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到臺灣旅遊,各大夜市絕對是熱門打卡點。到夜市接接地氣,嘗嘗臺灣庶民小吃,除此之外,夜市賣的衣服褲子鞋襪等,就比較不那麼推薦了。
小編幾次到臺灣,最開始還會在夜市買一些帶有臺灣印記的文化衫,純粹遊客心態,表示「到此一遊」,後來就真的只是「走過路過」了。
而關於臺灣夜市賣的衣褲鞋襪,這幾天在島內社交媒體引發熱議。因為有個在臺灣世新大學讀大二的大陸學生,在臉書上發文「吐槽」,稱臺灣夜市遍地淘寶貨,陸客想買好東西,臺灣只拿得出淘寶貨。文章經島內媒體轉載,討論甚多。
名為廖小花的陸生,文筆活潑,在臉書上相當活躍,還有自己的粉絲專頁「廖小花的隱形臺灣」。她常在上面分享自己「對於臺灣五顏六色七葷八素的觀察和共鳴」。
引發熱議的這篇文章,開篇就加標籤:
#臺灣充斥淘寶貨#
#大陸人吐槽#
#臺灣人全部給我看!!!#
接下來行文也是滿滿臺味——
「
好吧本來不想講這個的吼,但還是要告訴大家一下事實:師大、士林、公館等商圈絕大多數衣服褲子鞋襪都是淘寶貨,保守估計80%吧。愛信不信,作為一個8年淘寶網齡、擁有五鑽會員(成交數2萬件以上)的人,拍著胸脯就把話擱這了。
我是這樣提醒身邊的臺灣朋友的:這些零錢包、雪紡裙、針織衫、帽子、耳環、雨傘等全部都是淘寶貨,所以有些價格差太遠的話,我可以幫你們直接淘寶買,但我說完又覺得這樣不好,這不是拆臺灣人臺,幫大陸搶臺灣人生意嗎?
」
後面,廖小花還舉例說:我在夜市看到一個紫色零錢包,就是月野兔的那個毛茸茸的,和自己在淘寶買的一樣,臺灣賣100臺,淘寶賣8人民幣,約35臺幣。
以及,她從日本帶回的裙子,還是淘寶的尾單
「
我之前在士林夜市一家店員「自稱店長從日本帶回」的店裡買了一條裙子,問哪裡帶回?店員就說,喔~抱歉喔~我們是打工的,不清楚老闆。那條裙子價格臺幣600元,還行對不對。結果我隔幾天就在淘寶看到同款價格人民幣,大概是臺幣230元。
我當時就罵自己:你看你,一年沒回大陸就立刻大意了是不是。又轉念:欸算了大學生創業真的不容易啊。
」
在臉書上發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廖小花說——
「
因為我怒啊!我剛剛一打開淘寶,首頁有一家店鋪推薦,我發現那個裙子??不就是我上次去基隆夜市的古著店買的那條嘛??一模一樣!!!!
店主是個小女生,甜甜地告訴我「從日本進的喔」,一個色就一條了喔。結果我現在發現是人家大陸原創生產的!
那條裙子1380臺幣,你知道淘寶多少嗎!75人民幣!自己乘以4.5看看!
我太大意了。我自以為一個對古著很了解的人,在臺灣栽了跟頭。
」
文章最後說:
「
臺灣在大陸以文創產業蓬勃為名,大家搶著來買臺灣的紙、膠帶、手工藝品?你本來要做孤傲的公主自產自銷自己綻放,你為何要讓淘寶貨充斥你的島嶼?
大陸朋友問我:「有沒有那種淘小玩意的夜市!」我相信她的意思一定不是「有沒有那種賣淘寶小玩意的夜市」。我該怎麼回答!一個大陸人來到了臺灣,問我怎麼樣找到賣臺灣小玩意的夜市,大陸人拼死拼活辦一個籤證來臺灣旅遊,想買臺灣人的東西,買好的東西,結果臺灣用淘寶貨招待他們?
還有!賣就算了,別說是日本貨啊好嘛??明明大陸貨!!!欸還有就是現在大陸貨居然摸起來跟日本貨差不多了,也說不清是我的手被矇混過去,還是我被臺灣人的友善忽悠過去了。anyway,為made in china強國昂首一下?
我真的不介意被坑這點錢,只是我覺得臺灣人需要想一下,這樣下去真的ok嘛?
」
「愛臺灣的普通學生」廖小花這篇文章在島內引發熱議,很多人表示:深有同感。
還有的從夜市延伸到臺灣電商市場,說也是一樣的情況——正應著之前流行的那句「淘寶統一兩岸」
不過,也有的臺灣民眾認為夜市本來就沒有好東西,想買品質高的,就要去其他地方。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怎麼看?
你到臺灣又買什麼呢?
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
完
海峽導報對外交流中心出品
文/編輯:pie
圖片來源網絡