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10個被雪藏的冒險故事

2021-03-04 星際迷航


在星際迷航50年的歷程中,無數的觀眾跟隨著不同的飛船或是星站成員踏上過超過700次冒險。雖然我們已經見過了這麼多深空奇景,經歷了這麼多傳奇歷險,但按照本來的計劃,也許我們本來還有可能會見識以下這幾個精彩故事。《帝國》(Empire)雜誌盤點了10個未能拍攝出的星際迷航劇集,那麼就讓我們借用文字的描述來想像以下這些未成形的旅程吧。


◈◈◈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 (1966-1969)


由吉恩·羅登拜瑞創造,一切傳奇的開始。威廉·夏特納飾演詹姆斯·T·柯克艦長,倫納德·尼莫伊飾演大副史波克,迪佛裡斯特·凱利飾演倫納德·「老骨頭」·麥考伊醫生,喬治·竹井飾演蘇魯,尼歇爾·尼寇斯飾演通訊官烏乎拉,詹姆斯·杜漢飾演斯考提,沃特·柯尼克飾演契科夫。

"He Walked Among Us" 

 編劇:吉恩·庫恩(Gene L. Coon), 諾曼·斯賓萊德(Norman Spinrad)

本來是為原初第二季寫作,概念由作家諾曼·斯賓萊德提出(他是原初劇集」THe Doomsday Machine「的編劇),圍繞著一個在星際迷航中很常見的主題展開——一個從社會學角度被汙染過的社會【用普通話來說,就是被更高級文明幹涉過的社會】。這次的罪魁禍首是星聯的社會學家貝恩(Bayne),他在不經意間將遠超出他們能力的科技提供給了一個叫做久佳力人的外星種族。結果就是他被當成神一樣供奉崇拜。斯賓萊德在寫作的時候是想讓電視黃金時期的著名演員米爾頓·拜瑞(Milton Berie)來飾演貝恩,而他在寫的時候就是他的形象做為原型。


斯賓萊德在採訪中說到,「在The Doomsday Machine之後,他們想讓我再寫一集,然後他們【製片】給了我兩個想法。首先,他們把我帶到了加州的卡弗爾城,那裡有一個奇怪的村莊布景,荒廢多時,雜草叢生。接著他們告訴我米爾頓·拜瑞想演一集星際迷航。所以我手頭有米爾頓·拜瑞和一個村子。我知道拜瑞可以是一個很嚴肅的演員,但他也喜歡奇怪的設定,所以我就說,『好啊,那就讓他做一個救世主』,這就是那個想法最棒的地方:米爾頓·拜瑞會去一個外星星球然後被當做上帝。」

根據斯賓萊德的說法,事情開始跑偏是當製片人吉恩·庫恩(Gene Coon)被要求重寫這個劇本。「從根本上說,庫恩將一個非常嚴肅的人類學材料改寫成了滑稽的喜劇。我非常生氣,於是我給吉恩·羅登拜瑞打電話說,『吉恩,你不能這樣做,你必須槍斃這個劇本。』他也同意了那樣做。我寧可槍斃自己的劇本也不願它用那樣的方式被呈現出來。」

"Deep Mudd" 

 編劇:史蒂芬·坎德爾(Stephen Kandel)

哈利·瑪德(Harry Mudd)是星際迷航原初系列裡最受歡迎的反派之一,雖然他通常出場都是為了喜劇效果。這位由羅傑·C·卡梅爾(Roger C.Carmel)扮演的星際騙子首次出場是在第一季「Mudd's Women」這一集,其次又在第二季「I, Mudd」和動畫系列中「Mudd's Passion」中擔任主角。這三集都是由編劇史蒂芬·坎德爾(Stephen Kandel)撰寫,他之後又寫了一集的劇本叫做 "Deep Mudd",是接著「I, Mudd」的故事,我們會看到瑪德逃出了人造人星球。他發現了一種極度高級的武器,並用之與太空海盜交換以換取自己的自由,然後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問題在於,」坎德爾說,「他既無法控制武器,又無法控制那些海盜。他們和進取號一起被困在一個充滿融化粘稠的爛泥的星球上。故事就從那裡開始。基本上就是,讓哈利·瑪德暫時從他自身的問題中走出來,控制住他們無法毀滅的武器,將它發射到了一顆太陽中去。」

但由於卡梅爾的檔期沒有空,所以這個故事並沒有被更深入地挖掘下去。


 

◈◈◈


星際迷航2:大電影

Star Trek II: Feature Film Treatment, 1975

原初之後首次將星際迷航搬上大銀幕的嘗試。

故事版本1

 編劇:喬·普威爾(Jon Povill)

瓦肯星運行過程中通過了一塊星際區域,在這裡他們曾經釋放過一種「精神氣態雲」,他們認為這種氣態物可以讓敵人感受到強烈的不信任,這樣可以瞬間打破所有的軍事紀律,在敵人的軍隊中製造出極度的混亂。他們在曾經的最後一場大戰中使用了這個武器。那場大戰進行得非常糟糕使得他們被迫過早地釋放出這種氣態物。而如果他們有時間進行完整的測試,就會發現這種氣態物只對瓦肯人有效。而現在,因為星系的變動,瓦肯星移動到了這個區域。


很有意思的是,史波克如果想要脫離這個氣態物的影響,他必須讓自己完全變成人類的那一半,於是在剩下的故事裡,他一直作為人類,行為奇奇怪怪。而進取號必須回到過去,回到瓦肯的最後一場大戰來阻止他們釋放這個武器。但是他們失敗了,史波克於是用這個設備釋放出自己的「精神氣態雲」,充滿了邏輯、信任、限制、尊敬的氣態物,它有效地中和了之前那次氣態雲的效果。然後進取號改變了戰爭的走向,使得瓦肯避免了被徵服或者是毀滅的命運。

故事版本2

 編劇:喬·普威爾(Jon Povill),吉恩·羅登拜瑞(Gene Roddenberry)

在這個版本裡,不是史波克對瓦肯人性格從熱血勇士到和平邏輯之士的轉變而負責,而是斯考提把地球從星聯中抹去了。進取號和它所有的船員都被一個黑洞吞噬了,除了史波克和斯考提。他們倆乘坐的小型研究飛艇因為沒有曲速艙的影響而成功逃脫了黑洞。


斯考特迫切地想要回到過去阻止他寶貝的飛船和所有船員消失,然而他算錯了時間,使得他們回到了1937年,繼而引發了一連串的雪球效應。他試圖停止雪球效應的努力雖然讓1937-1964年間的世界變得更好,但反而使得原有時間線更加混亂。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發生,甘迺迪沒有遇刺,醫療科學研究飛速進步等等,而這些讓世界領導人們無法同意去幫助柯克將時間線修正過來,使得未來能夠按照應有的順序展開,那樣就意味著他們要按著進取號上的歷史記錄讓20世紀再次陷入一片混亂和恐怖。但是甘迺迪意識到了這樣做的重要性,他幫助柯克毀滅了這個世界為了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世界。當然劇本裡還有附加的精彩戲碼:愛因斯坦,邱吉爾,甘迺迪和希特勒等都得到了一次參觀進取號的機會。

◈◈◈


星際迷航:第二階段

Star Trek Phase II, 1977


後來又被成為《星際迷航:第二階段》。這個系列本來會見證進取號的船員(除了尼莫伊之外)重新聚首,踏上新的五年任務。此外還有新加入的成員,包括瓦肯科學官贊(Xon,發音Z-ang),大副威爾·戴克和德爾塔導航員伊莉婭(而之後戴克和伊莉婭會出現在星際迷航電影1中,最終這個系列未能實現,而是變成了第一部電影)。




"Practice In Waking"

 編劇:理察·巴赫(Richard Bach)



進取號遇到了一艘休眠飛船,上面只有一位乘客。斯考提,戴克和蘇魯傳送登艦調查,發現了一個處在假死狀態的女性。斯考提無意中碰觸到了控制板,他們三人昏倒在了甲板上,然後發現自己甦醒在古時候的蘇格蘭,並且沒有關於自己在星艦生活的任何記憶。他們再次遇到了那位女性,並且從暴徒手中將她救了下來,暴徒們稱她是女巫。在進取號上,麥考伊發現三個人的生命跡象越發衰弱。他的診斷是他們如果在夢境中停留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瀕臨死亡。柯克和船員們必須在他們永遠沉睡之前喚醒他們。


在《星際迷航:第二階段》的團隊中,理察·巴赫貢獻了這個劇本,他之前的著作包括暢銷書《海鷗喬納森》和《幻覺:一個不情願的救世主的冒險》。他的加入被認為是極為難得的成就。 

"To Attain The All"

 編劇:諾曼·斯賓萊德(Norman Spinrad)

當被困在另一個時空的時候,進取號被一位藍皮膚的外星人入侵,他稱自己為「王子」。他告訴柯克和其他船員,如果他們證明自己是值得的,那麼人類將會獲得一份終極的禮物——獲得「全」。

柯克不情願的接受了指令,讓戴克和贊,作為兩個種族的代表人,試圖解開「王子」的秘密。如果柯克拒絕,那麼進取號將永遠無法回家。兩個人被放到了位於一座小行星上的迷宮一樣的結構中,然後被告知,他們追求的目標就在迷宮的另一頭等著他們。他們向目標移動,而在中途發現他們的人格發生了交換:贊開始使用人類的本能去思考而戴克開始使用瓦肯邏輯來解決問題。


他們到達了迷宮的另一頭,那裡等著他們的是一堆發光的球體。贊伸手去觸碰了其中的一個,他的思想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能量襲擊。然後接著瓦肯人作為傳話者,球體中的外星智慧開始影響整個進取號的船員們。它們很快就控制了絕大多數的船員,讓它們的性格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些人正在變成一個單一意識的一部分。球體智慧計劃強迫人類和「全」合為一體。這樣它就可以獲得實體,然後去往深空,和更多的智慧生物合併。而這要依靠柯克(最終是戴克)來拯救全部船員們。

斯賓納德說,「我一直為『高等思想』這個想法而著迷,我之前在寫的書裡也有提到過這些。To Attain The All會是很棒的一集電視作品,因為完全需要表演來呈現出來。他們都會獲得其他人的性格,這是奇怪詭異的事情,如果只是在小說裡就沒有意思了,在電影或者戲劇裡表現,通過語言表達,肢體表演出來會非常有意思。」



"The Savage Syndrome"

 編劇:瑪格麗特·阿門(Margaret Armen),阿爾福·哈裡斯(Alf Harris)

戴克,麥考伊和伊莉婭前往調查一艘廢棄飛船,這搜飛船在一顆無人居住的行星的軌道上。在船上,他們發現船員們因為不可解釋的原因用兇殘野蠻的方法殺害了彼此。與此同時,靠近進取號的地方,一個太空礦井發生爆破,釋放出一種會攻擊神經的能量,使得進取號的船員們都變成了野蠻人。原始的力量驅動著他們的每一個舉動。戴克,麥考伊和伊莉婭回到進取號上試圖反轉礦井能量的作用,在飛船和船員們被毀滅之前拯救他們。


"Tomorrow And The Stars"

 編劇:拉裡·亞歷山大(Larry Alexander)

傳送機的故障使得柯克被送回了1941年的珍珠港,就在日本人發動攻擊之前。一開始他處在一種鬼魂一般的存在狀態,無法觸碰其他事物也無法被觸碰。然後他遇到了艾爾莎·凱利,一位婚姻不幸福的女子,她的丈夫是職業軍人理察。一開始,她被柯克的出現嚇到了,最終她試著接受了他的故事。與此同時,贊和斯考提試圖將柯克「拉回」進取號上。但這樣的嘗試失敗了,不過副作用是柯克終於又是實體了,這樣他和艾爾莎墜入了愛河。故事的矛盾產生在柯克是否應當改變歷史,告訴艾爾莎關於即將來臨的珍珠港襲擊,還是在戴克和贊找到他之後立刻離開。


「珍珠港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背景,」作者拉裡·亞歷山大感慨道,「因為你可以將很多戰爭電影的素材剪輯進去。但我不想對這個背景負責,因為一個故事可行是因為這是一個故事。就好比將人送到過去去殺死搖籃裡的希特勒,他做到了。接著他回來之後,很諷刺的是,人們會問他說,『我們讓你去啥科瓦斯基你怎麼沒有去做?』【註:意思是希特勒死了,又還有其他人會去扮演這個角色,比如一個叫科瓦斯基的人】歷史是相同的,只是又有另外的人去完成而已。」 

"Devil's Due"

 編劇:威廉·蘭斯福德(William Lansford)

因為回應了來自一個「不存在」的星系的求救信號,進取號來到了一個叫做紐特拉(Neuterra)的星球。柯克,贊,麥考伊,蘇魯,伊莉婭和契科夫傳送到星球表面,發現這裡是個天堂一般的存在,但是這裡的居民被悲傷籠罩。

見到茲克索拉(Zxolar)之後,柯克了解到,這個世界原本有著生態惡劣的環境,但他們和一個叫做科莫瑟(Komether)的生物籤下了條約。為了換取這個星球1000年的繁榮昌盛,他們願意交出這個星球。現在時間到了,還有20天,科莫瑟就要來履行條約。但在這麼多年以來,這個社會享受了平和快樂,他們並沒有研究出可以離開這個星球的方法。雖然柯克很同情他們,但是進取號沒有設備可以傳送如此眾多的居民。最終他代表星球對峙科莫瑟,可能也就是「惡魔」。

這一集最終被重寫成為《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的一集。




"Kitumba"

 編劇:約翰·梅裡迪斯·盧卡斯(John Meredyth Lucas)

進取號執行一次可能是自殺行動的任務,前往克林貢母星阻止跨星際戰爭的爆發。他們得到了一位叫做克沙(Ksia)的克林貢勇士的幫助,他不認為戰爭的任意一方可以從中存活下來。他們安全地到達了星球表面,在那裡,他們和克林貢人的領袖齊圖巴(Kitumba)見面,這是註定會成就大事業的一個孩子。


柯克用盡招數試圖說服齊圖巴,如果侵略星聯領空會對兩方都造成災難性的傷害。 艦長看上去正在說服這個年輕人,但他意識到沒有乾淨利落的方法可以直接解決這次可能的爭端,因為進取號的船員們發現自己身陷克林貢領袖和他最信任的幕僚們的權力鬥爭中。

約翰·梅裡迪斯·盧卡斯,原初系列的編劇/製片/導演,評論到,「我想要一些之前在系列裡沒有看到過的東西,那就是深入敵人的區域。於是我就開始思考克林貢人的生活。對於羅慕蘭人來說很明顯我們參考了古羅馬,之前我們幾個不同的文明參考的是地球古文明。於是我開始思考克林貢社會是什麼樣子,我就想到了日本社會,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就像那樣,有神聖的君王,軍閥等等。」


「Kitumba」這一集後來被粉絲劇《新航程》改編為其中的一集。

◈◈◈


附贈材料:重啟時間線的失落航程

Bonus "episodes": lost voyages of the Abramsverse


在JJ艾布拉姆斯2009年重啟版電影和2013年《暗黑無界》之間,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計劃推出四本基於這個宇宙的小說,四本書都已經完全寫好準備發行。但很不幸的是高層的決定是取消發行計劃,使其不會影響到電影的上映。而以下,就是這失落的四段故事。


第一冊:《難民》"Refugees"

 作者:阿蘭·迪恩·佛斯特(Alan Dean Foster)

進取號收到求救信號,柯克指揮星艦前往應答,他們看到一艘大型的殖民地難民船正在遭受攻擊。 無法說服Dre'kalk人停火,柯克只得介入,逼迫Dre'kalk船逃離。獲救的難民——佩瑞諾瑞人(Perenore)是毛茸茸的雙對稱外星種族。他們又餓又累,很多人還受了傷。他們的船脫離了本來的航線,燃料和食物都日益緊張,所以柯克和進取號船員們找了一個地方安置這些無處可去的難民們。兩個月之後,巴倫人(Barran)威脅要向星聯開展,因為他們保護了危險的佩瑞諾瑞人。但是柯克和史波克很困惑,派瑞諾瑞人是和平的種族,那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作者阿蘭·迪恩·佛斯特說,「我非常喜歡外星人,而且不認為他們在科幻電影裡被表現的很好。這些外星人的舉動不像外星人。我所說的是真正的外星人。很顯然,他們必須要能夠理解我們,但寫Refugees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介紹一些真正的外星,這也是星際迷航粉絲們希望看到的。我肯定,如果當初有錢和可以實現的技術,羅登拜瑞可能會在原初系列的時候就加上一些真的像外星人的外星人。」



第二冊:《尋找更新世界》"Seek a Newer World"

 作者:查爾斯·L·貝內特(Charles L. Bennett)

記恨尼祿的越獄,克林貢人決定攻擊戰勝尼祿的進取號來挽回自己的尊嚴。在進取號上,年輕的艦長和船員們人數不足,又被包抄,一次無趣的考察行動在克林貢來襲時變成了為生存的一搏。但正當進取號逃離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文明,隱藏在大行星的輻射帶中。是怎樣強大的文明創造了所有的這些?柯克好奇他們為什麼隱藏起來,決心不顧一切找到謎底。

「在新時間線裡,我們對克林貢人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我基本上算是在白紙上創作,」作者查爾斯·L·貝內特說,「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尼祿摧毀了整隻克林貢艦隊的事情會讓他們非常生氣,並且急切地想要找一個出氣筒。與此同時,剛剛失去了重要成員——瓦肯的星聯,在他們看來肯定正處在不堪一擊的狀態中。」




第三冊:《比死亡更美麗》"More Beautiful Than Death"

 作者:大衛·麥克(David Mack)

柯克艦長率領進取號到阿基隆(Akiron)執行任務,這個星球以它富饒的二鋰礦產和隔離派政府而出名。同時在進取號上的還有史波克的父親,薩瑞克大使,他希望能夠為星聯和當地政府之間達成貿易協定。很高興聯邦將如此的重任交付於他,柯克艦長請求進取號全員全力協助大使完成這次任務。史波克非常高興看到他的父親和瓦肯公事人員開始擺脫母星被摧毀的影響。然而薩瑞克來到進取號上還有另外的事務。


「在原初星際迷航時間線上,」作者大衛·麥克說到,「自從史波克拒絕了瓦肯科學院的入學通知之後,薩瑞克和他就再也沒有講過話,他們的關係一直冷如冰霜直到2269年,新星際迷航電影時間十多年之後。但在新時間線裡,在史波克的母親,阿曼達在瓦肯毀滅中不幸喪生之後,他們之間的敵意似乎都隨之消失了。我個人的感覺是,經歷了如此的災難,史波克或者薩瑞克都不會再為史波克的職業決定而心懷不滿,特別是這個決定救了薩瑞克的命。然而,雖然沒有了過去的敵意,但不代表他們父子突然就會用一樣的想法來看問題。還有很多事情他們註定會做出不同的決定,而在這本書中,一條支線就會圍繞著這樣的爭端展開。」



第三冊:《隱瞞的危害》"The Hazard of Concealing"

 作者:格裡戈·考克斯(Greg Cox)

最近的電影留下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來自未來的年長史波克。他對於科技和未來事物的了解使他成為整個宇宙裡最重要的策略財富之一。星聯艦隊指揮部想要史波克大使重新加入艦隊並和他們分享這些信息,但是史波克不願意幹涉新時間線的展開。他是否能夠成功躲開星聯敵人設下的邪惡計劃?還是這個試圖濫用史波克智慧的計劃會成功,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後果?


作者格裡戈·考克斯說到,「史波克大使對於未來事物和科技的知識好比是驅使整個故事的曲速引擎。對於史波克來說,這些知識可能會被利用(甚至濫用),無論是星聯艦隊還是其他敵對勢力,這都是讓他非常擔心的事情。但同時史波克自己也很猶豫,他到底應該有多少次『作弊』。我寫作的主要目標是想將新電影帶來的趣味表現出來的同時,又可以處理這個設定帶來的嚴肅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我想讓這本書感覺上貼近新電影,既能取悅星際迷航粉絲,又能讓從未讀過星際迷航小說的新讀者愛不釋手。」

◈◈◈


怎麼樣,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沒有能夠踏上這些冒險還是挺可惜的?不過不用擔心,馬上我們就能迎來全新的新系列,這次會有什麼樣的冒險?真讓人躍躍欲試啊!


原文刊登於《帝國》在線:http://www.empireonline.com/movies/features/star-trek-10-unfilmed-episodes/

圖片:《帝國》在線,Google Images




宇宙這麼大 我們去看看






相關焦點

  • 比《星際迷航》更精彩的10部星際迷航電影
    除了一些熟悉的反轉和雙重轉折之外,《遺落戰境》其實講述的是人類戰勝逆境的故事,故事背景是大量科幻電影中常見的俗套情節。另外,其技術和服裝的時尚設計也非常有《星際迷航》的感覺。誠然,他們大多數時候通過暴力手段實現他們的目標,把對手炸得灰飛煙滅或用飛船橫衝直撞,這似乎與星際艦隊所追求的宇宙民主截然相反。但這部電影令人頭昏目眩的太空冒險和一路造訪的外星人世界,顯然直接借鑑了吉恩·羅登貝瑞的星際宇宙。
  • 最具收藏價值的《星際迷航》系列解析
    《星際迷航:航海家號》講述的是星際聯邦星艦航海家號及其船員的故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由女艦長擔綱主角的《星際迷航》電視劇集。《星際迷航:進取號》是一部前傳,講述的是初代進取號及其船員的太空冒險故事。2017年,在歷經10年的電視劇空窗期之後,星際迷航系列終於迎來了第七部電視劇——《星際迷航:發現號》。該劇由CBS All Access平臺播出,故事設定在2255年,原初系列十年前,進取號系列100年後。一經播出就受到了星際迷航粉的歡迎。現已續訂第三季,將於明年上半年回歸。
  • "星際迷航"系列科普&趣事大起底
    作為今年暑期檔最令人期待的大片之一,《星際迷航3》在爛番茄上收穫了83%的好評,這一成績要優於同一檔期的絕大多數超級大片。  作為一代人的科幻啟蒙,誕生於1966年的《星際迷航》系列已經50歲了。宇宙飛船企業號在茫茫無垠的太空中體驗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與發現,催生了無數科學家、科幻作家和科幻片導演。
  • 請查收這份《星際迷航》觀看指南
    《星際迷航》描述了二十三世紀的未來世界,人類同眾多外星種族一道建立起一個星際聯邦,一代又一代的艦長們又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宇宙,探索銀河系,尋找新的世界,發現新的文明。要想愉快的觀看《星際迷航》,二十三世紀銀河系小學生常識是必須掌握的。別害怕,此象限非彼象限,而是《星際迷航》中銀河系區域的劃分方式,相當於我們的東西南北半球。
  •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內地定檔9月2日 企業號太空冒險再臨
    今日,派拉蒙影業確認,旗下的科幻巨製《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將在今年9月2日在中國內地以3D/IMAX3D/中國巨幕3D多種格式上映。
  • 楊紫瓊有望主演"星際迷航"新衍生劇
    據近日外媒消息,CBS All Access計劃接著《星際迷航:發現號》第二季的劇情打造一部衍生劇集,故事將圍繞《星際迷航》系列作品中的首位亞裔女性見長神舟號艦長菲利帕·喬治烏展開,而在《星際迷航:發現號》中飾演喬治烏的楊紫瓊有望回歸主演。
  • 推薦幾部星際迷航類型科幻片
    《星際迷航》系列劇這是一部大大有名的美劇,幾乎喜歡科幻的朋友們都看過,至少是聽說過,企業號的故事,他不僅僅有電影,美劇,還有動畫片,我第一次看到就是看的動畫片。由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組成。這絕對是一個很大的系列劇了。
  • 《星際迷航:艦橋船員》跳票 增加初代企業號場景
    《星際迷航:艦橋船員》跳票 增加初代企業號場景 時間:2017-02-11 09:53:34 來源:3DM新聞組-druiber
  • 正在閱讀:谷歌Doodle紀念星際迷航首次公映46周年
    該Doodle有動畫有聲音,還可互動,點擊上面的人物或者物體即可觸發下一劇情,其中甚至還有《星際迷航》中的光束傳送,《星際迷航》的粉絲們一定要來玩玩。這個谷歌Doodle幾乎包含了《星際迷航》中的經典人物與場景,如果你是星際迷航控的話,相信你一定會喜歡。
  • 《星際迷航》宇宙迷情五十年
    從此,我們邁入了"星際聯邦"時代,開始對宇宙文明進行探索;和瓦肯人一樣,人類也在宇宙中,散播和平尊重、平等互助的理念。而《星際迷航》的故事,就著重展示人類在此時代的探索。Deep Space Nine(DS9),深空九號:  講述了位於貝久星附近的聯邦太空站"深空九號"上的故事。「深空九號」系列是第一部在吉恩·羅登貝瑞去世後所拍攝的《星際迷航》電視劇,也是第一部更偏重現實、當代人性和黑暗面的《星際迷航》作品。
  • 「山寨版」《星際迷航》比官方版更好看?
    在當年《星際迷航:原初》電視劇試播集中,也有個類似的女性大副「Number One」(右圖),由瑪吉·巴瑞特·羅登貝利扮演。  相似點1:設定  《奧維爾號》的設定與《星際迷航》如出一轍。《星際迷航》裡有「星際聯盟」,《奧維爾號》裡則有「行星聯盟」;《星際迷航》故事的核心是企業號飛船和船員,《奧維爾號》同樣以「奧維爾號」飛船及其成員的冒險為主線。
  • 《星際迷航》詳細指南 骨灰級影迷速成教材
    觀影指南 之 關於《星際迷航》系列的6(部劇集)+10(部電影)之旅(作者:飛翔科幻網)   星際迷航(Star Trek),又譯星艦奇航記,星空奇遇記、星艦迷航記、星際奇旅、星際旅行等
  • 《星際迷航3》企業號艦隊首度空降中國
    好萊塢科幻巨製《星際迷航3:越越星辰》將於9月2日登陸中國內地   柯克攜 「進取號」主力隊員首次空降北京 「宇宙級」陣容星力超群   《星際迷航3》中國首映禮將於8月18日在北京舉行,導演林詣彬將與「進取號」艦長「柯克」克裡斯·派恩、大副「史波克」扎克瑞·昆圖、工程師「斯科特」西蒙·佩吉、通訊官「烏胡拉」佐伊·索爾達娜空降中國,與中國觀眾進行深度互動。
  • 看了那麼多年的《星際迷航》,那你知道《星際迷航》之父是誰嗎?
    當然,這並不是《星際迷航》的結局。由於《星際迷航》在銀團合作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由於《星球大戰》的上映,公眾對科幻小說重新產生了興趣,《星際迷航》在1979年重新搬上大銀幕。從那以後,該系列一直在製作,羅登貝瑞本人也成為了「《星際迷航》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
  • 《星際迷航:航海家號》TOP10(1)
    《星際迷航:航海家號》是以吉恩·羅登貝瑞所創造的以《星際迷航》為背景的科幻電視劇,也是該系列的第五部,劇情發生在其前輩《星際迷航:下一代》及《星際迷航:深空九號》時間線之間(天狼星359戰役之後、自治同盟戰爭之前)。
  • 關於《星際迷航》第二季的奇妙故事
    無論多少你對原版《星際迷航》(Star Trek)有多少了解,它仍然還有很多未知領域有待發現。就像在新的系列叢書《這些就是航行》(These Are The Voyages)中,馬爾茨·庫什曼(Marc Cushman)披露第一季的驚人秘密一樣,這裡告訴你《星際迷航》的第二季中你可能不知道的12件事情。
  • 聯邦星艦進取號將加入《星際迷航:艦橋成員》
    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授權,《星際迷航:艦橋成員》將登陸PSVR、Oculus Rift以及HTC Vive。除了公布全新可玩星艦的消息外,遊戲的正式發售日期將調整至5月30日。   《星際迷航:艦橋成員》由育碧Red Storm Entertainment工作室開發,《星際迷航》的粉絲們終於能在遊戲中實現當一名艦橋船員的夢想並登上著名的聯邦星艦
  • 星際迷航 免安裝中文硬碟版下載
    【遊戲封面】遊戲名稱:星際迷航Abrams執導的好萊塢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講述了Kirk和Spock兩人從一開始的敵視到後來並肩攜手,對抗一個威脅銀河系的傳奇敵人的故事。如今這個題材將由Digital Extremes改編成遊戲,並由Namco Bandai Games公司發行,於2013年4月23日登陸三大平臺。
  • 「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號 第二季
    ◎譯  名 星際迷航:發現號 第二季/星空奇遇記:發現號(港)/星際爭霸戰:發現號(臺)◎片  名 Star Trek:
  • 《星際迷航:發現號》
    影視搬運工之家今天更新第一篇文章,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號》。    相信大家大家對星際迷航電影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特別是最近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星際迷航》是由美國派拉蒙影視製作的科幻影視系列,由7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組成。下面著重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