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實驗室·今日創新觀察
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與傳統產業升級
李鑫
短短十年間,機器人、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讓大規模自動化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在此背景下,機器人搶走人類工作也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據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美國約四分之一的勞動力(約3600萬人)正面臨被自動化機器和機器學習替代的危險局面。機器崛起帶來的威脅也自然引發了一部分人的恐慌。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動化技術在相當層面所替代的是人類重複性、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或危險性較高,沉悶而單調的工作,諸如採礦、建築、能源開採、屠宰、垃圾處理等行業崗位。
在科幻電影《機器人瓦力》中,主角瓦力(WALL-E,地球版垃圾配置承載起重機)不僅在垃圾收集與處理方面身懷絕技,而且具有如人類一般的愛心和好奇心。這個機器人滿足了我們對機器人的一種終極幻想。
到目前,人見人愛的瓦力尚未出現,但以下幾種機器人已經在幫助人類從髒亂差、危險、繁重的工作環境中解脫出來,使人類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並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這些機器人構成了一個不需要奢望的未來,而且已經創造出一個不斷擴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
1.工業巡檢機器人ANYmal
瑞士機器人公司ANYbotics成立於2016年,公司推出的四足機器人ANYmal能夠適應多種複雜地形和環境,可以完成走路、爬行、跑步、跳躍等動作,還可以攜帶一定的物資。
該機器人適用於工業領域的室內和室外場所的檢測和任務操作,或在自然地形中執行搜索和救援任務。
公司與歐洲電力傳輸巨頭TenneT合作,在歐洲北海一個偏遠的海上轉換平臺進行設備檢測,以降低平臺運維的安全風險和成本。通過傳感器和AI技術,機器人能夠自動完成16項檢查任務,包括溫度檢測、儀表讀數、油位水位是否正常、油或水的洩露等。
此外,公司還在地下汙水系統中進行測試,以確定是否可以使用該機器人自動檢查汙水系統。
2.工業設備內部檢測機器人Gecko Robotics
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用於工業維護的費用超過1000億美元。美國的發電廠每年就要投入15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的檢測,檢測周期一般在7天左右,且檢測過程非常危險。
在檢測工業水箱、鍋爐等設備時,傳統人工檢測方法無法深入內部,容易造成漏檢、誤檢等現象,從而引起傷亡風險。
美國公司Gecko Robotics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使用無損檢測技術進行工廠檢測。公司研發的小型攀爬機器人可以用於檢測工業水箱、鍋爐、管道等設備,通過傳感器可以檢測設備壁厚,發現裂縫、點蝕等形式的風險,從而減少設備停機時間,節省成本。
據公司稱,與傳統檢測方法相比,該機器人一天就能完成人類一周的檢測任務,並可以收集100倍以上的信息。
2018年公司獲得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目前累計融資710萬美元。
3.智能窗戶清潔機器人Ozmo
隨著現代都市中的高樓越來越多,玻璃幕牆面積越來越大,對於清洗工人和地面的行人而言,高層建築的清洗就成為一件非常困難而又危險的工作。
以色列初創公司Skyline Robotics推出了智能窗戶清潔機器人Ozmo,用以替代人類完成這些危險的工作。
該機器人使用AI和計算機視覺技術來檢測建築結構的細微差別,以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來清潔窗戶。據公司稱,該機器人的清潔速度比人類要快6倍。
同時,公司的清潔技術非常綠色環保,只使用蒸餾水,利用反滲透技術來溶解玻璃上的灰塵、油和汙漬,而不使用任何化學品和其他除汙劑。
2018年10月,公司完成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和300萬歐元A輪融資。
4.自動除雪機器人SnowBot Pro
前段時間,美國遭遇極度嚴寒天氣,多地暴雪,如何清理厚厚的積雪是件費時費力的事情。成立於2016年的美國公司Left Hand Robotics研發出一款商用級自動除雪機器人SnowBot Pro,致力於解決上述問題。
該機器人通過GPS追蹤定位,可以遠程控制和操作,通過LIDAR和RADAR傳感器來檢測路邊障礙,通過4英尺寬的旋轉刷清掃道路上的積雪。據公司稱,一臺機器人相當於14個人使用雪鏟的工作量,可以減少高達80%的勞動力成本。
此外,公司還開發了一款商用級自動除草機器人,可用於運動場、高爾夫球場、公園和開放地區的草坪清理。
2018年,公司完成37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5.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Moxi
美國公司Diligent Robotics成立於2017年,致力於通過機器人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公司推出了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Moxi,幫助護士完成大量的後勤工作,來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從而讓護士更好地護理病患。
通過傳感器和AI技術,Moxi可以在醫院走廊上自由移動,並通過機械手臂精準抓取物品。
2018年,公司獲得21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目前累計融資為280萬美元。
6.智能停車機器人Stan
在停車時,車主經常會遭遇找不到停車位、亂佔停車位、停車刮蹭等情況。法國機器人公司Stanley Robotics推出了一款智能停車機器人Stan,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車主將車開到停車場後,該機器人像拖車一樣,將固定架放入汽車底部,直接將車抬起,運送到安全的停車位。機器人可以對汽車進行掃描,調整停車空間,以避免刮蹭。同時可以使車輛停放更加緊密,使停車場可以容納更多的車輛。
目前倫敦蓋威克機場已經在使用該停車機器人。據公司稱,使用該機器人後,機場的停車位從170個增加到270個。
7.神秘的健康護理機器人Embodied
美國加州機器人公司Embodied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開發健康護理機器人,旨在改變傳統的護理方式,提升個人和家庭的生活質量。
Embodied是一家非常神秘的公司,自成立起,媒體很少能聽到公司的產品信息,但公司融資持續不斷。
2018年6月,公司完成22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目前已累計融資3440萬美元,英特爾、亞馬遜的Alexa Fund和豐田AI風險投資基金都參與了該公司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