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人工智慧帶來的新職業,你會受到影響嗎?

2020-12-05 東方林語

人工智慧帶來了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有些崗位逐漸會被各類智能設備及機器人「全面佔領」,除了這些領域我們人類的價值越來越弱化的同時,也同步催生出了無數的新職業與新崗位機會。

有道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我們首先可以參考一份報告——《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發布了一份未來五年新職業人才需求狀況。

報告顯示,人工智慧相關人才的需求數量突破了1000萬人。除此以外,物聯網,數位化管理師,電子競技,雲計算,工業機器人等圍繞「數字新基建」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也超過了1000萬。也就是說,這一波人工智慧浪潮帶來的就業機會,超過了2000萬,這個數字,你能預估到嗎?

人工智慧有可能取代人的行業與崗位會有哪些?

各個崗位被取代的概率有多大?

哪些是我們人類需要有「強烈危機感」的崗位呢?

根據賽迪顧問的一份報告,2020年開始,AI下沉化趨勢明顯,已經滲透到了更多的行業,包括了金融、教育、家居、零售、醫療、工業、交通、娛樂等,涵蓋了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

東方林語參考各方資料,總結了一份「人工智慧替代人的行業概率分布圖」,具體如下:

總之,AI既有可能讓我們失去一些崗位和就業機會,但也催生出了大量新的崗位與機會。

變革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何去何從?這裡就需要我們在做出抉擇的時候,綜合考慮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了。

東方林語建議可以重點了解一下兩個概念:機會成本沉沒成本

第一個需要了解的概念:機會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就是是指當你做出了某項抉擇後,而不得不因此失去的其他相關利益。

經濟學大師弗裡德曼說過:

你去吃飯,就算餐廳不收你的飯錢,你還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你用這個時間,談了一筆生意,去圖書館獲得新知,甚至偶遇未來的女朋友。這些「可能性」,都是你吃這頓飯的「機會成本」。所以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當我們明白了機會成本的概念後,面對這一波人工智慧浪潮帶來的變革與挑戰,我們可以從下面兩個維度,仔細評估一下選擇的合理性:

1.除了當前我從事的職業,在當下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2.如果目前選擇的職業不是最佳選擇,但會對未來三五年甚至十年,能夠「打下基礎」,從而會越來越好嗎?

能夠把上面兩個問題考慮清楚了,剩下的就是是否願意行動的決心了。

畢竟是大家都懂得「知行合一」但「知易行難」呀。

第二個需要了解的概念: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也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是指過往已經發生的、不可回收的歷史成本。

提到沉沒成本這個概念,大家的普遍理解是偏貶義的成分居多。

因為它是已經付出的不能再挽回的成本。比如金錢,時間,人力,情感等等,這些人們都非常關心的事物,但因為不夠重視,或者理解不足,造成的損失或許有大有小,但實際上每一項也都是有成本的,所以被稱為沉沒成本。

舉幾個例子來說:

儘管對現在的工作崗位、工作機會不滿意,但對未來不確定的新機會充滿了恐懼,不敢主動改變,導致所在崗位價值度不斷降低,隨時有被淘汰的風險……

炒炒股票或者搞搞投資,賠了之後,不甘心,又持續加倉,反而導致賠得更多,多麼的不甘心與無奈呀……

戀愛或者婚姻上,明知道雙方不合適,但已經付出了那麼多感情、精力,真不甘心,就選擇了基於耗下去,忍下去,「很傻很天真」的期望局面可以改變……

沉沒成本,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每天其實都在經歷,只是大家不夠理解或者很多人沒這個概念罷了。

因此,在我們了解了沉沒成本概念後,就要明白一個最核心的道理:

及時止損很重要。

劍橋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史蒂芬·霍金教授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我們所有人 - 不僅是科學家,實業家和領導人 - 都應該問自己,現在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提高未來獲取人工智慧帶來的裨益並規避風險的機會。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話題。

向自己挑戰,才是真正的變革。

一起加油吧。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時代會影響人類發展及就業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時代會影響人類發展及就業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01 10:21:57   網際網路時代已經發展起來了,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過程中,人類大概不知道網際網路時代發展起來意味著人工智慧Ai時代差不多到來了!
  • 受到「網際網路」衝擊,未來即將被淘汰的幾大職業
    我們在享受網際網路帶來的惠利的同時,網際網路也在逐步吞噬者我們。那麼在網際網路時代,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哪些職業是在未來五到十年必將被淘汰的呢?第一,司機;小編為什麼把司機排在第一位呢?今年作為5G技術的元年,5G在自動駕駛領域將會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 70%的職業將受到衝擊!今天國內首份AI與未來就業報告發布
    陳永偉(2017) 採用與 Frey and Osborne(2013)相同的方法研究了中國 400 多個職業,估計從全國範圍來看,可能有 70%的職業會受到人工智慧的衝擊。如果剔除農業人口, 大概有60%職業會受到衝擊。  報告發現,人工智慧帶來的就業取代和威脅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存在於所有的領域和崗位。
  • 馬斯垂克安博士|未來五年,心理學研究領域會出現哪些新趨勢?
    「未來五年,心理學研究領域會出現哪些新趨勢?」——這是眾多心理學學子縈繞於心的一個問題。
  • 中國13個新職業公布!對孩子選專業與就業影響很大!
    老師家長,你聽說了嗎?人社部最近發布了13個新職業!這也就意味著,你家孩子未來可以報考的的專業以及從事的職業有更多的選擇啦!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13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
  • 人工智慧是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嗎?
    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院士Tom Mitchell教授出席活動並帶來精彩主題演講。人工智慧是本屆3A論壇聚焦的主題,除了「平安科技人臉識別技術」、麻省理工學院「深度學習時代的人工智慧」,「平安集團AI戰略布局」在主論壇受到全場關注外,分論壇的圓桌對話把脈當前人工智慧 大咖齊聚洞見未來行業發展在新一輪人工智慧產業浪潮時代,創投機構應該如何把握投資節奏?創業企業需要怎樣抓住行業發展機會?如何堅守長期價值?人工智慧又將如何發展?
  • 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會不會有些職業會被人工智慧代替?
    當然會,技術的變革會使一些工作崗位消失,也會新出現一些新的崗位,這個是毋容置疑的。而網際網路又取代了那些職業呢?每日職場對網際網路不太了解,不過感覺網際網路對於實體經濟的衝擊是非常大的,雖然說不至於是消亡的狀態,不過也間接導致很多個體戶關閉,被迫轉型去做了其他行業。
  • 人工智慧培訓師、創客指導師、收納整理師……新職業折射哪些發展...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題:人工智慧培訓師、創客指導師、收納整理師……新職業折射哪些發展信號?「你可以把人工智慧想像成一個好奇的孩子,每天都會問十萬個為什麼,通過訓練它會越來越聰明、能幹。」孫軼一天大概要回答人工智慧以圖片形式提出的幾千個「問題」。比如,既然法式風格包括襯衫和連衣裙,那麼茶歇裙屬不屬於法式風格?
  • 人工智慧作用凸顯 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就業嗎
    總體看,自動化替代並沒有導致就業明顯波動,重要原因之一是製造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而自動化首先替代的是這些缺工崗位,並沒有對勞動力供求產生較大影響。  「小明」會寫財經新聞,「智慧專員」能辦銀行業務,「晶晶」可以指引投寄快遞……隨著人工智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漸扮演「主力軍」角色,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焦點。
  • 人工智慧作用凸顯——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就業嗎
    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總體看,自動化替代並沒有導致就業明顯波動,重要原因之一是製造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而自動化首先替代的是這些缺工崗位,並沒有對勞動力供求產生較大影響。  「小明」會寫財經新聞,「智慧專員」能辦銀行業務,「晶晶」可以指引投寄快遞……隨著人工智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漸扮演「主力軍」角色,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焦點。
  • 未來哪些職業會消失,哪些職業...
    )開始動搖AV女優們的職業地位後,美女主播的職業也將受到挑戰。   索菲亞自己似乎也知道「恐怖谷」這種擔心的存在,她會特意向在場的人類提問,   「我看起來真的有那麼恐怖嗎? 好吧,就算是,我也要設法去跨越這個障礙。」   機器學習的能力,已經讓AI能夠自學到人類並沒有告訴她的信息。
  • 除了年薪50萬的「聞臭師」,還有哪些新職業值得關注?
    螺螄粉「臭」的主要原因是柳州酸筍,這種發酵食品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某些胺基酸物質會散發出特殊的酸臭味。螺螄粉雖「臭」,卻毫不影響它成為網紅美食。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柳州市袋裝螺螄粉產值達到49.8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將達90億元。尤其是在直播帶貨的新模式下,螺螄粉的銷量一直穩步上升。
  • 核電站附近居住會受到輻射影響嗎?
    很多人認為核電廠的輻射會對周圍居民健康產生影響,並且核電站爆炸等同於原子彈爆炸,事實真的如此嗎?  居住在核電廠附近擔心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王海洋介紹說,日常我們的身體時刻都在接受著來自環境的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空氣、水、巖石、土壤、食品、房屋建築等,都存在一定量的輻射,甚至人體內就含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鉀-40。  全世界平均來看,每人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大概為2.4毫希弗(「希弗」是輻射劑量單位)。
  • 你害怕了嗎!未來即將受到機器人威脅的八種職業
    就業壓力大吧,很快,你可能就得和機器人競爭一個崗位了。  機器人究竟什麼時候會造成威脅,經濟學家並沒有一致的意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威脅已迫在眉睫,而另一些則認為如果非要有威脅的話,直到本世紀末威脅才會出現。
  • 人工智慧首次戰勝職業玩家
    人工智慧轉戰德州撲克 首次戰勝人類職業玩家  近日,加拿大和捷克幾位科學家的一篇題為《DeepStack:無限注德撲的專業級人工智慧玩家》的論文中,介紹了一種能在一對一無限注(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可下任何數目籌碼)德州撲克中擊敗人類玩家的新算法DeepStack。
  • 關於人工智慧的測試,機器人是否擁有情緒?霍金預言會成真嗎?
    在4年之前人工智慧AlphaGo和柯潔的一場圍棋大戰,引發了世界的關注,對於科學證明棋手來說,他的職業生涯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而對於科學家來說,他們更加的重視對於人工智慧的開發。AlphaGo和柯潔的對戰,揚言要毀滅人類的女性機器人,這些人工智慧的出現難道還不足以引發人類的反思嗎?
  • 圍棋AI給職業棋手世界帶來的影響
    李夏辰在Medium發表的文章「圍棋AI給職業棋手世界帶來的影響」中。針對戰勝了圍棋職業頂尖棋手的圍棋AI,如今的韓國職業圍棋圈發生的種種變化展開的討論。李夏辰表示,在韓國的圍棋界,少數「競技型棋手」會從各項比賽的獎金維持生計。其他「教學型棋手」們還會兼顧圍棋的教育活動來維持生計。
  •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會再就業,還是失業?
    此前,英國廣播電視臺BBC曾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中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其中,電話推銷員、打字員、會計這三份職業成為「被淘汰」概率前三的工作。科學家也擔心會失業看完這份名單,你或許會感到「絕望」。
  • 盤點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十大行業與十大職業!
    PART 2不破不立,受疫情影響最大的10大職業一切終將過去,在普遍的恐慌中,新的職業機會也在悄然來臨悲觀者看到問題,樂觀者總在問題中尋找機會。強者之所以強大,就在於當別人恐慌時,他們會把冷靜的思考,延伸至勢不可擋的未來。畢竟,沒有誰可以拒絕未來。
  • 人工智慧的時代到來,很多工作會被取代:想自救,你該掌握這三點
    所以每當有人探討到如何選擇職業的時候,我就建議說:你的職業選擇,除了眼前熱門職業外,從長遠來看,一定要選擇不可被人工智慧替代的工作。想要在新時代選擇工作,首先就要看那些工作是容易被「人工智慧」替代,哪些是不容易被替代的。判斷幹什麼容易被淘汰,你可以使用「五秒鐘原則」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