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房子旁和沙地裡,經常會發現一個個小漩渦,用木棍輕挖就能看到一個小小的蟲子,這種蟲子個小且醜,並不得人們的喜愛,相信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因為好奇而挖過這種昆蟲。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它的學名叫蟻獅,是一種昆蟲蟻蛉的幼蟲,別看它個體小小的,它可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如今市場上一斤能達到3000元。
蟻獅別名叫沙猴、沙牛,是昆蟲蟻蛉的幼蟲,體近似紡錘型,頭和前胸較小,中後胸較發達,腹部肥大,體表生有著生剛毛的毛瘤。頭扁平,前端有一對形如鉗狀的強大彎管,為一對由上下顎分別形成的顎管,稱雙刺吸式口器。腹部末端肛門特化成抽絲結繭的紡織器。
蟻獅為食肉性昆蟲,其善於利用陷阱捕捉食物,在沙質土中造成漏鬥狀陷阱,能有效捕食蚊、蠅等小型昆蟲。蟻獅將自己全身隱藏在坑底,僅露上顎在外,等待路過昆蟲滑入陷阱,一旦有昆蟲掉落蟻獅就會馬上進攻,或用前顎把獵物刺吸至死;或把獵物往沙土裡面拖,使其窒息而死,一般掉進來的昆蟲,往往都難逃其手。
在中醫裡,用昆蟲入藥是很常見的現象,如蟬蛻、九香蟲、螳螂等一些農村裡較為常見的昆蟲,更名貴點的還有冬蟲夏草,蟻獅雖沒有冬蟲夏草那麼名貴,但3000元一斤也可以稱之為名貴藥材了,之所以能賣出高價,是因為它的藥用價值確實不容小覷。
蟻獅以乾燥蟲體入藥,中醫認為,蟻獅性辛、鹹、溫。歸腎、膀胱經。具有解熱,鎮痙,散結,利尿通淋,化疔毒等功效,對於小兒高熱,腎及尿道結石,小便不利,瘰癧,疔瘡等有很好的療效。
物以稀為貴,蟻獅之所以能賣到這麼貴,還與它數量稀少有關。在農村,我們現在雖然也能找到它的身影,但過來人都能發現,它比以前是越來越少了,一個蟻獅最多能長到1釐米,這麼小的蟲子要在農村找一斤真的非常非常難,況且收購的還是乾燥蟲體,找遍整個村也許都湊不夠一斤。雖然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人工養殖,但養殖技術不夠成熟始終是一大難題,可以說,養殖技術不成熟,也限制了它的發展。
蟻獅變得越來越少是不可否認的現象,有人說是人為捕捉;也有人說是因為人類活動越來越頻繁所造成,因為它就喜歡生活在人類活動周邊的沙地,那麼,真的是這些原因嗎?
要想了解原因,我們就必須了解它的成蟲蟻蛉,蟻蛉是一種類似於蜻蜓的一種昆蟲,以前在菜地裡,田野間,山坡上到處都能看到蟻蛉的身影,它跟幼蟲一樣都是食肉昆蟲,捕食蚜蟲、螞蟻、葉蟎、蚧殼蟲等軟體昆蟲及各種蟲卵,可以說它是一種益蟲,它的生存環境是沒有惡化的,因為它的食物現在反而增多了,並沒有減少;它的生存環境惡化了,因為它的食物多為害蟲,而人類對待害蟲唯一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農藥,可以說,在它的活動範圍都是農藥重災區,再說,吃了有農藥成分的害蟲,蟻蛉還能活下去嗎?
綜上所述,人為活動影響和人為捕捉,不是蟻獅變少的主要因素,農藥才是使蟻獅變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