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保定市民王增和又一次來到裕華路愛心獻血小站,順利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無償獻血。今年60歲的王增和,已經累計獻血20年、總量超過1萬毫升。他說,以後不能再獻血了,身後要把有用的器官捐獻了。
「老王,你又來獻血了!」愛心獻血小站工作人員熱情的和王增和打著招呼,像是見到了熟識的老友一般。「今天是我人生當中,最後一次獻血了。以後年齡超齡,就不能再來獻了。」王增和有些小遺憾地說。在電腦上打開王增和的獻血檔案,工作人員讚嘆的說:「老王,你真了不起!獻血累計超過了1萬毫升,還不包括3次獻成分血。」旁邊兩位來獻血的姑娘聞聽不由驚嘆:「1萬毫升!那麼多!」向王增和投以敬佩的目光。
經過抽血檢驗,王增和的身體條件完全符合獻血要求。「獻400毫升!」王增和笑容滿面的說,前一陣兒他發現自己體重增加了,擔心影響到無償獻血,就堅持每天遊泳2000米,很快把體重減到了標準體重範圍內。短短六七分鐘後,王增和順利完成了人生當中最後一次無償獻血。工作人員將列印好的無償獻血證和紀念品交到王增和手中,由衷祝賀他為無償獻血愛心事業所作出的貢獻。10800毫升加3次獻成分血,這是王增和給自己創下的無償獻血人生記錄。
王增和出身醫生世家,名醫父親一生救治了超過10萬病患,大愛之心從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王增和。參加工作後,王增和一直在幾層醫療機構任職,深知需要輸血治療的急重病人來說,血液是多麼的重要。
1998年國家頒布《義務獻血法》後,王增和開始關注無償獻血。2000年11月2日,他來到保定市向陽大街的中心血站,完成了第一次無償獻血,並做出了一個人生長期決定:堅持無償獻血一直到自己60歲。從那時起的20年裡,除了2007年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王增和堅持每年獻2次血,還曾3次捐獻成分血。獻滿4000毫升時,王增和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獻滿8000毫升時,王增和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018年1月9日,王增和無償獻血超過1萬毫升,成了在保定有名的「獻血老王」。
王增和說,為了身體條件符合獻血要求,他戒了菸酒,堅持清淡飲食保持正常體重,還通過遊泳鍛鍊心肺功能。十幾年來,王增和獻血都是一次檢驗合格,每次獻400毫升。「這足以證明,獻血對人體健康是沒有不良影響的。」王增和說,在他的印象裡,早年間集體組織獻血的情況較多,如今去獻血的很多是年輕人,這讓他感覺很欣慰。
因為是多次成功獻血者,王增和的獻血年齡上限可延長至60周歲。7月20日,王增和完成了人生當中最後一次無償獻血。「以後年齡超齡了,不能再無償獻血了。」從愛心獻血小站走出來,王增和帶著些許不舍。他說,雖然今後不能再獻血了,但他已經作出決定,在身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和器官。和家人溝通好後,近日他將到紅十字會提出捐獻申請。他說,一生當中幫助過自己的人很多很多,無法一一去報答,就通過無償獻血、身後捐獻器官這房方式,來回報社會。「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貢獻什麼,而不在於他取得什麼。這是我人生的座右銘。」
得知王增和要完成「人生最後一次獻血」,他的同事和朋友紛紛趕到愛心獻血小站,為他送上祝福。臨走時,大家一起在愛心獻血小站前合影留念,王增和被單位簇擁在中間,笑容無比燦爛。(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