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可以說是如今最受人們喜愛的牲畜,可以說渾身都是寶,沒有哪裡不能吃,燉豬蹄軟糯可口,滷豬腸嚼勁十足,豬耳朵Q彈爽口,更別說豬肉還能做成各種美味菜餚,比如說紅燒肉、糖醋排骨、咕咾肉、回鍋肉……要不是因為這篇文章是歷史文章而不是美食文章,我能就豬肉寫出一百種吃法。
豬在中國人餐飲桌上的地位導致飼養豬的農戶特別多,河北省磁縣灣漳村有一戶叫王長貴的農民家中也搭了個棚子,養了幾頭豬,想著不論是賣了還是自家吃都很划算,萬萬沒想到幾頭豬也能整出么蛾子。
在1989年的時候,王長貴的豬圈中圈養的豬開始隔三差五不見了。養在自家的豬還能丟?王長貴屬實想不通,他跑到豬圈徹底檢查了一番後發現,在豬圈的一個角落中有個大洞,裡面還有不少積水,可能自家的豬就是不小心掉到了這個大洞中。
這事讓王長貴很奇怪,好好地怎麼突然多了個大洞呢?於是他立刻報告給了村委會。村委會來人檢查後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乾脆決定直接下這個大洞裡面去探查一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下到大洞後眾人發現,這個洞裡面似乎是一座古墓!
豬圈下面埋著古墓,這事可足夠離奇,村委會的人立刻坐不住了,一個電話報了警,希望派遣有關專家來進行查探。聽聞有新的古墓出現,文物部門立刻就派了專家前來核實。經過仔細勘察後,專家那叫一個笑開了花,這下面真是座古墓!
墓主人是誰?北齊開國皇帝文宣帝高洋。北齊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朝的一個國家,這事還得從三國說起。
東漢末年分三國,但並立的三大政權也並非都處於同一水平,至少東吳跟蜀漢在軍事實力上差了曹魏不止一星半點。當時始終還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不論是天府之國的川渝地區還是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在政治影響力以及人文發展上,至少就當時那個年代來看,是跟曹魏無法相提並論的。
那曹魏就笑到了最後嗎?並不是,曹魏的勝利果實被司馬家給摘取了。
司馬懿作為曹魏時期名聲赫赫的權臣,不僅帶兵打仗有一手,在謀略政治上也很出色。司馬家強就強在不僅司馬懿一人,他的子孫後代都很出色看,不像曹家,雖然奪得了天下,但後繼不足,曹叡之後開始走起了下坡路,縱使"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依舊拿司馬家無可奈何。
司馬昭雖然野心勃勃,但他沒有找到登基的契機,最終他的兒子司馬炎成為了西晉開國皇帝。說實話我覺得不論曹家還是司馬家都有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沒奪得天下的時候一個個文韜武略手段能力超強,結果當上皇帝後子孫們個個都不爭氣。
西晉持續的時間並不長,著名的"傻子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野心勃勃就算了,偏偏還蠢,最終引發八王之亂,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最終被北魏統一北方;東晉也沒討好,劉裕以宋代晉,進入劉宋王朝時期,至此南北朝並立局面出現。
相比起南朝宋、齊、梁、陳政權更迭,北朝無疑混亂了許多,北魏一分為二分為了東魏跟西魏,後來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互相之間爭鬥不休。
北魏末期朝政由權臣高歡一手遙控,他在公元532年立元修為孝武帝。元修是個有想法的,雖然他依靠高歡才登上皇位,本身卻不願被高歡所控制,於是沒兩年就跑去投靠宇文泰。
元修萬萬沒想到此時北魏已經沒有忠臣了,他的出逃對宇文泰來說是來得正好,成為被宇文泰所掌控的傀儡皇帝,並且因"不聽話"第二年就被宇文泰毒死了,另立元寶炬為帝,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西魏政權。
對高歡來說跑了個傀儡皇帝也無所謂,另立了孝靜帝,也就是東魏。按理來說真正要篡位要不就是高歡(其實他已經算是篡位差不多了),要不就是他的長子高澄,但偏偏此二人一在跟西魏交戰中去世,一死於陰謀,最終勝利果實就被高洋撿了去。
高洋是高澄一母同胞的弟弟,在公元550年獲得孝靜帝禪讓,最終登上了皇位。
北齊高氏的荒唐不用我多說,對歷史有所了解的應當都聽說過,說白了北齊的皇室就沒幾個正常人,政權持續了27年,皇帝卻換了7個,不想著怎麼抵禦外敵,怎麼跟西魏作戰,反而先"窩裡鬥",難得的能夠帶兵打仗的高長恭就因為聲望太大被自家兄弟高緯給毒死了。
如果說北齊皇帝中還有正常人,估計只剩高洋。高洋登基後銳意改革、注重教育、重視律例、教化民眾、發展農業、禮賢下士、減少冗官,對外手段有很強硬,將柔然、突厥、契丹等一一驅逐。
但當上皇帝沒多久,高洋也開始飄了,好飲酒,喝了酒就開始施暴,最終因飲酒暴亡。但這已經是北齊皇室中難得的正常皇帝了。
作為南北朝時期的帝王陵墓,這高洋的墓一出,自然也是引發了無數的關注,但可惜的是高洋墓早就被盜竊一空,珍貴的陪葬品等全都不翼而飛;但墓道中精緻的壁畫卻保留了下來,為我們研究南北朝時期的藝術特點提供了方向。
別小看這些壁畫,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民族融合最為快速的一段時期,尤其是在當時的北朝,胡漢混居使得漢族文化融合了遊牧民族文化的特點,遊牧民族則趨同於漢族文化,可以說這些不同於傳統漢民族文化的壁畫,從一定程度上補齊了對於胡人文化的空白。
同時雖然大部分珍貴的陪葬品都早被盜墓賊偷走,但北齊皇室的墓葬規格,以及一些零碎的葬喪用品同樣算是不菲的收穫,至少在給如今的考古學家們考證南北朝時期喪葬等級上提供很多思路。
我們通過看高洋墓的挖掘圖片也可以看出,古代的墓葬的確很大,哪怕高洋只是南北朝時期,北朝並立政權之一的皇帝,但他的棺槨也很大了,並且還有一地的陶俑作為陪葬,大概是因為覺得陶俑不值錢,所以好歹盜墓賊還給考古學家們剩了點。
民族融合這件事,最著名的歷史時期就是魏晉南北朝。從八王之亂開始,晉朝逐漸四分五裂;之後南北朝各自政權更迭,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了大量政權,同時這一時期的漢胡混住使得原本涇渭分明的民族逐漸靠攏,最後又在隋文帝楊堅的統率下實現全國統一。
這一段時期北朝其實出現了不少驚豔絕倫的帝王,為推動我國多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少貢獻,如果你對這段歷史有興趣,那就一定不要錯過《中國文明的歷史4:魏晉南北朝》,原價169現價僅需89,讀史料還是讀點正史比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