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孩兒
流浪著的魚 編輯整理,排版略有改動
飲食健康
眾所周知餵食南瓜和菠菜會使它們茁壯成長,殊不知這裡面也有科學含量。虹虹養大帆的第一秘方:南瓜、菠菜請勿同時喂,南瓜含豐富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菠菜中的維生素C,同時自身營養價值也會降低。
寄生蟲!
這是我自己親身經歷的......年初,火熱到風靡臺 灣的24K大帆有幸落戶於本人家中,由於珍惜可貴,飼養過程中也格外重視,每日三餐做到飯前淨缸(餵蚯蚓棒前換水),飯後加餐營養蔬菜水果(南瓜、木瓜等),捧在心尖,愛在睡夢。功夫不負有心人,春節過後,一日清晨終於見到了久違的黃金卵一大坨,喜悅心情自然不言而喻。果斷採取單缸由公魚自行孵化的傳統方法,經歷了4天的漫長等待,苗子們出來了,好萌好萌......於是乎把英雄父親安置回當初的婚房,加強營養那是必須的了,更多的是細心的觀察它們的日常活動,生產後癟癟肚子的大帆母魚會不會挨這頭餓了4天的餓狼大公欺負呢?想法是奇妙的,事實是婦唱夫隨。可是就在當天晚飯過後,發現了公魚肛門處有些紅紅的。擦...難道被自己老婆欺負了?或是被同缸另一個公魚強迫扔了肥皂?莫名奇妙的我窘住了。。。好奇心是催人有所行動的,深夜難眠的我決定要把魚撈出來一看究竟,一不作二不休,說幹就幹!當我撈出來魚以後更傻眼了,什麼情況?居然又正常了,我海市蜃樓了?也許真花眼了,放回去吧。入缸後我沒睡覺就這麼盯著它,可能它能感受到我的關心,非常配合的把洩殖孔衝向我。1分鐘過去了,出現的這一幕讓我驚呆了,由洩殖孔慢慢的爬出來幾條紅線,隨水搖擺...寄生蟲!直觀判斷!什麼也不想了,撈出來!又一次放在抄子裡仰面朝天,這次我準備了鑷子耐心等候,1分鐘左右,紅線出來了,眼急手快的我抓住機會夾住了一個線頭,慢慢的拖出...O賣嘎!好長一條線蟲!這可怎麼辦?反覆用這方法了幾次,無奈再也捉不到這幾條紅線了,同時伴隨的是英雄大公肛門軟組織黏膜的破損,直覺告訴我不能再這麼去做了,否則魚兒的生命休矣。善於事後惡補的我一系列的在網上不停搜索,經過初級判斷,終於認定這是一種魚類腸道寄生蟲:駝形線蟲!好可恨的蟲子!屬於慢性危害性寄生蟲,可廣泛傳播。通過查詢發現有種很有效的藥品可對症下藥。自然第二天一通的各種折騰,救命藥搞到手。採用了單獨單缸隔離的方式進行藥浴,魚品種比較金貴嘛,當然怕下藥有閃失滅團。治療缸採用一個水妖精的過濾方式,三天為一個療程,將藥片趕碎拌入原缸水後緩入治療缸內,每日換水補藥。三天後換水停藥1天後繼續藥浴三日。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我顧慮沒有孵化的幼蟲得不到有效殺死。經過1周後,終於與嬌妻團聚了。又仔細觀察了幾天,確實效果顯著。滿意了,此後自然子孫滿堂嘍!
對了,還沒有說藥品名字和用量呢!對付駝形線蟲,我使用的是鹽酸左旋咪唑片,一般獸藥店有售,意想不到的便宜。每100公升水下藥200亳克,藥浴三天後停藥一天,持續一周治療,期間每天換水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水,補充相同藥量。驅蟯蟲、卵圓蟲、毛細線蟲。對溫度沒要求。
鬍子大帆育苗
從打養此魚開始,養鬍子大帆容易育苗難的現狀就一直伴隨著我,一窩高產可能出來120顆卵+,孵化完美的話也許能出來110個健康的魚寶寶,吸收卵黃也相當完美。但是過了開口期以後接連不斷的傷耗實在有些不盡人意。大帆3釐米左右更是死亡高發期。廢話不多說了,敏而好學的我通過一窩一窩的實驗,得出來幾點經驗。在此分享下吧。
1、水的恆定。苗子肯定要每日加餐的,要不營養肯定跟不上,尤其身體和魚鰭一同發育的大帆寶寶,吃喝的同時就意味著拉撒,換水就成為了關鍵的一步,自來水晾曬不經循環就換入苗子缸,危險!!!水的流動和溫度的升高都會出現Ph值的震蕩升高,與其在苗子缸裡震蕩起伏危害生命,我的做法:晾曬水用的容器裡長期備有水泵做循環水處理,同時在換水準備前8小時開加熱棒以達到與缸內水溫均等,這樣處理過的水換進苗子缸,Ph震蕩波動不會大起大落,有利於苗子的對新水的適應能力。
2、撈強扶弱。一窩苗子同時成長起來,總會有大有小,弱肉強食,自然規律。在爭搶食物的時候,弱勢個體不光吃不到食物,還會被強者啃咬身軀,或感染或瘦弱加重,最後力竭而亡,殊不知這些都是身體構造特殊的母魚呀!我的做法:魚苗到2釐米以後,我會把身體健壯的魚苗統一安置到一個大一些的缸子裡面任其自由生長,體弱的留在原缸中繼續飼養。為什麼不撈那些小個子呢?體弱多病嘛,能不折騰就不折騰它們。本身營養不良,經不住人為的折騰呀!3釐米再篩選一批,4釐米照舊。這樣的成活率會有驚喜的噢!
3、合理膳食。魚苗需要充足的營養,這恐怕大家都知道。但怎樣才叫營養充足呢?我的做法:各種飼料N合1,低端的高端的咱都有,每種飼料的營養成分都不同,有必要來個大雜燴各種補。自己孵化豐年蝦,鮮活的不好捕捉,少量給,大部分速凍起來,解凍喂,卵殼都飄起,蟲體都沉底。完美!蔬菜一定不能少,畢竟是偏素類雜食魚種。南瓜呀,菠菜呀,木瓜呀,芒果呀,每兩周一次,讓它們可勁兒的造吧!!!
魚苗2釐米左右出現紅頂,逐漸突出後死亡。
鬍子大帆類異形從魚卵到成體的生長過程好比是唐僧取經(作者原文唐僧刺青,估計筆誤)後的效果,可謂九九八十一難,難度固然頗多,但也不難尋根究底。
魚卵,就是很多問題的關鍵。大自然的規律是不好延遲的,否則必有變數。大鬍子魚兒也一樣,懷胎整月憋其不生,經歷過的都會知道,卵會增多,但卵也會變小。我個人不喜歡這樣控制母魚的產卵數量,養分就這麼多,給誰不給誰呢?苗子出來各種畸形弱小、發育不良夭折、怪病無法治癒...
對於上面所說的關鍵問題,我很負責任的說一下,我也遇到過,還是24K鬍子。今年開春後從好友處借了一隻沒有了老公的鬍子大姑娘,滿抱卵一個多月的迷人姿態絕對婀娜可親。對於這個尤物我毫不遲疑的直接扔給了我最強悍的24K種公,直覺告訴我很快就會有喜訊。果不其然,三日後少婦初現,強壯有力的大公小心翼翼的在守護未來的寶寶們。打開手電偷看之,超大一團卵把罐子一端快要填滿。好傢夥,這絕對是高產,但是卵要比平時要小一些。一如既往的孵化手法,撈出單缸孵化。很順利,4天後出來了很多小可愛,隨之把它們的把把撈回原缸。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操作環節把握到位。就這樣,吸收卵黃後順利開口,生長速度比較慢,開口半個月後,陸續出現了頭頂泛紅的一小批魚。起初以為是發育緩慢,並沒有特別在意,自己還在想:難不成出現了新品種。名字都起好了-紅頂24K鬍子!多麼震撼的新物種呀!但好景不長,幾天後陸續這樣的魚苗紅頂處出現了凸起開花,這個現象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病了?此時善於鑽研的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中,下藥無異於加快死亡,只能這樣持續看一下有否倖存者,然後進行深入研究病症。很不幸無一存活,我的紅頂24K鬍子夢也宣告結束。這段經歷讓我對所謂魚卵質量論有了很大的啟發:對於鬍子大帆類異形,每月定產是母魚給予新生命們健康體魄的基礎。所以,我推薦喜愛鬍子大帆的魚友們廣泛收集強力大公去徵服每一個月月懷春的母魚。這樣才會使下一代更健康、更常態。要知道,人類中懷胎N月的哪吒大神只有一個,且是傳說!
鬍子大帆類異形魚由黃變白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吃了不乾淨食物導致黑肚子(腸道腐爛壞死),體色會慢慢變白。此情況暫時無解,會消耗完最後一絲能量去見上帝的。
2、葷食過量,尤其鮮活的各種魚蟲。除了每周餵2次自己孵化的豐年蝦以外,我的魚基本告別其他大肉。大葷會讓它們有速度的成長,但屬拔苗助長,可體型健壯,黃體色難以維持,繁殖效率也比較低下,往往看似已成年,但實際還是一個青澀小娃娃。
3、填鴨式飼養,促使生長速度過快,影響了體內色素的沉澱。這類魚最脆弱,往往到了魚友家中會反覆出現各種問題,原因是做到繼續填鴨式飼養未必人人皆可,新環境新餵食方式對小魚來說是一種特殊的生存考驗。
4,缸內水溫過高,25-26度是它們最嗨皮的溫度,夏日炎炎30度以內都還算接受。但是隨著水溫的升高新陳代謝加速了,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還沒有被完全吸收就排洩了出來,加之每日的定量餵食依舊那麼多,亞健康也就來了。通常我夏天會加大水中溶氧量,餵食頻率與食物也會增加,讓它們24小時有南瓜啃。換水量要跟上噢!
最後,鬍子大帆這類魚種推薦長期保持食素,每周1-2次小葷就好。困意已濃,就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