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個神奇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個山清水秀之地,還是眾多英雄豪傑的墓冢。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宋朝抗金名將嶽飛,明朝的智將于謙,還有一個是明末的張煌言。他們都是人們心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湖的守護神,被人們所尊敬,其中嶽飛祠堂是最受人歡迎的,但是,于謙的祠堂反而是相當的幽靜冷清。
就現代而言,幾乎很少的人知道于謙的祠堂被修建在西湖湖畔,更多的人不了解于謙的傳奇一生。
于謙是明朝的一位名臣,是皇帝的賢內助。他從小就十分的聰明,在他23歲的時候就踏入了仕途。並且跟隨者明宣宗平定漢王的叛亂。在此之間,于謙表現的十分的出色,所以被皇帝大大的賞識,他被派往江西等地做官,于謙是個大大的清官。打過地主,修過堤壩,救濟貧困的百姓,十分的受百姓們的愛戴。
雖然這是一個官員基本的要求,但是在那個患亂不堪的年代,他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實屬不易。于謙不僅僅是個忠臣,他還是個極有能力的能人,他敢作敢為,剛正不阿,具有民族氣節。他以他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氣運。
在明宣帝駕崩以後,由他的兒子明英宗繼位。然而因為他並沒有什麼能力,朝廷的大權反而落到了太監的手裡,那時候朝廷裡面簡直是烏煙瘴氣。在之後,大舉進犯的時候,王振竟然讓明英宗親徵。朝廷的大臣們也是無力反對啊,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無奈,將自己的位置傳給了自己僅僅兩歲的兒子。自己被逼的強行拼湊二十萬軍隊,前去打仗,最終還被敵人捕獲,成為了俘虜。
皇帝都被捉走成為了俘虜,當時的朝中可謂是人心惶惶啊。這時候,于謙臨危受命作為兵部尚書。他一方面,穩定朝中的局勢,穩定人心。另一方面,調集各種軍隊,護衛京師。最終敵人久攻而不破,無奈退走。
國家沒有了主人,於是在朝廷之中的各個官員都迫切希望能夠有一個新的君王。當時明代宗是最為合適的選擇,但是朝廷的大臣們都是反對,只有于謙舌戰群儒,一番慷慨激昂的措辭將各個大臣們都說的心服口服。後來明代宗對于謙感激不盡。
熟不知,明英宗做了幾年的俘虜之後被放了回來,莫名其妙成為太上皇的他心有不甘,最後還是搞起了復位。
在他成為了皇帝之後,就有人開始找于謙的麻煩了,抄他的家的時候,竟然發現家中竟然沒有值錢的東西。最後,將于謙斬首的時候,竟然天地異象,百姓們都知道他是被冤枉的,紛紛為他求情,最後還是沒有結果,皇帝得知于謙被冤枉處死時,也是十分的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