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 頭部效應或將更加明顯

2020-12-02 網易財經

(原標題:新基金髮行降溫 分化進一步加劇)

即將過去的11月,基金髮行市場熱度明顯下降,新基金月度發行數量創年內新低,基金髮行份額也處於年內較低水準。與此同時,新基金髮行冷熱分化進一步加劇,爆款基金逆勢出爐的同時,也有多隻基金募資艱難。

業內人士指出,市場持續震蕩,投資者情緒漸趨謹慎,賺錢效應弱化影響基金銷量。另外,今年新發基金創歷史記錄,供應趨於飽和,激烈競爭下頭部效應會更加明顯。

新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

從新基金整體發行情況看,11月份以來,新基金髮行節奏大幅放緩。Wind數據顯示,按基金認購起始日統計,截至11月27日,本月新發基金僅有42隻,為今年以來的月度最低值。即使10月份包含國慶長假,當月也有62隻新基金啟動發行。從募資份額來看,這些新發行基金中已經成立的產品合計募資1883.84億元,處於年內較低水平。

具體到新發基金的品類,權益基金仍然是基金公司布局的重點,競爭較為激烈。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11月27日,本月以來啟動發行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合計28隻,佔比達到66.67%。

事實上,以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自8月以來基金髮行數量連續數月處於低位水平。今年8月、9月、10月的發行量分別為73隻、90隻和62隻,月發行份額也都處在今年月度平均發行份額之下。而從今年3到7月,基金髮行數量均在110隻以上,尤其7月時爆款基金頻現,月度募資規模合計達到7000億以上。

基金髮行市場整體降溫的同時,仍有基金認購火爆,宣布提前結束募集並啟動比例配售方案。比如,11月18日首發的嘉實動力先鋒再現超百億元資金認購,一日售罄;稍早前限額120億發售的匯添富數字生活六個月持有同樣一天售罄,單日吸金達到200億元。

不過仍有一批基金產品陷入延長募集期甚至發行失敗的窘境。以某家公募一隻18個月定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為例,該基金公司於18日公告稱將該基金延長募集期至11月30日,這已是該基金自9月14日首次開始募集後的第五次延期。11月24日,某大中型公募宣布旗下一隻六個月持有期偏債混合型基金將原定11月25日的募集截止日調整至12月16日。

延長募集期的同時,也有基金募集失敗。Wind統計顯示,11月以來已有6隻基金宣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包括2隻混合型基金、3隻債券型基金和1隻股票型基金。而截至11月27日,今年以來已有22隻基金宣布募集失敗。這些發行失敗案例多數來自中小型基金公司。

頭部效應或將更加明顯

對於近期基金髮行降溫現象,華南一家公募產品總監表示,「基金髮行熱度與市場情緒緊密掛鈎。四季度以來股票市場延續震蕩行情,債券市場繼續調整甚至出現債券違約、基金「踩雷」,信用風險高企。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情緒不是很高漲,進而影響到新基金募集。」還有業內人士表示,產品高度同質化可能是影響基金髮行難以走出「靠天吃飯」困境的重要原因。一位公募銷售人員透露,高度相似的產品明顯分流了客戶,而且客戶主要湧向頭部公司的產品。這與基金公司貼標籤式的營銷手段不無關係,投資者更多是奔著前期賺錢效應高的行業而來,而未必認真考察過公司及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是否合適。

而針對部分基金募集困難的狀況,上述公募產品總監直言,「基金行業分化明顯,大公司旗下明星基金經理掛帥的產品將市場上大多數資金吸引過去以後,部分中小基金募集情況不樂觀。」在他看來,頭部基金公司佔領渠道優勢,營銷能力也處於領先位置,直接擠佔了中小基金公司在發行市場上的份額。

「今年新發基金火爆,截至11月27日,年內已成立的新基金規模高達2.8萬億元,全年發行規模有望突破3萬億。目前全市場有6000多隻基金,是股票的2倍左右。從供需角度看,基金市場趨於飽和甚至供過於求,當投資者冷靜下來後,就會挑選頭部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新產品。換言之,市場上的錢就那麼多,大多投向在品牌、投研團隊、渠道方面均有豐富積累的頭部公募。未來隨著這些公司核心優勢的不斷加固,基金行業的馬太效應會更加突出,並會集中體現在發行市場上。」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表示。

本文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任暉_NBJ9607

相關焦點

  • 基金髮行兩重天 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成2021首隻募集失敗基金
    來源:新浪財經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日光基」頻現,近1月11日全天有5隻「日光基」出現,單日首募規模合計超過1400億元。而另一方面,繼2020年25隻基金募集失敗後,新年再現基金募集失敗,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髮布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募集期滿90天 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基募資失敗1月8日,長安基金公告,公司旗下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基金募集期限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成為2021年首隻發行失敗的基金。
  • 近期A股賺錢效應比較明顯 開年首周新基金一日售罄
    2021年開年首周,新基金髮行熱度不減。上周提前結束募集的基金多達14隻,有9隻一日售罄。「日光基」頻現之餘,新基金平均募資額達百億元,周內資金增量逾千億。具體來看,1月8日,由明星基金經理曲揚執掌的前海開源優質企業6個月持有期混合基金髮布公告稱,該基金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37.44%。
  • 冰庫工作者 應對冰火兩重天
    一邊是酷暑,一邊是零下18攝氏度的低溫,高溫下,一批冷庫裡的工作者,應對著冰火兩重天的考驗。位於市區金星南街上的金字冷凍食品城有40多間冷庫,平均每天吞吐三四百噸的冷凍食品。隨著前面起來的一片霧氣,零距離記者就進入了金字冷凍食品廠的一間冷庫,裡面儲存著不少冰塊還有一些冷凍食品。
  • 攻擊目標,冰火兩重天!
    二:市場的分化--冰火兩重天 但是,市場的分化也演繹到了極致,板塊權重和行業龍頭輪番攻擊,小票個股嚴重失血!一:分化的改善條件  這個階段,市場板塊權重和行業龍頭的進攻下,形成強大的虹吸效應是導致市場分化嚴重的關鍵。
  • 中國股市:新基金髮行正反饋效應,抱團行情能持續多久?
    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開始從一線藍籌股逐步向二線藍籌轉移,投資者可積極挖掘二線藍籌中的頭部公司,逢低布局,未來市場板塊輪動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鋰電、光伏、白酒、軍工等抱團主線集體大跌,不過資金整體承接力尚可,部分資金流入半導體、國產軟體等科技板塊超跌個股,銀行、地產等低估值板塊亦有所表現。整體看,資金高低位切換,板塊個股分化明顯。
  • 國內量化私募迎來快速發展期 頭部效應明顯
    來源:中國基金報量化私募近兩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同時頭部效應明顯。多家受訪機構表示,隨著投資者認知度不斷提升與行業不斷發展,未來量化私募的發展空間廣闊。中國基金報記者 任子青在經歷快速變遷和洗牌後,量化私募近兩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同時頭部效應明顯。多家受訪機構表示,隨著投資者認知度不斷提升與行業不斷發展,未來量化私募的發展空間廣闊。
  • 正負差27%半數以上跑輸市場 次新基金收益差異大
    □本報記者 江沂 深圳報導   為了迎接「跨年度行情」的來臨,去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是基金髮行的「高潮期」,特別是被動型基金,更是出現了十基齊發的罕見局面。不過從去年四季度成立的基金的收益看,卻是冰火兩重天,成立時間相差一周的基金,收益之間差距達到27%。建倉速度快,而風格轉換未能出現,跨年度行情落空是一些次新基金業績落後的最主要原因。
  • 南北方冰火兩重天!
    進入3月,從氣象意義上來說,春天已經開始了,冬季天氣逐漸消逝,春季天氣成為主流,這一情況在今天(4日)表現的尤為明顯。對於我國東部的大部分地區而言,今天的情況是:冰火兩重天,即南方多地炎熱,北方多地降溫,還伴隨著一系列激烈天氣。
  • 室內外溫差55℃ 冷庫工穿梭於「冰火兩重天」
    昨天下午,記者也一起探訪了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工作。室內外溫差55℃冷庫裡開口就哈出白氣昨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位於金華盤橋的新辰食品有限公司。站在約10釐米厚的冷庫大門前,還是可以感受到裡面散出的絲絲涼氣。
  • 2020基金髮行啟示錄:爆款推助數量、規模新高,馬太效應擠壓中小公...
    但同時也呈現出新的特點,目前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主要集中在頭部的10家基金公司,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權益類基金仍將吸引資金進入,資金繼續追逐優秀的基金經理的產品,二八分化仍會比較嚴重。 這種信號將為基金業發展帶來什麼變化?
  • 指數基金規模突破1.4萬億,管理人頭部效應顯著
    來源:互金咖指數基金市場重拾繁榮 。自2003年國內發行首隻指數基金 (備註: 這裡的指數基金及ETF只包含股票 、 債券 、 商品 、 QDII四類資產 , 不包含貨幣資產) 產品以來 , 國內指數基金 (含ETF) 規模穩步增長 。
  • 水星冰火兩重天,火星上會爆體而亡
    水星冰火兩重天,火星上可能會爆體而亡人類的科技水平現在是越來越強大,但是人自身還是非常脆弱的,既經不起病毒的侵蝕,也經不起肉體的摧殘,更加遭受不了精神上的打擊,如此脆弱的人類,若是不做任何防護措施,簡單粗暴的將其放在八大行星上面,人類靠自身的體魄,會是什麼感覺呢?又能存活多久呢?
  • 冷庫搬運工穿梭在冰火兩重天,一年四季在零下18 ℃的冰庫裡工作
    即使到了酷熱天,他們仍要穿著棉衣棉褲,體驗「冰火兩重天」。爽!從腳底直透頭頂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潁東開發區內的阜陽零下18度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速凍水餃、湯圓、冰淇淋等食品。如同公司的名字,其冷庫長年保持在零下18℃。隨著厚重的大門打開,冷庫裡一股刺骨寒氣伴隨著制冷機的轟鳴聲撲面而來。
  • 潮汐鎖定行星未必就是「冰火兩重天」
    原標題:潮汐鎖定行星未必就是「冰火兩重天」   ■新知   宇宙中有著這樣一種奇妙的關係——潮汐鎖定——由於引力的作用,行星或衛星的自轉周期與其公轉周期相同,使得行星或衛星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其圍繞公轉的星體,就像地球和月亮。
  • 「馬太效應」成主流,投資者如何尋找生存空間?
    投資者在「老革命遇到新難題」之後,積極求變應對,才能更好地在股市尋找到合適的生存空間。  強弱分化擴散到A股的每一個角落  從2017年開始,A股市場馬太效應就已經逐步顯現,目前這樣的強弱分化幾乎已經擴散到每一個角落。
  • 部分中小公募「掉隊」 權益類基金全年「零發行」
    2020年,「炒股不如買基」再度得到印證,公募基金髮行規模水漲船高,全年新基發行量超過3萬億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髮行量佔比過半。不過,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卻並沒有感受到「基金大年」的溫暖,部分公司甚至全年權益類基金「零發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作為權益類「大年」,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髮行總量超過1.6萬億元。
  • 網際網路時代的「頭部效應」
    這就是典型的頭部效應。 提到「頭部」,人們很容易想到前幾年風靡一時的長尾理論,頭部顯然相對與長尾而言。網際網路時代頭部效應的顯現,是否宣告了長尾效應的失效? 2004年10月,美國《連線》雜誌主編克裡斯?安德森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長尾(Long Tail)理論,主要用來描述亞馬遜和Netflix等網站的商業和經濟模式。
  • 地球若被太陽潮汐鎖定,將出現冰火兩重天
    如果地球被太陽引力潮汐鎖定的話,那麼地球也將無法自主性自轉,其自轉時間也將和公轉時間相等,也就是說地球上的一天時間和一年時間相等,但是又由於地球只能以一面向著太陽,所以地球也將會和月亮只以一面向著地球一樣,永遠以一面向著太陽,而另一面則將永遠背向太陽,就是說將出現永夜永晝的現象,不再會有晝夜交替。
  • 水星最靠近太陽,為何是冰火兩重天現象,原來如此!
    水星離太陽最近,但是卻冰火兩重天,兩大原因造成的!它溫度卻不是最高,卻是冰火兩重天呢?對於水星對面這麼低的溫度,很難想像水星這顆距離太陽這麼近的行星,表面溫度可以達到這麼低,那麼為啥水星的夜晚這麼冷呢?
  • 宜信財富資產配置策略指引:資金向頭部機構和頭部項目集中趨勢明顯
    2020年堪稱冰火兩重天。上半年,疫情的衝擊使得私募股權出現募投雙降的困難局面。但隨著第三季度宏觀經濟逐漸回暖,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無論募資、投資均呈回暖局面。投資市場,資金向頭部機構和頭部項目集中的趨勢明顯,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行業估值快速上漲,成本和風險也隨之攀升,給投資帶來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