發出了廉價的導電墨水,用於無堵塞的原子筆,使用戶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甚至在人體皮膚上)"編寫"電路。柔性電子產品廣泛用於生物傳感器,電子皮膚和能量存儲等應用中。生產這樣的設備的最新進展包括可以在表面上畫電路的筆,而無需印表機。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單相二維材料中的各向異性熱傳輸:合成粘土與氧化石墨烯
    (研究者:德國拜羅伊特大學Alexandra Philipp等)現代電子產品需要用散熱性能良好的材料進行製備,具有高導熱率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實現熱量轉移具有各向異性熱導率的二維(Two-dimensional, 2D)材料(如石墨/石墨烯等)符合這一要求。然而,石墨和石墨烯均具有導電性,不適用於大多數電子產品。因此,尋找良好的絕緣散熱材料至關重要。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常作為具有各向異性熱導率的絕緣複合材料,其面內導熱率低於石墨/石墨烯。
  • 【材料課堂】材料最前沿: 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石墨烯導電膠水、時間晶體、二維「奇蹟」材料、無損超材料……
    石墨烯用做導電膠水諾獎得主預言得到證實:發現一種嶄新的物質形態——時間晶體二維「奇蹟」材料瘋狂玩轉柔性科技由純的bis-PCBM異構體輔助晶體工程得到高效高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美國加州大學製備出無損超材料可以使雷射更高效全球首臺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的機器人系統問世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究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構件3D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M》綜述:形狀記憶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機理、材料及應用
    形狀記憶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簡稱SMP)是指具有初始形狀的製品在特定條件下改變為臨時形狀並固定後,通過外界條件刺激(如熱,電,磁,光等)可恢復為初始形狀的智能高分子材料。液晶彈性體則是由液晶分子交聯而成,其雙向形狀記憶效應來源於液晶分子在不同溫度下各向同性以及各向異性之間的轉換。此外,作者還總結了基於不同轉變機理的多重形狀記憶聚合物的合成方式以及特點。多重形狀記憶聚合物可以在一個形狀記憶循環中展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臨時形狀,能滿足分段展開的應用需要。
  • 石墨烯複合材料:介紹和市場現狀
    影響端部複合材料成型的三個主要因素是基體、鋼筋和製造工藝。作為基體,許多複合材料使用樹脂,這是熱固性或熱固性塑料(因此得名「增強塑料」往往給他們)。這些聚合物將增強層連接在一起,有助於確定最終複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熱固性塑料一開始是液體,但加熱後變硬。它們不會回到液體狀態,因此即使在極端暴露於化學品和磨損下,它們也很耐用。熱敏塑料在低溫下是硬的,但在高溫下會軟化。
  • 塗有少量石墨烯的棉織物作為高響應表面加熱器和輕型電子紡織電路
    合成後的石墨烯水溶液可以通過浸塗或刷塗輕鬆地塗在棉布上,由於塗膠後的石墨烯片與棉布基體表面的官能團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製備的織物複合材料顯示出高機械穩定性,錨固性和高電導率,使其成為在相對大量的技術應用中的極佳候選材料。 本研究主要探討經雷射後處理之棉織物複合材料作為平面加熱元件或電子紡織電路之潛力。
  • 「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烯/磷酸氫鋯複合材料
    ·諾沃肖洛夫,通過簡單的機械剝離方法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可單獨存在的二維碳物質——石墨烯,並對其性質進行了測量和表徵,顯示其優越的物理性能,從而開創了石墨烯研究的序幕。與其他碳材料相比,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積大、機械強度高、導電性好等優點,對SnO2、FeSb2等材料的研究表明,通過石墨烯的引入能夠有效提高其電化學性能。
  • 柔性電子崛起 | 一文讀懂柔性透明導電膜!
    柔性電子崛起的產業趨勢已日趨明朗,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傳感器等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柔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
  • 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趕上「發展快車」
    因此,在產業趨勢的影響下,具有可撓性、高透光性、高導電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成為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國內企業看到柔性電子崛起的契機,想搶先在柔性電子產業布局中佔領一席之地,掌握柔性電子龐大的市場應用契機。眾所周知,光電產品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市場上常見的產品都會用到透明導電膜。
  • 【乾貨】石墨烯導電油墨——21世紀革命性的印刷材料!
    由此可見,對導電油墨的研發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巨大的經濟價值。目前已有大量文獻涉及到納米金屬導電油墨的研究,及其在導電電極、光電子器件、射頻識別、生物傳感器等柔性電子領域的應用。以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為代表的碳基納米材料在導電油墨中的應用越來越受關注。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在石墨烯諸多性質中,其中比表面積高和導電性好,最重要的是石墨烯本身的電容為21μF/cm2,達到了所有碳基雙電層電容器的上限,這比其他碳材料都要高,是製造超級電容器的理想材料。由於石墨烯是理想的超級電容器填充材料,所以將其與其他材料複合來製備超級電容器材料備受大家關注。複合材料主要有兩類,第一種是石墨烯與高分子導電材料複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石墨烯與聚苯胺複合材料。第二種是石墨烯與金屬氧化物複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石墨烯與二氧化錳複合材料。本文主要就這兩種複合材料的研究做一簡單綜述。
  • 德爾未來: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可以作為柔性觸控用於柔性屏手機
    同花順(300033)財經2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德爾未來(002631)提問,公司領導您好,在貴公司的公告中,曾提及時烯成石墨烯有開發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請問此種導電薄膜是否可以運用柔性屏手機,柔性OLED等設備?
  • 石墨烯與導電離子凝膠的潤溼誘導製備高性能柔性透明電極
    ,電學和光學性能,作為商業化銦錫氧化物的替代品,為柔性光電器件提供導電,光學透明和機械堅固的電極備受關注。然而,常規化學氣相沉積受到苛刻條件和複雜工藝的阻礙,並且以簡便且可擴展的溶液可加工路線製造高性能石墨烯透明電極仍然是挑戰。
  • 納米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MMNCs)由於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在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然而,儘管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具有優越的性能和日益增長需求,但其複雜的加工和不充分經濟效益限制了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的應用。在這些材料中,高能量消耗仍然是分散增強以實現微觀結構均勻性和高級力學性能所必需的。選擇性雷射熔化(SLM),也稱為雷射粉末床熔合(L-PBF),是一種應用於金屬和陶瓷的添加劑製造(AM)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