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電驅機器人:會行走、懸浮、捉蒼蠅

2020-09-26 科技前沿陣地

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這種機器人外形如同紙張,可以做到薄如蟬翼。材料內部被嵌入了微小的磁體,無需電力驅動,可以根據磁場變化進行形狀、動作的變化

論文通訊作者Denys Makarov及其團隊在論文中展示了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的設計原理、材料和製作工藝。

他們在機器人體內嵌入微小的磁體,能快速響應磁場,實現了迄今最高的比能量密度,這對於低磁場下的高速驅動很關鍵。

在實驗示例中,重23mg、厚200um的四臂機器人在3.7mT磁場作用下漂浮;蝠鱝形態的機器人可以在水中運輸物品,尺寸為17mmx19mm,厚度80um;一個六臂機器人可以抓取、運輸和釋放無磁性物體,直徑20mm厚度80um。

一個花形機器人在一隻蒼蠅觸發陷阱後捕捉了它,隨後張開磁驅動的八臂釋放了它,其直徑25mm,厚度200um。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機器人可快速適應各種環境條件,在有限的環境中激發生物醫學潛能,並可以作為模型系統來開發受自然啟發的複雜動作,同時,這些機器人也可用於生物組織工程——作為更大的機器人系統的組成成分,或可用於研究高速行動生物體的生物力學響應。

圈點:由於軟體機器人的力學特性,其運動可能會變得不可預測,因此也難以控制。但是,科學家現在證明軟體機器人不僅可以精確控制,而且能完成異常難度的運動。行走遊泳只是小菜一碟,懸浮和運貨也不在話下,甚至當速度足夠快時,還可以活捉蒼蠅。這一成果激發了生物組織工程領域未來的研究,可以說,這種新型軟體機器人會成為研究快速生物機械過程——如快速移動生物體的流體動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的一個模型範本。

相關焦點

  • 可超快速行走、遊泳、漂浮、捉蒼蠅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對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高速行動對捕獵、逃跑和飛行至關重要。這一點對於軟體機器人也一樣有用,因為它使機器人可以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並對周圍動態環境迅速做出反應。  但是,要在機器人身上複製這種高速行動非常具有挑戰性。
  •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能超快行走遊泳漂浮捉蒼蠅
    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這種新型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能行走、遊泳、捉活蒼蠅
    據國內媒體報導,《通訊-材料》最新發表了一篇技術研發成果論文,研究人員已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的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這種機器人外形如同紙張,可以做到薄如蟬翼材料內部被嵌入了微小的磁體,無需電力驅動,可以根據磁場變化進行形狀、動作的變化。論文通訊作者Denys Makarov及其團隊在論文中展示了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的設計原理、材料和製作工藝。他們在機器人體內嵌入微小的磁體,能快速響應磁場,實現了迄今最高的比能量密度,這對於低磁場下的高速驅動很關鍵。
  • 外媒消息:約翰內斯·克卜勒大學研究人員研發捕蠅機器人
    花形機器人會在捕捉蒼蠅之前暫時關閉蒼蠅,然後通過在面內方波磁場(3 mT,50 Hz)驅動下打開八個臂來釋放蒼蠅。機械手的直徑為25 mm,厚度為200 µm。圖片來源:Makarov等;通訊材料六臂機器人可以抓取,運輸和釋放非磁性物體,例如由永磁體控制的聚氨酯泡沫立方體。機械手的直徑為20 mm,厚度為80 µm。通訊材料一個四臂機器人(重量為23 mg)位於透明玻璃管中,並通過3.7 mT的平面外靜態磁場使其懸浮。懸浮時,機器人被致動。
  • 會吃東西的機器人誕生 吃8隻死蒼蠅即可行走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綜合報導) 據美國媒體17日報導,英國科學家日前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會吃東西的機器人——它可以自動將所吃的食物「消化」,並轉化為能量。儘管目前機器人最愛吃的食物只是「死蒼蠅和爛蘋果」,但有人擔心,如果將來科技足夠發達,這種機器人萬一失控竟將人類作為食物,後果將不堪設想。
  • 你見過會抓蒼蠅的機器人嗎?
    據《通訊-材料》最新發表的一則技術研發成果論文顯示,相關研究人員已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的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行走、遊泳、漂浮,還可以捕捉活體蒼蠅,研發團隊聲稱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會捉蒼蠅的草:捕蠅草的花期是多久?
    會捉蒼蠅的草:捕蠅草的花期是多久?時間:2017-03-07 12:30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會捉蒼蠅的草:捕蠅草的花期是多久? 一般來講,播種長出來的捕蠅草,會在經過45年的養殖達到成熟,此時就可以開花結果了。捕蠅草如果養得好,至少可以活上20年30年呢!
  •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高速行動對捕獵、逃跑和飛行至關重要。
  • ...病毒的關鍵「開關」;可高速移動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或能捉蒼蠅...
    現如今,一些曾經堪稱奇效的抗生素會在某些情況下宣告無效,每一類抗生素所對應的細菌耐藥性不斷地增加,超級細菌每時每日對全世界構成嚴重威脅…… 英國《自然》雜誌23日發表的一項藥物研究最新成果顯示,美國團隊報告成功完成一種模塊化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將有望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 徒手捉蒼蠅技巧,為什麼手很難拍到蒼蠅,用蒼蠅拍卻容易?
    為啥用手很難拍到蒼蠅,用蒼蠅拍卻容易拍到?蒼蠅對氣壓的變化非常的敏感當人手拍向蒼蠅的時候,隨著距離蒼蠅越來越近,蒼蠅很快就感受到了,所以就會飛走。但是蒼蠅拍就不一樣了,蒼蠅拍重量小、材質薄,而且上面是網狀的結構,人在揮動蒼蠅拍的時候要迅速得多,而且蒼蠅拍上的網眼濾過了空氣,使氣壓的變化不大,所以等到蒼蠅感受到了的時候,它大概率是跑不掉了。
  • 可穿戴機器人 讓殘障人士站立行走(圖)
    在數十個國家和省區市展館中,主打智能化、科技牌的「四川精品館」成為最吸引眼球的展館之一,來自日本的專業參展商還特意趕來現場考察「四川造」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引來專業參展商考察  翼龍無人機、殲十模型機……上午早上10十點,隨著人流湧進大會展示區,華西都市報記者一眼就看到了「四川精品館」的特色標識。
  • 蟑螂老鼠蚊蠅的驅殺技巧有哪些?
    ② 粘捕:蟑螂屋、蟑螂別墅等等,將蟑螂引誘過去,黏在板上,將蟑螂捕.捉到。③ 藥殺:常見的有噴霧、煙霧劑、觸殺劑、胃毒劑、膏劑、膠餌,引誘蟑螂食用,從而毒死蟑螂。2、其他方法① 燙殺:用開水直接澆灌各處的縫洞和角落,可燙殺隱藏在其中的蟑螂和卵鞘。
  • 只需要一枚硬幣,蒼蠅來多少死多少,夏季蒼蠅的剋星
    起飛時飛行特點:蒼蠅啟動階段在起飛始終以中足反彈並且尾隨'蹬地'動作,在距離地的0.07秒的時內並且擴展為翅膀。蒼蠅的蒼蠅和地的角度的角度通常小於40°,並且僅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出現在垂直起飛傾角附近,但是在距離地 10mm之後它將變為傾斜角度。蒼蠅如何傳播病毒?
  • RoboFly: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以在水面上飛行、行走和漂移
    RoboFly,由研究人員創建的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圖片:Chukewad等昆蟲大小的機器人可能具有許多有用的應用,比如,協助搜索和救援(SAR)任務、簡化基礎設施的檢查並加速農業過程。儘管它們具有尺寸方面的優勢,但這些機器人可能很難製造,因為它們的製造涉及組裝多個微小的組件。
  • 科學家研發生物機器人,無需程序即可行動
    其實,這塊塑料並不是自行走路的,它雖然沒有經過人工移動,也無需電腦程式的設定,但也是有所依託的,它的走路是靠光的引導來作為媒介而移動的。據稱,這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發現的現象,普通的液晶聚合物是不會對光作出反應的,也就是說在研究初始,這塑料塊也是不會行走的,只是後來這材質在研究中發生了變化,以至於它能感應光而行走。如此說來這光控制的技術要想實現,還需要研製新的液晶聚合物。至於這材料,目前還是沒有明確的研究數據的。
  • 沒腿不行:能在水下行走的微型機器人
    Miskin和同事不僅設計並測試了單個的微致動器,還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一款以四個致動器為腿、能在水下崎嶇表面緩慢移動的微型機器人。機器人的腿與中央本體上的光伏片(太陽能電池)相連。當雷射照在光伏片上,致動器會彎曲和伸直。操作者用雷射照射不同的光伏片,就能彎曲機器人的前腿或後腿,驅動機器人行走。關於如何替液體中的微粒開發自載推進機制,研究人員已經探索十多年了。
  • 三種低能耗以人類步伐直立行走機器人面市(圖文)
    德爾福特大學的機器人  中新網2月21日電 科技日報報導,日前召開的第171屆美國科學促進會的年會上,由美國康奈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荷蘭德爾福特大學的科學家分別組成的研究小組,展示了他們研製出的新型能以人類步伐直立行走的機器人。
  • 第一個無線飛行的機器人蒼蠅起飛了
    小尺寸是有利的:這些機器人的製造成本很低,而且可以很容易地滑進大型無人機無法進入的狹小空間。但是現在的飛行機器昆蟲仍然被拴在地面上。他們需要的電子設備和控制翅膀的電子設備太重了,這些微型機器人無法攜帶。現在,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們第一次剪斷臍帶並增加了一個大腦,讓他們的「機器人蒼蠅」(RoboFly)第一次獨立飛行。
  • 適應多地形、無需拐支撐!我國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突破了人機混合智能的生機電系統協調一體化關鍵技術,建立穿戴外骨骼機器人主動認知智能,形成人機協同混合增強智能,實現了對可外骨骼機器人的直覺控制,秒變「鋼鐵俠」的夢想走進現實。
  • 一起來捉妖:5種行走物理「外掛」,風扇旋轉大法,省事省力省錢
    Hi~一起來捉妖的小夥伴們,還在辛辛苦苦的四處溜達捉妖怪嗎?每天不停地在各個地方奔走,就為了抓到心儀的妖怪,身體疲累的同時也冒著生命的安全遊走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的掉進坑裡,有的撞在電線桿子上,是不是有點難受?想放棄這個遊戲卻又不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