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大師出了不少,尤其是國學上,不少觀點著實令人耳目一新。
章太炎談劉邦出身的異象,可謂是離經叛道,以至於讓人忍俊不禁。何解?不妨一觀:
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劉邦的母親做夢和神仙相遇,天地生出種種異象,然後就懷了他。其實歷史上類似的事情還不少,比如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簡狄,以及「履跡而孕」的姜嫄。
這樣的故事要是發生在現代,絕對不會善了。可古人就信這一套啊,一信就是幾千年,當中也沒人提出質疑。因為天人感應之說,是那時的普遍認知。你看,海裡死個大魚,就對應著王侯薨逝。京城鬧個火災,地方鬧個災荒,一定就是皇帝德行有虧。大人物們和天地是有聯繫的,出生有異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能因為在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下其確實能鞏固統治(維護神聖性,增加神秘感),再不濟也比老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要好得多吧?幾千年下來,愣是沒人提出質疑。一方面可能是沒往上面想,另一方面可能是不敢。
而章太炎就非常有意思了,他說,他想到了當時發生在湖北的一樁「奇案」。
奇在哪呢?一戶人家的房梁上出現了神話故事中的雷公,房主夫婦嚇得瑟瑟發抖,以至於失去了抵抗力。然後雷公就拿著他的法器,殺死了男主人。鬼神殺人,去追究誰呢?自然是不了了之。然而,當地的官員比較新派,根本不信這一套,認準了是人為。
多方走訪調查之下摸出了真相:雷公是人假扮的,假扮者是女主人的相好,也就是「姦夫」。男主人有所察覺,便玩了這一齣戲。
故事講到這就結束了,章太炎雖沒有明說,但讀者心裡也有數了。我真實覺得,他這樣的說法是更加靠譜,更加接近現實的,只是不大光彩。
但歷史所追求的,恰恰是儘可能的真實。平日裡所看到的史書,除了一些實錄,都太過光彩了。無不恢弘大氣,彰顯正統。立意都大同小異,充滿了文學氣。偶爾也會有一些例外,比如說特定的時期——南明末期和清末民初。
這兩個時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失敗,無法掩飾的巨大失敗。到了這個時候,人們就在各個方面,事無巨細地開始集體反思、甚至自我否定。一些新奇、打破常規的想法也就應運而生,仔細揣摩,也不無道理。
待時局變幻,走出困境,這樣的觀點就又變成離經叛道了。也不知是好,還是壞。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參考文獻:《史記.高祖本紀》《章太炎國學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