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縱裂紋樹皮的四棵高大樹木,樹枝末端懸掛著團團「繡球」狀粉色風鈴花,風吹之下,粉色的花瓣像雪花般一片片輕飄而下,輕輕落在翠綠草地上,引得幾位老年遊客駐足仰頭觀望喝彩……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29日在是華南植物園木本花卉區冒雨所見的,正是進入盛花期的淡紅風鈴木。
記者站在這四棵淡紅風鈴木下,目測其中最高的兩顆將近15米。幾位遊客仰著頭正在用手機拍照,突然間,一陣大風吹落一片片粉色花瓣,瞬間簌簌掉下,給翠綠草地撒上一層粉色的浪漫。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科普旅遊部工程師李碧秋告訴記者,淡紅風鈴木因為花色和樹形優美,成為華南植物園中園林觀賞樹種中的上品。因為其花期短又嬌貴,往往伴隨一場春雨就香消玉殞,錯過賞花時節就只能等待下一個花期了。
據介紹,這幾棵大樹是上世紀70年代不遠萬裡從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引種。移植華南植物園後,一年開兩次花,分別在4-5月和10-12月,春季開花量比秋季大。正常的果熟期在夏季或冬季,但因華南地區積溫不夠等原因,其結實較少。落葉期為1-3月。
淡紅風鈴木:觀賞和家具材料
淡紅風鈴木(Tabebuia rosea)的花開豔麗,花團錦簇,形成一片片花的海洋,萬般迷人。她又名紫繡球、洋紅風鈴木、紅花風鈴木、薔薇風鈴花、掌葉黃鐘木、玫紅櫟鈴木等等。咋看上去,她的樣子和黃花風鈴木十分相似,而在植物分類上與黃花風鈴木並非一家,淡紅風鈴木為櫟鈴木屬(Tabebuia) ,而黃花風鈴木為哈德木屬(Handroanthus)。
淡紅風鈴木原產於墨西哥南部至委內瑞拉、厄瓜多,在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在當地為重要的用材和觀賞樹種,是優質的家具用材。其樹幹高可達10至20米,有縱裂紋。目前在中國南部地區如廣東、福建、雲南、海南等地都有引種栽培。如今在廣東的珠三角地區經常可以見到。
據介紹,與黃花風鈴木特徵上最大的區別,是淡紅風鈴木葉片是掌狀複葉。葉對生,葉片卵形,漸尖,被細毛,緣具齒,葉柄長。而黃花風鈴木是披針葉。
淡紅風鈴木的花是圓錐花序頂生,花冠漏鬥狀,似風鈴狀。其開花時稀疏枝葉搭配著密集漂亮的風鈴狀紅花,色彩鮮豔奪目,花團繽紛錦簇,形成一片洋紅亮麗的花海。花冠初時紫紅色,衰老時變成粉紅色至近白色。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黃丹彤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維宣 黃丹彤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王維宣 黃丹彤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