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北鬥系統性能的事,我們幹

2020-07-03 光明日報
能提高北鬥系統性能的事,我們幹

陳斌 資料照片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星箭分離71秒後,太陽翼成功展開,相比同軌道其他衛星縮短了約30分鐘。這顆創新性地採用了太陽翼展開時序優化設計方案的衛星,通過箭載攝像頭傳回了「羽翼伸展,金光璀璨」的影像,為北鬥全球組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了實現這「精彩一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北鬥三號控制分系統研製團隊細心完善技術方案,多角度全方位驗證,確保更改萬無一失。

今年是我加入中國航天大家庭的第10個年頭。10年來,我參與完成了31顆北鬥導航衛星的研製,先後20次奔赴基地執行任務,經歷了北鬥二號、北鬥三號的磨礪與洗禮,一步步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北鬥人。

2011年春,正值北鬥二號密集發射期,我光榮地加入了北鬥團隊,參與到北鬥二號研製任務中。正是在那裡,我學到了職業生涯的第一課。

在發射場模飛測試北鬥二號MEO(中地球軌道)雙星時,開始很順利,但從對日姿態轉為對地姿態時,卻出現了一個之前從未發生的現象,隨後多次重複測試,該現象都不再復現。面對這個極小概率問題,團隊並沒有輕易放過。在主任設計師尹泉的帶領下,我和另一位同事趴在測試間足足兩天,仔細分析程序設計邏輯,再一一比對操作過程,終於找到了這個只可能在64毫秒極短時段內遇到的情況。問題解決了,我也從前輩似乎有些偏執的態度中深刻領會了北鬥人「不放過任何疑點」的執著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確保了北鬥任務一次又一次成功完成。

北鬥三號組網初期,我被調入北鬥三號研製團隊。在主任設計師王雪濤和嚴嶸的帶領下,我們以極少的人力完成了艱巨任務。

2015年,就在MEO試驗雙星發射前夕,型號隊伍對衛星的姿態方案進行了優化論證,但這種方案在高軌衛星中從未使用過,而出廠前改狀態更是犯了「禁忌」。要不要「吃這個螃蟹」?大家對此態度不一。作為負責軟體的副主任設計師,我內心顧慮重重。爭執不下之時,負責控制推進系統的北鬥三號副總設計師高益軍一錘定音:「能提高北鬥系統性能的事,我們幹!」

經過近一個月披星戴月的高強度工作,我們終於趕上了衛星在軌驗證。看到完美的姿態曲線的那一刻,我真切地體會到了北鬥人的擔當。

今後,我和隊友們將繼續奮戰在一線,把「打造更完美的北鬥」理念應用於在軌管理,確保衛星在軌穩定運行並提供精準的服務。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蕾、王斯敏)

相關焦點

  • 北鬥領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何本領,怎樣實現全產業鏈發力?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又將如何推動生產生活變革、賦能行業產業發展?身兼五大能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說起北鬥,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導航定位」。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這一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何本領,怎樣實現全產業鏈發力?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又將如何推動生產生活變革、賦能行業產業發展?
  • 中國北鬥定位系統與美國GPS性能比較
    該系統是由美國政府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研製於1994年全面建成,原是美國國防部為了軍事定時、定位與導航的目的所發展,希望以衛星導航為基礎的技術可構成主要的無線電導航系統,未來並能滿足下一個世紀的應用。
  • 國產衛星系統北鬥,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對我們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北鬥網絡是作用於衛星精確定位領域,中國組建北鬥網絡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擺脫美國GPS的限制。衛星定位系統領域小到個人的地圖尋找,大就到了整個國家安全層面了,所以這個領域必須要我們自主可控。
  • 北鬥為我們導航,誰為北鬥「導航」?丨中國科學院撐起北鬥導航系統的時空基準
    通常人們認為地球像個陀螺在平穩悠然地自轉著,其實並不平穩,而是變化多端、曲折懸疑,大有文章,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基準,確保精確平穩到細微。這些關鍵技術均已應用於北鬥三號即將開通的全球定位服務。誇張點兒說,上海天文臺研發的信息處理系統部分基礎模塊就像北鬥的「最強大腦」,能實時修正誤差,多備份,以保持高可靠度,從而確保了北鬥空間信號精度與GPS相當。
  • 專訪北鬥三號系統衛星總設計師:我們如何保障衛星的持續先進性?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已經正式向全球開通全系統服務。按照我國導航戰略需求,2035年還將建設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系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北鬥三號系統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8月3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下一代北鬥衛星不僅要滿足用戶的簡單需求,還要創造需求和引領需求。未來北鬥將不僅能為地球提供導航,還能面向深空,支持天文導航。」
  • 北鬥系統的未來
    北京時間2020年7月1日凌晨,也就是北鬥系統全球組網8天後,美國第三代GPS系統的第三顆衛星搭載SpaceX公司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方面,GPS三代衛星是我們持續升級的對標對象,他們有的我們也要有,沒有的我們更要有,你追我趕,不亦樂乎。北鬥三號衛星的壽命是10年以上,GPSIII的衛星壽命是15年,這個需要追趕;定位精度我們是5-10米,GPSIII提高到了1米;精度對民用設備選擇影響大,我們必然要持續升級才能擴大民用市場。
  • 從起步到全球組網,北鬥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同時這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這意味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並且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倍感興奮自豪的事情,那麼在興奮自豪之餘,它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何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呢?
  • 精度提高到1.2米,北鬥系統如何實現高精度定位服務?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原標題:北鬥系統高精度定位服務的秘訣    ——專訪北京衛星導航中心主任、北鬥地面運控系統副總指揮劉勇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
  • 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陳忠貴——北鬥「鑄星」璀璨背後是平凡
    」,「北鬥系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包括我們南航在內的400多家單位,30多萬參與者的攻堅克難和無私奉獻……」 陳忠貴全程脫稿演講,聲音比噼裡啪啦雨聲更加鏗然有力。 「北鬥三號按照10-12年的設計壽命,預計在2030年到2035年左右將是一個替換期,需要重新研製。在這期間,我們要打一些備份星,保證這個系統的穩健性。我們還要繼續發展新的導航技術,使北鬥的精度越來越高。」
  • 北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北鬥應用只受人們想像力的限制,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北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1北鬥就在你的手中說起北鬥,總有人問,北鬥到底在哪兒?究竟怎麼用?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超過75%支持北鬥定位。只要你有一臺擁有北鬥晶片的手機,就可以收到北鬥衛星的導航信號。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僅能定位,還能為違法公司定性?
    「北鬥衛星不僅能定位,還能為違法公司定性」不久前,國家證監會藉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了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查處。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強大。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隨著最後一顆北鬥「收官之星」成功定點,北鬥導航全球組網衛星宣布成功定點。用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找人,可以精確到10米。
  • 北鬥系統高精度定位服務的秘訣
    地面運控系統將星曆、鐘差等信息上注北鬥衛星,衛星發射導航信號並傳遞相關信息,用戶終端接收可見的衛星信號和信息後進行解算,便能實現導航定位。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10月14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可將民用手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車輛行進時,手機「導航」就能告訴我們是在主路還是在輔路。近期,華為發布的新款手機就實現了亞米級北鬥導航定位,可進一步分清我們車輛行駛在主路或輔路的哪個車道。那麼,北鬥系統是如何實現這一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呢?
  • 北鬥定位2.0版來了,北鬥系統究竟有多顛覆我們的生活?
    但有了北鬥系統之後,我們可以將接收器安裝在保護動物身上,比如:藏羚羊,通過北鬥系統來檢測它們的棲息地,每年去往哪裡過冬,在哪裡產仔,它們的天敵有哪些,種群分布情況等等,有助於我們對它們展開有效的保護。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想到的,它都可以實現。既然北鬥系統有這麼多的好處,那我們應該怎麼使用它呢?
  • 北鬥系統有啥優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原標題:北鬥系統有啥優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白巖松連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兆耀23日上午9時43分,中國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正式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如何看待這一歷史時刻?
  • 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應用廣泛 各國用戶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充滿期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劉暢、陳翔、徐德霖、李敏、高佳義、李俊翔、朱宛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也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已經在多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得到實際應用,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開通,也得到全球更多用戶的期待。
  • 北鬥系統衛星新技術佔比甚至超過70%
    8月3日,國新辦舉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針對在軌運行衛星先進性的問題時,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透露北鬥工程設計之初,我國科學家打破新技術不超過30%的慣例,在配置上儘量進行前瞻性規劃,採用一系列創新技術,「我們的新技術甚至超過了70%。」林寶軍表示這種做法有利於提高系統的性能。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親自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北鬥是黨和國家調動千軍萬馬乾出來的,是工程全線幾十萬人團結一心拼出來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堅定支持共同託舉起來的。」談及北鬥圓夢全球,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感慨萬千。
  • 中國的北鬥系統這麼強悍,iphone為什麼不支持北鬥定位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北鬥導航到底強不強?中國人自豪,國外鄙夷,這都不是事,且看真實事件:2008年北鬥系統剛組建不久,那年卻發生了可怕的汶川大地震,震區通信設備全部中斷,爭分奪秒救人是第一要務。可是面對複雜和無信號的震區情況,救援部隊沒有眼睛不行。GPS信號也無法準確定位,大家都很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