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做有知識、創新型石油工人

2020-12-04 環球網

新華社南京5月2日電題:田明:做有知識、創新型石油工人

新華社記者蔣芳、朱婉君

他只是一名石油工人,他改進的震擊器震擊能力從井深4000米提升到6000米,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現象,填補國產此類工具在高壓深井中的使用空白,曾為國家挽回上億元的財產損失;他的創新成果《試油測試技術的創新與運用》獲得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為企業創效6000餘萬元。他擁有92項技術創新革新成果、28篇國家核心期刊獨立發表的論文、30餘項國家專利……

記者在江蘇油田見到田明的時候,他穿著標誌性的橘紅色工作服,皮膚黝黑,神情溫和,嘴邊常掛著的一句話是:「我們要做有知識、創新型石油工人。」

從「門外漢」變成「內行人」

1985年7月,田明從江蘇油田技校畢業,分配到江蘇油田試採一廠攻關隊地層測試組做工人。

田明坦言,一開始和很多人一樣,覺得捧上了「鐵飯碗」,有點「混日子」的想法。卻沒想到工作很快給了他「下馬威」,深深觸動了他。

「我是技校生,又是剛工作,面對地層測試有幾十種工具、上百套圖紙,測試資料解釋要靠高等數學等理論知識來支撐,我當時卻連符號都認不全。」田明說。

時隔不久,在一次地層測試中,田明因沒能及時關閉測試閥,導致幾天後沒有錄取到任何數據而延誤了工期。自責之餘,他痛下決心,「努力學習,提升技能,一定要做有知識的石油工人!」

從此,田明就在幹中學,學中幹,還制訂了一套學習計劃:白天跟著工程技術人員上井幹活,看圖紙學技術,努力掌握操作要領;晚上去10多公裡外的邵伯參加油田高中文化補習班,在這往返20多公裡的自行車途中,還不忘背公式、記定律……

憑著這股韌勁,用一年半的時間,田明學完了高中三年的文化課,還自學了《試井資料解釋方法》《科學試油系統工程》等專業書,在10多萬字讀書筆記的見證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順利通過機電一體化專業成人高考,最終拿到石油大學石油工程本科專業畢業證書,從「門外漢」變成「內行人」。

從普通員工到技能大師

工作4年後,田明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創新成果。那還是上世紀80年代末,地層測試技術使用的200JC型計時器是進口大扭矩時鐘,需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檢測和鑑定。油田沒有專門的檢測設備,而送外檢測一次就需花費2萬多元,且每次保養後存在走時誤差,影響油藏資料錄取質量。田明提出,自製一種時鐘檢測裝置。

一個技校生能搞出什麼創新?許多人表示質疑。

田明卯足幹勁,在測試工房頂著近40℃的高溫、忍受蚊蟲的叮咬,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一幹就是兩個多月,試著給時鐘壓磚頭、掛砂袋等辦法,經歷了多次失敗,測量了上千條輸出扭矩試驗數據,最終製作出一個時鐘扭矩模擬檢測裝置,一次能檢測10支200JC時鐘,不僅提高了時鐘質量,還提高了測試資料的準確率。看到田明的新發明,同事們誇讚:「土裝置」也能檢測「洋設備」了!

從反覆摸索到搞成小成果,田明覺得這過程既能鍛鍊自己的業務水平,還能給企業解決生產上的難題。「我從小在油田長大,油田工人的酸甜苦辣都知道,能夠通過創新讓大家工作輕鬆點、單位少損失點,我很有成就感。」田明說。

2000年,田明被油田聘為測試儀表技師;2009年,他的「壓力計過載保護器」獲得中石化第一屆技能創新成果一等獎,破格升為測試儀表高級技師;2010年,他研製的《試油測試工藝配套工具》被評選為江蘇省職工十大創新成果獎,他被選為油田技能大師,「田明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2013年,他的工作室被全國能源化學系統評選為優秀勞模創新工作室,完成革新成果60餘項,他被選聘為油田首席技師;同年,田明被油田推薦參加中石化技能大師的遴選,實現了個人成長的第五級跳。

「一線工人照樣有奔頭」

28年從普通員工到中石化系統僅有的18名技能大師之一,田明說自己最愧對的是家人。

女兒田雨十歲生日,他泡在井上一整天,第二天早上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小田雨跟他慪氣好幾天;高考結束,一家人說好7月去旅遊,好不容易拖到國慶節準備成行,結果在出發前一天,田明因為單位4口探井同時進行測試施工,只好把定好的車票給退了……

在妻子鍾文紅眼裡,田明只要一琢磨起技術創新,就陷入一種痴迷狀態,有時吃著飯、睡著覺,一有新的想法,他馬上跑去工房。

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田明開始把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彙編成培訓教材,給年輕隊員講課,一對一、手把手,不厭其煩地將絕技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身邊的同事。

「一個人學歷可以不高,經驗可以不足,但不能沒有志向、沒有追求,有了志向才會有動力,有了追求才會有進步。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會有發展;一線工人照樣有奔頭。」田明經常以自己的經歷激勵身邊人。

工作室成立5年多來,他先後與32人籤訂師徒或導師協定,多次現場指導青工進行技術革新。為了更好地指導青工學技術,田明還在區域網上建立了工作室網站,將技術資料無償地與大家分享,走上講臺與大家交流技術革新的心得體會,先後為集團公司青年骨幹創新研修班、高技能人才創新培訓班等授課80餘期,聽課的學員超過3000人。

相關焦點

  • [最美職工]田明:油田裡舞臺上的大明星
    田明,一個僅有技校學歷的普通工人,完成了技術創新成果92項,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技術論文28篇,為國家創造經濟效益過億元,先後獲得了中石化技術能手稱號、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從一名普通石油工人成長為油田首席技師,中石化技能大師。
  • 92項創新成果,34項國家專利……「田大師」再次受邀觀看國慶大閱兵
    我蘇網訊 「江蘇工匠」、江蘇油田井下作業處試油測試隊班田明10月1日受邀觀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盛典。接通記者的電話時,他還掩飾不住激動的心情:「9月28日接到通知時,我正在工地上做技術勘測,當時就非常激動。」事實上,這是田明第二次登上天安門觀禮臺觀禮。
  • 這竟然是一線石油工人畫的……
    記者 | 張旭「這次的石油美術展覽,水平真的不錯!作為一個國家級的展覽,非常有水平。首先是反映出石油藝術家思想藝術的品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把石油的奮鬥精神,為國家石油戰線做貢獻的風範都表現出來了,尤其是在艱苦條件下奮戰的。
  • 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獲獎名單出爐!有沒有你身邊的...
    ,特色突出、創新性和實用性強,有很好的推廣示範作用。想知道有哪些成果、論文、著作獲得嘉獎?最全名單在這裡!(向上滑動啟閱)2019年度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優秀成果目錄一等:28項1.聚焦式管理實現油氣田效益最大化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姜 平 何勝林 朱紹鵬 何祖深 馬勇新 張迎朝李茂文 李 明 李 浩 張明傑 李 達 李明軍55.
  • 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獲獎目錄
    .油田天然氣信息化生產指揮系統的構建與實施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  田一華辛素清施曉紅於鐵成周群梁哨輝  周仕林馬國良王金星王傳國莊磊李曉紅  8.重慶氣礦生產過程受控管理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重慶氣礦  餘剛文紹牧梅林胡昌權蘭雲霞黃勇  李善均汪波李博任茂平周峰楊興梅
  • 溫家寶與甘肅石油工人共迎春節 下圍棋學唱隴劇(組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冒著嚴寒來到長慶油田隴東油區,與石油工人共迎新春佳節。分布在甘陝寧蒙晉5省區的長慶油田,是近年來我國探明儲量和產量增長最快的油氣田。位於慶陽的隴東油區佔長慶油田總資源量的38%,原油年生產能力超過500萬噸。下午4時許,溫家寶一下飛機,就前往隴東生產指揮中心了解生產、發展情況,給正在現場的勞動模範和老石油工人送上節日的祝福。
  • 中國石油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側記
    編者按:中國石油大力提升國內勘探開發力度,突出高質量發展,突出新發展理念,以提質增效、改革創新、開放合作、綠色發展為著力點,高質量完成全年產能建設任務,實現原油產量穩中有升、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新貢獻。
  • 中國石油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召開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李延平)12月25日至27日,中國石油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在廊坊召開。油氣產量當量穩中有升,長慶油田攀上油氣當量6000萬噸新高峰,塔裡木油田油氣當量超過3000萬噸,西南油氣田建成300億立方米大氣區,成為我國最大的頁巖氣田。高效建成瑪湖、華慶等10個年產50萬噸以上整裝油田以及安嶽龍王廟、克深等13個年產10億立方米以上的大氣田。全力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成效顯著。  對於下一步工作,李凡榮強調三點意見。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
    解析發展難題匯集專家智慧確定創新目標  8月2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高級工程師劉中林看到,在「如何依靠創新建設大氣區」的「頂層設計」框架中,自己提的建議「老氣田立體挖潛新技術攻關」名列其中,十分感慨,「沒想到,基層科研人員的建議這麼受重視,感到責任更重了。」
  • 跨學科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的難點與突破——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
    因此,在跨學科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中,首先,要求導師有跨學科教育的思想意識和學科背景,在對學生的指導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向跨學科領域或者交叉學科領域指引,激發學生積極性;其次,對這些研究人員的學術評價、職務晉升、個人待遇方面,要根據其跨學科研究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政策。現階段,高校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導致此類教師資源缺乏。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深層頁巖氣試採成效突出
    今年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進一步加大深層頁巖氣的持續攻關,實施深層頁巖氣試採井30口,截至11月18日,完成測試井7口,累計測試日產氣量216.4萬立方米。
  • 新疆塔裡木盆地建成大油氣田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1日電(記者顧煜)截至21日零時,位於新疆南部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今年生產石油液體600.01萬噸、天然氣301.59億立方米,油氣當量達到3003.12萬噸。塔裡木油田全面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和300億立方米大氣區,進一步夯實新疆作為我國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儲備基地和陸上油氣戰略通道的地位,成為我國油氣上產重要戰略接替區。
  • 新疆塔裡木油田全面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
    新疆塔裡木盆地建成大油氣田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1日電(記者顧煜)截至21日零時,位於新疆南部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今年生產石油液體600.01萬噸、天然氣301.59億立方米,油氣當量達到3003.12萬噸。塔裡木油田全面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和300億立方米大氣區,進一步夯實新疆作為我國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儲備基地和陸上油氣戰略通道的地位,成為我國油氣上產重要戰略接替區。
  • 創新攻關 痴心不改-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1985年,劉有平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畢業,一直在寶石機械成都專用車公司工作,為提高國產壓裂車技術裝備水平躬耕不輟。從技術員到分廠主任、產品設計所所長、專用車公司副經理再到寶石機械公司技術專家,變化的是他的職務,不變的是他對技術和產品研發工作的熱愛。
  • 中國石油集團第十屆「十大傑出青年」剪影
    作為80後科研青年,陳驍從6萬公裡地震資料中抓住100毫秒細節,創新提出簡陽—三臺地區沿龍泉山深大古斷裂發育火山巖地質新理論,刻畫火山巖噴溢有利相區7000平方公裡,論證永探1井獲高產工業氣流,新增天然氣地質儲量預計上萬億立方米,為打造中國石油西南增長極開闢增儲上產重大接替領域做出貢獻。
  • 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優秀論文獲獎目錄
    《對「三基」工作的創新思考》  中國石油管道公司  劉宏俊  29.《「三基」工作「抓法」》  中國石油烏魯木齊輸油氣分公司  胡興華  30.《知識工人績效評價》  中國石油物資採購中心  馬瑞  31.
  • 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打造國內一流石油固井裝備
    8月29日,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強自豪地說。  位於我區的德州大陸架公司建於1998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可自主研發製造國內領先的石油固井工具及油田助劑,主要產品已由具備基本功能的一代產品發展到智能化多功能的第四代產品。「大陸架」尾管懸掛器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70%以上。
  • 新疆塔裡木盆地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
    面對超深、超高溫、超高壓等極限考驗,塔裡木油田不斷深化地質理論創新,挑戰超深層勘探開發極限,創新形成兩項關鍵油氣地質理論、四大勘探開發技術系列,突破了深層超深層複雜油氣藏安全封隔、快速鑽進、井完整性三大關鍵技術瓶頸。
  • 俄石油工人被棕熊活活吃掉 場面慘不忍睹(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8日報導,近日,俄羅斯發生了一起棕熊襲人事件,一名石油工人被棕熊開膛破腹活活吃掉。事件發生在烏連戈伊和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潘戈德村之間,該石油工人在此區域被棕熊制服、殺害,並且最終殘忍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