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rchiproducts設計獎出爐!家具類獲獎作品來了

2021-01-10 騰訊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上海家具展(ID:Furniture_China)

2019 Archiproducts 設計大獎獲獎名單公布!400 個國際品牌的 700 件產品中評選出 100 個獲獎作品!可見含金量相當不錯~

註:Achriproducts Design Awards已舉辦4年,評審團由全球60個著名建築工作室、設計師、攝影師、藝術總監組成,獲獎作品因其獨特的概念脫穎而出,代表著卓越的創造力、技術和研究能力。

2019Achriproducts Design Awards精選產品

F君特意挑選了22件獲得最佳家具設計大獎的作品分享給大家,希望你能從這些獲獎作品中獲取啟發喲~

01.

Angie 扶手椅

品牌丨Minotti

設計丨GamFratesi Design

GamFratesi 工作室將丹麥手工藝和義大利概念完美融合在一起,呈現了這款「Angie」扶手椅。座椅扶手如雕塑感般的羽翼撐起了整個結構,塑造出柔軟而又溫馨的特質。

簡潔的設計背後是先進的工藝流程,在此基礎上生產出不同的發泡填充物,採用兩個不同 Baydur模具製成的牛皮箍件,完美遵循扶手椅和餐椅的曲線。

牛皮箍件的剛性結構與柔軟的座墊形成對比效果,座椅背面也有所體現,從而在牛皮和織物之間打造出別致的色彩組合。

地面支撐腳為 Powter 色壓鑄鋁材質。特殊的拱形結構連接後方支撐腳,突顯牛皮外殼的曲面。

02.

Coupé 床

品牌丨Poltrona Frau

設計丨GamFratesi Design

「Coupé」是對超級跑車經典和優雅的致敬。設計中特別注重床頭板和床架之間的關係:兩種獨特的幾何形狀,在保持個性的同時,通過微妙的處理,使平衡與力度和諧交融,突顯整體流暢且緊湊的線條。

整個床框表面均由珍貴的 Pelle Frau 皮革包覆,令嚴謹且簡潔的外觀呈現柔軟感覺。精美的縫線針腳朝皮革床頭板匯聚,床頭板由山毛櫸實木和樺木膠合板製成,襯以硬質纖維板,並略微填充聚氨酯泡沫。

側面的兩個成型部分,採用聚氨酯泡沫模壓製成。床頭設計包容且溫馨,擁抱著床身,卻不會喧賓奪主。纖細的金屬床腳採用槍管色表面處理,為整個結構增添了挺拔和輕盈感。

03.

Bisel 茶几

品牌丨Glas Italia

設計丨Patricia Urquiola

「Bisel」是一款多層和多色玻璃製成的高腳桌,低腳桌和控制臺的集合,是通過將五塊 5mm 超輕玻璃平板層壓在一起而製成的,每塊平板上都塗有不同的彩色膜。

多層玻璃具有不同的形狀,通過獨特的斜面使光澤的地面拋光並「刻面」,通過透明的玻璃凸顯出令人驚嘆的彩色材料。

最後,通過 Glas Italia 特殊的粘合技術將不同的組件完全清晰地焊接在一起,從而製作出非常珍貴的「家具珠寶」Bisel。

04.

Oliva 扶手椅

品牌丨Zanotta

設計丨Constance Guisset

「Oliva」扶手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貝殼的形狀,圓潤的線條和高挑的椅腳凸顯這款家具的實用性、舒適性和個性。

前腿穿過座椅,在靠背的高度和後部連接,產生了一種有趣的結構輕盈效應。從座位後面看,椅子整體會變得更大且具有個性。

漆面實心槭木椅腿,有黑色或碳灰色。填充物有自防火聚氨酯泡沫、熱粘合聚酯纖維。表面覆蓋可選可拆卸的單色或彩色布藝或真皮材質。

05.

Ombra 座椅

品牌丨Lema

設計丨Piero Lissoni

「Ombra」椅子有著無與倫比的工業設計感:黑色漆面金屬的線條構成的框架,在視覺上看似輕盈實則堅固,給框架中的座位及靠背提供了穩定支撐。

印花的高分子聚丙烯材料製作的覆面,造就出極簡的空間,經久耐用,有兩種款式可供選擇:黑色皮革質感的表面或以羽毛輕度填充。

「Ombra」設計的基礎,源自 Lema 工業設計對於造型和材料的深入探索,令這款椅子保持優雅風格,亦物有所值。

06.

Flying Landscape 沙發

品牌丨De Padova

設計丨Piero Lissoni

一個更薄的座位,更輕的框架和更高的沙發腿重新定義了「Flying Landscape」這款沙發,配合同系列的小桌子可以擺放在沙發的一側和沙發融為一體,也可以作為獨立的部分使用。

桌子有兩個不同尺寸和材質的選擇——木質和大理石。

07.

Pascal 桌子

品牌丨Porro

設計丨Piero Lissoni

「Pascal」桌子將結構質量和產品內涵完美地融為一體,因其翼型壓鑄鋁製桌腿的光澤度而與眾不同;桌腿和支撐桌面的水平結構毫無縫隙地連接在一起,產生了疊加和厚度加倍的效果,藉助高超的工藝,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長度。

這款桌子適用於嚴謹的辦公場所,在狹小空間中優雅而充滿魅力,也是家居環境的萬能裝飾品。

08.

sChaise 椅子

品牌丨Smarin

設計丨Stéphanie Marin

「sChaise」是一款新式的活動康復家具,由圓形鋼製框架和彈性帶組成,具有一個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靈活坐墊,可提供持久的舒適感。

這款產品也被認為是一種治療性機械工具。身體姿勢專家 Lyse Gladieux 配合「sChaise」設計了三組練習動作,每組動作持續五分鐘,任何年齡層的用戶都可以在日常進行運動,十分簡單,易於操作。

從這個角度而言,「sChaise」有利於塑造健康的姿勢,增強肌肉彈性,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

09.

JK Easy 扶手椅

品牌丨Ritzwell

設計丨Jun Kamahara

Jun Kamahara 於上世紀 90 年代設計的「JK」扶手椅,現今 Ritzwell 公司已將之重新投產。

新款「JK Easy Chair」由不鏽鋼薄管狀框架組成,支撐深度真皮座椅。靠背採用帶有大墊子的皮革條製成,這把椅子的舒適感幾乎令人驚訝。

這款椅子的上面是蓬鬆的軟墊,纖維的金屬結構框架,會隨時間的流逝呈現出特殊的光澤。

10.

Rendez-vous 沙發

品牌丨Saba

設計丨Sergio Bicego

「Rendez-vous」不僅為家居環境,並且為了公共空間,這種組合式沙發的設計使室內配置更加靈活。

色彩絢麗的沙發主體鑲嵌在一個的黑色金屬結構中,還可以根據客戶的喜好調整到客戶最舒適的狀態,讓人體和沙發以最親密的方式接觸。

11.

Suiseki 沙發

品牌丨La Cividina

設計丨Andrea Steidl

「Suiseki」是一組軟墊沙發的集合,每件沙發都是由三個核心構件組成:一個又低又寬的座位,一個靠背和一個扶手。

它們可以在高度、寬度和深度的偏移顯示中相互組合。最終呈現的沙發造型優美,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場合使用。

12.

N.200 躺椅

品牌丨Wiener GTV Design

設計丨Michael Anastassiades

新型「N. 200」躺椅延續著 GTV 以遞增編號命名座椅的悠久傳統,同時也為慶祝第一個細木工坊開業 200 周年,由 Michael Thonet 於 1819 年在 Boppard 發起。

設計師以極為和諧的風格手法,將他詩意而嚴謹的設計手法,融入了 Thonet 設計的典型特色:彎曲的山毛櫸木和編織的藤條。這些成為了「N. 200」的顯著特徵。

13.

Reversível座椅

品牌丨Tacchini

設計丨Martin Eister

Tacchini 設計的椅子格外注重品質,對產品功能、文化、人文與環境的關懷有著不懈的研究與改進。

「Reversível」系列見證了巴西 1950 年代設計的柔軟、感性、傳統與創意的結合、民間工藝和富有遠見的創新。線條和動態的簡潔使得這款扶手椅以休閒優雅的方式進行隨意變換形狀。

14.

Okito椅子

品牌丨Zeitraum

設計丨Laufer & Keichel

兩位柏林設計師 Laufer & Keichel 設想了一個簡單的概念:靠背和圓形的座墊由實木製成。一個基本的圖形符號巧妙地隱藏了背後和鋼棒結構之間的連接點。

「OKITO」有兩個版本:黑色染色橡木和北美胡桃木。這款椅子可以輕鬆拆卸、堆放和運輸。

15.

Lean on me 茶几

品牌丨Claste

設計丨Quinlan Osborne

「Lean on me」是一款擁有多種配置的茶几。設計師的目的是創造一種形式,可以作為與模塊化系統相同功能的形式,同時引入不對稱元素,創造了這種全新的、令人興奮的組合桌。

相關焦點

  • 2020Archiproducts設計獎茶几作品欣賞
    De Castelli的新型DeNuance面漆進一步增強了茶几的銅質飾面,通過火、氧化和顏料的結合,使每件作品都具有有機、自然的外觀。 Poltrona Frau以日式風格的精簡優雅為靈感源泉,在忠於原創的基礎上復刻升級了Gianfranco Frattini於1974年設計的「Kyoto」茶几。
  • 2018年iF設計獎— 嬰兒和兒童類獲獎作品
    日前,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iF設計獎公布了2018年度獲獎名單。
  • 2020Archiproducts設計獎10款椅子作品欣賞
    外層採用80%可回收材料製造,充滿寧靜感的外形設計以具有可持續性為基礎,讓身體與心靈得以完全放鬆。0220.20_ESSENZA椅子從經典的「H」輪廓開始,在前腿與後腿交叉處增加靠背,從而形成「A」輪廓。安置在靠背和腿之間的四個螺栓使椅子的拆卸成為可能,有助於在其生命周期結束時進行正確的循環廢物管理。
  • iF設計獎|2020德國iF設計獎嬰兒和兒童類獲獎作品
    iF 設計獎,簡稱"iF",創立於1953年, 該獎是由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工業設計機構--漢諾瓦工業設計論壇(iF Industrie Forum
  • 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出爐
    比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成果「高維稀疏大數據智能分析理論與方法」率先構建了針對高維稀疏大數據的低代價建模理論及高效率算法模型庫,在國際上引領了隱語義分析方向的研究,推動了大數據智能計算領域科研與應用相結合的開拓性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工程價值。
  • 2016年NGL固態照明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室外篇(圖)
    繼昨(16)日發布的《2016年NGL固態照明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 2019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5位生命科學家獲獎,歷屆獲獎華人名單
    2019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的5位獲得殊榮的科學家分別是:在自20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創作的成名作《天書》系列中,他親自設計刻印數千個「新漢 字」,以圖象性、符號性等議題深刻探討中國文化的本質和思維方式,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國後陸續創作《新英文書法》、《鬼打牆》、《地書》等。此外,本世紀以來徐冰的創作面向更為豐富,特別是其日益關注的藝術介入社會的題材,《菸草計劃》、《木林 森》、《鳳凰》等均是頗具深度的代表作品。
  • 2018德國「iF設計獎」獲獎作品(包裝設計類)
    iF設計獎公布了2018年度包裝設計獲獎名單。該產品作為此次活動的紀念品運用啞光黑色表面,手工藝術線條來慶祝其舉行。該設計以德克薩斯州文化,音樂和足球等為特色,以一種新奇的方式來紀念Pepsi Zero Sugar Super Bowl LI 半場秀。
  • 第四屆「方正獎」中文字體及海報設計大賽作品徵集開始
    大賽至今已成功的舉辦了三屆,第四屆「方正獎」中文字體及海報設計大賽增加了兩項內容:在中文字體設計類中增加了「書法中文字體設計」,意在將中國古代書法如「顏、柳、歐、趙」等書法藝術融合到現代藝術中,並適合印刷、網站、電視、手機等使用;增加了以漢字為主題的海報設計,參賽者可以海報的形式展現漢字的魅力。希望能引起廣大平面設計師、學生及書法愛好者對中文字體及相關設計的關注和參與。
  • 2020年Pentawards國際包裝設計大獎「獲獎作品重磅出爐」
    鑽石獎 – BEST OF SHOW 年度最佳作品 – AIR CO設計:AIR CO (美國)當選擇第14屆鑽石獎 - 年度最佳作品獎時,評委們一致同意無論是創建品牌和公司本身的方法,Air Co的包裝和設計最具有前瞻性,現代性和變革性。
  • 國際獲獎專業戶設計「天書」海報,你看得懂嗎?唯一華人獲獎作品
    ,將於在法國巴黎展出10件獲獎作品和100件入圍作品。這些從全球6993件有效參賽作品中評選的大作,有一件由中國設計家楊超設計的作品《My Words》。這是本屆大賽唯一獲獎的華人設計師。這也是他今年上半年獲得了義大利A' Design Award 國際競賽金獎之後,又一次獲得國際設計大獎。
  • 2020年DiD Award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作品徵集
    (www.didaward.cn)完成在線報名及相關資料提交;3、參賽者可用同一個帳號,提交多份不同的作品;一個作品只能提交一次,一個作品只能選擇一個組別參賽,不得重複提交多次參賽;不得使用往屆東莞杯獲獎作品參賽。
  • 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紀錄片導演王男栿榜上有名
    第一部作品《Hooligan Sparrow》便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短名單,兩部作品之後,獲邀成為奧斯卡紀錄片單元的評委。2011年,王男栿辭掉大學教務處的穩定工作只身前往美國。《 I Am Another You》有關流浪漢和精神病人,在美國西南偏南SXSW藝術節首映,拿下最佳女性紀錄片導演獎和評審團特別獎最佳敘事獎,於2018年6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
  • 國際攝影獎公布,這些獲獎作品都太棒了吧!
    IPA國際攝影獎(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是一個世界聞名的攝影賽事,它的特點是種類齊全而繁多,一共有近100個類別,涵蓋了廣告、肖像、婚禮、風景、純藝、攝影書等等幾乎所有的攝影分類。
  • 2019 FCDA Awards國際創新藝術設計大獎賽徵集
    現面向全球設計領域的專業人才、院校師生及設計愛好者徵集作品,部分作品將在2020亞太設計文化交流會中進行集中展出,併集結優秀作品進行出版發行。產品設計家居、家居、玩具、機械產品、電子產品等E環境與空間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覽、櫥窗陳列、建築、民宿、裝置空間等F多媒體動畫短片、微電影、廣播、實驗片、互動類等G攝影人像攝影、風景攝影、抽象攝影等
  • 生態海洋——全國大中學生第八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選
    第八屆大賽以「生態海洋」為主題,彰顯了海洋是人類共同家園、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境保護理念,徵集的創意設計作品充分表現了廣大青年學生對海洋生態環境變化的深情關切,表達了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願景的強烈嚮往。本屆大賽共有978所學校組織參賽,共徵集作品45190件,全國所有省份及港、澳、臺地區均有作品參賽。
  • ...花溪大學城首屆「城市家具與藝術小品」創意設計大賽金獎作品介紹
    前不久,在2019年花溪大學城首屆「城市家具與藝術小品」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上,貴州大學明德學院的參賽作品《「安」放青春》獲得交通服務設施類金獎;貴州師範大學的參賽作品《空間方程式——拼合式移動公廁概念設計》獲得公共衛生服務設施類金獎;貴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的參賽作品《「茶盞」——景觀小品設計》獲得美化豐富空間設施類金獎;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意潮工作室的參賽作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臺灣科技大學2作品獲工業設計界奧斯卡最佳作品獎
    臺灣科技大學2作品獲工業設計界奧斯卡最佳作品獎 2011年11月18日 16: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宿城家具創意設計大賽吸引全國376件作品參賽 優秀作品都可「京東...
    而在這場比賽中,當一件件有「溫度」的設計作品通過PPT演示後,設計師獨具匠心的設計理念、巧奪天工的表現手法,讓不少現場觀眾重新感受到設計美學所帶來的賞心悅目。、設計機構、設計師、家具企業在內的376件作品。
  • 藝趣分享 | 2020臺北設計獎:視覺傳達設計類作品來啦!
    今年「臺北設計獎」邁入第13屆,雖然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籠罩在病毒威脅的陰影下,卻阻擋不了全球設計師用設計力解決人類共同的社會問題,為城市帶來不斷改變與創新契機的信念。就以本屆「臺北設計獎J徵件為例,共有來自72個國家及地區,高達5,508件作品參賽,徵件數為歷史新高,其中國際設計師作品比例近7成,業界人士參賽比例亦超過5成,表示市府在塑造「設計臺北、夢想臺北」的城市品牌意象的裡程碑,未來也持續推動將臺北市作為設計產業的匯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