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打造國內一流石油固井裝備

2020-11-24 德州新聞網

生產車間全景


  「前不久,我們的7-5/8吋尾管封隔式懸掛器在川深1井應用成功,創造了國內該型號產品下深和固井工具附件下深雙記錄。」8月29日,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強自豪地說。
  位於我區的德州大陸架公司建於1998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可自主研發製造國內領先的石油固井工具及油田助劑,主要產品已由具備基本功能的一代產品發展到智能化多功能的第四代產品。「大陸架」尾管懸掛器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70%以上。
19項核心技術
填補國內空白

  7月17日,可旋轉封隔式尾管懸掛器在海上平臺深水探井應用成功,填補了國產尾管懸掛器技術1000米以上深水固井應用空白,一舉打破了國內深水井尾管固井工具的國際壟斷。
  談及可旋轉封隔式尾管懸掛器的研發過程,張立強介紹:「深水海洋鑽井難度大、費用高,對尾管固井工具的功能和可靠性有著嚴苛的要求,國外技術一度處於壟斷地位。服務深水鑽井,實現專用尾管固井工具國產化,是我們幾代科技人員的夢想。 」
  2006年,德州大陸架公司為塔深1井研製系列非常規尾管懸掛器。隨後相繼攻克耐腐蝕材料、環空高溫高壓密封、旋轉固井和高承載等相關技術,2013年研發出被譽為第四代的多功能尾管固井工具。在正式進軍深水之前,進行了近4年的前期應用技術準備,先後在陸地油田的超深井、海上油田的長裸眼大斜度井等複雜井推廣50餘井次,成功率100%。進而在300米水深的尾管固井中進行了推廣,摸索深水應用經驗。
  張立強表示,公司成立20年來,始終堅持向技術創新要動能,走過了國產尾管固井工具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自主創新之路。
  如今,公司承擔了百餘項各級項目研發,創下了井深、井溫、水深、懸重、泥漿密度等一系列國內最高記錄,取得了50餘項產品專利,制定修訂了17項行業標準,獲得7項部級成果獎勵。多功能尾管懸掛器、平衡液缸尾懸掛器等19項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並取得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APIQ1質量管理認證和API 5CT、API 10D、API 7-1等產品認證,獲得法國VAM系列螺紋等加工授權,與殼牌、沙特阿美、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裡伯頓、威德福等國際知名油公司和油服公司建立長久穩定的合作關係。
借勢「一帶一路」
出口20餘國家

  管材腐蝕嚴重出現漏油的廢井能否繼續採油?今年3月,中海油某公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大陸架公司尋求解決方案。大陸架公司技術人員克服場地受限、設備簡陋等諸多難題,經過反覆討論、層層把關,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施工技術措施和現場風險預案,最終利用大修井回接技術成功讓廢井「復活」。
  這次的廢井「復活」讓該公司負責人對「大陸架」技術嘖嘖稱讚:「沒想到國外哈裡伯頓、威德福等油服公司不願接手的高難度工作,你們完成得這麼出色。 」「我們現在主要提供『技術+產品』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其中很多產品是專門訂製的。 」張立強介紹,從接到客戶訂單到應用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周期短、質量高、服務優,這讓公司更具競爭力,進一步叫響「大陸架」品牌。
  正是看中了大陸架公司明顯的技術優勢、優異的工具性能、優秀的應用業績,2005年起,烏茲別克斯坦毫不猶豫地選擇使用「大陸架」尾管懸掛器等專業技術產品。
  明15井被列為「一帶一路」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兩國能源領域合作的一項重點工程,也被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視為國家級重點工程。
  該井是明布拉克油田的最深探井,油氣埋藏深度超過5000米,壓力梯度是目前正常梯度的兩倍,屬於超高壓油氣田,需要鑽穿主力高壓產氣層和鹽膏層,壓力窗口窄,泥漿漏失與環空氣竄風險極大。
  公司有針對性地向該項目推薦了單膠筒封隔式內嵌卡瓦尾管懸掛器。今年5月中旬,尾管懸掛器坐掛、球座憋通、送入工具脫手和封隔器漲封均順利完成,經受住了複雜井下條件的考驗。
  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產品已出口到中東、東南亞、中亞、非洲等地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3至5年建成
  數位化新技術轉化基地
  「新舊動能轉換需要創新作為有力支撐,創新的根源在於高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張立強介紹,目前,公司研發團隊超過40人,平均年齡34歲,均為碩士以上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4人、高級工程師18人。公司每年從高校積極引才引智,組建高級技師工作室,加強技能培訓,增加人才隊伍儲備。同時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合作關係,藉助中國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
  公司每年將不低於銷售收入10%的資金用於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目前,正在積極打造集鑽完井工具儀器與油田助劑科研中試基地、生產製造中心、質量檢測監督中心於一體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石化鑽完井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基地。「我們計劃3至5年建成數位化中試基地,為中國石化的固完井工具提供高性能的數位化智能製造車間,藉助數位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試基地生產運營管理能力,提高中試產品質量及計劃完成率,完善供應鏈管理體系。 」張立強介紹說。
  □本報記者 於春芝 本報通訊員 李翔宇 劉愛順

相關焦點

  • 科技「質勝」鑄鑽完井技術品牌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路龍帥 通訊員劉愛順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公布204戶「科改示範企業」名單,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德州唯一一家列入名單的企業。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隸屬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是該院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基地。「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就將改革創新放在發展的首位,這次入選『科改示範企業』是機遇,也是挑戰,公司將通過各項改革措施,加速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不斷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強說。
  • 國內最大海洋石油水下裝備試驗中心落成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6日電 近日,國內最大海洋石油水下裝備測試試驗中心在山東省東營市落成並投產,對解決海洋工程水下裝備在國產化過程中的「卡脖子」問題,打破國外的專利壟斷和技術封鎖,實現科技強國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推進深水裝備能力建設  報告期公司認真分析形勢,從產業結構和投資收益角度考慮,控制投資風險,投資項目突出了主業和深水發展戰略。深水鋪管起重船、多功能水下工程船等深水工程船舶的建設工作正有序進行,5萬噸半潛式自航工程船已於2012年3月15日正式交船。這些深水裝備將為公司未來進入深水油氣田開發市場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
  • 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年中國原油產量和表觀消費量變化趨勢  單位:萬噸  **-**年我國原有產量及石油消費量(單位:億噸)  《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對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海洋石油工程裝備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海洋石油工程裝備行業發展現狀、海洋石油工程裝備市場動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重點企業經營狀況、海洋石油工程裝備相關政策以及海洋石油工程裝備產業鏈影響等
  • 中石化海外石油工程業務大副增長 效益顯著
    從9月13日中國石化集團上遊海外石油工程服務工作座談會獲悉,上遊海外石油工程服務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會議提出要努力打造具有高水平的國際石油工程服務隊伍。    來自各油田企業和中國石化集團有關部門的6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耀倉出席會議。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市場開發獲新突破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市場開發再獲新突破。近日,該公司與KONIAMBO NICKEL SAS(KNS)籤訂了KONIAMBO鎳冶煉廠的主體模塊建造項目合同,整體建造工程將在亞太地區最大的海洋工程製造場地——海油工程青島製造場地完成。    鎳礦項目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的世界上首例集成化、模塊化的大型冶煉廠主體建造工程。
  • 海油工程:海洋石油工程承包業的龍頭企業
    市場定價: ◆ 根據市盈率法,海油工程的二級市場定價為13-17元;根據多元線形回歸分析方法,其定價在14元左右。 二、歷史沿革及業務背景 1.歷史沿革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於2000年4月20日由中海石油平臺製造公司、海上工程公司、工程設計公司、南海西部公司和渤海公司作為發起人,共同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公司:在海外合作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實力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門妍) 27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 2018)上,同期舉行了三大油物資採購需求專場會議,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商務合同部副總經理劉瑞在會上發表了致辭,並在會後接受了記者專訪,他談到,在國際化步伐和布局加速的過程中,海洋石油工程公司逐漸探索在國際合作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實力
  • 中國頂尖石油企業最新排行出爐,看看2020都有哪些企業
    涉獵油氣勘探開發的其他企業: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洲際油氣股份有限公司02、油服技術、裝備企業NO.1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是國內知名的能源裝備供應商
  • 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著力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2020年12月28日,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程院)承擔的技術示範井瀘203H57-2井順利完鑽,創四川頁巖氣公司瀘203區塊四開鑽井周期最短紀錄。工程院堅決扛起科技「支撐當前、引領未來」重任,砥礪奮進,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雙提升」。
  • 精彩回顧丨cippe精準營銷推介會—連續油管作業裝備&工具系列專場
    、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公司頁巖氣技術服務公司張國鋒副經理等專家蒞臨直播間,幫助企業把脈行業發展動向,透析產業發展未來。」張國鋒副經理:「傑瑞作為國內一流的石油工程裝備製造商,他們設備類型比較豐富,並且傑瑞的售後服務也在與我們用戶的磨合中不斷改進完善,為我們不斷攻堅創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今天推介的內容看,傑瑞的產品更加豐富全面了。
  • 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北極大陸架進行地層鑽井作業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俄羅斯油氣網2020年11月27日莫斯科報導,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俄油/Rosneft)已是北極地質調查史上第一個在喀拉海北部鑽取淺地層井的石油公司。這個地層鑽井作業是在俄油的大規模地質調查遠徵中進行的。    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巖心樣。
  • 中國石油國際石油2017年十大科技進展
    中國石油創新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實現頁巖氣規模有效開發  面對頁巖氣勘探開發一系列難題,中國石油通過十年科技攻關,創新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單井綜合成本大幅下降,加快了頁巖氣規模開發。基於起伏地表的速度建模軟體成功研發並實現商業化應用  針對陸上複雜區地震勘探技術挑戰,中國石油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速度建模軟體GeoEast-Diva,解決了國內探區複雜地表等一系列地震勘探難題,陸上複雜地表與地層速度建模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 劉宏斌到國際石油工程公司調研
    >11月24日,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劉宏斌到國際石油工程公司調研指導工作,石油工程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錫坤陪同調研,國際石油工程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業務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會議>劉宏斌聽取國際石油工程業務工作匯報後,充分肯定了海外業務取得的成績。
  • 石油行業最新公開招標公告,免費物資通訊錄(2月6日)
    李經理,15837215678, (活動彎頭、旋塞閥、單向閥、安全閥、節流閥、剛性直管、變徑接頭、由壬等),固井、壓裂泵及配件和高壓管匯等,內黃縣石油機械有限公司 史寶臣,15011205666 1、曹總,13691472005,國內技術領先的井底壓裂工具、封隔器、化學泡排助劑(棒),福瑞科
  • 為什麼想上雙一流卻不敢挑戰行業高校?西南石油南信大這些不簡單
    比如說石油天然氣工程這個學科總共才10所高校參與評估,獲得前兩名就可以被評選為A+進入雙一流高校行列,獲得A+等級的是老牌部屬院校中國石油大學和非原211高校的西南石油大學,按照江蘇大學、浙江工業大學這類辦學資金豐富的高校重新打造一個石油天然氣學科的高峰學科,這很明顯比土木類、機械類和計算機科學類這些985高校群雄聚集的學科獲評A+容易太多了。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來訪星環科技參觀交流
    近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領導一行蒞臨星環科技北京子公司參觀交流,雙方針對信息化建設項目中大數據平臺及數據中臺等相關技術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唯一集海洋石油、天然氣開發工程設計、陸地製造和海上安裝、調試、維修以及液化天然氣、煉化工程為一體的大型工程總承包公司,是遠東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海洋油氣工程EPCI(設計、採辦、建造、安裝)總承包公司之一。
  •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中化 中國化工 中國化學工程入選國資委「科...
    其中石油石化企業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石油機械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16.青島雲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17.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18.北京石油機械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19.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20.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經過多年的產業升級與調整轉型,我國海洋工程技術應朝著高、精、尖領域發展。我國海洋工程技術發展預期在**年,實現內地海洋工程裝備自主化、系列化和品牌化,在**年,我國全面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裝備的研發設計和製造技術。實際上,我國企業在高端的深水裝置上已經實現了一定突破。
  • 剛剛,中國石油「十大傑出青年」名單新鮮出爐!
    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第七屆全國石油與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金牌等榮譽。作為深水鑽井技術帶頭人,他帶領團隊攻克了深水淺層固井、粉砂質儲層防排砂、可燃冰窄密度安全鑽井等世界級難題,創造了國際領先的深水淺層大環空固井技術和適用於6~15um的微粒徑防控砂工藝技術,為項目成功實施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