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一部靛藍發展史,半部民族盛衰史

2021-01-08 芳談歷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況的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正是從當時的印染生產工藝中總結出來的。這裡所說的「青」,是指青色;「藍」,指的是製取靛藍的藍草。靛藍是專門用來染青色的,染出來的效果遠遠超過原來的藍草。荀子用印染生產實踐中的生動事例,來闡發他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說明世間萬物;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如果我們用這句話來形容我國古代印染工藝本身的發展,那也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一、染青色的藍草

晴空萬裡,仰望藍天,不禁使人浮想聯翩。在那遙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看著湛藍的天空,總想能用什麼方法,染出象藍天那樣美麗的顏色。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人們發現野地裡生長著一種開紅花的,叫做蓼藍的小草(又稱藍草),摘下ー片葉子,放在手裡搓揉以後,它那黃綠色的汁液就會染著手指,片刻又變成了美麗的藍綠色;如果把織物和這種鮮葉一起揉搓,織物就被染成藍色,所以很早就有人採藍草來染色。如《詩經》中有:「終朝採藍,不盈一襜」的句子,是說整個早晨採藍草還採不滿一衣兜。

用野生的蓼藍揉搓織物染色有不少缺點。特別是絲綢,它細薄柔軟,怎能經得起這麼揉搓呢?後來,就改用溫水浸漬的方法來染色。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採用浸漬藍草來染色了。在染麻布或其他植物纖維織物時,還在染液中加石灰以增強鹼性,使織物染得更好些。

現在我們知道,蓼藍的莖葉中含有一種叫靛甙的物質,經溫水浸漬後,蓼藍莖葉中的靛甙被浸出製成染液,染液被織物充分吸收,先染成黃褐色,擰乾後晾起來,靛甙被空氣中的氧氧化成藍色素,一般叫靛藍。蓼藍成熟期大約在七至九月間。開花的蓼藍含靛甙的成份逐漸減少,所以用鮮葉浸漬染藍要抓緊季節,邊採邊染。正因為如此,染藍作業勞動強度很高。

二、因染藍引發的反抗鬥爭

在周朝奴隸主貴族的殘酷統治下,常常強迫奴隸們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一年所需要的染藍作業(割藍草,制染液,染織物)。奴隸們為了反抗,提前從五、六月就開始收割藍草並染藍,這在統治階級的《禮記月令》中,就寫著:「仲夏令民勿刈藍以染」,惡狠狠地阻止奴隸提前收割藍草。

春秋時代是大批奴隸起來反抗的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奴隸革命為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創造了條件。染藍作坊大批出現。在染藍作坊裡,原來用鮮葉浸漬染色的方法已不適應新的要求,常常由於浸染不及時,使得一池池的染液,自行發酵和氧化,變成泥狀的藍色沉澱而報廢。「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解決這一重大的技術難關,還得靠廣大勞動群眾。

三、兩染匠的發現

有姓葛和姓梅的兩位染匠,日夜忙著用藍草染布,最後還有幾池子沒染過布的藍草漿水,眼看就會要變成泥狀藍色沉澱而再也不能用來染布了。兩人看了又氣又難過,加上連續許多晝夜的勞累,葛姓的染匠感到胸悶難熬,就讓梅姓的染匠去買了酒來,一飲而盡,倒頭便睡。

但他哪裡睡得著呀,一肚子悶氣加上烈酒,胃裡便是翻江倒海一般,最後忍不住要嘔吐,便趔趔趄趄地走到門外,一下子吐到染池裡去了,心裡稍覺舒適些就又回屋躺下。恰巧,梅染匠走來看見葛師傅吐在染池裡,為了怕別人看出,就拿根木棍把嘔吐出來的東西攪散在池裡,直到看不出破綻為止。及至葛師傅一覺醒來,走到門外,卻見一個池裡不斷泛出泡來,顏色也變成黃褐色,再用木棍攪攪,原來沉澱的藍泥不見了。

他很覺得奇怪,拿一塊白布放在池裡浸浸,擰乾後,過了一會,嘿!白布又可染成藍色了,他馬上找梅染匠一問,才知道這個池子就是他原先嘔吐過的。倆人一琢磨,可能是酒起了作用,於是再反覆用酒和酒糟作多次試驗,發覺沉澱了的藍泥是可以再還原出來染色的。從此以後,他們就開始採用酒糟來發酵染色,並且傳播開來,一直沿用了好多世代。

四、科學原理

這個故事在江南民間流傳。直到今天,在老染匠那裡可能還能聽到它。內容雖然有點離奇,但用現代化學觀點來分析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沉澱出的靛藍,經過化學還原,變成能溶解於鹼性水溶液的靛白,用它浸染白布,經空氣氧化,又顯出藍色來。

古代用酒糟發酵,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氫氣(還有二氧化碳氣)可將藍旋還原成旋自。這個故事講得好像是偶然發現的巧事。實際上,早在殷周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已掌握了釀酒以及麻纖維發酵脫膠等生物化學技術,春秋戰國時期大規模的群眾染色實踐活動經過不斷總結,最後就實現了這技術突破。後來,人們把這一過程,編成了以上故事。

靛藍發酵,還原成靛白,同樣可以染色,因此不必用鮮葉染色,染藍作業也就不須搶季節了。蓼藍收割後,先製成泥狀的錠藍,待要染色時再發酵,一年四季隨時都可以進行染色。這一重大發現,促進了蓼藍的廣泛種植;同時,染藍的作坊開始遍及戰國時代各國。到秦漢時,染藍工藝技術已相當成熟。如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一塊青羅就是用靛藍染色的,經有關單位用薄層色譜分析法測定,所用天然靛藍和目前已知的靛藍完全一致。大約在公元前一百年,印度才制出靛藍來,他們是採用尿發酵法染藍的。

五、一部靛藍發展史,半部民主盛衰史

在周朝奴隸制社會,治階級對服色有專門規定,「以別貴賤等級之度」。那時青藍色是平民大眾的服色。隨著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變革,大批解放了的奴隸成了封建制度下的農民,他們穿著藍色的麻布衣裳;新興的地主階級則穿著染成藍色或紫色的絲綢。著藍色衣服的人多起來,藍草的種植也就更加普遍。東漢時,一個名叫趙岐的文學家,路過陳留這個地方,看見山崗上到處種著藍草,就興致勃勃地寫了一首《藍賦》來敘述自己的感慨。他形容生長茂盛的藍草:「象小山上的麻那樣茂盛,又象開花的麥子那樣綠油油」。

公元五世紀,北魏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比較具體而又詳盡地記述了當時我國勞動人民在種植藍草方面的經驗,並且第一次用文字記載了用藍草製取靛藍的方法。隋唐時期,由於我國和東西方的貿易往來不斷擴大,靛藍也成為商品輸出到西亞,並流傳歐洲;我國的染匠還東渡到日本,傳授用藍染色的技術,並寫出染色技術集大成的巨著《延喜式》,其中就有「深漂綾一匹,藍十圍,薪六十升。帛一匹,藍十圍,薪一百廿升」等染藍技術介紹。

到了明朝,靛藍染色已成為印染生產的一個重要部門,統治階級還專門官辦「藍靛所」用來染皇家的衣著。當時,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著茶藍(即菘藍)、蓼藍、馬藍、吳藍、莧藍等五種藍草都可製取靛藍,並敘述了當時的制藍方法,觀察到所製成的固體靛藍「起紅焰之色隱然」,說明我國勞動人民已注意到在天然靛藍中還有少量靛紅存在,靛紅到十八世紀才為歐洲人分離出來。

十六世紀的歐洲,由於東方靛藍輸入量的增長,法國亨利四世感到坐臥不安,他咒罵從中國來的靛藍是「惡魔的食物,有毒的藥劑」,下令禁止進口,「如使用當處死刑」。但與這個老頑固的願望相反,從東方進口到歐洲的靛藍日益增多。十九世紀法國還專門從我國輸入蓼藍種子,以便改變當地產藍的落後狀態。同一時期,我國的蓼藍也傳入到俄國的高加索地區。

但是,漫長的封建社會制度下,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醋剝削和壓榨,限制了勞動人民智慧的充分發揮,阻礙了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我國以天然植物靛藍為原料的染色工藝,一直很少有重大的技術突破。自清朝光緒年間起,歐洲開始用人工合成靛藍並大量傾銷我國,用天然靛藍染色才逐漸被淘汰,到解放前夕,只有偏僻的農村還在應用。那時歐美各國傾銷靛藍染料「陰地科素」(合成靛藍)、「陰丹士林」(另外一類還原染料)的廣告到處張貼,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若難的標記。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工人階級和科技工作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力發展合成染料工業,生產出合成靛藍等還原藍,才逐漸扭轉了過去依賴洋貨的局面。為了適應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工業的發展,各種藍色染料,如活性藍、直接藍、酸性藍、分散藍……陸研製和生產出來,正在改變我國染料生產的面貌。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靛藍染色 靛藍染色方法
    什麼是靛藍染色 靛藍染色方法 2018-04-13 11:22:04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靛藍染色?
  • 國學知識:古詩文中的「青」是什麼顏色?
    「青」是一種什麼顏色?美術老師說,「青」舊是春草萌發時的那種嫩綠色,比綠淡一點亮一點。在中國古詩文中「青」,又表示什麼顏色呢?青草、青翠、青天、青絲、青衫等等表示的顏色一樣嗎?非也。 「青」表示綠色。
  • 藝術家於藍的導演兒子田壯壯,曾被禁止拍片十年,就因為這部電影
    田壯壯出生於電影之家,母親是電影演員於藍,父親是電影演員和電影工作者田方,兩人在電影界都具有一定的影響。 他想到父母年輕時候的遭遇,感到應該以此為主題拍出一部不一樣的電影。於是,就有了《藍風箏》。
  • 探秘中國壯族的藍色夢:萬人迷的天然植物靛藍染布
    藍色的民族服裝,曾是壯族人區分本民族與外族的明顯標誌。不管走到哪裡,壯族人只要見到這種藍色的服飾,就倍感親切,不用高呼吶喊,「貝儂」們(壯話,親戚之意 )都會團結在一起。很久以前,壯族人就會用藍靛這種植物來染布了,這在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和《壯族通史》等史書中都可查到。至上個世紀70年代,在南寧近郊村和周邊的武鳴、隆安、馬山等縣,還可隨處見到藍靛染成的民族服裝。
  • 跨越千年的古老染料「靛藍」!
    也是目前人類使用的最古老的植物染料之一,全球各地都曾用木藍、馬藍等植物提取靛藍,並作為紡織品染料、建築塗料、繪畫顏料、化妝品等。今天花姐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靛藍」的故事。古老染料「靛藍」歷史貴族身份的象徵「靛藍」這個詞的英文"indigo" 來自於希臘語,意思是「來自印度」。
  • 用一抹靜謐祥和的靛藍敬夏天的故事
    靛藍——服裝>> .INDIGO 換上一身靛藍色的漢服,行走在古鎮的青石板路面,拍下精美的照片,記錄心情的軌跡,深沉的靛藍埋藏著夢幻般的芬芳。
  • 加入世貿17年,一部個人手機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經濟進化史!
    1.0:波導1.0:諾基亞之後,走向工作崗位,所在公司,給我們每個骨幹配了一部廉價的三星手機,便於工作交流。之後智慧型手機興起,同事們都換上2000多塊的智能機,堂弟也鼓搗一起開淘寶店,賣行貨手機。一部中國手機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經濟進化史
  • 靛藍計劃優秀論文(二)
    學生幹部的基本素質與工作藝術2017年11月2日,靛藍計劃的學員開展了《海濱校區辦事流程暨班長培訓會》,在培訓會中,海濱校區學工辦常務副主任楊震老師為我們講解了為什麼我們要開展靛藍計劃這個課程,我們將在靛藍計劃中學習些什麼,最後我們將變成一個怎麼樣的領袖……靛藍計劃又名領袖計劃,顧名思義,它的意義在於讓我們學習如何好地去引領一個班
  • 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辛普森一家》白人演員不再為有色人種...
    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辛普森一家》白人演員不再為有色人種角色配音|毒家周報 時間:2020.06.29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毒眸
  • 史文導演民族音樂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已入圍世界民族電影節
    陝西籍導演史文,是一位著名的傳統畫家,對民族文化的熱愛,讓他也對王洛賓先生的故事深深的感動,於是,他花了六年多的時間籌拍了這部以王洛賓傳奇人生故事為主綱的大型民族音樂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暢快的民族情調,為電影行業主創了一部故事及娛樂為一體的高質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