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神話傳說當中最古老的奇書,作者不詳,成書年限無從定論,現世流傳版本共18卷,其中14卷為戰國時期編著,4卷為西漢初年所著。
由於《山海經》記載的都是一些神話傳說和顛覆人類所見所聞的異獸,它並沒有被當做正史看待,長久以來,《山海經》當作志怪小說,清朝甚至將《山海經》列為了禁書,可能是跟當時閉關鎖國的有關。
就連魯迅也認為《山海經》是「巫覡、方士之書」,不過進入現代之後,對人們對《山海經》的考究越來越多,國際漢學界頗為重視,認為《山海經》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神話傳說。
就好比有一位美女在路邊撿到了一隻渾身無毛的「小豬」,這個小豬應該是寵物豬,但它顯然被主人丟棄了,看著它可憐兮兮的樣子,這位美女於心不忍,就將它帶了回去餵養。
一開始,這隻豬還比較聽話,吃得東西也比較正常,隨著時間流逝,這只可愛的豬的樣子也開始變了,鼻子變得特長,相貌極醜,老是喜歡刨土,它還有爪子,這絕對不是一隻豬,美女不了解這隻動物,怕放出去危害他人,就將它的照片放到了網上。
很快她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回覆,有網友說:這是《山海經》神獸,名叫狸力,抱著一份好奇,美女就查閱了相關的資料。
狸力是《山海經》當中的一種神獸,它出生在櫃山,《山海經·南次二經》載:櫃山,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狸力的樣子非常像豬,腳上長著雞爪,叫起來像是狗吠,櫃山上除了狸力外,還有一種奇特的神鳥,叫鴸鳥,它是帝堯的兒子,因為不務正業就被流放了。
狸力雖然很像美女撿到的無毛豬,但狸力只是神話,它的真實學名又叫什麼呢?
這隻五毛豬叫土豚,也叫非洲食蟻獸,顧名思義就是專吃螞蟻和白蟻的動物,土豚是一種大型的食蟻獸,長大以後膘肥體壯,外形酷似豬,土豚在非洲語中就是「土豬」。它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基本上什麼都吃,適應能力強。
土豚屬於大型大型食蟻獸,無毛,小型食蟻獸,體型類型貓犬,黑白相間,性格溫順,所以近年來小食蟻獸成為了人們的寵物,很顯然土豚的原主人是沒有弄清楚大小食蟻獸,買錯了對象,這才將它丟棄。
這隻土豚也被送到了動物園,交託給了專業人士,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食蟻獸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現在運輸業發達,能見到土豚也十分正常,但是古人是怎麼發現土豚的呢?
《山海經》當中的狸力真是土豚嗎?若是土豚,古人難道已經抵達了非洲,著實讓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