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用無人機和谷歌地球看到的中國大面積沙漠化

2020-12-06 網易財經

(原標題:震驚!用無人機和谷歌地球看到的中國大面積沙漠化)

摘要:

中國境內的沙漠面積以每年超過1350平方英裡的速度增長,很多綠洲都在消失。而沙漠本已佔據了中國境內領土的近20%。

鈦媒體註:身在綠洲的我們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直到有人用科技「天眼」看了一下中國。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近日《紐約時報》組織了一個強大的技術+記者團隊,將這一幕幕記錄了下來,結合結合文字、靜物攝影,圖像和令人震撼的無人機拍攝影片,還有谷歌數字地球上的衛星圖顯示,這組特別互動報導,雖然聚焦在騰格里沙漠,但是卻全面反應了中國正日漸擴大的沙漠邊緣的人們的生活,而我們更看到了這個頗具代表性的沙漠地塊中,沙漠邊緣正在向周邊曾經的綠洲不斷蔓延的恐怖。

而騰格里沙漠距離中國的心臟,北京,也並不遙遠。位於廣袤戈壁灘的南緣,與不少大城市都相距不遠。

這組互動數字報導名為《生活在中國龐大的沙海》,記錄了騰格里沙漠這些年來的高速擴張,而且面積還在一天大似一天。我們還知道了很多從未關注過的數字。 數年來,中國境內的沙漠面積以每年超過1350平方英裡的速度增長,許多村落因此消失。

儘管政府部門在轉移安置居民,植樹防沙和限制放牧上的投入使沙化進程有所放緩,但一些關鍵區域的沙化問題依然沒有停止。 隨著氣候變化的加速,中國北部的乾旱程度正在加劇。 中國接近20%的土地是沙漠。 隨著騰格里沙漠面積的擴大,它將與其他兩個沙漠合併,最終形成一塊面積廣闊的無人沙海。

經《紐約時報》授權,鈦媒體編輯截取了部分影像的圖片呈現,戳這裡還可以直接查看這組互動頁面的效果。

沙漠構成了中國將近20%的國土,中國北方的乾旱愈演愈烈。一項最近進行的評估顯示,中國的沙漠面積比1975年時擴大了21000平方英裡(約合54390平方公裡)——約等於克羅埃西亞的面積。日益擴張的騰格里沙漠與另外兩片沙漠逐漸匯合,正在形成一片可能再也無法住人的浩瀚沙海。

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加劇了沙漠化的趨勢。中國稱政府採取的遷出居民、種植樹木、限制放牧等舉措放緩了沙漠化的速度,但科學家們對這些政策的有效性持有爭議。臨界區域的沙漠化趨勢仍在蔓延。

今年4歲的劉佳莉是騰格里沙漠上的居民。

像劉佳莉的家人一樣,很多人都會在騰格里沙漠的邊緣放牧牲畜,或者經營小型觀光園。

劉佳莉生活的地區名叫阿拉善盟,因為土地沙漠化,當地政府已經遷走了3萬人,那些人被稱為「生態移民」。

劉佳莉的媽媽杜錦萍今年45歲,她說家裡人冬天會住在那個新村莊裡,到了夏天又會回到天鵝湖,那裡他們能收取一些觀光費用。

然而,這些騰格里沙漠裡稀有的綠洲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下面這三張圖足以震撼你的感官:

騰格里沙漠的許多綠洲都在漸漸乾涸。該地區的一些地方政府從幾十年前就開始把人從日益擴張的沙漠邊緣地帶遷出。

但在沙漠朝著城市挺進之際,中國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區也在朝著沙漠擴張。

越來越多的沙塵來到了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周邊。這張沙塵圖所反應的,讓那些想向北京遷移的「生態移民」,都感到了害怕。

這些還能夠靠收取「沙漠綠洲觀光費」謀生的「移民」,還不願意稱自己為「生態難民」。因為他說他有自己的玉米地和麥田,經營觀光園也能帶來一部分收入。雖然好容易「移民」到了這裡,

沙漠裡出來的「移民」,現在「種地」也變得越來越難了。在通古淖爾鎮長大的黃春梅,目前在當地務農。她說自己小時候,地下水位為兩米,但「現在要挖四五米深(才有水)」。

去年春天,黃春梅獨自種了200多棵樹,希望它們能幫忙擋住空中的沙塵暴和地上的沙土。

38歲的黃春梅種的是玉米和西紅柿,有些種在大棚裡。然而,從無人機拍攝下再來看這片「綠園」又是可怕的:

還有另一家則是畜牧業的牧民。沙漠裡的草越來越稀疏,但羊群還是會在那兒吃草。它們遊蕩在他家的老房子附近,就在一個幾年前便已乾涸的湖泊邊上。夢克布音和妻子會維修老房子,但不會長期住在那裡。

他們決定,要讓16歲的女兒在城市裡生活、工作。

從前,他們家的四代人都生活在湖邊一個繁榮的社區裡。但漸漸地,人們紛紛離去。

沙漠接管了他們的家園。

後註:這組《紐約時報》的數字互動報導,由Josh Haner和黃安偉(Edward Wong)自騰格里沙漠報導,Derek Watkins和Jeremy White自紐約報導。KiKi Zhao和Sarah Li對該文有研究貢獻。該文經Hannah Fairfield和Jode Rudoren 編輯。照片由Meaghan Looram 編輯。視頻由Taige Jensen編輯。

1981年至2013年,乾旱地區的年均降水量少於250毫米。數據收集整理自氣候災害(Climate Hazards Group),國際氣候與社會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search Istitute for Climate and Society)提供的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沙塵暴的相關數據來自哈佛大學地理分析中心提供的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網路。人口數據來自World Pop。衛星圖片來自谷歌數字地球。

戳這裡看《紐約時報》互動報導全文。鈦媒體經授權推薦,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網址:http://interactive.sxzhchina.com/2016-04-05-china-desertification/index.html?langkey=zh-hans&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更多一手資訊,關注鈦媒體微信號:鈦媒體(ID:taimeiti)

鈦媒體微信二維碼

 

本文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谷歌地球」能看到多少機密?
    近日,美國科學家聯盟藉助「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上的商用衛星圖片發現中國最新核潛艇一事,被炒得沸沸揚揚。那麼,「谷歌地球」到底為何物?它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究竟有幾分?該如何防止它來偷窺機密?
  • 英文版《中國沙漠與沙漠化》出版發行
    由《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中國北方沙漠化過程及其防治研究」首席科學家、國際沙漠研究協會(IDRA)主席、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所長王濤博士主編、組織數十位專家學者將《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縮編譯成的英文專著。據王濤介紹,本書是對過去50年我國沙漠與沙漠化研究和實踐的系統總結,其學術價值在於為今後沙漠與沙漠化科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臺階。
  • AirlookMap來了,城市級三維高精度地圖新品,網友:中國版谷歌地球?
    有這樣一家創業公司,以「還原世界的樣子」為願景,誓要做中國版的谷歌地球,並用AI的方式重新定義數字世界,它就是AIRLOOK(埃洛克航空)。簡單來說,就是AIRLOOK用無人機的方式,大範圍地把我們看到的影像信息還原到線上來,在線上構建了一個一比一的虛擬世界(類似於我們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上看到的「街景模式」)。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北方沙漠化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北方沙漠化研究獲突破 2015-02-03 中國科學報 馮麗妃 【字體:大 中 小】
  • 揭秘谷歌地球如何看透地球 能為我們做什麼(圖)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谷歌中國產品經理林裕寬。  林裕寬告訴記者,谷歌地球是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相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用戶們可以通過一個下載到自己電腦上的客戶端軟體,免費瀏覽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衛星圖片。
  • 谷歌你這是腫麼了?21個令人震驚的谷歌彩蛋
    彩蛋不再是電影和遊戲的專利,一些科技公司和網站也涉足這一領域,因為用戶們熱衷於秘密和明星八卦。作為地球人都知道的超級引擎,谷歌在運作中隱藏了不少彩蛋。以下21大遊戲彩蛋,讓你在震驚的同時,也會感嘆谷歌大叔也是有那麼一點惡趣味。
  • 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紅漠化、鹽漬化……這些你都分清了嗎?
    荒漠化分為狹義和廣義兩類,廣義的荒漠化是指由於乾旱少雨、植被破壞、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的現象。而狹義的荒漠化就是指沙漠化,由此可見,廣義的荒漠化包括了沙漠化、石漠化、紅漠化、鹽漬化等土壤喪失生產力的情況。
  • 谷歌地球
    用戶可以在谷歌地球下載上搜索特定區域,放大縮小虛擬圖片,然後形成個人的行車指南。google地球下載還精心製作了一個特別選項--鳥瞰旅途,讓駕車人士的活力一路伴隨客戶。谷歌地球下載安卓版主要通過訪問Keyhole的航天和衛星圖片擴展資料庫來實現這些上述功能。該資料庫時常更新,google地球手機版安卓含有美國宇航局提供的大量地形數據,在不久的未來還將覆蓋更多的地形,涉及田園、荒地等。
  • 楊萍 等:西藏沙漠化研究進展與未來防沙治沙思路
    藏東三江河谷形成以灌草叢沙丘為特點的亞高山稀疏灌叢草原乾旱河谷沙漠化土地類型,藏南河谷地帶形成多種形態的沙丘集中連片為特點的亞高山灌叢草原河谷沙漠化土地類型,藏北、藏西北則形成大面積沙礫地和斑塊狀沙丘為特點的高山草原、草甸沙漠化土地類型。
  • 震撼|谷歌地球記錄中國的發展速度到底有多快!
    近日谷歌宣布推出新谷歌地球(new google earth),建立了3D模型,以及立體照片,以及新的視角,更有全球各地的高清圖片,可以讓每一個人足不出戶體驗世界各地的風採,你甚至可以身在澳洲體驗漫步在洛杉磯的街道上的感受。
  • 谷歌地球測量不規則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Google 地球是一個獨特的地理映射和標記程序,它使用合成圖像來形成全面的交互式地球地圖。通過多個衛星和航空圖像拼接在一起,該應用程式提供了一種多功能的工具,可以了節氣候,發現未知的地理和生態特徵並記錄我們的歷史。
  • 地球上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就在中國!可贏得的卻是質疑聲?
    文/行走天涯 地球上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就在中國!可贏得的卻是質疑聲? 將沙漠變為綠洲,不僅僅是我們中國一個國家的夢想,更是全世界很多沙漠化非常嚴重的國家的共同的夢想,比如中東有很多國家,雖然經濟很發達,石油資源很豐富,但是這些國家的沙漠化也是全世界最嚴重的,而我們中國的沙漠程度覆蓋面積雖然比不上中東,但是由於我國領土面積很大,所以如果能夠將所有的沙漠變為綠洲的話,那麼我國絕對有更多可居住的綠色面積,同時也會成為保護地球自然環境的最大主力之一
  • 谷歌月球地圖現外星人?盤點震驚全球的外星人事件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一位YouTube用戶通過谷歌月球發現在月球表面上存在一個神秘的陰影,其酷似一個人的模樣,這個神秘的陰影位於月球的坐標為27°34′26.35″N,19°36′4.75″W,於是UFO愛好者認為他們可能發現了外星人在月球上的證據,又有人聲稱在谷歌月球上發現過外星人的飛船。
  • 藍色地球逐漸變綠,幕後原因原是中國和印度引起的!
    而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抓拍監測,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通過整合多年的抓拍信息發現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實,隨著這麼多年的發展,地球整體的綠化面積不但沒有因為人類活動而不斷減少,反而越來越多,而地球也變的越來越綠,更重要的是,這些多出來的綠化都來自於中國和印度!
  • 防治土地沙漠化新思路 — 讓動物回歸草地
    全世界都面臨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真的是過度放牧導致的沙漠化嗎TED大會  Allan Savory從澳大利亞到美國,全世界許多地區面臨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威脅,導致一系列食物生產和環境問題。幾年以來,科學家一直相信土地荒漠化是過度放牧牛、羊、馬、駱駝踐踏牧草造成的。但是土地管理專家Allan Savory認為荒漠化實際上遠比人們理解的更複雜。他認為,傳統的休養土地和焚燒增產的辦法實際非常破壞土地。
  • 退出中國照樣偷窺?谷歌地球首次披露範圍:覆蓋98%的人口地區
    據外媒報導,谷歌地球目前已經拍攝了超過1000萬英裡(約1609.334萬公裡)的地球街景。此外,谷歌地球的航空地圖服務包含了3600萬平方英裡的衛星圖像。谷歌已經繪製出世界上98%的人居住的地方。此事也在國內也引起了不少網友討論,對於這個多年前退出中國市場的地圖大塊頭,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當年因為價值觀與國內主流思想背道而馳,谷歌地圖就離開了中國。但這並不妨礙谷歌地圖的發展,憑藉豐富的功能,谷歌地圖仍贏得了不少人的喜愛。
  • 「谷歌地球」讓多國軍方頭疼
    圖為「谷歌地球」的搜索界面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著名網絡搜尋引擎「谷歌」(google)又被指責洩露了軍事機密。據1月25日韓國《東亞日報》披露,在「谷歌地球」提供的衛星照片服務中,赫然出現了韓國首都首爾及其周邊地區針對朝鮮的防空陣地的照片,引發了韓國對國家機密洩露的擔憂。
  • 谷歌地球涉嫌洩露中國機密 中方推反制計劃(圖)
    [提要] 近年來,從國際軍事研究機構到普通網民,不斷有人從「谷歌地球」上發現中國的「軍事機密」,曝光所謂的中國 「軍事基地」和「戰略武器」,散布「中國威脅論」。「谷歌地球」的背景也非常可疑,與中情局、五角大樓關係密切。今年,中國相關部門要求「谷歌地球」在年底之前完成網絡地圖自查和治理,否則將被禁止提供這項服務;此外,中國還推出「影像中國」進行反制。
  • 我國天地圖與美國谷歌地球的對比
    我們通過BIGEMAP地圖下載器,地圖源切換到地方高清,就能看到天地圖不同的省下的衛星影像。▲BIGEMAP軟體上的天地圖地方高清二、谷歌地球簡介谷歌地球是由美國谷歌公司開發的一款虛擬地球儀軟體。谷歌購買大量的地圖源,這些數據來自各個商業公司的衛星影像以及航拍公司的近建築影像,然後谷歌公司集中這些影像數據進行處理,放在這個虛擬地球儀上。▲BIGEMAP軟體上的谷歌地球 由於提供衛星影像數據的大型商業公司也就主要幾家,天地圖的地圖數據來源也會跟谷歌地球的數據來源有所重疊。
  • 從谷歌地球上看秘魯未解之謎,神秘的納斯卡線條究竟何人所建
    跟以往發現的納斯卡線條不同,這些新發現的地畫因為是建造在山坡上,因此從地面上就能夠清晰地看到,而著名的納斯卡線條因為規模非常宏大,只能從空中才能看到其全貌。著名的納斯卡線條這裡,小編從谷歌地球上截取了一些納斯卡線條的著名地標,通過這些衛星圖像,可以大約領略到古代人類讓我們嘆服的藝術才華和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堅強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