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空工程建設局建築安裝大隊副大隊長王建宇,人稱「油罐小王」。他情注國防施工,屢創優質項目,成為享譽軍內外的「工程標兵」。入伍14年來,他先後榮立2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
1991年春天,入伍不久的王建宇被分配到某建築安裝大隊。不久,時任建築安裝大隊大隊長的林茂光發現王建宇是一塊好鋼,便收他為徒。
一次,林茂光組織官兵安裝油罐,不用吊車,而用一臺鼓風機往罐體裡充氣,就把上百噸重的油罐「吹」了起來,這情景讓王建宇著迷,他感到了科技的力量,發誓要在建築安裝大隊幹出點名堂。從此,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建宇,自學攻理論,實踐摸經驗,苦鑽強基礎。短短幾年時間,他自學了管道工藝、材料力學、油建工程管理等20多門學科知識,寫下了50多萬字的筆記,獲得本科文憑。還掌握了鉚工、焊工的全套技術和20多種機電設備的操作技術,解決了近百項技術難題。
油罐組裝焊接常有變形,影響罐體外觀成型質量。王建宇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攻關,改進了罐體成型的重要部位,終於將問題解決,並使工效提高兩倍多。管道內壁除鏽一直是個難題。一天,王建宇在網上查詢到重慶長平機械廠生產了一種管道內噴器,立即購回一臺,但施工中感到該設備成本高、使用受限、操作不便。王建宇帶領技術人員反覆琢磨、研究、試驗,研製出一種多規格變頻調速管道壁除鏽內噴器,既便於控制速度,又利於操作,還降低了成本,使管道內壁除鏽更為徹底。他還在組織某機場鐵路專用線轉運站工程施工中,創造了「浮桶作業法」,提高工效5倍,節約經費150萬元,填補了我軍輸油管線水下作業的空白。
作為安裝隊負責人,王建宇最關注的是工程質量。多年來,他一直把國防工程質量視為生命。今年,王建宇負責4個工地油罐安裝施工,他在某工地聽取工程進度匯報及查看工程進度日誌時發現,有2公裡長的輸油管道對接焊接是在兩天前的中午進行的。他考慮到中午進行此類施工,管道處於膨脹狀態,一旦進入正常溫度狀態,內應力增大,管子收縮時焊縫特別是環形彎管焊接處容易出現裂縫,造成滲油漏油,此類施工應該在夜間進行。於是,他當即組織官兵連夜返工。
視工程質量為生命,為王建宇和戰友們贏得了良好信譽。一次,王建宇負責上海某工地長距離輸油管線施工。工程監理部派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監理員,天天盯著他們施工。但在施工中這位監理員發現,王建宇的質量管理十分嚴格。不久,監理員有急事需要出差,監理部讓他推薦一名接替人,他卻說:「讓施工隊的王建宇隊長當監理員,我一百個放心!」經過一年多艱苦施工,這項我軍同類建設中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技術含量最高的工程,以100%的優質通過總部驗收。
近幾年,王建宇先後11次擔任工程施工項目負責人,足跡遍及8省區23個縣市,轉戰28個工地,參加或負責安裝各種油罐數百座,鋪設各類管道數百公裡,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優良,其中,2項工程被評為全軍優質工程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