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共14章,從桂A說到桂R,本期為第2章,約2000字,預計閱讀需要3分鐘左右……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位於中國華南地區西部,從東至西分別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接壤,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公裡,是中國唯一的沿海自治區,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且區內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廣西因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的桂林郡,故簡稱為「桂」,下轄有14個地級市。區內聚居著以漢、壯、瑤、苗、侗、京、回等民族,漢語方言有粵語、西南官話(桂柳話)、客家語、平話、湘語、閩語六種,壯語方言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有苗話、瑤語等。由於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孕育了大量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尤其盛產水果,被譽為「水果之鄉」,主要品種有火龍果、番石榴、荔枝、金桔、蜜橘、龍眼、沙田柚等。
「廣西的生態優勢金不換」,還擁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燦爛的文物古蹟,濃鬱的民族風情,獨具魅力。
今天要說的是,他的工業城市——柳州。
桂B:柳州市
柳州,又稱龍城,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古城,轄六縣四區,總面積1.86萬平方公裡,戶籍人口393.52萬人,常住人口407.80人,是廣西唯一人口淨流入的城市。
歷史沿革
柳州,是中國最早古人類之一的「柳江人」發祥地。
古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屬桂林郡。秦末漢初屬南越國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設鬱林等郡,柳州地域設置潭中縣,為柳州建城之始。縣城址位處今柳州市魚峰區駕鶴山附近。潭中以地處潭水(今融江、柳江、黔江)中遊得名,轄及柳江、柳城、鹿寨、象州、融水、來賓等縣地。
唐貞觀八年(634年)以州境內柳江更名為柳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名為龍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龍城郡復名為柳州,並一直沿用至今。
雖然柳州得名於唐代,也有很多人以為柳州之名與柳宗元有關,但事實與之並無關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為柳州刺史數年,後病故於柳州。其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建樹甚多,很受當地人擁戴,因而又稱其為「柳柳州」。
地理區位
柳州市位於廣西中北部,東與桂林市的龍勝、永福和荔浦為鄰,西接河池市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和宜州市,南界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象州縣、興賓區和忻城縣,北部和西北部分別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貴州省黎平縣、從江縣相毗鄰。
民族風情
柳州具有濃鬱的鄉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氣息,居住有漢、壯、苗、瑤、侗等44個民族,長期多民族聚居,漢族和嶺南各土著民族經濟和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合、積澱,具有濃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沉積,壯族的歌、侗族的樓、苗族的舞、瑤族的節,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三江程陽八寨風雨橋是民族藝人的建築藝術精品。
資源優勢
柳州地處中亞熱帶向南亞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帶。夏長炎熱,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溫豐足,雨熱同季,無霜期長。垂直溫差大於緯度溫差。中、南部多年平均氣溫為20.6℃,而北部山區則在16.5℃之間,物產豐饒,風光綺麗,山水景觀奇特。
柳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 草豐」,百裡柳江蜿蜒穿過,柳州市區山環水繞,「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迴腸」,展現出「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自然盆景的風姿。柳州的北部地區和毗鄰的桂林市,共同構成享譽世界的大桂林旅遊風景區,吸引著萬千遊客。
行政區劃
柳州市轄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江區5個市轄區,柳城縣、鹿寨縣、融安縣3個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2個自治縣,另設立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柳東新區(柳州汽車城)和陽和新區(陽和工業園)3個經濟管理區。
交通狀況
柳州市是溝通西南與中南、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鐵路樞紐,湘桂、黔桂、焦柳鐵路和衡柳高速鐵路、柳南客運專線在此交匯,規劃鐵路有柳肇鐵路、柳韶鐵路等;柳州還是全國 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境內有桂林-北海、宜州-柳州、柳州-武宣、三江-柳州、柳州-梧州、三江-桂林等17條高速公路;柳江航運可上溯至貴州,下航廣西桂平、梧州,廣東肇慶、佛山、廣州及香港、澳門;航空開通至北京、上海、溫州、青島、西安、海口、武漢、三亞、南京、昆明、杭州、廈門、重慶、畢節、成都、天津等國內航線和金邊等國際航線。
經濟社會
柳州是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鋼材、家電、機電產品、建材、農副產品、服裝、日用消費品等產業。2019年,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3128.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3.47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551.91億元,下降0.7%;第三產業增加值1352.96億元,增長5.8%。三次產業結構為7.1:49.6:43.3。
工業名片
經過數十年的積澱和發展,柳州工業形成以汽車、機械、冶金三大支柱產業為龍頭,製糖、食品、紡織、菸草、造紙、製藥、化工、建材、日用化工等優勢產業並存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及製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的現代工業體系,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柳州鋼鐵、上汽通用五菱、柳工集團、東風柳汽、五菱汽車等躋身工業企業全國500強,網紅級產品「螺螄粉」更是馳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