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威科技RGB-Ir圖像傳感器可為筆記本和行動裝置實現生物識別應用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豪威科技RGB-Ir圖像傳感器可為筆記本和行動裝置實現生物識別應用

發表於 2018-01-11 14:08:47

行業領先的數字圖像解決方案開發商豪威科技公司(OmniVision Technologies)近日宣布推出基於OmniVision PureCel® Plus技術的1/9」1.4微米 RGB-Ir傳感器OV9738。由於可綜合支持彩色和紅外成像應用,OV9738可降低總體系統成本,也可為一系列設備(包括主流筆記本和行動裝置)的臉部識別和手勢界面提供基於IR的生物識別能力。OV9738的一體化設計也可降低對空間的需求,實現符合審美的工業設計。

臉部識別以及其它先進生物識別技術在行動裝置和筆記本電腦中正變得越來越流行,正逐漸取代密碼和指紋認證。據市場分析師預測,至2022年,全球臉部識別市場規模將達77.5億美元。此外,將手勢識別用於改進的用戶界面是發展趨勢。根據Variant Market Research最近的一個報告顯示,至2024年,手勢識別市場規模將有望達436億美元。「筆記本和手機的消費者想要用面部識別以及其它類型的先進生物認證技術來取代傳統的登錄方式。」OmniVision資深產品市場經理Arun Jayaseelan說道,「如Windows Hello等使用雙傳感器解決方案的生物認證應用只有高端筆記本可負擔,因為他們需要第二個專用的IR相機。有了OV9738,OmniVision可以為主流筆記本電腦提供單傳感器解決方案。」OV9738提供720解析度,每秒30幀。此外,它採用了OmniVision行業領先的RGB-Ir技術,改善近紅外光的量子轉換效率,可幫助降低LED功耗。同時,OV9738採用PureCel Plus技術減少了色串擾,可幫助提供最好的色彩重現質量。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豪威科技合作富瀚微電子 提供RGB-IR解決方案
    Microelectronics)宣布推出聯合解決方案,可利用單個攝像頭,在白天和黑夜,抓取和處理高質量的車內彩色(RGB)和紅外(IR)圖像。豪威科技是先進數字成像解決方案領先開發商,而富瀚微電子是視頻監控產品解決方案和晶片提供商。該解決方案結合了豪威的OV2778  RGB-IR圖像傳感器(像素為200萬)與富瀚的FH8310圖像信號處理器(ISP)。OV2778 圖像傳感器在所有照明條件下都具高靈敏度,而FH8310圖像信號處理器為RGB-IR傳感器的處理提供了專用硬體。
  • OmniVision全新發布500萬像素RGB-IR圖像傳感器 具備更高面部識別...
    專用於配備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功能的二合一筆記本電腦,為二合一筆記本電腦提供單一攝像頭,同時提高紅外面部識別的準確性,彩色自拍及視頻會議的圖像質量。
  • 豪威集團:CIS在新興電子產業領域的發展狀況如何?
    面向參會者展示了圖像傳感器技術在手機、汽車、安防、醫療等眾多領域的實際應用,並分享了豪威集團在 CMOS 圖像傳感器及相關產品領域的研發情況和技術優勢,同時深入解析了當前的市場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技術挑戰。
  • 豪威科技發布突破性Nyxel近紅外(NIR)技術傳感器
    豪威科技(OmniVision)——全球領先的高級數字成像解決方案開發商,近日發布了圖像傳感器家族的最新款產品——配備有突破性Nyxel近紅外(NIR)技術的OS08A20。OS08A20是第一款結合Nyxel技術與豪威科技PureCel像素架構的800萬像素傳感器,使得這款圖像傳感器能夠在所有照明條件下捕捉高清晰度的視頻和圖像,使OS08A20成為一款理想的專業監視系統成像解決方案。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測,市場對監控攝像頭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2018年全球監控攝像頭的出貨量將超過1.25億顆。
  • OmniVision和富瀚聯合發布汽車駕艙監控系統,推出RGB-IR解決方案
    中國,上海 - 2019年6月11日 - 行業領先的數字圖像解決方案開發商豪威科技公司(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和視頻監控產品的晶片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富瀚微電子今天聯合宣布推出用於捕捉和處理高品質彩色(RGB)和紅外(IR)圖像的汽車內部成像解決方案。無論在白天還是黑夜,只需要配備一臺攝像頭,就可獲得車內高品質成像。
  • 手機虹膜識別鏡頭設計
    摘要:隨著近年來圖像傳感器的快速商用化以及生物識別算法的發展,虹膜識別功能得以應用 於移動終端設備。獲取虹膜圖像是虹膜識別的關鍵一步,運用ZEMAX光學設計軟體設計了一款適用於手機的虹膜識別鏡頭。
  • 什麼傳感器才能實現最好的生物識別?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ToF傳感器一直以來都是蘋果、三星、GD、AMS等傳感器企業和智能硬體企業所關注的技術,而ToF傳感器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就是人臉識別。
  • 國內十大晶片設計公司最新排名,豪威躍居第二!
    取而代之的是最近兩年憑藉CMOS圖像傳感器業務大紅大紫的供應商豪威科技。 圖像傳感器供應商豪威科技曾是納斯達克的上市企業。2016年,中國財團耗資19億美元,將其私有化,並成立了北京豪威科技全資子公司。公司主要是從事設計、開發和銷售高性能、高集成度和高成本效益的半導體圖像傳感器設備。最近,國內的上市公司韋爾科技正在對其發起一個收購,這主要看中的是他們在圖像傳感器方面的影響力。
  • 【道科創】格科微,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龍頭公司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CMOS圖像傳感器(CIS)技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圖像傳感器的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自從在手機中引入相機以來,CIS技術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最近科創板受理的企業-格科微,其主營業務為CMOS圖傳感器和顯示驅動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在手機鏡頭上,而我們每個人,每天幾乎都要用到手機鏡頭。
  • 生物識別:你的身體就是密碼
    X7cesmcSynaptics亞太區高級市場經理廖仲雯介紹說,Clear ID光學屏幕指紋傳感器專為全面屏設計,可置於OLED觸控螢幕內,消除了對按鈕及邊框的需求。屏幕中的指紋圖標能夠引導用戶並在認證後消失。此外,Clear ID的識別速度也快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包括3D面部識別,一觸式生物認證可帶來便捷體驗。
  • 移動機器人的幾種視覺算法 | 雷鋒網公開課
    談到移動機器人,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服務機器人,實際上無人駕駛汽車、可自主飛行的無人機等等都屬於移動機器人範疇。RealSense深度攝像頭以及多種傳感器。但是其真正在消費電子品市場得到廣泛應用還是從微軟的Kinect體感傳感器開始。
  • 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
    一、生物識別產業的新挑戰與新機遇  本次論壇活動的主題為「新挑戰·新機遇」,因此在活動開場前,芯智訊創始人兼總編楊健也以此為題,做了對於整個生物識別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剖析。  二、曠視科技謝憶楠:計算機視覺需要更多的「+」  作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慧及人臉識別技術廠商,曠視科技資深副總裁謝憶楠在芯智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做了主題為《CV 的技術洞察與實踐》的分享。
  • 光學3D傳感器行業深度報告:百億藍海,龍頭企業發力3D傳感
    圖像傳感器逐漸從 2D 發展至 3D,深度信息的帶入使得手機、汽車、AR 等應用的可拓展 性變得越來越高,從 2D 走向 3D 是未來傳感器發展的一大趨勢。4.2 匯頂科技:持續加大投入 TOF 整體方案 公司成立於 2002 年,是一家基於晶片設計和軟體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 主要面向智能移動終端市場提供領先的人機互動和生物識別方案。
  • 中國生物傳感器市場現狀 可穿戴設備崛起 生物傳感器迎來新增長
    人工智慧AI是近年較為熱門的科技話題,人工智慧已切切實實的走進我們的世界,智能感知、可穿戴設備的應用研究同時將生物傳感器推到了新高點。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指是一種檢測儀器,對生物物質敏度將其濃度轉換成電信號進行檢測的一種儀器。生物傳感器具有接收器與轉換器的功能。
  • 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和機器視覺有什麼區別
    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到現在,ai與人工智慧、圖像識別領域、計算機視覺領域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整合和融合。首先,人工智慧在生活工作中將普遍應用;其次,人工智慧在不同的工作場景都有其應用,從金融到醫療,從服務到工廠,應用無處不在;最後,人工智慧正在與自動駕駛技術等聯繫在一起。
  • 解決當前醫學成像解決方案中攝像頭尺寸和解析度之間的矛盾
    這是通過顯著提高所有學科(例如神經內科、眼科、耳鼻喉科、心臟內科、矯形外科、婦科和泌尿外科)的內窺鏡和導管手術中從最小解剖部位捕捉的圖像的解析度來實現的。該解決方案採用豪威科技的 OVM6948 CameraCubeChip,這是全球最小的全封裝晶圓級相機模塊,尺寸為 0.65 毫米 x 0.65 毫米,Z 高度僅為 1.158 毫米。
  • 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手段 虹膜識別:開啟「刷眼」炫酷科技
    在需要強身份認證的應用場景,比如開銀行帳戶、領取社保基金、移動終端加強身份認證、行動支付等領域,虹膜識別都更為可靠。例如,虹膜支付應用解決了銀行風險管控的痛點,尤其是針對大額支付的A類帳戶,虹膜識別技術可以確保帳戶安全。目前,中國農業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等都已探索運用這一技術。在建立身份認證系統、幫助尋找拐賣兒童等方面,虹膜識別也大有可為。
  • 中科院研發出可實現壓力、溫度和材料識別的柔性多功能傳感器
    當下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可穿戴傳感器正在深刻的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在過去的十年中,仿照人類皮膚的觸覺功能,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柔性傳感器以及電子皮膚器件,其目標是獨立人體之外模擬人類皮膚的觸覺功能,並應用於智慧機器人、健康監測等領域。現有的柔性傳感器已經可以出色的實現壓力和溫度的感知,然而對於材料的識別仍面臨眾多問題。因此,發展多功能柔性傳感器,實現對接觸物體的材料識別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 指紋識別已經落後!世界銀行106頁報告解密7大生物識別技術
    從傳感器的類別來看,常用的方式包括光學傳感器(本質上是結合算法利用指紋「照片」的明暗結構進行識別)、電容傳感器(利用電流形成指紋的谷、脊等圖像)、滑動傳感器(利用動態圖像構建指紋模型)、超聲波傳感器、熱學傳感器、混合傳感器、光發射傳感器、光學薄膜電晶體傳感器等。
  • 生物傳感器的應用詳解
    按照分子識別、轉換器件等分類擁有多種類型的生物傳感器,因此生物傳感器也應用在醫學和非醫學領域的眾多方面,本文將詳解生物傳感器的應用。一種廉價的生物傳感器技術,可以高解析度檢測人類基因突變,並能把數據無線傳輸到行動裝置上。 該技術可以引領全新一代的診斷方法和個性化治療,因為生物傳感器晶片可用於進行活檢和詳細的DNA測序。由於晶片連接到石墨烯電晶體,它使晶片能夠以電子方式運行——使其成為第一個將動態DNA納米技術與高解析度電子傳感相結合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