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冬至##紫葳科#最近,在溼地公園的角落裡,靜靜生長著一株粉嫩得令人少女心泛濫的植物--淡紅風鈴木(Tabebuia rosea)。
說起校園裡的淡紅風鈴木,大家可能會覺得少見,但提到它的近親,大家一定不陌生--黃花風鈴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每年三月份,行政樓前的成片的黃花風鈴木燦爛盛開,往往吸引大批遊客觀賞。
(詳情戳黃花風鈴木)
淡紅風鈴木就像是粉紅版的黃花風鈴木,除了花色這一明顯差別,其它特徵都十分相似。它的樹皮灰色,縱裂,枝條不規則生長而形成一種凌亂卻別致的自然美。
掌狀複葉對生,小葉5枚且中部葉最大。由於它是一種先花後葉的植物,現在僅花朵盛開,葉子未可見。對比黃花風鈴木,兩者區別在於淡紅風鈴木的葉表面無毛,而黃花風鈴木的葉被褐色細茸毛。
(此為黃花風鈴木的葉子)
作為紫葳科的一員,淡紅風鈴木的花朵具有明顯的紫葳科特徵。
花冠合瓣,漏鬥狀或鍾狀,5裂
具有環狀肉質花盤
子房上位,柱頭常二唇形
雄蕊5,常僅4或2枚可育雄蕊
它的花朵聚生呈團狀,故又名「紫繡球」。花冠合瓣,鍾狀,花大而美麗,兩側對稱。花緣皺曲,花瓣表面布滿柔毛。花朵盛開的時候,宛如一個個風鈴聚在枝頭隨風擺動,漂亮的淡紅色比起黃花風鈴明豔的黃色,別有一番韻味。
皺曲的花緣像精心設計的裙擺
它的花萼也是鐘形的,先端呈截斷狀,並具有腺毛狀鱗片。未綻開的花苞就如同整裝待發的炮彈,由花萼裝載著。
上文提及,紫葳科植物具有5枚雄蕊,其中,淡紅風鈴木的可育雄蕊僅4枚。事實上,紫葳科植物的二唇形柱頭,會在成熟後張開以接受花粉,此時的柱頭便會像一對小小的翅膀,非常可愛。
(結構圖不夠美圖來湊)
淡紅風鈴木在冬季至初春開花,美麗的花朵在凜冽的寒風中明媚地開著,點綴著這清冷的時節。到了夏天,樹上便長出繁茂的綠葉,有時花朵也還盛開著,繼而結出下垂的細長蒴果,盡顯勃勃生機。
看了這麼多美圖,小夥伴們心動了嗎?如果想觀賞美麗的淡紅風鈴木,在溼地公園和外國語學院北側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哦。
文字:怡寶
攝影:津邁 F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