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生物電阻抗的檢測方法及其應用

2020-12-01 電子產品世界

1、引言

  在人體成分的研究中,測量人體生物電阻抗值可以得到水分、脂肪等與人體健康狀況有關的信息,對人身體狀況的監視、疾病的早期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1]。

  人體組織的電阻抗特性比一般物體要複雜得多,最明顯的特點是電阻抗的值會隨著測量頻率的變化而變化。這是由於人體細胞內液體組織不是簡單的表現為電阻的特性,細胞內水分與細胞膜的作用更多是以電容的特性存在。

  圖1所示為人體皮膚電阻抗的等效電路模型 [2]。其中R1為活性皮膚中的離子電阻;R2是基於角質層中離子遷移率的電阻;CPE是恆定相位角元件,RPOL、CPOL為其兩個參數,用來描述皮膚角質層中的介電彌散和損耗[3][4]。


圖1 人體皮膚的等效電路模型

  該模型的總的導納如(1)式所示:


(1)

  其中:


  顯然,CPE環節的存在,使得人體的生物電阻抗原則上無法用簡單的R、C元件所組成的集總參數電路模型來描述。

  傳統的人體生物電阻抗檢測採用單頻法,即只在一個固定頻率下,利用正弦波信號進行測量,一般只測量電阻抗的模,所以實現簡單,很適合在便攜儀器上推廣。但是,單頻法無法將CPE的影響表現出來,測量結果容易出現較大的誤差。為了能夠更準確地得到人體生物電阻抗的信息,需要有一種可同時檢測多個頻率點電阻抗的方法。

  脈衝式檢測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無損檢測方法。利用脈衝信號中所含有的多諧波頻率成分,能夠比正弦波信號激勵提供更多的信息,並擁有更快的響應速度。本文研製了一種以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為核心的脈衝式檢測系統,利用該系統,對電阻抗的脈衝式檢測方法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對人體皮膚水分的脈衝式檢測方法進行了實驗分析。

2、電阻抗的脈衝式測量原理

  方波脈衝信號作為電阻抗測量的激勵源,波形穩定,易於同數字電路結合實現,且具有較寬的頻譜,在防止被測單元極化的同時,能夠得到多頻率點的信息。


圖2 理想方波和實際方波的時域波形


圖3 理想方波和實際方波的頻譜圖

  圖2、3中的細實線為理想方波的時域波形及頻譜,圖2中的粗實線、圖3中的虛線分別表示實際方波信號的時域波形及頻譜。可以看到,與理想情況相比,實際方波信號在時域上具有一定的上升時間,且相應頻率分量的幅值衰減得更快。以理想方波的頻譜為基準,實際波形中所含的頻率分量越多,上升時間就越短。因此,在對信號的採樣中,就要採集儘可能多的頻率成分,以減小高頻幅值衰減對電阻抗測量的影響。為此,本文採取以下步驟:①對敏感電極施加頻率為f0的脈衝信號,進行響應信號的採集與分析,得到被測對象的電阻抗譜;②實時調節方波激勵信號的頻率,使其增加為nf0,同時進行響應信號的採集與分析,得到該激勵頻率時的電阻抗譜。③對兩次測得的電阻抗譜按照n倍頻進行疊加。


圖4 測量原理簡圖


相關焦點

  • 人體生物電阻抗的脈衝式檢測方法
    傳統的人體生物電阻抗檢測採用單頻法,即只在一個固定頻率下,利用正弦波信號進行測量,一般只測量電阻抗的模,所以實現簡單,很適合在便攜儀器上推廣。但是,單頻法無法將CPE的影響表現出來,測量結果容易出現較大的誤差。為了能夠更準確地得到人體生物電阻抗的信息,需要有一種可同時檢測多個頻率點電阻抗的方法。
  • 「智能+」時代加速到來,生物電阻抗技術助推智慧醫療落地
    隨著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智能+」,生物電阻抗技術研究的步伐大大加快。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智能+」與醫療產業緊密結合的智慧醫療服務無疑最讓人關注。 11月11日,諾嘉攜國際尖端生物電阻抗技術亮相高交會。 生物電阻抗是當今智慧醫療的前沿科技。
  • 「智能+」時代加速到來 高性能生物電阻抗技術助推智慧醫療落地
    隨著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智能+」,生物電阻抗技術研究的步伐大大加快。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智能+」與醫療產業緊密結合的智慧醫療服務無疑最讓人關注。 11月11日,諾嘉攜國際尖端生物電阻抗技術亮相高交會。 生物電阻抗是當今智慧醫療的前沿科技。
  • 基於醫學阻抗技術的乳腺癌檢測方法
    它是利用生物組織與器官的電特性及其變化規律提取與人體生理和病理狀況相關的生物醫學信息的檢測技術,基本測量方式是利用體外(表)的系統向檢測對象施加安全的電磁激勵(電流、電壓、電磁場),在體外(表)檢測相應變化提取相關的信息,由所測信號計算出相應的電阻抗及其變化,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獲取相關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 人體成分測量裝置的設計
    人體的組成成份及變化情況是評價人們營養狀況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人體成分的分析越來越受到生理學家、營養學家及醫生的重視。特別是人體體內的脂肪含量的分析,對於評價人的營養狀況、體質研究、臨床疾病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人體成分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如水下稱重法、核磁共振法、同位素稀釋法等,這些方法都需要特殊的儀器和設備,且儀器設備大多價格昂貴。針對這種情況,本文根據生物組織電阻抗特性,應用生物電阻抗技術設計製作了安全、無損傷、價廉的人體成分測量裝置。
  • 人體生物電之電阻
    HRA檢測主要利用人體的導電功能,通過生物電傳感器採集和測量組織細胞的電阻抗變化情況,進行數學模型3D重建,通過資料庫樣本對比,得出全面、科學的人體當前健康狀況評估結果
  • 水環境的生物監測方法及其應用
    水環境的生物監測方法及其應用北極星環境監測網  來源:環境工程技術學報  作者:計葉 吳雨蒙等  2019/10/18 11:18:59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相對於傳統的理化監測技術,生物監測方法具有敏感性、穩定性、多樣性及長期性等優勢,可直接、有效地反映水環境面臨的生態風險。總結了生物監測方法的重要性、優勢及主要監測生物類型;基於國內外大量文獻,綜述了水環境生物監測的主要生物類型——微生物、浮遊植物、浮遊動物、著生生物、底棲動物、高等水生植物和魚類等監測方法的研究進展;對生物監測方法國內外的實踐和應用進行了探討,對生物監測方法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 生物傳感器及其應用
    Albareda等用戊二醛交聯法將乙酞膽鹼醋酶固定在銅絲碳糊電極表面,製成一 種可檢測濃度為10-10 mol/L的對氧磷和10-11mol/L的克百威的生物傳感器,可用於直接檢測自來水和果汁樣品中兩種農藥的殘留。
  •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於10月27日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只要5分鐘即可判斷人體內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數值,更可依據數值分析感染程度,排除肉眼無法判斷的偽陽、偽陰性檢測結果,針對病患是否近期感染疫情或是已經感染疫情,康復後帶有抗體,皆可精準判斷,作為病患後續處置的依據。
  • 重金屬檢測方法及應用
    我們從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積性,對生物體作用的加和性等幾個方面對重金屬的危害稍作論述。 (一)自然性: 長期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人類,對於自然物質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人分析了人體中60多種常見元素的分布規律,發現其中絕大多數元素在人體血液中的百分含量與它們在地殼中的百分含量極為相似。但是,人類對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其耐受力則要小得多。
  • 基於AD5933的高精度生物阻抗測量方法*
    測量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此方法有效提高精度,測量阻抗幅值的相對誤差小於0.5%,相位絕對誤差小於0.7°。林凌,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生物醫學工程。引言  生物電阻抗技術是利用生物組織與器官的電特性及其變化規律提取與人體生理、病理狀況相關的生物醫學信息的檢測技術。其基本測量方式是通過體表電極向檢測對象施加安全的激勵電流,並使用體表電極檢測相應的電壓變化,獲取相關信息。該方法具有無創、無害、廉價的優點。
  • 檢測汞與砷 原子螢光檢測技術及其不確定性分析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汞與砷會以各種化學形態侵入到環境中,會汙染空氣,汙染水質及土壤,同時也會造成食品汙染,直接間接地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檢測技術中原子螢光檢測技術則可以用來檢測飲用水中汞和砷的含量,土壤中砷含量及食用大米中汞含量是否超出國家標準,用以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與身體健康。本文主要對原子螢光檢測技術及其不確定性進行分析,以期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體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類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對納米材料,傳感器設計和製造方法的新理解可以幫助開發可拉伸,可穿戴的氣體傳感器,以監測人體中的氣態生物標誌物和暴露環境中的有毒氣體。
  • 人體生物電的奧秘,你知曉多少? 諾嘉AI智能健康檢測系統為你揭曉
    諾嘉AI智能健康檢測系統,正是基於生物電的研究,而被創造出來。諾嘉研究發現,人體的任何細微活動,都與生物電有關。 外界刺激、心臟跳動、肌肉收縮、眼睛開閉、大腦思維等,都伴隨著生物電的產生和變化。 人體受到刺激,感覺器官就會產生興奮;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便根據信息作出反應,發出指令。然後經傳出神經,將大腦的指令,傳給相應的效應器官。
  • 生物晶片分類及應用
    充足的營養和安全的食品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 在生物晶片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應用剛剛開始,但已顯示出優勢。   3.1、基因晶片在食品中致病病原體的檢測   以 PCR 為主的病毒核酸檢測技術是目前病毒檢測的主要方法,但很難滿足多亞型或多病毒的同時檢測的要求,且該技術存在易汙染 假陽性高的缺點 基因晶片技術可以對多指標並行檢測,同時檢測多種病毒以及病毒的多種亞型,是目前病毒檢測的熱點研究方法 。
  • 人體接近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實際應用
    因此到目前為止,接近傳感器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其自身的發展和創新的速度也是極其迅速。人體接近傳感器作為技防手段已逐步被人們認識和應用。為了更好地貫徹GB/T10488-1997人體接近傳感器的國家標準順利實施,使更多的人了解人體接近傳感器的原理和應用,現結合南京遠拓科技研製生產的人體接近傳感器介紹一下有關人體接近傳感器原理和應用的基本知識。
  • 曾令文:核酸生物傳感器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
    大會第二天,來自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曾令文研究員在「食品與農產品中重金屬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檢測」專題中做了題為「核酸生物傳感器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的報告。他說,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食品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重金屬是最主要的汙染物質之一,會通過食物鏈的富集最終殘留在人體內,對人體的組織器官構成了嚴重威脅。重金屬汙染源主要有工業汙染、農業汙染、生活汙染和環境事故汙染等。具有不可逆轉性、生物積累性、難以降解、生物催化以後毒性會轉變等特點。   同時曾令文提到,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重金屬汙染相對比較嚴重。
  •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基本檢測手段重點用在科研機構、學校等實驗室,用以檢驗、甄別空氣、土壤、食品、水等中的微生物含量和類型。快速檢測技術效率高、快速快、便捷性強,在食品安全檢驗中得到廣泛運用,快速檢測科技強化了食品安全檢驗能力。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指的是,採取有關檢測方法,對食品中的各類微生物進行檢測,以鑑別和分析食品中的微生物數量、種類等,找出不利於人體的微生物,確保食品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打開APP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09:43:43 近日,IEEE
  • 生物傳感器的應用詳解
    生物傳感器的應用 生物傳感器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中醫針炙傳感針 基於中醫針炙針的傳感針是以中醫針灸針為基體, 傳感人體微區中的溫度 既能實時傳感出人體微區中各種生理、生化參數,並進行人體微區的動態監測,又能按中醫針刺的實施治病理療法。 傳感針是以普通針灸針(或根據應用學科的具體外形要求用外直徑為0.3~ 0.4mm的空心不鏽鋼竹)作為基體加工而成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