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經典昆蟲仿生設計(組圖)

2020-11-22 搜狐網

我們的身邊日夜都陪伴著大量昆蟲和蜘蛛綱動物,它們形態不一,體型各異,但由於長相恐怖,我們幾乎不會將它們作為思考的對象。實際上,昆蟲和蜘蛛綱不僅在地球生態系統中佔據重要位置,同時也是人類的一個不可思議的靈感源泉。從太陽能電池板到垂直概念農場,再從電子閱讀器的顯示屏到可持續建築的集霧器,很多富有創造性的設計靈感均來自於這些小生靈。

  仿蜂巢輪胎

  未來的輪胎不需要充氣,因此也就不存漏氣問題。威斯康星州大學麥迪遜分校聚合體工程學中心和一技術公司的開發人員設計了模仿蜂巢結構的輪胎。這種仿生輪胎由一系列六角形構成,擁有極高的堅固度同時可讓重量均勻分布以實現平滑行駛。

  仿甲蟲水壺

  「露水庫」水壺模擬了甲蟲霧中取水的方式,水壺背部的脊狀結構能夠收集露水。這款水壺採用不鏽鋼圓頂造型,早晨時的溫度低於空氣,所形成的露水會滑落至一個收集道。

  仿甲蟲集霧器

  這一設計與甲蟲靈感水壺類似,但個頭卻是它的1000倍。這個圓形露天劇場名為「水劇場」,能夠從空氣中獲取水並有效蒸餾海水。水劇場是專為金絲雀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開發區設計的。這座劇場利用獲取的淡水澆灌農作物,同時為炎熱的沙漠氣候送去陣陣涼意。

  令人吃驚的垂直概念農場是文森特·卡勒博為紐約設計的,長著金屬和玻璃「翅膀」,設計靈感直接來源於蜻蜓的外骨骼。這座供養動植物的農場能夠利用充足的陽光和高空的空氣流動。它共有132層,有望在羅斯福島拔地而起。除了農場外,這座建築的內部還建造了住宅和辦公室。

  4

  仿蜻蜓農場

  儘管本身呈彩虹色,但不管從哪個角度觀察,巴西甲蟲鱗片總是呈現出綠色。雖然聽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於研製光學計算機晶片的科學家來說,這卻是解決一個困擾了他們多年的問題的關鍵。這種甲蟲的鱗片含有一種晶體,內部結構與蜂巢類似,為光學計算所需的光子晶體提供了一個模型。

  5

  仿甲蟲光學計算機

  如何讓辛巴威的中高層建築在不使用空調或者不用支付大筆電費情況下保持涼爽呢?答案是模仿白蟻堆。非洲白蟻堆上遍布加熱孔和冷卻孔,通過讓這些孔不斷打開和閉合,白蟻堆能夠保持內部溫度穩定。蟻堆底部的孔負責吸入空氣,頂部的孔則負責將空氣排出。辛巴威東門中心採用的通風系統工作方式與蟻堆類似,可保持內部溫度舒適。

  6

  仿白蟻堆建築

  Mirasol的低電壓顯示屏能耗低,是取代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等設備所採用的電子墨水的一個理想替代品,其設計靈感來自於蝴蝶翅膀。蝴蝶翅膀上的微小鱗片能夠反射光線,上面覆蓋著透明的膜。隨著蝴蝶拍打翅膀,陽光在穿過翅膀時發生折射,由於不同波長的光折射率不同,蝴蝶的翅膀看起來呈透明狀。Mirasol顯示屏能夠產生類似的效果,它採用兩個玻璃面板和微型鏡子,能夠將顏色反射到屏幕上。這也就意味著顯示屏能夠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顯示出鮮豔的色彩,使其在陽光下更容易觀看。

  7

  仿蝴蝶翅膀

  顯示屏

  2009年,科學家發現蝴蝶翅膀上的鱗片能夠充當天然的太陽能收集器,可以效率極高地吸收陽光。研究人員利用從蝴蝶翅膀身上獲得的靈感,提高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收集陽光的能力。在所有太陽能電池中,這種電池的光能轉化效率最高。

  8

  仿蝴蝶翅膀

  太陽能電池板

  建築公司Ofis從蜂巢身上獲得靈感,為低收入家庭設計出圖片中展示的住宅,既可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保護隱私,同時又極具美感。

  9

  仿蜂巢建築

  10

  仿蜘蛛電動代步工具

  這款單人駕駛的代步工具名為「機械蜘蛛」,有8條腿,利用液壓行進。與蜘蛛一樣,它的行進速度很慢,但用來代步已經足夠了。如果這樣一個怪異的傢伙出現在街道上,一定會成為最大焦點。(本報綜合)

(責任編輯:Newshoo)

相關焦點

  • 十大案例讓你了解仿生設計!
    什麼叫仿生?仿生和設計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 十大昆蟲仿生設計:仿蜂巢輪胎不需充氣
    北京時間1月6日消息,我們的身邊日夜都陪伴著大量昆蟲和蜘蛛綱動物,它們形態不一,體型各異,但由於長相恐怖,我們幾乎不會將它們作為思考的對象。實際上,昆蟲和蜘蛛綱不僅在地球生態系統中佔據重要位置,同時也是人類的一個不可思議的靈感源泉。
  • 全球十大仿生建築設計
    自然界的生物是人類的隱秘線索,通過尋找、研究、模仿這些線索,設計師可以找到最有序的設計,也即設計熵最低的設計。」建築設計當然也不例外,好的建築設計是仿生的,因為這樣的建築設計熵更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全球十大仿生建築吧!
  • 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
    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精彩的昆蟲組圖,不一樣的精彩
  • 臭蟲絕跡多年重現京城 自然界十大怪異昆蟲(組圖)
    原標題:臭蟲絕跡多年重現京城 自然界十大怪異昆蟲(組圖)   很多「80後」、「90後」對臭蟲基本毫無概念,這種遠比蚊子更討厭的吸血蟲,至少在城區被人們遺忘了很多年。而這種令人討厭的蟲子近日又重現北京城,很多居民被咬得渾身是包、奇癢難忍。
  • 仿生產品設計創新
    仿生設計主要是運用工業設計的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維與方法,從人性化的角度,不僅在物質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類、藝術與技術、主觀與客觀、個體與大眾等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體現辯證、唯物的共生美學觀。
  • 千姿百態的仿生家具設計
    家具設計中仿生設計是人與自然碰撞的產物,設計師在大自然中尋找設計的靈感,將自然界的美與設計相融合。一、仿生家具的設計原則仿生設計來源於仿生學,大自然創造出形態各異的生物,為設計師的創作提供了無限設計靈感。
  • 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原標題:全球十大不可思議的動物遷徙(組圖)   動物遷徙是自然界裡一些最動人的現象,有的遷徙以速度之快著稱,有的遷徙則以規模見長,有些遷徙距離的和時間最長的則讓人嘆為觀止。有意思的是,有的遷徙則創下了速度最遲緩的紀錄。
  • 仿生設計,可能會把未來的我們變成半機器人
    仿生設計早期的仿生設計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仿生設計,春秋戰國時代魯國匠人魯班從能劃破皮膚的帶齒草葉得到啟示而發明了鋸子。仿生機器蝙蝠除此之外,美國還研發了很著名的機器狗與極微型偵察機器昆蟲等等。
  • 新型仿生複眼 揭示昆蟲如何看世界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並被美國光學學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 來自大自然的靈感,仿生設計在如何影響我們的審美?
    他用自然界的原始野性魅力賦權女性,鳥類、蚌殼、荊棘、昆蟲、脊椎動物都在他充滿想像力和破壞力的作品中佔有一席之地,當然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那個不可思議的亞特蘭蒂斯系列。女性在他恐怖又浪漫的想像下,既脆弱又強大,有著令人心驚的美麗。
  • 法國航空工程師打造的仿生昆蟲,震動翅膀就能飛上天空
    ▲▲▲點擊查看▲▲▲從古至今,人類對於飛行總有著無盡的嚮往,古代的藝術家、學者們認為有了翅膀就可以飛行,於是基於仿生學,曾設計出帶有巨大翅膀的飛行器法國航空工程師Edwin VAN RUYMBEKE直到現在,這位法國航空工程師經過了50年來的技術迭代更新,研發出了這款「BionicBird MetaFly」仿生昆蟲遙控飛行器,帶大家盡情體驗仿生飛行的樂趣。
  • 世界最大藍星寶石被發現盤點全球十大最美寶石(組圖)
    原標題:世界最大藍星寶石被發現 盤點全球十大最美寶石(組圖)紫晶洞原標題:世界最大藍星寶石被發現 盤點全球十大最美寶石(組圖)玫瑰石英原標題:世界最大藍星寶石被發現 盤點全球十大最美寶石(組圖)螢石原標題:世界最大藍星寶石被發現 盤點全球十大最美寶石(組圖)緬甸電氣石原標題: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 揭示昆蟲如何看世界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並被美國光學學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 面料再造仿生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面料再造仿生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發表時間:2018/4/11 文 | 吳訓信
  • 天大研製仿生複眼 發現昆蟲運動軌跡與光有關
    天津北方網訊:昆蟲具有的快速反應能力一直是人類所嚮往的。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快速感知物體的運動軌跡。
  • 英國人心目中最醜陋的倫敦十大建築(組圖)
    英國人心目中最醜陋的倫敦十大建築(組圖) 來源: 房天下   2012-08-01 16:08 [摘要] 英國《建築設計》雜誌最近評出了英國人心目中最醜陋的倫敦建築
  • 動物家具創意:仿生設計 潮爆眼球
    無論是在大眾市場銷售的仿動物皮毛質地的地毯、靠墊,還是高端家居飾品店別具一格的燈飾擺件,你可以輕易找到帶有獸角或者是些許靈異感覺的昆蟲或者大型動物的掛飾。  在家具設計中,動物元素又在時間輪迴中再次回歸與復興。
  • 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1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2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3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4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5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 我國科學家提出仿生設計新方法
    在自然界中,豬籠草口緣區在溼潤環境下顯現出超滑特性,昆蟲很難駐足在口緣區,常會「失足」滑落而被捕食。研究團隊深入表徵了豬籠草口緣區微觀結構特徵,首次發現液膜單方向搬運的神奇現象,提出了單方向液膜搬運表面的仿生設計新方法,為仿生設計與生物製造打下了技術基礎。單方向液膜搬運無需動力且可實現坡度搬運,研究成果可直接用於自潤滑、新能源,以及醫療器械表面防粘、無人機表面防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