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家研究院發布「躺」15天可獲得1.5萬元的臥床實驗志願者招募通知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該實驗的周期為33天,全程完成實驗的志願者可獲得1.5萬元參試補助,本次實驗計劃招募24名志願者。小編好想去報名,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請假
高待遇引得報名熱!社會不再牴觸「奇葩」實驗!
據小編了解,深圳這家研究院的「頭低位臥床實驗」,將通過模擬太空失重驗證太空人解決失重生理問題的方法。該實驗過程中志願者會出現頭暈、鼻塞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是屬於生理性改變,可逆轉可恢復。其次在完成實驗後,仍會安排恢復期和體檢,身體完全恢復至實驗前的狀態方能離開研究院。因為高昂待遇與獨特輕鬆的實驗過程,目前報名人數已超過800人,研究院不得不關閉報名系統,開始篩選已報名人員。從實驗的安全性、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報名熱情,說明隨著科研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對實驗志願者的認知與態度已有所緩和,同時受好奇心與高昂補助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參與到科研實驗志願者的嘗試中。
志願者參與實驗不在少數!社會也能助力學術進展!
其實科研實驗招募社會志願者已不是新鮮事,早在2018年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官方微信發布了一條招募通知:為測試急性失眠對人體認知功能的影響,驗證rTMS技術對睡眠缺乏狀態的改善作用,招募睡眠項目志願者。如果你能保持24小時不睡覺,那將獲得酬勞1100元;如果你能保持36小時不睡覺,那將獲得酬勞1500元;如果你能保持48小時不睡覺,那將獲得酬勞2000元。招募通知發出不到12個小時就收到了1000多個報名。
在加拿大蒙特婁海勃實驗室曾經進行過一個「感覺剝奪」實驗,多名志願者接被要求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與外界環境進行完全的隔絕,他們的耳朵、鼻子、眼睛無法接收到任何和外界有關的內容。現實生活中美國也曾經舉辦過類似的比賽,堅持一個月就可以得到1000萬美元的巨額獎勵。這樣高額的獎金吸引了眾多參賽者,最終卻都以失敗告終。該實驗證明人們在生活中聲音會給人們帶來方向的指示和事態的發展情況,聲音如果消失了那麼人們會失去對方向和平衡感的控制,甚至產生幻覺。
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無數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因此疫苗的研製成為了我國今年醫學科研任務的重中之重,這其中除了無數科研醫務人員的辛勤付出,還有許多臨床試驗志願者的默默付出,隨著越來越多科研實驗的出現,對志願者的需求也在增多,說明當今科研除了相關參與人員之外,來自社會的眾多普通人對科研實驗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志願者參與實驗各有利弊!自身與實驗均高要求!
招募志願者參與實驗,除了能加快科研試驗進度使得更多造福於社會與人類的科研成果產出之外,在社會直接招募志願者參與實驗,會讓社會對於各類科研實驗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國家整體科研認知水平等等好處。凡事有利必有弊,實驗招募志願者也不例外,科研試驗因為處於試驗階段,無法百分百保障安全可能對志願者存在著未知的危害;由於實驗均存在些許難度,因此志願者會在短時間內收到較為高昂的補助,這也是為何受到廣泛關注與大規模報名的原因,此舉一方面會刺激更多志願者參與其中,一方面也會在社會被某些人加以利用也可能會帶來難以預估的不良風氣影響。因此需要招募機構篩選志願者時十分慎重,給予錢財之外的補助更為穩妥。
社會對於實驗招募志願者應保持平和與冷靜的態度,比起追求補助和湊熱鬧之外最好能了解一下實驗的本質和對社會生活的幫助。希望在今後我國科研實驗能夠越來越被社會所接受和認可,產出更多利國利民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