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

2020-12-03 騰訊網

每年6、7月的時候,大多數農民都處於農閒期,於是在這段時間很多農民朋友會找些別的掙錢的法子,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去山裡採挖各種野生菌以及中草藥材來賣,畢竟夏季溫度高雨水多,非常適合野生菌及中草藥材的生長,再加上近些年人們對這類東西十分喜愛,也就是使得它們十分的搶手。

在我國南方地區,有一種十分特殊的名貴藥材,它叫做「大蟬草」,是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話,記得往年的這個時候,很多農民都會去山裡挖來賣,一般都是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卻少有人去挖,更是少有人去賣,難道不值錢了?

大蟬草這個名字估計很過人都不熟悉,但是它在民間的俗稱很多人應該聽過,叫做「蟬花」或是「金蟬花」,它並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動物和真菌的結合體,屬於蟲生真菌。

它的形成過程十分特別,是蟬的幼蟲在羽化前被一種叫做「麥角菌科真菌蟬擬青黴」的真菌寄生,當氣候、溫度等環境因素達到適宜條件的時候,就會吸收蟲體的營養,從而轉化為菌絲體,最終蟬的幼蟲蟲體被菌絲體完全佔據而死亡,只剩下一個軀殼。接著菌絲體開始生長繁殖,在蟬的幼蟲軀殼頂端分枝「發芽」,形成類似黃色花朵的東西。因其形成特殊,外形特別,所以得名「蟬花」或「金蟬花」。

蟬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是以前農村裡十分常見的一種昆蟲,民間都俗稱為知了。還記得小時候那會,村邊的樹上特別多,一到夏季就在樹上「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不管還白天還是晚上,吵得人睡覺都睡不好。然現如今蟬已經很少見了,想聽到它的叫聲都不容易了。

蟬的減少除了環境因素之外,還有2個原因,一個是被人們作為食物(就是北方常吃的知了猴)吃掉了,還有就是被麥角菌科真菌蟬擬青黴寄生而亡。

不過蟬被那種真菌寄生之後所得到的產物「金蟬花」,卻是民間的一種十分珍貴的藥材,而且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同時出口到國外也一樣名貴,原因就在於其藥用價值十分的高。

在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語:「吃上金蟬花,丟掉藥罐子」,甚至有的地方還把金蟬花看成是「冬蟲夏草」的替代品,由此可見金蟬花的價值了,所以在市面上,金蟬花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金蟬花一般在每年的芒種到大暑前後開花,而這段時間很多農民正好處於農閒期,於是很多農民朋友都會在這個時間去山裡採挖,採挖之後就會拿到市場上去賣掉,價錢一般按個算,一個3元左右,一斤的話差不多要50到70來個,所以金蟬花的價格常年都賣到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卻出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集市上幾乎沒有人賣它,是金蟬花不值錢了嗎?

其實並不是,主要有2點,一個是市面上的金蟬花基本都是野生的,也就說金蟬花是野生的蟬被寄生後所形成的,而今年2月份又頒布了「禁野令」,於是很多人都不敢吃了,使得金蟬花在市場上遇冷。另外一個原因是隨著常年不節制的採挖,以及環境的破壞,各種蟬的數量都急劇下降,這就使得金蟬花的資源也日益減少,甚至像我國雲南、福建的部分農村地區,金蟬花都已經絕跡了。因此今年很多農民都沒去山裡採挖了,自然就少有人賣了。

就筆者個人來看,金蟬花還是很具有市場潛力的,既可以吃又可入藥,而且金蟬花的人工養殖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了。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對蟬花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並且人工養殖的話既能保護環境,又能供應市場,還免去了藥農的奔波之苦,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各位朋友,你們如何看待金蟬花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少村民齊上陣活捉「打屁蟲」 一斤要賣300元
    ,一斤最高賣300元這種過去人見人厭的蟲子,如今已成絕佳食材——一斤最高賣300元,且供不應求。  「鮮蟲賣170元左右一斤,幹蟲要賣300元一斤,有多少要多少。」昨日,在凱裡市爐山鎮六個雞村公路邊,31歲的村民金小明一邊用釘耙在碎石堆中刨「打屁蟲」一邊說,早在一個多月前天氣轉涼時,附近村寨的村民便已開始到河邊或山上來捉蟲了。
  • 【關注】你還記得"螻蛄"這個蟲子嗎?現在竟然賣到3000元一斤!
    【關注】你還記得"螻蛄"這個蟲子嗎?現在竟然賣到3000元一斤!
  • 這個蟲子小時候抓來當玩具,不吃不喝能活半年,如今一斤賣4千元
    這個蟲子小時候抓來當玩具,不吃不喝能活半年,如今一斤賣4千元!除了天上飛 的,自然也少不了地上跑的,甚至是在地上打洞的,有一種小動物最喜歡在店面上打洞,不僅如此,它打的洞像漏鬥一樣非常漂亮,很是整齊規則,遇到這種動物,那也是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了。
  • 這樹被叫「豪豬刺」,根部是稀罕物,如今賣100元一斤
    有很多的樹木並不是那種無害的樣子,有些樹木不僅不無害還很有殺傷力,那麼就是這樹就是渾身都是刺,不僅是這樣還會霸道的威脅到身邊植物的生長!不過雖然這樹看起來很有攻擊性,但絕對是一種稀罕物呢!這樹都能按斤賣而不是按棵了,可想而知其價值,最可怕的是這種樹的樹根每斤都能賣到100元,那麼你想想這棵樹得多值錢呢?
  • 兒時一碗捉上千隻,80元一斤搶著收,如今少有人賣,不吃了?
    以前的夏天,我們坐在外面乘涼,一群人搖著蒲扇,一邊聊天,一邊吃著西瓜,好不快活。而且耳邊時常還能聽到知了的聲音,知了跟蛙聲可以說是夏天標配的存在。兒時一碗捉上千隻,80元一斤搶著收,如今少有人賣,不吃了?
  • 九香蟲一斤收購價幾百元,收去了是幹什麼用的?打屁蟲能養殖嗎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應該都認識這種蟲子,這種蟲子身上有股臭味,它們比較喜歡寄生在南瓜、冬瓜、絲瓜、田菁等植物上。對於這種蟲子,現在一些地方有人在收購,一斤能賣到幾百元。那麼這麼臭的蟲子,別人收購過去,是做何用途?這種蟲子,能不能進行人工養殖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
  • 山東一隻蛐蛐賣11萬 小小蟲子咋這麼值錢
    (原標題:山東一隻蛐蛐賣11萬 小小蟲子咋這麼值錢)
  • 麗水農村隨處可見的東西 賣3千元一斤
    在麗水農村,這些隨處可見的東西,現在居然都身價暴漲,最高賣到3000元一斤!不知你是否在田裡見過這種蟲。甚至前些日子有媒體報導出,有的餐廳螻蛄竟然要賣到3000元一斤,還經常賣斷貨!,特意到某寶上去搜了一下,發現這貨在網上最高價格,真的賣到了750元一斤!
  • 野生的600元一斤有人買,種植的2斤賣88元,山裡人能賺錢嗎?
    導讀:野生的600元一斤有人買,種植的2斤賣88元,山裡人能賺錢嗎?山裡樹多,可很多農民自己根本不砍樹,以一片山多少錢承包給別人砍伐,或者1方木材收多少給別人砍伐,自己只拿提成,真正的「躺著掙錢!」還有一些農民,擁有幾十畝乃至上百畝楠竹林,每年也是「坐享其成」,賣楠竹,賣冬筍,自己根本不砍竹子,也不挖竹筍,自然有人給錢替他挖!當然,還有一種寶貝,則需要自己採挖了,因為,它的價值太珍貴了,一斤能賣600元!這種寶貝叫——天麻!
  • 去年7塊一斤不愁賣,今年跌到了3塊多,市場「崩盤」,不值錢了
    生活在竹林附近的農民,在冬季不忙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去山上挖冬筍,價格好的話可以用來賣,價格不好就自己吃或者送人,遇上好的行情也能賺點錢,有些人一個冬季下來靠挖筍就能掙幾萬塊錢,像去年和前年冬筍的價格都算不錯,以我們當地而言,一般商販來收購價格都達到了6元以上,最便宜的時候也能達到5元,有時個甚至能賣七八塊,還記得有一次逛超市看到他們售價為15元,可以說還是比較貴的
  • 這種樹長蟲子才值錢,蟲子分泌物被稱為「中國蠟」,賣20元一斤!
    在我國西南部的山區,有一些農民會種植一種不值錢的樹,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樹上養蟲,然後收集蟲子的分泌物。這種樹在城裡也很常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作用,您聽說過嗎?這種樹常作為城市的綠化樹,價格便宜,生長速度又快,因此在很多城市都能見到。
  • 今年塘鯉魚上市少!零售70-120一斤,價漲3成,部分菜場還要先付款預約!
    3月中下旬,隨著氣溫上升、春暖花開,塘鯉魚開吃了!來自本市菜市場的消息:今年入春後首批塘鯉魚已經上市,但上市數量少,其零售價70-100元一斤,較往年同期上漲3成左右,是入春後菜場賣得最貴的魚之一。由於數量少、價格貴,部分菜場不零售,吃貨們想吃塘鯉魚必須事先付款預約!塘鯉魚生長在河湖、池塘裡,體粗壯,頭大而闊,稍扁平,腹部渾圓,每條魚的重量在2兩以下。
  • 平陰玫瑰遭遇歷史低價,一塊錢一斤也無人收購,花農稱還不如打工
    是玫瑰中的極品,今年卻遭遇歷史低價。圖為花農在採摘玫瑰花。花農一家在採摘玫瑰花的花骨朵,據大哥介紹,今年由於環保要求嚴,很多燒煤炭的加工戶被取締了,玫瑰花產量大,剩餘的加工戶收購加工能力有限,致使玫瑰花價格低,花骨朵的收購價僅1.5元一斤左右,是歷史最低價。一旦收購量超出加工戶的加工能力,就停止收購,一塊錢一斤也賣不出去。
  • 產量逐年下滑,一斤上百元,電擊捕捉成常態,養殖卻成騙局
    農民的創業項目總體分為兩種,種植和養殖,無論哪種,農民最注重的就是產量,產量越高,農民越高興,因為賣的錢會更多。不過產量這種東西並不全部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不可控因素也比較多,尤其是天氣變化和環境變化。地龍,也就是蚯蚓,產量在逐年下滑,一斤幹品能夠賣到上百元,有些農民電擊捕捉已經成為常態,養殖卻被認為是騙局。
  • 泥巴裡的這種蟲子,長相醜陋卻是一道美食,老農納悶咋這麼值錢?
    泥巴裡的蟲子,山寨版的沙蟲提到蟲子,首先會想到海灘邊上的沙蟲,沙蟲是一種珍貴海產品,而且現在越來越稀少,所以價格比較高,一般幹沙蟲價格差不多都是500到1000元一斤。自然是廣大老百姓都吃不起的食物。但是泥巴裡的這種蟲子,外表和沙蟲十分相似,看起來比較醜陋甚至驚悚。但是做好了後一樣味道十分鮮美,所以在最開始被廣西等地農民用來代替沙蟲的山寨貨,可是到後來卻發現,泥蟲味道不比沙蟲差,關鍵是價格便宜,於是開始風靡部分地區。
  • 這樹不值錢,還渾身是刺,但它的根卻是稀罕物,如今賣110元一斤
    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那時候農民朋友燒火做飯基本都是燒柴火,於是就需要經常去山上砍柴,那時候筆者就經常跟這父母去後山上砍柴,在後山上長著一種奇怪的小樹,這小樹身上長滿了又尖又長又硬的刺,稍微不注意就會扎到人,而且扎的還很疼,由於這種樹身上的刺形似動物豪豬背上的刺,因此在以前,農民朋友也把這種樹稱作「豪豬刺」。
  • 這個農村隨處可見的東西,竟然賣到了3000一斤!走,辭職回老家吧
    一般在水田裡春耕、秋耕的時候"土狗"比較多每逢到那個時節小孩們總會去抓但最近聽說它們將要面臨「滅頂之災」了據媒體報導這種以前在農村常見的蟲子在一些有些地方的餐廳和燒烤攤非常搶手!甚至前些日子有媒體報導出有的餐廳土狗竟然要賣到3000元一斤還經常賣斷貨!很多人不相信,特意到某寶上去搜了一下,發現這貨在網上最高價格,真的賣到了750元一斤!
  • 蟻獅:體長只有1釐米, 價值3000元一斤,現已越來越少
    在農村的房子旁和沙地裡,經常會發現一個個小漩渦,用木棍輕挖就能看到一個小小的蟲子,這種蟲子個小且醜,並不得人們的喜愛,相信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因為好奇而挖過這種昆蟲。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它的學名叫蟻獅,是一種昆蟲蟻蛉的幼蟲,別看它個體小小的,它可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如今市場上一斤能達到3000元。
  • 人稱「盤中明珠」具有利膈益胃的功效,一斤上百元只能嘗鮮!
    人稱「盤中明珠」具有利膈益胃的功效,一斤上百元只能嘗鮮! 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著許許多多的海產品,並且有些海產品外應看上去十分漂亮,比如,海螺,海星,等,它們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表,並且海螺和海星都是能食用的海鮮產品。
  • 因名字被誤認為有毒,改名後身價百元一斤,卻少有人了解它
    其中有不少是因為外觀的原因,名字被叫的不好聽,感覺非常的奇怪,被人們拋棄了,但經過人們一番包裝後再通過改個名字一下就火起來了。這其中最為有名就算是人參果了,但它也只是火了一陣子,不過改名字這個方式確實是管用的。 今天咱們也來說一種這樣的植物,它就因為名字被很多人誤解,然而改名後價格陡然上升。因名字被誤認為有毒,改名後身價百元一斤,卻少有人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