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有少量石墨烯的棉織物作為高響應表面加熱器和輕型電子紡織電路

2020-10-03 材料分析與應用

成果簡介

本文,斯特拉斯堡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一種環保且經濟高效的方法生產高度分散的薄層的石墨烯,使用karaya膠作為一種生物啟發剝離劑。合成後的石墨烯水溶液可以通過浸塗或刷塗輕鬆地塗在棉布上,由於塗膠後的石墨烯片與棉布基體表面的官能團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製備的織物複合材料顯示出高機械穩定性,錨固性和高電導率,使其成為在相對大量的技術應用中的極佳候選材料。
本研究主要探討經雷射後處理之棉織物複合材料作為平面加熱元件或電子紡織電路之潛力。利用雷射束,可以實現石墨烯導電線的局部石墨化或局部刻蝕,形成具有不同電阻的導電區域,可以作為柔性集成電路。除了輕質導電電路外,石墨烯塗層棉織物還可用於其他技術應用,即作為柔性無金屬標記物或紅外屏蔽物,或用作保護敏感設備或防止火焰蔓延的不燃屏障。這項技術使人們能夠開闢一條新的途徑,以開發日常生活中連接的、具有低碳足跡影響的附加值靈活的電子紡織設備。


圖文導讀

圖1. EG剝離的過程示意圖


圖2.代表性的SEM顯微照片


圖3.(A)表面電阻率和(B)電導率與塗層周期,FLG載荷和熱處理溫度的關係。

(C)由FLG @棉布(13 cm×13 cm)組成的用於熱性能測量的設備的數碼照片:T,用於記錄溫度的平面熱電偶;E,銅電極;FLG @ CC ,在200°C的溫度下處理1小時後,用4 wt%的FLG塗覆的棉布。

(D)響應表面溫度隨施加電壓的變化。(E)所產生的比功率是所施加電壓的函數。


圖4.(A)具有一系列未塗覆的平行條的FLG /樹脂/ CC織物的數碼照片,(B)由頂部的FLG /樹脂/ CC織物和未塗覆的CC織物組成的組件的數碼照片,在20 V的施加電壓下,它起著掩膜的作用,並且標記的(C,D)對應的熱圖像是加熱持續時間的函數。為清晰起見,在方框中標記了未塗層區域。


圖5.(A)未塗層和FLG塗層手套

(B)FLIR圖像,然後在80°C熱處理15分鐘。實驗在26°C的環境溫度下進行。可以在帶有FLG塗層的手套上清楚地看到熱輻射,該手套顯示橙色的熱色(左),而不是未塗層的亮黃色(右)。

(C)FLG @ glove的FLIR圖像

(D)在熱輻射方面幾乎相差4°C的未塗層手套。


圖6.(A)原始FLG /棉複合材料,平均表面電阻為50±5Ω。

(B)具有三個正方形區域的相同FLG /棉複合材料,通過雷射燒蝕蝕刻後,與未處理區域相比,電阻值無窮大。

(C)在經過不同時間的雷射圖案化和石墨化處理後,在FLG @ CC 上產生的具有降低電阻的不同連接器的數碼照片。

(D)圖案化和局部石墨化後,同一FLG @ CC的數碼照片,用於以較高的橫向解析度修改不同區域的電阻。


圖7.(A)與直接火焰接觸的不同材料的燃燒行為的數碼照片。CC:未經處理的原始棉布;CC-400°C-Ar:在氬氣流下於400°C熱處理1h後的棉布;FLG @ CC-400 °C-Ar:棉布在氬氣下於400°C熱處理1 h,然後在FLG水溶液中兩次浸塗浸漬,並在每次乾燥後於150°C烘乾30分鐘浸漬。

(B)FLG @ CC-400 °C-Ar 的易燃性示例與釘在旁邊的原始未塗層棉布相比,後者易燃,在接觸火焰後可穩定燃燒幾秒鐘。


小結

合成了具有高穩定性和導電率可調的FLG裝飾棉織物作為柔性表面加熱器的柔性複合材料。該複合材料在加熱和關機過程中表現出很高的熱響應和穩定性,證實了其在電子紡織品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潛力。FLG優異的電學和熱學特性以及高糾纏度,即使在低輸入功率(小的外加電壓)下也能提供快速響應、穩定性和高表面溫度。合成的複合材料還可以有效地用作民用和軍用固定或移動源的無金屬熱標記。在單面塗有不同電阻值和連接度的完整柔性電子電路FLG@棉花布料採用雷射刻印和局部石墨化處理,不會損壞下方的棉布基材。低成本生產和觀察到的高性能使法蘭@CC與市場上使用銀或金屬納米粒子的織物相比,織物複合材料具有競爭力。

結果表明,在棉布上塗覆薄層FLG是一種低成本、低電壓、高彈性、高彈性的加熱器。這些複合材料可進一步應用於其他領域,如輕質/高性能無金屬紅外反射器,以減少紅外輻射對周圍環境的熱損失。最後,在經過熱處理的棉布上塗上石墨烯層,即使在與火焰長時間接觸後,也能有效地防止複合材料的燃燒,這使得這種複合材料非常有興趣用作防火屏障,以保護敏感結構或人員免受火焰傳播的傷害。目前正在研究將這種複合材料用作雙表面材料,即塗有石墨烯層的親水性棉纖維作為吸熱材料,用於海水淡化過程,或作為具有高度粗糙表面和長期穩定性的石墨烯塗層聚合物纖維,用作電過濾器,具有高熱開/關觸發系統,用於捕捉和滅活生物,如病毒或細菌。


文獻:

Cotton Fabrics Coated with Few-Layer Graphene as Highly Responsive Surface Heaters and Integrated Lightweight Electronic-Textile Circuits

Housseinou Ba*, Lai Truong-Phuoc, Vasiliki Papaefthimiou, Christophe Sutter, Sergey Pronkin, Armel Bahouka, Yannick Lafue, Lam Nguyen-Dinh, Giuliano Giambastiani*, and Cuong Pham-Huu*

Cite this: ACS Appl. Nano Mater. 2020, XXXX, XXX, XXX-XXX

Publication Date:August 31, 2020

https://doi.org/10.1021/acsanm.0c01861

相關焦點

  • 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導 熱 系 數 高 達5300 W/(m·K),常 溫 下 電 子 遷 移 率 超 過15000cm2/V·s,比碳納米管和單晶矽高。楊氏模量為1.1TPa,斷裂強度高達130GPa。此外,石墨 烯 還 具 有 極 大 的 比 表 面 積,其 理 論 值 高 達2630m2/g。
  • 21世紀的新材料——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進展
    目前很多關於石墨烯纖維的製備仍然僅限於實驗室階段,還遠遠不能夠進行實際應用與普及。而氧化石墨烯(GO)由於具有較為豐富的羧基、羥基以及環氧基,使其在溶劑中的分散性更好,因而實際應用中多以GO為主,再經過後期還原得到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充分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和功能,嫁接至紡織纖維和織物上,可擴大其用途,特別在高端紡織品的發展和應用方面潛力較大。
  • 石墨烯複合纖維及紡織品的製備方法與研究進展
    近幾年,石墨烯在紡織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逐漸成為紡織纖維領域的研究熱點,特別是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諸多應用。本文主要介紹了新型石墨烯複合纖維與石墨烯紡織品的製備方法,石墨烯紡織品的性能及其發展趨勢。  石墨烯複合纖維和石墨烯織物的製備方法  目前石墨烯複合纖維有兩種常用的方法:原位聚合和物理共混。
  • 「石墨烯 傳感」防水石墨烯電子電路
    一組歐洲研究人員發現,當石墨烯與電路的金屬結合時,接觸電阻不會受到溼度的影響。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開發新的傳感器 ,顯著降低成本。石墨烯有許多應用,這種具有非凡導電性和機械性能的原子級薄碳原子片,非常適合傳感器的製造。由於其二維結構,基於石墨烯的傳感器非常靈敏,並且在未來幾年可以低製造成本保證良好的性能。
  • 微流控法製備分層多孔超導炭黑/石墨烯雜化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全固態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具有高體積電容,出色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長期循環穩定性。成果簡介 隨著人們對可穿戴,便攜,靈活的紡織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一領域和技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基於這些優異的性能,進一步採用組裝好的塗有有機離子液體電解質(EMIMBF4/PVDF/DMF)的CGSC,為電子計時器和一些完全充滿電的發光二極體供電,作為高效電極,它具有巨大的功能儲能設備的材料。
  • 紡織大講堂 | 單層氧化石墨烯與健康紡織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高超做客本網直播間,為我們帶來「單層氧化石墨烯與健康紡織」的主題分享。本次課程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和全球紡織網共同舉辦。今天的直播,高超圍繞主題,分別從「疫情大困局」、「康護新時代」、「石墨烯簡介」、「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纖維」和「石墨烯未來」這六個方面深入講解,為我們探尋出石墨烯在紡織品上的應用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為科技紡織再添一把火
    、強度最高的材料,強度比鋼材高200倍,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彈性,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RFID標籤以及紡織品上,其具有多種存在形式,如石墨烯粉末、石墨烯懸浮液或石墨烯導電漿料等,用來製作各種各樣的電子配件。
  • 南大趙遠錦教授團隊CEJ:雙響應石墨烯雜化變色水凝膠,作為可視化電子皮膚
    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雙響應石墨烯雜化結構彩色膜作為電子皮膚。由於PNIPAM聚合物的溫度響應可調節性,所得膜能夠在溫度刺激下改變體積或內部納米結構。(2)此外,得益於rGO的非凡的近紅外(NIR)光熱轉換特性,可以引入具有光敏特性的這種具有溫度敏感聚合物成分的雜化膜。基於這些特徵,當響應溫度和NIR刺激時,混合膜不僅可以反饋電信號,而且還可以在視覺上呈現出顏色變化。
  • 基於植物葉片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
    葉子的葉脈具有分形圖案,使表面高度柔韌性和可剪切性。銀納米線附著在葉片骨架上,表面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透明膠帶中。來自植物葉片的可生物降解,透明,柔性和快速作用的熱療貼片。該電子貼片與靈活的電子應用程式兼容。透明電阻膜加熱器具有在除霧/應用除霜,可穿戴設備的工業熱系統等等。在可穿戴設備中,薄膜加熱器已用於熱療墊,傳感器,熱致變色顯示器和微流控晶片。
  • 原來,石墨烯還有驅蚊的特異功能
    作為二維納米材料,石墨烯具有卓越的物理、化學性質。
  • 強生凱瑞推動石墨烯纖維產業鏈對接 紡織應用助力品質提高
    (記者楊靜)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都將高性能纖維材料作為其重點和方向,其中,石墨烯作為最具顛覆性的新材料之一,其優異的性能在高端紡織新材料領域倍受矚目、前景廣闊。日前,強生凱瑞石墨烯複合纖維與紡織品牌企業產業鏈對接會在滬舉辦,旨在更好推動石墨烯進行市場、技術、服務等全方位對接,共同打通石墨烯纖維上下遊產業鏈。  單層石墨烯自2004年被成功製備以來,歐洲、美國、日本、中國等眾多國家都把石墨烯列為本世紀最重要的新材料進行研發,目前已在新能源、電子、新材料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 泉州石墨烯產業發展有了路線圖
    近年來,泉州市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飲料等六大千億產業集群和石墨烯產業緊密互動,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落地生根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機會點。根據路線圖,一方面,將充分發揮泉州在紡織鞋服、水暖衛浴、工程裝備、石油化工等傳統產業的發展優勢,選擇石墨烯複合纖維、石墨烯防腐蝕塗料、石墨烯水性無機塗料、石墨烯高導熱複合材料、石墨烯吸附材料、石墨烯複合易潔塗層、石墨烯高物性皮革等泉州擁有應用市場優勢的產品領域重點發展;另一方面,將緊密結合泉州市發展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電子信息產業的規劃布局,培育石墨烯觸控螢幕
  • 甲殼質及殼聚糖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
    在紡織工業上,甲殼素可作為織物的上漿劑、整理劑,改善織物的洗滌性能,減少縐縮率,防氈縮,增強可染性;用甲殼素製作的無紡布加工成的生物衣具有吸水、擴散、抗菌等功能;另外,甲殼素具有增色和固色的作用,可作為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的固色劑,提高染料對織物的染色效果,改善色度,提高色牢度。
  • 高端智能紡織用上「中國智造」石墨烯技術
    原標題:高端智能紡織用上「中國智造」石墨烯技術圖說:當紅的石墨烯技術與高端紡織相結合。網絡 圖  2017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昨天(3月17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落幕。期間,「中國智造」的石墨烯纖維引發關注。將「材料之王」石墨烯與纖纖紡線相結合,織出來的「布」有何特別?  石墨烯是當前當紅的新材料之一,正在新能源、電子、新材料等方面取得初步應用。石墨烯複合纖維的產業化,在我國剛剛起步。
  • 石墨烯商用的近況_全球十大石墨烯企業
    此外,它具有的出色的電、熱和光學特性,在電池、傳感器、太陽能電池板、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具有許多應用潛力。   業內人士非常關注石墨烯的商用情況,這是它最大的挑戰之一,也是業界討論的重點。目前,全球有數十家石墨烯製造商,儘管產量相對較低、成本也較高,但我們已經看到一些石墨烯的商業應用。未來隨著其產量的增加和價格的下降,石墨烯有望在越來越多領域得到應用。   本文將盤點一些石墨烯商用的近況。
  • 詳細講解柔性電子傳感器和構造
    隨著資訊時代的應用需求越來越高,對被測量信息的範圍、 精度和穩定情況等各性能參數的期望值和理想化要求逐步提高。它的優勢包括方便易得、化學性質穩定、透明和熱穩定性好等。尤其在紫外光下粘附區和非粘附區分明的特性使其表面可以很容易的粘附電子材料。很多柔性電子設備通過降低基底的厚度來獲得顯著的彎曲性;然而,這種方法局限於近乎平整的基底表面。相比之下,可拉伸的電子設備可以完全粘附在複雜和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目前,通常有兩種策略來實現可穿戴傳感器的拉伸性。第一種方法是在柔性基底上直接鍵合低楊氏模量的薄導電材料。
  • 東華大學合作研究:石墨烯讓織物能監測生理信號、收集能量
    導讀:本文使用還原氧化石墨烯裝飾的碳化纖維素織物(CCF@RGO)製成了堅固耐用的多功能設備,該設備在壓力傳感和能量收集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此外,這種導電織物還可用於單電極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以獲取生物力學能量。電子紡織品具有傳感、能量採集、無線傳輸等功能,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香港中文大學許建斌研究組ACS Nano: 高響應超靈敏的石墨烯基短波紅外探測器
    圖1 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製備工藝流程與表徵(a)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製備工藝流程(b)-(d)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表徵,金納米顆粒負載在器件表面(e)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圖2 金顆粒在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表面等離增強作用
  • 寧波大學研究出用於印刷和染色石墨烯基電子紡織品
    穿戴式壓力傳感器對1.5 Pa的櫻桃花瓣和2.3 Pa的小雛菊花瓣立即做出響應,檢測限低。如圖3b所示,響應時間約為23 ms。石墨烯基電子紡織品具有31 ms的快速弛緩時間(圖3c),促進了對人體快速複雜運動的檢測。我們認為,織物較高的結構完整性支持了傳導通路的快速恢復。
  • 納米物理學:石墨烯中的電可調三階非線性光學響應?
    石墨烯是最著名的2-D材料,衍生自3-D石墨,構成單層碳原子,排列成二維六方晶格,表現出強大的超寬帶光物質相互作用,能夠在極寬的光譜下工作範圍,適用於下一代光子學和光電器件。石墨烯的獨特電子特性源自狄拉克錐,電子帶結構的特徵,其承載零有效質量的電荷載體,所謂的無質量狄拉克費米子,以二維材料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