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大愛老王」60歲獻血20年超萬毫升:身後獻器官

2020-12-04 燕南趙北

7月20日上午,保定市民王增和又一次來到裕華路愛心獻血小站,順利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無償獻血。今年60歲的王增和,已經累計獻血20年、總量超過1萬毫升。他說,以後不能再獻血了,身後要把有用的器官捐獻了。

「老王,你又來獻血了!」愛心獻血小站工作人員熱情的和王增和打著招呼,像是見到了熟識的老友一般。「今天是我人生當中,最後一次獻血了。以後年齡超齡,就不能再來獻了。」王增和有些小遺憾地說。在電腦上打開王增和的獻血檔案,工作人員讚嘆的說:「老王,你真了不起!獻血累計超過了1萬毫升,還不包括3次獻成分血。」旁邊兩位來獻血的姑娘聞聽不由驚嘆:「1萬毫升!那麼多!」向王增和投以敬佩的目光。

經過抽血檢驗,王增和的身體條件完全符合獻血要求。「獻400毫升!」王增和笑容滿面的說,前一陣兒他發現自己體重增加了,擔心影響到無償獻血,就堅持每天遊泳2000米,很快把體重減到了標準體重範圍內。短短六七分鐘後,王增和順利完成了人生當中最後一次無償獻血。工作人員將列印好的無償獻血證和紀念品交到王增和手中,由衷祝賀他為無償獻血愛心事業所作出的貢獻。10800毫升加3次獻成分血,這是王增和給自己創下的無償獻血人生記錄。

王增和出身醫生世家,名醫父親一生救治了超過10萬病患,大愛之心從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王增和。參加工作後,王增和一直在幾層醫療機構任職,深知需要輸血治療的急重病人來說,血液是多麼的重要。

1998年國家頒布《義務獻血法》後,王增和開始關注無償獻血。2000年11月2日,他來到保定市向陽大街的中心血站,完成了第一次無償獻血,並做出了一個人生長期決定:堅持無償獻血一直到自己60歲。從那時起的20年裡,除了2007年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王增和堅持每年獻2次血,還曾3次捐獻成分血。獻滿4000毫升時,王增和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獻滿8000毫升時,王增和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018年1月9日,王增和無償獻血超過1萬毫升,成了在保定有名的「獻血老王」。

王增和說,為了身體條件符合獻血要求,他戒了菸酒,堅持清淡飲食保持正常體重,還通過遊泳鍛鍊心肺功能。十幾年來,王增和獻血都是一次檢驗合格,每次獻400毫升。「這足以證明,獻血對人體健康是沒有不良影響的。」王增和說,在他的印象裡,早年間集體組織獻血的情況較多,如今去獻血的很多是年輕人,這讓他感覺很欣慰。

因為是多次成功獻血者,王增和的獻血年齡上限可延長至60周歲。7月20日,王增和完成了人生當中最後一次無償獻血。「以後年齡超齡了,不能再無償獻血了。」從愛心獻血小站走出來,王增和帶著些許不舍。他說,雖然今後不能再獻血了,但他已經作出決定,在身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和器官。和家人溝通好後,近日他將到紅十字會提出捐獻申請。他說,一生當中幫助過自己的人很多很多,無法一一去報答,就通過無償獻血、身後捐獻器官這房方式,來回報社會。「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貢獻什麼,而不在於他取得什麼。這是我人生的座右銘。」

得知王增和要完成「人生最後一次獻血」,他的同事和朋友紛紛趕到愛心獻血小站,為他送上祝福。臨走時,大家一起在愛心獻血小站前合影留念,王增和被單位簇擁在中間,笑容無比燦爛。(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獻血16年如今60歲了無法再獻,他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獻血16年如今60歲了無法再獻,他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16年義務獻血從不間斷,得知年滿60歲將無法獻血,他又悄悄地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 60歲法師獻最後一次血 17年獻血累計8200毫升
    光孝寺首座釋戒成法師17年獻血量累計相當於8200毫升。廣州血液中心領導向獻完血的釋戒成法師送上<<感謝狀>>,以表敬意,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情地鼓掌並紛紛與法師合影留念,祝賀他最後一次獻血。由於1998年實施的《獻血法》的獻血年齡是18至55周歲,之後國家又出臺: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的規定。
  • 老人最後一次獻血慶60歲生日 16年獻血7萬毫升
    在自己60歲生日來臨之際,一名愛心獻血者選擇用無償捐獻單採血小板的方式來慶祝生日。獻血16年,他共捐獻全血17次,累計6800毫升,單採血小板78個治療量,共計69200毫升。    2月9日是獻血者閻明華的生日,他早早來到青島市中心血站,選擇用無償捐獻單採血小板的方式來慶祝自己60周歲的生日,也為自己16年的無償獻血之路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閻明華是青島市公交集團32路隊的一名普通職工,早在2011年11月,他送孩子去上學,路過佳世客旁邊獻血車的時候,看見很多人在獻血,他也深受感染加入其中,第一次無償捐獻全血400毫升。
  • 男子堅持獻血16年 60歲無法獻血又籤署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今年59歲的張利國曾是陝西鹹陽原西北國棉二廠的一名下崗工人,下崗後去了廣東打工。2001年8月,鹹陽血源緊張,鹹陽市中心血站臨時在各小區設點,鼓勵市民義務獻血。張利國剛從廣東回家探親,這是他第一次獻血,獻了200毫升。
  • 第一次獻血,他還想「退單」~沒想到堅持20年,獻了70000毫升
    這相當於14個成年人全身血量的總和如果按救助一個病人平均需要400毫升血液計算可以挽救174條生命玉林市退休工程師黃繼軍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獻血,至今已整整20年,獻血量達70000毫升,他也因此在今年的世界獻血日上獲授
  • 全國無償獻血金獎!21年獻血112次!最後一次獻血迎60歲生日
    8月21日上午,市中心血站內採科迎來了一位「熟人」,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朱益瑭再次來到血站擼袖獻血。只不過這一次比較特殊,因為再過幾天,他即將迎來自己60歲的生日。朱益瑭選擇用無償獻血的特殊方式來為自己21年的獻血經歷畫上圓滿的句號。
  • 25年獻血2萬多毫升,廣西一位女教師的最後一次挽袖
    25年,91次,無償獻血總量超2.3萬毫升——這是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老師林萍的獻血數據。11月22日是林萍60歲的生日,而60歲是在南寧市能參與無償獻血的最大年齡。這一天,林萍選擇走進朝陽捐血屋,最後一次參與無償獻血,給自己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
  • 50200毫升!新樂市醫院醫務人員無償獻血傳遞大愛
    河北新聞網8月12日訊(記者高小茹)「地震無情,白衣有愛」今天,新樂市醫院攜手河北省血液中心共同開展了「白衣天使奉獻愛心」無償獻血活動。當天上午,河北省血液中心的採血車剛剛在新樂市醫院門口停穩,一群獻血者便圍了上來。在人群中,除了身著白大褂的新樂市醫院醫務人員,還有一部分患者家屬。截止到當天下午18:00,共有130人成功獻血,獻血量達50200毫升。
  • 2.16萬毫升!他們成為聊城市2021年無償獻血團體第一獻
    然而卻有一群人,他們不畏嚴寒,挽袖獻血,成為2021年第一個無償獻血的團體。2021年1月6日,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組織開展了主題為「熱血迎新年 初心為社會」的無償獻血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志願者的奉獻和擔當,用無私奉獻詮釋「師德師風」建設。
  • 這對海寧夫妻十年獻血四萬毫升 相當於9個成年人血量
    告訴你,人體內的血是人體重的8%左右,也就是說,一般來說100-120斤中的人體內,含有8到10斤的血液,也就是4000毫升到5000毫升。  海寧有一對夫妻,相約獻血十年,兩人一共獻了多少血呢?40800毫升!  這是什麼概念?這就相當於把9個成年人身體裡的血全部換了一遍!
  • 「熊貓血」夫婦的15年獻血路:獻血成一種生活方式
    15年來,25本獻血證,累計獻血超過1萬毫升,可以為兩個成年人全身換血,而他們的夫妻小愛和人間大愛,也都蘊藏在這25本獻血證裡。  「我們領結婚證之前,一起去獻了一次血」  RH陰性血型是一種罕見血型,在我國漢族普通人群中,擁有RH陰性血的比例僅為千分之三,所以又被稱為「熊貓血型」。
  • 洛陽獻血英雄14年獻16倍體內血 能救治84個病人(圖)
    ,到現在已無償獻血60多次,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如果按一個健康成人全身血量4000毫升計算,他獻的是他全身血液的16倍多,如果按救助一個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計算,他所獻的血已能救治84個病人。    延伸採訪  助人就是助己  A  王丙臣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是1998年5月8日。這個日子,已經鐫刻在他的記憶裡。
  • 日本「周星馳」:逼龜梨和也住兇宅,獻血獻骨髓,決定捐贈遺體
    更重要的是,木下芳賀也和「星爺」一樣,十分熱心公益:他從25歲開始獻血,已獻60多次;為陌生人捐獻過骨髓;還做了登記,死後將捐獻器官或遺體,並把捐獻登記證和駕照放一起,隨身攜帶。木下芳賀的名字,在中國可能並不被人熟知,畢竟日本人的喜劇套路,好像和中國人的思維不在一條線上,不知道笑點在哪兒。
  • 已獻血8800毫升 58歲的牛立峰:希望為社會做點兒貢獻
    全媒體記者王豔萍在樊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主任科員牛立峰的辦公桌抽屜裡,有這麼一張獲獎證書,證書是2015年3月頒發的,上面寫著「牛立峰同志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他每年堅持獻血,如今獻血量已達8800毫升。堅持獻血多年今年58歲的牛立峰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獻血。
  • 無償獻血 激活器官捐獻卡 籤捐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18歲少年成年日送...
    本人供圖  無償獻血  籤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18歲,你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成人禮?是一雙盼望已久的AJ籃球鞋,是一頓平時捨不得花錢吃的大餐,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本溪第二高中高三·六班的樊思旭,送給自己的卻是3件舉世無雙的特殊「大禮」:  踏上無償獻血車,擼袖獻血400ml;到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完成血樣採集,籤下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護士姐姐,我來獻血啦!
  • 醫生提醒:獻血前3件事,獻血後2件事,先了解清楚再去獻血
    參與無償獻血,一直是張兵的夢想。終於,在自己生日的這一天,剛滿18歲的張兵,拎著一個生日蛋糕,早早地走進了家附近的獻血中心。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經工作人員資料檢查審核後,他獻血了200毫升,留下了10毫升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正式加入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隊伍。
  • 男人定期獻血五大好處
    獻血不會「傷元氣」據最新研究,定期獻血的人與不獻血的人相比,不僅更顯年輕,不易衰老,還可預防、緩解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更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佔體重的8%,為4000毫升~5000毫升。
  • 一次獻血400毫升好處多
    本報訊 (記者 辛晨 通訊員 康倩)一次獻血200-400毫升算多嗎?為什麼倡導獻400毫升?對此,萬州中心血站相關人士近日進行了解惑。「我國《獻血法》規定,獻血者每次採集血液量一般為200毫升,最多不超過400毫升,兩次採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
  • 喜迎館慶獻血築愛 青島水族館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半島網5月12日訊2020年5月8日一早,青島市中心血站的愛心獻血車開進了青島水族館。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中雨,給出行的人們帶來了不便,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青島水族館幹部職工的獻血熱情。作為水族館人,雖無緣白衣執甲的擔當與豪邁,但同樣有關愛他人、心繫天下的柔情與大愛!在青島水族館喜迎建館88周年之際,水族館人選擇用無償獻血的形式,用向善之舉詮釋擔當與使命。早上9點無償獻血活動正式開始,為避免獻血者聚集,採取分流、分批、分組錯峰獻血。填寫表格、體檢化驗、獻血等各環節有條不紊的進行。
  • 自治區血液中心開展「世界獻血者日」活動 60人成功獻血15300毫升
    自治區血液中心開展「世界獻血者日」活動 60人成功獻血15300毫升 2020-06-1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